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委派利弊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委派利弊谈 请欣赏《会计委派利弊谈》 会计委派制是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制身份,凭借其管理职 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和产权管理部门监督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资产 经营和财务会计情况的一种制度。

会计委派制这一管理模式曾在上海浦东新区实施而取得较明显的成 效,它在一定程度上摆正了会计人员的地位,减少、防止腐败,从而保证 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它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会计委派制是对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会计人员的任免权、考核权、经济奖惩权都掌 握在企业领导手中。

不便于会计人员充分履行职责,抑制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致使会 计信息普遍严重失真。

实施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人员由财政部门直接委派,相对独立于各单 位,确保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从而为其发挥监督职能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和前提。

实行会计委派制是财务监督机制的改革。

这种机制使得会计人员自始至终对受派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监 督,便于对受派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施事前监督和事中控制。




这有利于防止低价转让国有资产和恶意经营等现象的发生,有利于遏 制或减少铺张浪费,进而能够提高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

从产权结构上看,会计委派制虽然加强了政府对企业的财务监督,也 制约了内部控制,对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起到很大作用,但我们也不难发 现会计委派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有一些问题。

——会计委派制片面追求会计监督企业, 忽视了会计管理职能的作用。

由于会计委派制使会计人员独立于企业之外,并且受委派会计人员的 工作又是侧重于进行会计监督,其经济利益,业绩评价与接受委派企业的 管理会计开展情况、会计发挥管理职能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等方面的联系 不强,客观上造成了受委派会计人员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参与企业管理的 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

——会计委派制容易造成企业与会计人员的对立,最终使会计人员的 反映、监督职能难以实现。

委派的会计企业经营者为达到控制会计信息的目的,有可能把委派人 员架空,使其成为一名机械的记账员,完全丧失对企业活动进行反映和监 督的职能,会计委派制的初衷将全部落空。

——会计委派制度的监督工作在一定程度也削弱了激励机制。

作为委派的会计人员,其最主要的目标是保证收支不出现违法行为。

如果企业的某种收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而委派的会计人员又不 一定有十分的把握,他为了保全自己,肯定会反对这种收支,因而很可能 会延误企业的投资机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

综上所述,委派制虽存有不足,但作为一种新的会计管理模式,我们


要承认其带来的积极作用,为使委派制正常有序地进行,笔者认为还须要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做好委派制的宣传工作,端正思想认识。

应广泛利用多种媒体宣传委派制的目的和意义,使大家都认识到,委 派制没有从根本上防碍任何部门和个人的利益,它是保护国家利益、保护 企业与职工根本利益、对社会负责的重要措施,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正常运行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明确的委派制的法律法规制度。

必须加强相关法律的执法力度。

其次,对企业财务法规的规范和约束可以通过社会中介机构来达到监 管的目的。

企业的会计账目、财务报告,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依法审 查。

出了问题就追究中介机构及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对单位直接主管人 员和会计人员也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