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片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旱片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工程项目:**乡旱片治理工程
2、项目主办单位:**乡人民政府
3、项目主管部门:崇左市**区人民政府
4、项目技术协作单位:**区水利电力局
5、项目实施协作单位:**区计划局
6、项目实施地点:**乡岜那村
二、研究工作依据
三、项目建设的基本内容
修建一条3.5公里水渠、一条3.5公里机耕路
四、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500万元
五、效益
将1500亩的旱地改造成水田,每年增加粮食产量120
万公斤。
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粮食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六、结论
项目建设必要,社会效益好,建设条件成熟可行。
第二章建设背景及建设意义
一、项目建设背景
**乡位于**区东南部,分别与扶绥、宁明交界,距崇左市区32公里,设9个村(居)委会61个自然屯,全乡总人口2.63万人,其中壮族占81.7%,土地总面积158.36 平方公里,境内多为石山属丘陵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mm,以甘蔗为支柱产业,粮食主要有水稻、玉米等。
岜那村位于**乡西北面,离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距崇左市区32公里,毗邻省道20311线,上通市区,下达南宁,交通十分便利。
村委会下辖8个自然屯,共526户2898人。
全村有耕地面积8882亩,其中畚地7302亩,水田1580亩,是典型的畚地作物耕作区。
主要农作物有甘蔗、水稻、玉米、红瓜子、木薯、花生等。
岜那村原来拥有耕地8882亩,除去部分种甘蔗,目前仅有800多亩的水田。
人均年产大米207公斤,全村一直处于缺粮状态,每年吃粮不足只能从外面购买。
而全村却有一片贯穿的岜弄、新庆、岜勘、坝凛、弄那、渠留6个屯的1500亩的连片旱片,该旱片地势较平坦,靠近派章水库,具有进行改造的地理优势。
可以从派章水库饮水灌溉,改造成水田。
二、建设意义
可将1500亩旱地变成良田,使岜那村水田面积增加到3100亩,粮食年产量提高到人均595公斤,大大提高农民纯收入。
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修建一条从派章水库到旱片总长3公里的干渠,一条3公里的配套机耕路。
第四章建设条件
第一节自然条件
一、气候
**乡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暖易旱,夏热易涝,秋凉干燥,冬短微寒。
年平均气温21℃—22.3℃之间,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1.9 ℃,极高气温41.2℃,年均日照1634.4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50—1450毫米,降雨多集中于5—8月,全年无霜期间346天,除每年5—10月的雨季对施工有一定影响外,其余的均对施工无太大的影响。
二、地质地貌
岜那村地形属于平原微丘地带,主要地质为砂性土、赤红壤及小量石灰岩,地质地貌对建设比较有利。
第二节原材料条件
一、水泥
水泥是本项目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本项目实施的水泥可从崇左三家水泥厂购进,也可以从市场购进,货源充足。
二、石料
石料是本项目使用量最大的原材料,本项目改造的渠道两边有石山,所用石料需要就近开采及加工。
三、钢材
钢材可以从市场购进,货源充足。
第三节协作条件
一、交通
岜那旱片位于岜那村岜弄屯、新庆屯、岜勘屯、坝凛屯、弄那屯、渠留屯,可正常通行拖拉机,进行配套机耕路的修建,对施工队进场、原材料运输等较有利。
五、管道及机电设备
管道及机电设备可以从县水电物资或从南宁市管道、机电设备市场购进。
第五章总体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