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美术中考【试题】美术测试 八年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 12配图 新人教版初中美术中考【试题】美术测试 八年级
1、宋代白描作品《朝元仙仗图》中起到主要造型手段的要素是( )
线条 B 、明暗 C 、体量 D 、空间
2、下列四幅图中,分别采用的是那种造型要素( )
A 、线条 明暗 空间 线条
B 、明暗 体量 线条 线条
C 、线条 体量 空间 空间
D 、明暗 明暗 线条 空间
3、宋代瓷器《缠枝牡丹纹梅瓶》采用的主要造型要素为( )
A 、体量
B 、明暗
C 、线条
D 、空间
4、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传统的绘画,大多是以( ) 来进行造型表现。

A 线条
B 色彩
C 明暗
D 形状
5、《干草垛》作者是法国( )
A: 马蒂斯 B: 梵高 C: 莫奈 D :马远
6、右图作品重点体现了( )给人们的感染力。

A 、明暗
B 、色彩
C 、线条
D 、空间
7、《干草垛》作者的另一幅代表作是( )
A 、向日葵
B 、日出·印象
C 、静物
D 、哭泣的女人 8、这幅画的作者是( )
A 、霍达
B 、伦勃朗
C 、德拉克洛瓦
D 、马蒂斯
9、下列那副名画是采用了垂直线构图:
A 《干草垛》
B 《格尔尼卡》
C 《自由引导人民》
D 《吉祥蒙古》
10、法国画家马蒂斯属于下列哪派画家:
A 印象派
B 野兽派
C 达达主义
D 超现实主义
11、《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 )绘画的代表作品。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 D 、印象主义
12、在造型艺术中,各个形象之间的结构和联系需遵循一定的章法,
构图就是这种章法的体现。

下图是法国画家的一幅油画( )
此画是( )构图的典范。

A 初踏黄金路 三角
B 自由引导人民 三角
C 舞蹈 圆形
D 自由引导人民 圆形
13、潘天寿的《露气》采用的是哪种构图( )。

A 、三角形 B 、井字形C 、圆形 D 、曲线
14、下列作品属于水平线形构图的是( )
A 《阳关三叠》
B 《初踏黄金路》
C 《吉祥蒙古》
D 玉兰黄鹂
15、中国画《春夏秋冬四条屏》是近代( )重要代表作品。

A 、齐白石
B 、徐悲鸿
C 、吴昌硕
D 、 潘天寿
题 5、6配图
题 8配图
题14配图
题18配图
16、《玉兰黄鹂》是于非闇的一幅中国画,以下对这幅画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画面以石青色为底色来烘托玉兰花和黄鹂鸟,强烈的色彩对比,生动的表现了
一派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的大好春光景象
B . 此幅画充分显示出写意画对色彩的精彩运用
C . 画面为大青绿设色绢本,间以赭石配色。

表现了一派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的大
好春光景象
D. 画面的蓝色底色和黄鹂的配色互为对比色
17、初升的太阳改变了一切景物的颜色,将他们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这是一种只能持续几分钟的独特景象,而( )派画家莫奈却敏锐地捕捉到并准确的描画出来,并描绘了法国阿弗尔港口日出时的
一幅风景画( )。

A. 巡回展览画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 印象派 日出·印象
C .印象派 向日葵
D 。

表现派 呐喊
18、右图《二羊图》采用的提款形式为( )
A 、满题
B 、横题
C 、多题
D 、直题 19、清代画家吴让之的《蔬果图》表达了画家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
A 、寓意自己的家乡故土已被掠夺。

B 、表达作者祝愿祖国欣欣向荣的美好祝愿。

C 、通过画中的形象表达作者高洁的品格和志向
D 、表现出一种宁静而自然的气息。

21、以下形容南宋中国画《出水芙蓉图 》的一项是( )
A 、看似平凡、光彩夺目
B 、色彩效果简单明了
C 、层层渲染、柔和润泽
D 、线条富有韵律,色彩冲击力强
22、墨色分为焦、浓、重、淡、( )A 清 B 花 B 黑 D 灰
23、下列不属于中国画中常用的用墨方法是 ( ) A .滴墨法 B .泼墨法 C.破墨法 D.积墨法
24、“墨分五色”是指( )
A.焦浓重淡清 B.浓重干湿白 C .黑白灰焦淡 D .清浓重淡润
25、下列属于写意画的是( ) A B C
26、以下不属于中国画三大领域的是( )A.人物画 B.文人画 C .山水画 D .花鸟画
27、从造型的角度来说( )是写意画技法的重要内容。

A. 光影明暗
B. 笔法墨法
C. 色彩构图
D. 笔法线条
28、中国画的笔法中,( )用笔线条圆厚饱满。

A. 侧锋
B. 拖笔
C. 中锋
D. 逆锋
29、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 高远 、 平远 、 深远 的“散点”透视法取
景作画的,而“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 )”。

A 高远 B 深远 C 平远 D
低远
30、李白写过《望天门山》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还。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体现了三远法中的( )
A 、高远 B.平远 C.中远 D.深远
31、“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是对下列哪位画家作品的评价:
A 王维
B 王希孟
C 赵孟頫
D 苏轼
32、下列哪位画家所画的兰花,画花不画土,常以无根兰见画纸上:
A 齐白石
B 郑思肖
C 徐渭
D 吴昌硕
33、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最大的区别之一是诗、书、画、( )的结合。

A 墨
B 色
C 印
D 、纸
34、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画法多样,艺术风格迥异,“三远法”的确
立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成熟的体现。

下图是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它所采
用的是( )构图方法。

A 高远
B 深远
C 散点
D 平远
35、诗书画印结合起来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最大的区别,印章本来和绘画没有关系,
到了元代,水墨画成了文人画的主流,画面上只是水墨的黑白浓淡变化,常显得画 面单调,沉闷,于是一点红色起到了活跃画面气氛的作用,印章一般分为朱文和白
文下图是( )属于( )
A 朱文 闲章
B 白文 斋馆章
C 朱文 姓名章
D 白文 闲章
36、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 高远 、 平远 、 深远 的“散点”透视法取景
作画的,而“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 )”。

A 高远B 深远 C 平远 D 低远
37、中国画的装裱形式是:( )
A 长卷、立轴、镜片、册页
B 立轴、 画框 、横披
C 长卷、立轴、册页、手卷
D 画框、立轴、扇面
38、立轴装裱是常见的装裱形式,下列哪项不是立轴装裱的组成部分:
A 天杆
B 上隔水
C 地头
D 主屏
39、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法”包括高远、深远、平远,下列属于深远法的是( ) A B C
40、如果要装裱一幅国画,下面正确的步骤是:D
A 、上托纸 上浆 托画芯 上板 裁切 B. 裁切 托画芯 上托纸 上浆 上板
C. 托画芯 上托纸 裁切 上浆 上板 D 。

托画芯 上托纸 上浆 上板 裁切
41、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苏州园林为其中的一个璀璨的明珠,其将就的是自然山水式园林,其中以“以
少胜多”为艺术格局的是( )
A 、网师园(月到风来亭)
B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C 、拙政园(北寺塔)
D 、留园(冠云峰)
42、我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著作《园冶》成书于什么时期:
A 清
B 明
C 唐
D 宋
43、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将“一池三山”的掇山理水之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园林是( )
A 颐和园 B.拙政园 C.网师园 D.留园
44、站在大明湖畔垂柳下观赏湖中荷花时时,大明湖景色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这就
是造园手法中的 A 、抑景 B 、框景 C 、借景 D 、添景
45、“与谁同坐轩”这座亭子取自宋代文人苏轼词义,表达了“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孤芳自
赏的思想。

这座亭子在哪一个园林中? A.网师园B.拙政园C.留园D.豫园
题35配图
46、布置展览悬挂的作品与墙面的角度是()
A 50度
B 40度 C20度 D、90度
47、《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所生活的朝代:
A南宋B唐朝C北宋D北魏
48、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不包括()
A、造型
B、色彩
C、构图
D、素描
印与画的结合:宋代,文人画的出现。

画面上只有水墨的浓淡变化,显得画面单调沉闷,朱色印章起到了活跃画面气氛的作用。

印章既表达了画家的志趣爱好,又给画面带来生气。

常见提款:横题、直题、多题、随行题、穿插题、满题等。

提款的形式:长款短款穷款双款等宋代是文人画的萌芽时期,至明、清时期最为鼎盛,中国画的一种。

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

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

文人画:文人画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

他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花鸟、人物的一个交集,以山水、花鸟、木石等为表现题材,借以抒发“灵性”或个人报复。

写意画:相对于工笔画而言的一种中国画体裁。

其特点是用粗放简练的笔墨,描绘出对象的形神和作者要表达的意境。

不求形似,注重抒情寄意。

一般分为大写意、小写意、兼工带写。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写意画的重要特征。

毛笔运笔的方法:中锋、侧锋、逆锋、顺锋。

中锋用笔线条圆厚饱满,侧锋用笔线条轻薄灵动。

国画用墨的方法:焦、浓、重、淡、清。

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所在。

山水画处理空间关系--三远法: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种类:(1、)皇家园林(颐和园)(2、)私家园林(苏州园林)(3)、寺观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萌芽于商周,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全胜于隋唐,成熟于宋明清。

中国第一本园林理论的专著是明代著名造园家设计撰写的《园冶》,其书中指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墙、窗、亭、廊、阁、轩、舫等)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自然之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空间之美(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人文之美(受儒家、道家、佛学、伦理、绘画诗词的影响形成天人合一,如诗意境的自然山水式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与欧洲古典园林的比较:受儒、道、佛三家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有得益于绘画、诗词、文学等其他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诗情画意般的自然山水式园林,与欧洲园林强调的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几何图案式的强调人工美的风格迥然有异。

古典园林审美理念:拙政园中的梧竹幽居亭挂有一副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贴切地诠释了园林审美的动静相生的理念。

私家园林主要有:网师园(月到风来亭)拙政园(与谁同坐轩、小飞虹、梧桐幽居亭)、皇家园林:保存最完整的颐和园(万寿山、昆明湖)一池三山
移步换景:北京的颐和园长廊
苏州留园的冠云峰是太湖石中的绝品漏、透、瘦、皱四奇于一身,是中国古典园林置石典范。

拙政园北塔寺——借景,拙政园小飞虹——分景,拙政园洞门——对景,拙政园枇杷园——框景,拙政园的曲廊——移步换景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取自宋代文人苏轼诗词,表达了“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孤芳自赏的思想。

苏州网狮园“月到风来亭”以少胜多的艺术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