《教育基本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第一节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一、教育学科的总称 1.原理类:教育哲学、教育原理等。 2.历史类:本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等。 3.趋势类:教育未来学。 4.宏观研究类:教育政策学、教育行政学、教
育人口学等。 5.学校整体研究类: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类别
学校的教育研究。如:学前教育学、中学教育 学、高等教育学等。
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26
等等
20
五、教育的形态
1 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2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3 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
信息社会的教育
21
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 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 构及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17
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指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 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含了信息的内容, 也包含了信息选择、传递、反馈的形式。
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
组织形式。
18
你心目中的理想学校(讨论)
19
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质量 同伴关系 课外活动 课业负担 办学条件 校规校纪、学校声望 、 学生评价、学校风气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
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以影 响学习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 社会活动。
14
三、教育要素
教育者 学习者 教育影响
15
教育者
不同的定义,人们对教育者外延的理解 也不相同。
我们的理解:教育者是有明确的教育目 的、能理解自身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 促使个体社会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 使命的人,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 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 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9
教育的广义定义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 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 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10
教育的狭义定义
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 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 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 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 动。
11
我们比较认同的观点
广义的教育:以教与学为基本表 现形式,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 直接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7
一、教育词源
中国教育词源
西方教育词源 英语:education 法语:éducation 德语:erziehung 拉丁文:educare ducěre e:出 ducěre:引导 解释: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
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 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 质转变为现实。
8
二、教育的定义
(一)观点 广义的定义 狭义的定义 (二) 我们的定义
1819学生评价学校风气等等20五教育的形态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2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非制度化的教育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教育学
教育学院 章云珠
1
第一章教育基本理论
2
第一节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 教育概述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基础 第四节 教育目的
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 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教育的复杂程度和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
25
信息社会的教育
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目的、类型、 教学时空、教学的组织形式等…….
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的理解。 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
常明显。 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
12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 伴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 酸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 两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 高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 费力。
22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
过程中进行的教育活动。
23
农业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4
工业社会的教育
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体系更完备、 类型更多样、层次更清晰、性质更世俗; 普遍实行班级授课制。
4
6.学校教育分项研究:教学论、 课程论、德育原理、学科教学论 等。
7.教育比较类:比较教育学等。 8.教育研究类: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学元研究等。
5
二、作为一门教育基础学科的教 育学
相当于“教育原理”,研究教育 基本理论。
6
第二节 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词源 中国 教育的词源 西方教育的词源 二、教育的定义 三、教育的要素 四、教育的形态
“教育者”这个概念不仅是对从事教 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 在态度与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16
学习者
不同的表述 “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成是被动的存
在。 “学生”—难以涵盖成人学习者,与终身教
育向背。 我们的表述 学习者—目的、背景、兴趣、能力、风格、
意志、反思能力的差异,所遭遇困难的不 同,建构也就不同,效果也就不同。
第一节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一、教育学科的总称 1.原理类:教育哲学、教育原理等。 2.历史类:本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等。 3.趋势类:教育未来学。 4.宏观研究类:教育政策学、教育行政学、教
育人口学等。 5.学校整体研究类: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类别
学校的教育研究。如:学前教育学、中学教育 学、高等教育学等。
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26
等等
20
五、教育的形态
1 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2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3 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
信息社会的教育
21
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 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 构及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17
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指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 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含了信息的内容, 也包含了信息选择、传递、反馈的形式。
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
组织形式。
18
你心目中的理想学校(讨论)
19
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质量 同伴关系 课外活动 课业负担 办学条件 校规校纪、学校声望 、 学生评价、学校风气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
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以影 响学习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 社会活动。
14
三、教育要素
教育者 学习者 教育影响
15
教育者
不同的定义,人们对教育者外延的理解 也不相同。
我们的理解:教育者是有明确的教育目 的、能理解自身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 促使个体社会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 使命的人,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 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 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9
教育的广义定义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 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 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10
教育的狭义定义
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 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 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 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 动。
11
我们比较认同的观点
广义的教育:以教与学为基本表 现形式,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 直接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7
一、教育词源
中国教育词源
西方教育词源 英语:education 法语:éducation 德语:erziehung 拉丁文:educare ducěre e:出 ducěre:引导 解释: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
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 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 质转变为现实。
8
二、教育的定义
(一)观点 广义的定义 狭义的定义 (二) 我们的定义
1819学生评价学校风气等等20五教育的形态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2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非制度化的教育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教育学
教育学院 章云珠
1
第一章教育基本理论
2
第一节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 教育概述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基础 第四节 教育目的
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 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教育的复杂程度和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
25
信息社会的教育
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目的、类型、 教学时空、教学的组织形式等…….
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的理解。 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
常明显。 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
12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 伴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 酸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 两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 高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 费力。
22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
过程中进行的教育活动。
23
农业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4
工业社会的教育
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体系更完备、 类型更多样、层次更清晰、性质更世俗; 普遍实行班级授课制。
4
6.学校教育分项研究:教学论、 课程论、德育原理、学科教学论 等。
7.教育比较类:比较教育学等。 8.教育研究类: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学元研究等。
5
二、作为一门教育基础学科的教 育学
相当于“教育原理”,研究教育 基本理论。
6
第二节 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词源 中国 教育的词源 西方教育的词源 二、教育的定义 三、教育的要素 四、教育的形态
“教育者”这个概念不仅是对从事教 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 在态度与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16
学习者
不同的表述 “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成是被动的存
在。 “学生”—难以涵盖成人学习者,与终身教
育向背。 我们的表述 学习者—目的、背景、兴趣、能力、风格、
意志、反思能力的差异,所遭遇困难的不 同,建构也就不同,效果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