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地六校联考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0年以来,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形势稳中
趋好,生产增加值达到79 800亿元,全年新增
就业超240万人,总就业人口达1。
58亿人。
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1~3题。
1.在A、C两地的大城市周围,形成特色相似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其决定性因素是()
A.政策B.市场C.气候D.地形
2.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
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
B.经济腹地较小企业间过度竞争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D.对外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
3.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化水平B.经济发展水平C.用地紧张
D.人口数量
2010年10月26日,中国社科院发布首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
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
展之路。
读我国东北某农业区小麦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4~5题.
4.秸秆有四种不同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 )
A.甲B.丙C.乙D.丁
5.丙利用方式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A.光照B.热量
C.水分D.土壤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读图回答6~7题。
6.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7.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
山东海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采用美国西屋公司设计的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AP1000三代核电技术。
厂址距烟台市93公里,距青岛市107公里。
据此回答
8~10题。
8.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①核能资源丰富②核能开发资金与技术有保障
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9.开发利用核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
A.清洁,为山东半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保障B.投资成本低廉
C.技术先进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10.除发展核能资源外,沿海地区还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A.地热B.天然气C.风能
D.太阳能
读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图,回答11~12题。
11.与2005年相比,在我国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水电
12.下列关于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
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读图,回答13~14题。
13.乌江流域
()
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C.有遵义、荔波等旅游景点
D.煤、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
14.乌江流域开发建设内容有()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A地形区发育一河流),回答15~16题。
15.对A处河流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汛期短,水位季节变化大
B.河流水量大,航运价值高
C.可以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
D.结冰期长,开发价值有限
16.该地区农业开发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是()
A.水土流失,造成土地沙化
B.黑土流失,造成养分降低
C.过度用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D.海水倒灌,造成土壤盐渍化
ks5u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
意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18.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主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
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长发生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
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完成19~20题。
19.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
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
域间调配的是
A.资金B.劳动力
C.信息D.观念
20.若甲表示澳大利亚东部,乙表示澳大利亚中部,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A.矿产品B.粮食C.水D.电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
8%,美国的28.6%。
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21~22题。
21.四
川盆地、
塔里木盆
地的共同
能源为
( )
A.甲
B.乙
C.丙D.丁
22.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A.乙、b B.丁、cC.乙、d D.丙、d
读下图,回答23~24题。
23.环渤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东部重要的经济区之一。
目前,该地区在经济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矿产资源贫乏B.水资源短缺
C.基础设施建设落后D.酸雨等环境问题突出
24.目前,珠三角正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其部分产业由珠三角地区转移到长三角地区,这是因为与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地区( )
A.矿产资源丰富B.吸引海外华侨投资的几率高
C.科技水平高D.气候条件好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中期则以计算机外设部件为主,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00年,台资企业多项产品产销量名列世界前茅,如电源供应器、彩色显示器、主机板、键盘、扫描仪等产销量均居世界前三位。
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大陆。
读以上材料及“《台湾省对大陆投资地区分布变化表》”,完成25~26题。
25.从产业部门上看,台湾省向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26.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投资的变化是( )
A.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长江三角洲
B.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珠江三角洲
C.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转向福建沿海
D.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转向珠江三角洲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
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由于目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27~28题
27.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
A.RS技术B.GPS技术C.GIS技术D.实地考察
28.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读图回答29~30题.
29、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
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30、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四地六校联考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地理答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31.(1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位于美国东南部的田纳西河流域曾经是美国最贫穷的地
区之一,后来经过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的治理,从根本上改变了流域落后的面貌。
TVA的管理也因此成为流域管理的一个独特和成功的范例而为世界所瞩目。
材料二下面为黄河某段与田纳西河流域图.ks5u
(1)田纳西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试分析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与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在我国的河流治理中,最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2.(12分)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省结合本区的资源优势,围绕____ ____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产业链是____ __。
(4分)
(2)山西最大的引水工程是___ ____。
(2分)
(3)图中三条产业链的形成,除了需要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还需具有的矿产资源是() (2分)
A.铝土资源B.石油资源
C.水资源D.土地资源
(4)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山西省进行了哪些方面的产业结构调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一年损失的森林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瑞士国土一半的面积.
材料二巴西的人口分布图。
(1)读材料一,该地森林面积减少会导致
哪些环境问题?(4分)
(2)巴西的北部为什么人口很少?(4分)(3)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4分)
四地六校联考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地理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题
号12345678910
答
案B B C D B D A B A C
题
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
案C C D B C A D B B C
题21222324252627282930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31(16分)
(1)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西流入密西西比河,落差大,(3分)流域内亚热带温润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3分)
(2)实行梯级开发(4分)
(3)加强立法,为流域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法律保证;(3分)
加强管理,实行自然资源统一开发管理,有利于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协调开发和管理.(3分)
32 (12分)
(1)能源(2分) 煤—焦—化(2分)
(2)万家寨引水工程(2分)
(3)A(2分) ks5u
(4)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2分)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2分)ks5u
33:(12分)
(1)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旱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
(4分)
(2)北部为繁茂的热带雨林,开发历史晚;且气候湿热的平原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4分)
(3)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2分)生活在其中的印第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很少,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均不高,对自然索取不多。
(2分)ks5u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