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地球的面貌,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经纬度、昼夜长短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国家、语言等构成地球面貌的主要内容。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球体。

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在海边站定时所观察到的远处的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时所观察到的缺月呈圆形;观察“站得高,看得远”等现象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 经过测量,地球的赤道半径是7381千米,极半径是7381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地球仪是缩小的地球模型,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形象地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地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在地球仪上可以看到地球上的山川纵横、高原起伏、海洋宽广等。

三、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与生产建设、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看懂地图,必须掌握“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比例尺”(表示图中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一般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表示),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有一般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表示的;有采用“有北向南”或“有左向右”的;还有采用其他方向的。

地图上的方向和实地方向不完全一致。

我们通常
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要想在地图上正确的找到一个地点,必须知道该地点的经纬度位置。

四、纬线和经线
在地球仪上可以发现一条条纵横交错、相互平行的圆弧,这就是纬线。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与赤道平行的线叫作纬线。

除两极的点和极点以外的点,按纬度划分,都有北纬(N)和南纬(S)之分。

在地球仪上还可以发现一条条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这就是经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指示南北方向。

与两极各有一个点的经度是180度不同,沿地球自转的指向,经过两极的是一条半圆弧线,即经度为90度。

除两极外的各点按经度划分都有东经(E)和西经(W)之分。

五、五带的划分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分为五个温度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热带地区年降水量丰富,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寒带地区气温低,但部分地区也有较丰富的降水。

无论什么温度带的人种,都有黄种、白种和黑种三大人种之分。

六、世界的人口与人种
人口与人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人口”是指自然界和社会中有生命的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有机体的总和。

“人口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现象。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的地理分布状况,即各地区的人口多少不均衡。

目前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
衡: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寒冷的极地以及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无人居住。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人数最多的民族是汉族。

人种也称种族,是指在形态上具有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尽管目前人们对人种的划分还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判定不同种族或民族的人种类型时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七年级上册世界地理第三单元知识点就总结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