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3分) (2020高二下·咸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夜市,萌芽于殷周,成型于汉代,即便是夜禁制严苛的唐朝,夜市也曾,有过片刻的辉煌,到了宋朝,夜市更是发展得如火如荼,。
而步入现代社会,夜晚的休闲娱乐已经成为常态化生活的一部分,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并产生了一个热词——“夜经济”。
夜经济过去是衡量城市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今,它更是城市活力与吸引力的。
在“人流、物流、资金流”这组表述经济发展的词语中,人流即人气。
人气旺、人流大,创造力和竞争力就强,如果当一座城市的马路在晚上八九点钟就人烟稀少,不仅是经济层面的损失,也是精神层面的损失。
精神文化消费是夜经济的重要消费类型。
偏重偏旧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而文化“潜力股”则是经济发展的“创意股”。
夜经济离不开夜文化,经过文化这支色彩瑰丽的画笔点染,城市的夜经济名片会更有意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转瞬即逝洋洋大观晴雨表拦路虎
B . 昙花一现蔚为大观风向标拦路虎
C . 转瞬即逝洋洋大观风向标绊脚石
D . 昙花一现蔚为大观晴雨表绊脚石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 量子速读法称可让人5分钟读完一本10万字的书籍,并能完整复述——全是骗术。
B . 人文科学研究的最大缺点是不确定性——无法进行定性研究,一切只能靠自己理解。
C . 在坪乡黄沙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过程非常艰辛曲折。
D . 我叫他来见你罢,他就在楼上,只是——他很大了,并且以为他母亲是早就死了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和衔接问题,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人气旺、人流大,创造力和竞争力就强,一座城市的马路如果晚上八九点钟就人烟稀少,那不仅是经济层面的损失,也是精神层面的损失。
B . 人气旺、人流大,创造力和竞争力就强,当一座城市的马路在晚上八九点钟就人烟稀少,不仅是经济层面的损失,更是精神层面的损失。
C . 人流大、人气旺,创造力和竞争力就强,一座城市的马路晚上八九点钟就人烟稀少,那不仅是经济层面的损失,也是精神层面的损失。
D . 人流大、人气旺,创造力和竞争力就强,如果当一座城市的马路晚上八九点就人烟稀少,那这不仅是经济层面的损失,更是精神层面的损失。
2. (1分) (2020高三下·江苏月考) 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
”柯灵这句话的意思和下列哪项表述的意思是一致的?()
A . 情节转折处要自然,结尾处要呼应前文。
B . 关键处要灵活生动,结尾处要含蓄婉转。
C . 复杂的地方要灵活应对,情节结尾要呼应前文。
D . 情节重点处要慎重对待,结尾时要临机应变。
二、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13分)
3. (3分)(2020·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根”的意义,对于理论来说,包括基础范围的广度、思想来源的深度和影响时间的长度。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蕴涵并彰显此“三度”,所以成为理论自信之根。
我国传统文人常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显示自信。
从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的关系看,“腹有诗书”是基础,“气自华”或“‘论’自华”是自信的结果和表现。
按文化大逻辑,理论属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种类;先有文化、再有理论,如同先有根、再有树;文化体量大、资源足,理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文化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激发理论之树茁壮成长。
理论是一种关乎价值观念、抽象的甚至是逻辑化的特殊文化,虽不像自然科学那么程式化符号化、历史学那么精细化系统化、艺术那么形象化、生活方式那么具体化,但离开它们,就“穷得只剩下逻辑了”。
如果“唯理论而理论”,理论自信“只应天上有”。
理论不是“空心菜”,而是文化的结晶、文化海洋中耸立的灯塔。
1973年,汤因比提出一个著名观点,认为中
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和终结的文明,其世界主义精神、人文主义价值观等,将成为世界文明的希望和未来。
如同“探骊得珠”或“冰山一角”,这一理论主张来自博大精深的世界历史文化,来自他对世界历史扎实而深入的研究,来自令众多文史学者叹为观止的《历史研究》。
他的文化自信、学术自信促使他产生理论自信,能够作出这样的结论。
存在决定意识。
当历史的物质存在和意识产品转化为历史文化、成为“被意识”的历史存在,也就成为理论生成的一个源头、理论反思的一个对象、理论提炼的一个熔炉、理论链接的一个要素、理论自信的一种资源乃至资本。
文化史告诉我们,文化不只是理论的“充电器”,也是理论的“发动机”,文化底蕴的厚薄、文化功率的大小、文化研究的深浅往往决定理论的深度和厚度、理论自信的强弱。
理论是思想精华,只有与文化合流才能源远流长、千古流芳。
先秦“诸子百家”,源于此前的传统文化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演进为灿烂的中华文明,成为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
文化自信包括对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肯定、领悟及超越;由此生发的理论自信,促使提出的理论与传统文化“接得上”,与当时人们文化心理需求“合得上”,在现实文化中“落得下”“叫得响”;面向未来,“传得开”“传得远”。
文化自信的要义在于精神自信,理论自信的要义在于价值自信,或“根”或“果”,都是为了塑造和提升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在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革命文化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当代中国人就能清晰呈现自己的人文精神和本质力量,明确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内涵,以更加充沛的精神状态、更加鲜明的价值追求,昂首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节选自2016年9月3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按文化大逻辑,理论属于文化,文化在理论之前,文化体量大,资源足,而理论取之不尽。
B . 1973年,汤因比提出,中华文明是世上唯--未中断和终结的文明,将成为世界文明的希望和未来。
C . 汤因比对世界历史有深入研究,他的《历史研究》令人叹为观止,这一切有助于他产生理论自信。
D . 虽然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要义有所不同,但二者都是为了塑造和提升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作者认为,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的“根”,因此文化自信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
B . 文化史告诉我们,文化研究不只是理论的“充电器”、“发电机”,文化底蕴往往决定理论研究。
C . 理论和文化合流才能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百家”成为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正体现了这一点。
D . 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呼兰河传
萧红
冯歪嘴子把小孩搬到磨房南头那草棚子里去了。
那小孩哭的声音很大,好像他并不是刚刚出生,好像他已经长大了的样子。
那草房里吵得不得了,我想去看看。
这回那女人坐起来了,身上披着被子,很长的大辫子垂在背后,面朝里,坐在一堆草上不知在干什么,她一听门响,一回头。
我看出来了,她就是我们同院住着的老王家的大姑娘,我们都叫她王大姐。
这可奇怪,怎么就是她呢?她一回头几乎是把我吓了一跳。
我转身就想往家里跑。
跑到家里好赶快地告诉祖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大姐看是我,就先向我一笑,她有很大的脸孔,很尖的鼻子,每笑时,她的鼻梁上就皱了一堆的褶。
今天她的笑法还是和从前的一样,鼻梁处堆满了皱褶。
她是很能说能笑的人,她是很响亮的人,她和别人相见之下,她问别人:
“你吃饭了吗?”
那声音才大呢,好像房顶上落了喜鹊似的。
她的父亲是赶车的,她牵着马到井上去饮水,她打起水来,比她父亲打得更快,三绕两绕就是一桶。
别人看了都说:
“这姑娘将来是个兴家立业好手!”
她在我家后园里摘菜,摘完临走的时候,常常就折一朵马蛇菜花戴在头上。
她那辫子梳得才光呢,红辫根,绿辫梢,干干净净,又加上一朵马蛇菜花戴在鬓角上,非常好看。
她提着筐子前边走了,后边的人就都指指划划地说她的好处。
老厨子说她大头子大眼睛长得怪好。
有二伯说她膀大腰圆的带点福相。
母亲说她:
“我没有这么大的儿子,有儿子就娶她,这姑娘真响亮。
”
同院住的老周家三奶奶则说:
“哟哟,这姑娘真是一棵大葵花,又高又大,你今年十几啦?”
每逢一问,王大姐也总是说:
“二十了。
”
“二十了,可得给说一个媒了。
”再不然就是,“看谁家有这么大的福气,看吧。
”
隔院的杨家的老太太,扒着墙头一看见王大姐就说;
“这姑娘的脸红得像一盆火似的。
”
现在王大姐一笑还是一皱鼻子,不过她的脸有一点清瘦,颜色发白了许多。
她怀里抱着小孩。
我看一看她,她也不好意思了,我也不好意思了。
我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站了一会,我看她用草把小孩盖了起来,把小孩放到坑上去。
其实也看不见什么是炕,乌七八糟的都是草,地上是草,炕上也是草,草捆子堆得房梁上去了,小炕叫草捆子给占满了。
那小孩也就在草中偎了个草窝,铺着草盖着草就睡着了。
我越看越觉得好玩,好像小孩睡在喜鹊窝里了似的。
等到了晚上在煤油灯的下边,我家全体的人都聚集了的时候,那才热闹呢!
有二伯说:
“好好的一个姑娘,自己看上一个磨房的磨倌,介个年头是啥年头!”
老厨子说:
“男子要长个粗壮,女子要长个秀气。
没见过一个姑娘长得和一个抗大个的抗工似的。
”
有二伯也就接着说;
“对呀!老爷像老爷,娘娘像娘娘,你没四月十八去逛过庙吗?那老爷庙上的老爷,威风八面,娘娘庙上的娘娘,温柔典雅。
”
这事情一发,全院子的人给王大姑娘做论的做论,做传的做传,还有给她做日记的。
做传的说,她从小就在外祖母家里养着,一天尽和男孩子在一块,没男没女。
有一天她竞拿着烧火的又子把她的表弟给打伤了。
又是一天她在河沟子里边采菱角,她自己采的少,她就把别人的菱角倒在她的筐里了,就说是她采的,说她强横得不得了……
自从团圆媳妇死了,院子里似乎寂寞了很长的一个时期,现在虽然不能说十分热闹,但大家都总要尽力地鼓吹一番。
于是吹风的,把眼的,跑线的,绝对的不辞辛苦,在飘着白白的大雪的夜里,也就戴着皮帽子,穿着大毡靴,站在冯歪嘴子的窗户外边,在那里守候着,为的是偷听一点什么消息。
……
七月的晚霞,红得像火似的,奇奇怪怪的,老虎、大狮子、马头、狗群。
一到了八月,那满天红洞洞的,那满天金黄的,满天绛紫的,满天朱砂色的云彩,一齐都没有了。
八月的天空是静悄悄的,一丝不挂。
白天就是黄金的太阳,夜里就是雪白的月亮。
晚饭之后,乘凉的人没有了。
院子里显得冷清寂寞了许多。
鸡鸭都上架去了,猪也进了猪栏,狗也进了狗窝。
院子里的蒿草,因为没有风,就都一动不动地站着,因为没有云,大昴星一出来就亮得和一盏小灯似的了。
在这样的一个夜里,冯歪嘴子的女人死了。
(有删改)
【注释】《呼兰河传》写作于20世纪40年代。
呼兰河是一个北方小城。
小说中的“我”是个孩子。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写“王大姐一笑还是一皱鼻子”,王大姐的笑容没有改变,王大姐淳朴善良的本性没有变,但清瘦发白的脸影射出底层人的生活状况。
B . 小说多从侧面描写王大姐年轻漂亮、淳朴善良、健壮能干,或借用乡人的言语夸赞,或通过“我”的见闻叙说,很少从正面着墨刻画。
C . 小说前半部分写人们对王大姑娘的夸赞,后半部分写大家对她的揶揄讽刺,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乡人的态度转变及爱憎分明、立场鲜明的特点。
D . 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烘托渲染了寂静凄清的氛围,而王大姐敢于抗争,追求婚姻自由的形象像“大昴星”
一样出来照亮整座死寂的呼兰河城。
(2)这篇小说很有特点,请结合文本,从散文化语言、儿童叙述视角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写王大姐死了,应该算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结合文本,分析产生悲剧的原因。
5. (3分) (2017高三下·西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6)》显示,2015 年,全国共有 30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各类功能区共监测20188点次,昼间、夜间各10094点次。
昼间共有 9331 个监测点次达标,总点次达标率为 92.4%;夜间共有7504个监测点次达标,总点次达标率为74.3%。
31个省会城市昼间总点次达标率为87.7%;夜间为 61.8%,交通干线两侧声污染相当严重。
全国最“吵”的地方,并非京沪等特大城市,而是以均值58.9分贝位列第一的贵阳,哈尔滨紧随其后。
长期调研显示,哈尔滨噪声强度大跟生活习惯相关,而贵阳则是由于最近几年工地较多。
2011年3月,世卫组织一份报告首次给噪声污染“定罪”。
根据世卫组织对欧洲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噪声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之后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
过度暴露在噪声污染中,不仅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也会增加患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
也正因此,噪声成为环境污染投诉高发区。
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共收到环境噪声投诉35.4万件,占环境投诉总量的35.3%。
其中,工业企业噪声类占16.9%,建筑施工噪声类占50.1%,社会生活噪声类占21.0%,交通噪声类占12.0%。
尽管投诉比例居高不下,但问题的解决却十分不易。
温香彩介绍,与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都不同,噪声污染瞬时性、局部性、分散性很强,所以即使接到群众举报,有时很难取证,投诉经常不了了之;或者当时解决了,之后又会继续。
也因此,对于噪声污染,目前的状况是“民不告,官不究”。
其实,从国家到地方都为此作出了努力。
2015年,国家、地方新颁布了9部环境噪声相关标准规范,涉及风力发电机组、三轮汽车等产品的噪声测量方法,敏感建筑物项目环境噪声与震动控制规范等。
2015年,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发布了21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文件,设计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调整、绿色护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与专项整治等工作。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国内一些地区已开始探索一些先进的防止模式。
报告显示,2015年,上海市建立起约700平方公里的外环区域城市噪声地图和数据库,声源信息及噪声数据信息的显示和查询,为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提供了
有力手段。
(节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邻居的装修声、公路上的汽车声、小区附近的施工声……无孔不入的音波不知给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带来多少烦恼。
而且噪声污染影响的不只是我们的心情,还有我们的身体健康。
噪声污染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损伤听觉器官,还会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环保部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在2015年,全国共收到环境噪声投诉35.4万件,占环境投诉总量的35.3%。
尽管投诉比例居高不下,但问题的解决却十分不易。
一方面,噪声污染存在着瞬间性、分散性、随机性等特点,很难抓住现行;另一方面,噪声污染种类繁杂,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对于噪声的管理权限分工并不明确。
居民遇到噪声污染,也往往陷入不知道究竟该向谁反映情况的困境。
即便是好不容易将问题反映出去,也多是泥牛入海,再无消息。
最终使得噪声污染治理工作像是向空气中打出的重拳一样,虽然强劲有力,却无着力点,从而难以发挥效果。
可喜的是,我市出台的《襄阳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暂行办法》,着重强调并纠正了上述问题。
环保、公安、城管、交通等多个部门进一步理清权责,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的投诉,具体划归至各个部门。
今后,群众遇到相关问题可以根据法规找到直接的负责者,各个部门之间也不会再因权责不清而相互扯皮。
该暂行办法还明确要求,受理单位应自举报受理之日起7日内告知举报人受理及初核情况,60日内将办理情况回复举报人,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这一要求,保障了该暂行办法能够切实落地,切实执行。
(节选自《襄阳日报》)
材料三:
20日,一场广场舞大赛在人民广场举行。
赛前,市城管局人民广场管理处组织发起“广场舞文明健身倡议”。
当日上午8时,参赛的广场舞团队陆续到达人民广场。
舞台一侧,一幅巨大的《广场舞文明健身倡议书》宣传板已立起来。
跳舞的大妈们了解情况后,争相举起写有“噪音NO”的标牌,在倡议书上签名。
一些市民见状,也积极上前参与。
市城管局人民广场管理处主任刘勇介绍,广场舞因噪音问题屡遭投诉,为了改变现状,管理处在市民中调查,并和跳舞的团队协商解决办法。
活动倡议广场舞爱好者自觉调整跳舞时间,早上7点后开始,晚上9点前结束,每次跳舞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将音量降低到60分贝。
目前,在人民广场跳舞的固定团队有6支,均已自愿响应倡议。
有成员还呼吁,希望更多广场舞团队也加入,大家一起拒绝扰民、舞出文明。
(节选自《楚天快报》)
(1)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长期调研结果来看,因为生活习惯和经济发展问题,非一线城市的噪音污染问题都比特大城市严重。
B . 噪声污染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同时也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它已经超过空气污染成为一种更严重的污染问题。
C . 襄阳市暂行办法对受理单位接收和办理回复群众举报噪音问题提出了权责要求,保障了暂行办法的顺利实行。
D . 三则新闻材料都关注了噪声污染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消息内容真实可信,语言修辞手法多样,叙述方式灵活多样。
(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简要说明两则新闻中记者报道信息的侧重点有哪些异同。
(3)在解决噪音污染的举措上,材料二,三报道的重心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三,谈谈如何解决广场舞噪音问题。
6. (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纮,字世缨,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御史。
劾治内官傅锁儿罪,谏止江南采翠毛、鱼①等使。
权贵忌之,蜚语闻。
会考察,坐谪湖广驿丞。
成化十三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奏镇国将军奇涧等罪。
奇涧父庆成王钟镒为奏辩,且诬纮。
帝重违王意,逮纮下法司治,事皆无验。
而内官尚亨籍纮家,以所得敝衣数事奏。
帝叹曰:“纮贫一至此耶?”赐钞万贯旌之。
小王子②数万骑寇大同,长驱入顺圣川,掠宣府境。
纮与总兵官周玉等邀击,遁去。
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
弘治元年以王恕荐,擢左副都御史,督漕运。
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总镇府故有赏功所,岁储金钱数万,费出无经,宜从都御史勾稽。
”帝悉从其请。
纮之初莅镇也,劾总兵官安远侯柳景贪暴,逮下狱。
景亦讦纮,勘无左证,法司当景死。
景连姻周太后家,有奥援,讦纮不已。
诏并逮纮,廷鞫卒无罪。
诏宥景死,夺爵闲住,而纮亦罢归。
大臣王恕等请留纮,不纳。
居数月,起南京户部尚书。
十一年引疾去。
十四年秋,寇大入花马池,败官军孔坝沟,直抵平凉。
言者谓纮有威名,虽老可用。
诏起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
纮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恤军士战殁者家。
练壮士,兴屯田、申明号令,军声大振,遂大败寇。
十七年以年老连乞致仕。
诏赐敕乘传归,月廪岁隶如制。
明年九月卒,年八十。
赠少保,谥襄毅。
(节选自《明史·秦纮传》,有删改)
【注释】①鱼:指一种水鸟,善于捕食小鱼、昆虫等。
②小王子,指当时鞑靶族小王子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摧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B . 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C . 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D . 遭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谪,常指“古代官吏被降职或流放”,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有“迁”“贬”“黜”等。
B . 奥援,意为内援,指在内部暗中支持帮助的力量。
C . 尚书,古代官职名,始于战国,历代相承。
文中指“六部”中“户部”的最高官职。
D . 廪,有“储存粮食的仓库”“储藏的粮食”“公家发放的粮食”等意,也可指俸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秦纮宦海沉浮,生活清贫。
秦纮在官场上历经官职的升降起伏,为官多年,家产却寥寥无几,生活俭省、清贫。
B . 秦纮很有见识,常受重用。
他对“诉讼”等事的看法颇有见地,得到皇帝的肯定,并且多次受到朝廷重用。
C . 秦纮刚直不阿,不畏权贵。
秦纮不畏官宦贵族权势,多次揭露一些权贵的不法行为,如弹劾总兵官柳景贪婪暴戾等。
D . 秦纮老当益壮,勇立军功。
舆论认为秦纮年纪大了但威名仍存,所以他所统领的军队声威大震,取得了卓著的军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
②纮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恤军士战殁者家。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7. (2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
刘希夷①
清洛浮桥南渡头,天晶万里散华洲。
晴看石濑②光无数,晓入寒潭浸不流。
微云一点曙烟起,南陌憧憧③遍行子。
欲将此意与君论,复道秦关尚千里。
【注】①刘希夷,初唐诗人。
殷四:诗人的同乡晚辈。
②濑: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③憧憧:往来不定的样子。
(1)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
(2)颔联中“晴月”有怎样的特点?诗人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3)尾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9高一下·温州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今两虎共斗,________。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嗟乎!大阉之乱,________,________,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