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结核病健康促进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及其实施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及其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e58189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e.png)
对医务人员进行结核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培训, 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 效的治疗。
推广现代诊疗技术
积极推广现代诊疗技术,如分子生物学诊断、CT 、X线等,提高结核病的诊断准确性。
强化结核病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广泛开展结核病宣传教育 活动,提高公众对结核病 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 略及其实施
2023-11-10
目录
• 结核病现状及挑战 •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 •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实施 •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成效与经验 • 未来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展望与建议
结核病现状及挑战
01
全球结核病疫情
01
02
03
高发病率
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的发 病率居高不下,每年有数 百万人感染。
参与的结核病防治格局。
加强信息共享
建立结核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 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防
治效果和效率。
加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建设
提升诊断能力
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建设,提高结核病诊断能力和 水平,早期发现和治疗结核病患者。
加强专科建设
加强结核病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结核病科的建设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落实结核病防控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免费治疗
实施免费治疗政策,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
消除耐药
加强耐药结核病的监测与治疗,减少耐药结核病的传播与流行。
社区干预
开展社区干预措施,加强对流动人口、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结核病 预防与控制工作。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
04
进成效与经验
结核病疫情下降趋势
经过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的实施,各地区结核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率 逐年下降。
结核病防治工作汇报
![结核病防治工作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1a116b3c5f0e7cd18425362e.png)
结核病防治工作汇报第一篇:20XX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汇报兖州市卫生局20XX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汇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首先,我代表充州市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进行汇报:20XX年是《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XX-20XX年)实施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承接《山东省第八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一期)定点医院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第一年,是全国结防规划终期目标较为关键的一年。
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在济宁市结防所的大力支持下,在兖州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XX-20XX年)》的实施意见,及《兖州市结核病防治工作(20XX-20XX年)实施计划》,严格按照项目手册的规范要求管理和使用基金,继续加强归口管理力度、宣传力度、培训力度,全面推行现代化结核病控制规范,充分发挥了防、医合作模式的优势,及时发现、规范管理和治疗病人,以确保完成全球基金项目各项工作指标为核心,以确保病人高发现率和治疗质量为目的,全面规范结核病人转诊、追踪和治疗工作,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管理,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深入开展。
具体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全面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全球基金第八轮结核病项目(一期)的启动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体现了我国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任务。
市政府、市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专家小组,按照《规划》要求及《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技术要求,制定了20XX年结核病防治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目标及任务指标,及时召开了项目启动会议,专门安排部署项目工作,拨付10万元配套经费支持项目工作。
卫生局与镇卫生院、市直综合医院签订目标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每个领导岗位,每个业务人员头上,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任务到人。
疾控中心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对相关单位月考核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结核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结核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https://img.taocdn.com/s3/m/9f87dd1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5a.png)
二、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结核病的发生发展 ②新生儿没有按照免疫规划的要求接种卡介苗; ③居室环境拥挤,没有注意开窗通风; ④自觉有了症状仍不能及时就诊,以致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人。 这些都与人们对结核病的知识缺乏有关,也可归咎于没有给大众提 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尤其在农村地区。
二、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飞沫而受感染。 • 感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 • 少量、毒力弱的结核菌多能被人体免疫防御机制所杀灭。
二、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结核病的发生发展是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因素和行为 生活方式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关的因素不 能忽视。如:ຫໍສະໝຸດ 二、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严格消毒隔离,避免传染。治愈排菌患者,有助于控制传染源及改 善疫情。 ❖ 确诊病例应及时合理化疗或介绍至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督导化
疗,定期随访,直至痊愈。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登记,加强管理。 ❖ 卡介苗(BCG)是活的无毒力牛型结核菌疫苗,接种后可使人体
产生对结核菌的获得性免疫力。其接种对象是新生儿,可以预防 新生儿粟粒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等重症结核病。 ❖ 卡介苗不能预防感染,但能减轻感染后的发病与病情,故卡介苗 对于成人预防结核病的意义不大。
2.结核病预防健康教育内容 (5)普通公众:普通公众作为最广大的结核病知识受众,也是结 核病患病的潜在人群,他们应当接受到最简单明了的信息,从而在 发生结核病可疑症状时及时就诊。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 部分人群可以进一步细分,如按性别、年龄、民族等进行更有针对 性的宣传教育工作。
2024年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计划(4篇)
![2024年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计划(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47e35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d.png)
2024年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结合国际和国内防治结核病的发展趋势,制定2023年的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以“零结核病,健康社区”为目标,全面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提高公众的结核病防治意识和健康素养,减少结核病发病和死亡人数,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复率。
二、具体措施1. 加强结核病预防宣传加大对结核病预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传递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知识,包括媒体、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等。
开展结核病预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和关注度。
2. 增强结核病监测和报告体系完善结核病监测和报告体系,提高结核病的诊断和报告准确性。
加强与各级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结核病病情和流行情况,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强化结核病病例管理建立健全结核病病例管理制度,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管理和跟踪服务。
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监督和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复率。
加强结核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推动社区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整合,提供综合性的结核病防治服务。
4. 大力推进结核病筛查通过开展定期的结核病筛查活动,提高结核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率。
特别是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结核病筛查,如艾滋病感染者、糖尿病患者、接触者等,加大对结核病疫情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5. 提高结核病防治能力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加强结核病防治技术指南和操作规范的宣传和培训,确保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加强结核病隔离病房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结核病隔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6.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结核病防治合作和交流,引进先进的结核病防治技术和产品。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推动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参与国际结核病防治工作评估和监测,提高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健康促进对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作用分析
![健康促进对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作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147a1bcc7931b765ce1572.png)
z ANG L - i C ieeP i r at a e o 7 1 1 ) 6 7 H i / hn s r me / mayHe l C r ,2 0 ,2 (1 :7 - 7 h
Ab ta t B EC / oe poe t mp c fh at rmo o ciie o ce s ae o me rp st etb ruo i. sr c O J T vE x lr hei a to e l po t n a t t st n rae e s fs a oiv u ec lssMET h i vi i HoDs T e fl w n e l rmoin me s rsw r are u n 9 c u t sf m a 0 5 t c 2 0 n Yu i w ih icu e odn h ol ig h at po t au e ee crid o ti o n i r J n 2 0 o De 0 6 i x . hc n ld sh lig o h o e o
维普资讯
传 染 病 防治 中 初 卫 保健2 7 1 第2卷 1 总 6期) 国 级 生 0 年1月 1 第1期(第2 0 3
健康促进对 提高新涂 阳肺 结核 病人发现率 的作 用分析
徐秀 莹① 余 绍清① 张丽 梅①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健 康 促 进 对 提 高新 涂 阳肺 结 核 病 人 发 现 率 的 作 用 方 法 2 0 05年 1月一 2 0 0 6年 1 2月在 玉 溪 市 9个县 实施
结核 病 人 发 现 率 .对 结核 病控 制 工作 起 重要 作 用 。 关键词 健 康促 进 肺 结核 发 现 率
[ 图分 类号 ]R 2 中 51
[ 文献 标 识 码 ]B [ 章 编 号 ] 10 — 6 X(0 7 1 - 0 6 0 文 0 15 8 2 0 ) 10 7 — 2
2024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计划(2篇)
![2024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计划(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5ae39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9.png)
2024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计划2024年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计划一、背景和目标: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全球范围内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结核杆菌,成千上万人死于结核病。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结核病的传播,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预防能力,制定2024年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计划,提出以下目标和举措:目标:减少结核病发病率,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推动结核病防治和健康促进工作的持续改善。
二、工作重点和举措:1.加强结核病宣传教育(1)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月活动,通过宣传栏、健康教育讲座、宣传板等形式,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了解。
(2)开展结核病宣传海报设计大赛,鼓励公众参与结核病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全社会参与到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来。
(3)开展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结核病认识的程度,及时纠正错误认识,强调结核病预防的重要性。
2.健全结核病防治体系(1)加强对结核病疫情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了解结核病流行状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结核病检测和筛查工作,提高疑似病例的发现率,提早采取隔离治疗措施,防止结核病的传播。
(3)完善结核病治疗和康复服务体系,加大对结核病患者的康复和追踪管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3.加强结核病防控能力建设(1)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培训,提高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结核病诊治和防控能力,提高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
(2)加强结核病相关研究,推动结核病诊断和防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结核病防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建立健全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结核病疫情和防治工作的数据统计、分析和报告,提供科学依据以指导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1)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友好国家的结核病防治合作,共同推动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分享经验,加强技术交流。
(2)参与国际结核病防治项目,争取国际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和水平。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1]53号文件做好“十二五”期间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1]53号文件做好“十二五”期间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48c12d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8.png)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1]53号文件做好“十二五”期间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16•【字号】鲁政办发[2012]74号•【施行日期】2012.1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1]53号文件做好“十二五”期间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2〕74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53号),切实做好“十二五”期间结核病防治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防治目标(一)总体目标。
全面实施我国结核病控制策略,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机制,进一步减少结核病感染、患病和死亡,切实降低结核病负担,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二)具体防治目标1.提高结核病发现水平。
全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并治疗管理人数达到18万人。
加强对重点人群结核病的主动发现工作,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95%以上,逐步开展对60岁以上老年人、学校、羁押场所人群结核病主动筛查,有症状者检查率达到95%以上。
2.规范结核病治疗管理。
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0%以上,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跨区域流动的肺结核患者信息反馈率达到90%,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成功治疗率达到85%;以县为单位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使用覆盖率达到100%。
3.扩大耐多药肺结核诊疗工作覆盖面。
以市为单位规范开展耐多药肺结核诊疗工作覆盖率达到80%以上,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达到80%。
4.推进艾滋病、结核病双重感染防治工作。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核病筛查率达到90%,艾滋病防治示范区结核病患者艾滋病病毒的筛查率达到70%。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2393c5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c.png)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9.27•【字号】鲁教体字〔2018〕22号•【施行日期】2018.09.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各市教育局、卫生计生委,各高等学校,委属(管)单位: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一、进一步落实责任,形成防控工作合力(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健康山东、保障师生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责任担当。
在同级政府的领导下,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将学校结核病防控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责任机制、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考核办法、定期组织召开部门会商会议和通报学校结核病疫情、联合进行工作指导和检查、加强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监督执法等,确保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各项措施全面落实到位。
(二)落实学校防控责任。
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全面落实学校新生入学结核病的专项筛查、结核病防控宣传教育、学校环境卫生保障、中小学晨检、因病缺勤学生病因登记追踪、病例报告与管理、疫情处置、密切接触者筛查、心理疏导、休复学管理等防控措施,要主动接受属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结核病防控机构的工作指导和检查;同时每所学校都要明确一名疫情管理员(可由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校医务室或校医院等有关人员兼任),具体负责学校结核病疫情及患病学生的全程管理。
2024年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计划范文(2篇)
![2024年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计划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2d757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e.png)
2024年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计划范文一、背景与目标结核病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2024年,作为健康促进工作者,我们将致力于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推动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的全面发展,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 加强结核病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的结核病认知水平;3. 加强结核病筛查和早期诊断能力;4. 提高结核病患者入托入户率,并加强其健康管理;5. 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实现结核病的控制与消除。
二、工作重点1. 加强结核病知识普及(1)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结核病知识普及方案,通过宣传教育、媒体渠道等方式,广泛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2)利用社区、学校等场所,开展定期的结核病讲座、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结核病认知水平;(3)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开展结核病相关报道和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4)组织开展结核病日等公众活动,引导公众重视结核病防治。
2. 加强结核病筛查和早期诊断能力(1)建立健全结核病筛查和早期诊断机制,加强筛查工作;(2)推广使用结核病快速检测技术,提高早期诊断率;(3)加强结核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包括尘肺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4)加强结核病筛查工作的组织、宣传和执行力度;(5)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结核病筛查和早期诊断能力。
3. 提高结核病患者入托入户率(1)加强结核病相关政策宣传,推动结核病患者的入托入户;(2)加强结核病患者康复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3)推广使用手机健康管理平台,方便结核病患者进行病情跟踪和管理;(4)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支持,提高其康复意愿和康复效果。
4. 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加强结核病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掌握结核病的流行情况;(2)加强结核病的病例管理,建立健全病例登记和追踪系统;(3)加强对结核病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防止结核病的传播;(4)推广使用结核病防治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疗效监测水平;(5)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及其实施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及其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1d8b59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c.png)
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一旦爆发流行,会对社会 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同时,由于耐药性结核病的 增多,治疗和管理难度加大,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负 担。
02
结核病控制策略
预防性措施
接种卡介苗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 著降低感染的风险。
结核病筛查
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结核病筛查,如HIV感染者、糖 尿病患者、老年人等。
对策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结核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度 和自我保护意识。
增加医疗资源投入
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结核病诊疗能力和水平,满足患者的 诊疗需求。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结核病防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防控工作的有 效开展。
05
成功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介绍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及 其实施
汇报人: 2023-12-19
目录
• 结核病现状与危害 • 结核病控制策略 • 健康促进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
用 • 实施健康促进策略的挑战与对
策 • 成功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结核病现状与危害
全球结核病流行情况
全球结核病负担
耐药性结核病
结核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每 年有数百万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数 十万人因结核病死亡。
结核病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预防意 识。
治疗性措施
01
02
03
标准化治疗
根据结核病类型和严重程 度,采用标准化的治疗方 案,以确保治疗效果。
耐药性监测
监测结核病的耐药性,并 根
对治愈的结核病患者进行 康复治疗,以帮助他们恢 复身体功能。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及其实施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及其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9732b04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c.png)
府组织间的合作,共同推进结核病控制的全球战略。
02
科技创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结核病的诊断、治
疗和管理水平。
03
疫苗研发与推广
积极推动结核病疫苗的研发和推广,通过疫苗接种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
未来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的发展方向
制定全面策略
未来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需要 制定全面的计划,包括预防、诊断 、治疗和管理等方面。
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促进策略
针对学生的健康促进
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能力。
针对老年人的健康促进
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 保健能力。
健康促进与预防结核病的结合
宣传结核病预防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结核病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结核病预防意识和能力。
实施预防性治疗
针对高风险人群实施预防性治疗,如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给药等。
加强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结核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为结核病 控制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强化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结核 病防治技能和水平,提升诊疗能力。
加强监测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结核病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疫 情动态和防治效果,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 据。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结核病防治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 技术、经验和资金支持,推动我国结核病防治事 业的发展。
05
结论与展望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的成果与影响
改进医疗保健系统
通过实施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医疗保健系统得到了改善,包括加强了卫生人员的培 训,增加了医疗设施的投入,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
山东省医防融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述答案
![山东省医防融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述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931a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7.png)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述1.下列哪些不属于全面无烟的要求()A. 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B. 室内工作场所禁止吸烟C. 公共交通工具禁止吸烟D. 可以在室内设立独立的吸烟室E. 可以在室外远离人员流动的地方设立吸烟室我的答案:D 正确答案:D反馈2.《山东省爱国卫生条例》什么时间正式实施()A. 1996年6月15日B. 1996年10月1日C. 2002年7月27日D. 2010年10月1日E. 2010年9月29日我的答案:B 正确答案:B反馈二、多选题1.下列哪些是健康促进的行动领域()A. 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B. 营造支持性环境C. 强化社区发动D. 发展个人技能E.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我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反馈2.健康促进的三大策略是()A. 倡导B. 赋权C. 协调D. 设计E. 评价我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反馈3.健康传播活动的分类包括下列哪几项()A. 大众传播B. 组织传播C. 群体传播D. 人际传播E. 自我传播我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反馈4.下列哪些属于个体水平的行为干预理论()A. 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B. 健康信念模式C. 阶段变化理论D. 创新扩散理论E. 社会营销我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反馈5.下列哪些属于群体和社区水平的行为干预理论()A. 理性行动与计划行为理论B. 健康信念模式C. 阶段变化理论D. 创新扩散理论E. 社会营销我的答案:D|E 正确答案:D|E反馈6.健康传播材料制作包含下列哪些流程()A. 需求评估B. 设计C. 预实验D. 制作使用E. 监测评价我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反馈7.下列哪些属于健康教育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A. 熟悉基本概念B. 掌握基本理论C. 运用基本技能D. 坚持国家战略与策略E. 具备伦理道德与职业精神我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反馈8.《山东省爱国卫生条例》哪年修正过()A. 1996年B. 2002年C. 2006年D. 2010年E. 2016年我的答案:B|D 正确答案:B|D。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及其实施课件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及其实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53ae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0.png)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帮助,提 高治疗依从性。
耐药性监测
加强耐药结核病的监测与治疗,防止 耐药菌株的传播。
监测与评估
疫情监测
定期开展结核病疫情调查,了解 疫情动态。
治疗效果评估
对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评估,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健康促进效果评估
对健康促进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 估,不断完善策略。
健康促进策略
实施方案
04
制定实施计划
确定目标
明确健康促进策略的目标,如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减少结 核病的传播等。
制定计划
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资源需求、人员 分工等。
制定标准操作程序
为确保实施过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应制定标准操作程序。
确定实施主体与对象
实施主体
明确负责实施健康促进策略的主体,如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社区组织等。
案例分析
05
成功案例一:某城市的结核病控制项目
总结词
全面规划、多部门合作、创新宣传方式
详细描述
该城市结核病控制项目通过全面规划,整合了卫生、教育、社区等部门资源,共 同开展防控工作。同时,项目采用了创新宣传方式,如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 平台,提高了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成功案例二:某学校的结核病健康促进项目
详细描述
某地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缺乏各部门间协调、宣传力度不足、资源配 置不合理等问题。这导致了防控工作效果不佳,部分地区结核病发病率居高不下。通过 这一案例,我们认识到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需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加大宣传
力度,合理配置资源,以确保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总结与展望
06
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 略及其实施课件
2024年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计划范文(3篇)
![2024年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计划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819f8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7.png)
2024年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计划范文一、工作背景和目标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一定的流行风险。
我国目前结核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依然面临较大的防控挑战。
为了进一步加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制定了以下的工作计划。
1. 目标:到2024年,全面提升结核病防治水平,降低结核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缩小城乡结核病发病差距。
二、工作重点和措施1. 加强结核病疫情监测和数据分析(1)建立健全结核病疫情监测系统,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结核病疫情和流行趋势。
(2)加强结核病数据分析,深入分析疫情特点和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2. 推进结核病防控技术创新和研究(1)加大结核病防控技术创新研究力度,推动结核病防治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2)加强结核病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提高抗结核药物的疗效和耐药性。
3. 提高结核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1)推动结核病检测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提高结核病的早期诊断率。
(2)加大结核病治疗和康复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和康复率。
4. 加强结核病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1)开展结核病知识普及活动,增强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2)加强结核病宣传教育材料的制作和宣传渠道的建设,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3)加强结核病预防和控制的社会合作和宣传合作,形成合力。
5. 加强结核病防控工作队伍建设(1)加强结核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
(2)加强结核病防控工作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合作能力。
三、工作保障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1)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明确结核病防控工作的任务和责任。
(2)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经费需求。
2. 加强协调机制建设(1)建立结核病防控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2)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取其他国家的最佳实践。
3. 健全评估和监测机制(1)建立健全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评估和监测机制,定期评估工作进展和效果。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1]53号文件做好“十二五”期间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1]53号文件做好“十二五”期间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e30be0a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f.png)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1]53号文件做好“十二五”期间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佚名
【期刊名称】《山东政报》
【年(卷),期】2012(000)028
【摘要】<正>鲁政办发[2012]74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53号),切实做好'十二五'期间结核病防治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总页数】4页(P31-3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96号文件切实做好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工作的实施意见 [J], ;
2.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52号文件做好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 [J], ;
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4]26号文件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 [J], ;
4.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办发[2012]4号文件做好“十二五”期间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J], ;
5.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办发〔2011〕26号文件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结核病健康促进
实用技巧培训会议
《摄影理论和实用技巧》
主讲人:许喜占
•摄影培训内容:
•1)概述相机的基本构成,摄影的构图和构思
•2)摄影实用技巧:重点讲解纪实性摄影,例如会场摄影、3•24宣传活动摄影中的技巧•3)报刊、杂志、展板对图片质量的要求
•4)摄影实践
•5)学员作品点评
用什么相机拍照片
•DC(一体机)
•DSLR(单反)
数码摄影的基本技术
•1、调焦技术(控制影像的清晰度)
•2、曝光技术(控制影像的深浅程度)
•3、白平衡技术(控制影像的色彩)
•4、景深控制技术(确定影像的清晰范围)
•5、动态控制技术(确定动体的凝固程度)
•6、影像存储技术(确定照片的规格)
一、调焦技术(之一)
•自动调焦(AF)
•第一步:选择调焦点
⑴、自动选择调焦点(默认设置)
⑵、手动选择调焦点
•第二步:
⑴、半按快门开始调焦,取景器内亮起指示灯后调焦完毕
⑵、按下AF-ON键
•第三步:锁定调焦点
⑴、继续半按快门
⑵、使用AFL键
无法AF的被摄物
一、调焦技术(之二)
•手动调焦(MF)
启动手动调焦功能,目视调焦效果,直
至清晰为止
•单反相机的手动调焦开关在镜头上
•小数码相机的手动调节在菜单里
•简易数码相机没有手动调焦功能
二、曝光技术(之一)
•拍摄模式选择盘的使用
DC相机的模式盘
.
二、曝光技术(之二)
•对感光度设定(ISO)
⑴、自动感光度(默认设置)
⑵、手动设定感光度
•自动感光度的范围一般由100-400
•手动设定感光度的范围是感光度的全界
•设定感光度以刚好够用为原则,就低不就高。
高感光度会形成噪点,影响品质
二、曝光技术(之三)
•测光的方法
•平均测光法
•中央重点测光法(加权平均)
•点测光法(注意点的面积9%--3.5%)
•评价测光法(与对焦点联动)
•测光是曝光的依据,只有测光准确曝光才能准确
二、曝光技术(之四)
•测光区域应选择影像中的中性灰处
•当选择了非中性灰时,应运用曝光补偿,曝光补偿的原则是:
1、白加黑减的原则
2、宁欠勿过的原则
二、曝光技术(之五)
•摄影曝光的检验方法
1、屏幕观察法
2、相机直方图法
3、看图软件直方图法
三、白平衡技术(之一)
•白平衡是影像色彩的关键
•在照明光源的色温变化时,数字相机可以改变所记录影像的彩色还原特性,使白色的物体仍表现为白色,这种能力称为白平衡。
三、白平衡技术(之二)
•白平衡设置要正确
•自动白平衡
•定制白平衡
•数值白平衡
•自定义白平衡
•白平衡的漂移
四、景深控制技术(之一)
•景深的基本概念
•景深是景物清晰影像的纵深范围
•清晰是一个相对概念
•清晰度受放大倍率和观看距离两个因素的影响
四、景深控制技术(之二)
•控制景深的基本因素
1、镜头的焦距长短
2、光圈的大小
3、拍摄距离的远近
四、景深控制技术(之三)
•数码相机的景深特性
1、景深与光敏元件阵列面积有相应关系,光
敏元件阵列面积越小景深越大。
当光敏元件
阵列面积与胶片面积相等时,数码与胶片不存
在景深上的区别
2、计算景深不可用镜头的相当焦距必须用镜头的
真焦距
关于“数字变焦”功能
•“数字变焦”的实质,是裁切画面的局部,用软件增加像素,放大画幅。
•由于像素不是拍出来而是算出来的,因此并不能增加影像的细节。
•厂商则经常用数字变焦与光学变焦的倍率相乘描述镜头变焦的能力,我们则应重点考虑光学变焦。
五、动态控制技术
•快门控制动态
•凝固影像用快门
•模糊影像用慢门
六、影像存储技术(之一)
•数字相机的分辨率
•数字相机输出的影像内包含的像素总量又称为数字相机的分辨率,它等于数字影像场边与短边所具有的像素的乘积。
•同一台数字相机可以按不同的分辨率工作,等于传感器芯片的分辨率称为有效分辨率;它是衡量数字相机记录景物细节能力的重要指标。
高于芯片的分辨率,是由计算机用插值的计算方法算出来的,称为插值分辨率,他不可能成倍地增加影像的细节。
因此在阅读数字相机的宣传材料时,主要关心有效分辨率,谨防被总分辨率与插值分辨率误导。
六、影像存储技术(之二)
•存储文件的表示
1、“大、中、小”等表示像素数量
2、“精细、优、普通”等表示压缩比
3、RAW表示使用该相机的原始数据保存,未形成通用的文件格式
新的拍摄习惯
•①多拍:数字相机是低成本操作,因此要习惯多拍。
使用传统相机时,为节约胶卷,我们都习惯于可拍可不拍的都不拍,现在应改为先拍了再说。
如果拍摄条件不好,就多拍几张,也可以大量使用包围曝光。
•②多看:养成习惯,每次拍完立即回放,稍有不足立即重拍,尽量不在拍摄中留下遗憾。
•③锁保护:重要的影像拍摄后应立即将数据文件加锁保护,防止误删除。
•④勤删除。
由于存储空间有限,一定要及时删除无用的影像,特别是存储卡空间即将用尽时,应及时浏览存储的影像,删除废片。
不把废片带回家。
•⑤防手振:若使用机背的液晶显示屏取景,极易产生手振,影响影像的清晰度。
一定要坚持通过旁轴取景器取景,用正常姿势拍摄。
拍摄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画幅的确定
幅面的形态
横幅
竖幅
相机的画幅比例
135胶片机的3:2
数码机的4:3
确定幅面的原则
表现高大
高大的物体,一般来说是以竖线条为主的物体,如高山,高大的楼房、塔等。
应该把长方形的取景框竖起来。
使用竖的取景,可以使景物向上引伸,更能表现它的高大。
如果用横框取景,是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的。
拍摄高大的物体,有时可以把镜头仰起,这是合理的。
取景的角度,应合乎人的视线。
表现宽广
以横线条为主的景物。
因此,在取景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用横画面,这也是便于使横线条的景物得以向两方面引申,这样便能表现宽广的特点,如长江大桥、万里长城等。
表现深远
深远和宽广不同,它所表现的景物更能给人以辽阔广大的感觉。
因此,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必须注意如下两点:
1、表现深远最好有远景和近景的陪衬,因为只有近,才能相对看到远。
2、为了表现它的辽阔和广大,照相机的角度以俯摄为宜。
至于表现深远的景物,究竟以横取为好,还是竖取为好,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表现动向
人物、车辆会向前行进,取景的时候,要把它们的前方留出前进的空隙;一座不动的建筑物,也有它的正面和背面,取景时,也需要在它们的前面留下一定的空隙。
如果不是
这样处理,拍出来的照片就会给人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景别
•远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被摄物体
主体
陪体
前景
背景
摄影是选择的艺术
•视点的选择是取景的核心
a.方位
b.距离
c.角度
方位决定被摄物的形态
正面位
前侧位
侧面位
后侧位
背面位
被摄物是立体的,每个方位都会展现出不同的形态,要全方位观察。
摄距决定视场及透视
视角相同时,摄距与视场成正比关系。
摄距决定透视关系,与视角无关。
通过改变摄距,并配合改变视角,可以将前景、中景、背景的大小比例进行调节。
误区:镜头的焦距不同会改变透视关系
角度决定影像的空间分布
水平角度的变化决定前后景物的左右关系
垂直角度的变化决定前后景物的上下关系平拍、仰拍、俯拍
平拍人物和建筑不易变形,使人感到亲切;
仰拍可以表现人物高昂向上的精神面貌;
俯拍适宜表现某种场面
几何中心与视觉中心
•几何中心不是视觉中心位置
•黄金分割定律
•三分法
•九宫格法
趣味中心
建立趣味中心
趣味中心与视觉中心的重合
均衡影响画面的稳定性
对称式均衡
非对称式均衡
地平线的水平的重要性
对比影响画面的活跃性
•线条形态的对比
•面积大小的对比
•密度深浅的对比
•色彩冷暖的对比
•情节内容的对比
结防专题的摄影
报刊、杂志、展板对图片质量的要求•1、真实性的要求
•2、报道主题的要求
•3、深刻性的要求
•4、时间性的要求
•5、技术性的要求
谢谢大家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