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金华市低田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浙江省金华市低田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含解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固定位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的间距为d,其右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

一质量为m(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杆ab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

现杆在水平向左、垂直于杆的恒力F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距离L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运动过程中杆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

设杆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此过程
A.杆的速度最大值为
B.流过电阻R的电量为
C.恒力F做的功与摩擦力做的功之和等于杆动能的变化量
D.恒力F做的功与安倍力做的功之和大于杆动能的变化量
参考答案:
BD
解析:当杆达到最大速度v m时,得
,A错;由公式,B对;在棒从开始到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其中
,,恒力F做的功与摩擦力做的功之和等于杆动能的变化量与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之和,C错;恒力F做的功与安倍力做的功之和等于于杆动能的变化量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D对。

2. (多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R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

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u的频率为100 Hz
B.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C.照射R的光变强时,灯泡变暗
D.照射R的光变强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参考答案:
BD
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M2
解析: A、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T=0.02s,所以频率为f=Hz=50 Hz,故A 错误;B、原线圈接入电压的最大值是220 V,所以原线圈接入电压的有效值是
U=220V,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所以副线圈电压是22V,所以V的示数
为22V,故B正确;C、有光照射R时,R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根据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所以灯泡变亮.故C错误;D、有光照射R时,R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
小,根据P=,得副线圈输出功率增大,所以原线圈输入功率增大,所以A的示数变大,故D正确;故选:BD.
3. 某汽车以恒定功率P、初速度v0冲上倾角一定的斜坡时,汽车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则汽车上坡过程的v-t图象不可能是下图中的()
参考答案:
A
4. (单选)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其中间一根电场线是直线,一带正电的粒子从直线上的O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A点.取O点为坐标原点,沿直线向右为x轴正方向,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在O到A运动过程中,下列关于粒子运动速度v和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粒子的动能Ek和运动径迹上电势φ随位移x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B
5.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生通过对α粒子的散射实验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普朗克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光子说
C.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中子
D.玻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成因
E. 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参考答案:
CDE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多选)(2014秋?滕州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人站在电梯中,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不一定大小相等
C.两个不同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合运动不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由F=ma可知:当F=0时a=0,即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参考答案:
AC
解: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物体不受力,物体照样运动,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正确.
B、人对电梯的压力和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两个不同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合成,若合速度的方向与合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故C正确.
D、第二定律针对的是有合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第一定律是针对没有外力的状态,第一定律不是第二定律的特例.故D错误.
故选AC.
7. 核动力航母利用可控核裂变释放核能获得动力.核反应
是若干核反应的一种,其中X为待求粒子,y为X的个数,则X是▲(选填“质子”、“中子”、“电子”),y=▲.若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核反应的质量亏损表达式为▲ .
参考答案:
中子(1分)3(1分)E/c2(1分);
8. 地球的半径约为R=6400千米,A、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它们离地球表面的高度分别为hA=3600千米,hB=1700千米,那末A、B两颗卫星的运行速率之比VA:VB=____________,运行周期之比TA:TB=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 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波的传播速度v=2m/s,则:
①从这一时刻起x=4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y= cm;
②从这一时刻起x=5m处质点在4.5s内通过的路程s= cm。

参考答案:
①(2分);②45
10. 飞机着陆后做匀减速运动,初速度为60m/s,加速度大小为10m/s2,则飞机着陆后8s 内的位移是m。

参考答案:
180m
11.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①完成平衡摩擦力的相关内容:
(i)取下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
源,(选填“静止释放”或“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
(ii)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则应(选填“增大”或“减小”)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平衡摩擦力才完成.
②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是计数点(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L1=3.07cm, L2=12.38cm, L3=27.87cm, L4=49.62cm。

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是 m/s2。

(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①(i)轻推(ii)减小,间隔均匀(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②1.24,6.22;
12.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线框位于绝缘光滑水平面上,线框右边紧贴着竖直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的边界OO/.线框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外力F随时间t呈线性变化,如图乙所示,图中的F0、t0均为已知量.在t=t0时刻,线框左边恰到达OO/.此时线框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或__________(写出两种表达);在t=t0时刻,线框的发热功率与外力F的功率之比P热:PF=_______.
参考答案:
F0 或;3:5
13. 如右图所示,在高处以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带刺飞镖,在离开抛出点水平距离l、2l处有A、B两个小气球以速度匀速上升,先后被飞标刺破(认为飞标质量很大,刺破气球不会改变其平抛运动的轨迹),已知。

则飞标刺破A气球时,飞标的速度大小为;A、B两个小气球未被刺破前的匀速上升过程中,高度差。

参考答案:
.5;4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某同学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
①为使周期测量精确,计时起点应从摆球经过开始.
②某同学在计时时,错将摆球完成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则他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③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如图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 。

(用k表示)
参考答案:
①平衡位置(2分)② 偏大(2分)③ 4π2/k (2分)
15. 读出下图中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1)_______cm (2)_________mm
参考答案:
(1)2.030cm(2分) (2) 6.570mm(2分)(6.569mm-6.571mm均给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物体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沿同一木板向上滑动,若木板与水平面倾角θ不同,物体沿板能上滑的最大距离s也不同,右图为得到的s-θ关系图像,求
(1)物体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图中最低点P的坐标。

参考答案:
0.75 53︒,12 m
17.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倾角θ=370,一物体以v0=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上A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8m/s2,g取10m/s2.求:
(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x;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物体从A点出发需经多少时间才能回到A处.
参考答案:
见解析
解:(1)上滑过程,由运动学公式=2ax,得
x==9m
(2)上滑过程,由牛顿运动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
解得:μ=0.25
(3)上滑过程:t1==1.5s
下滑过程,由牛顿运动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
解得:a′=4m/s2
由运动学公式x=
解得:t2==
所以运动的总时间t=t1+t2=
答:(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x为9m;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5;
(3)物体从A点出发需经3.6s时间才能回到A处.
18. 在水平长直的轨道上,有一长度为L的平板车在外力控制下始终保持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将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轻放到车面的中点,滑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此时调节外力,使平板车仍做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

(1)若滑块最终停在小车上,滑块和车之间因为摩擦产生的内能为多少?(结果用m,v0表示)
(2)已知滑块与车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滑块质量m=1kg,车长L=2m,车速v0=4m/s,取g=10m/s2,当滑块放到车面中点的同时对该滑块施加一个与车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要保证滑块不能从车的左端掉下,恒力F大小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参考答案:
(1)(2)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滑块相对车滑动时的加速度
滑块相对车滑动的时间:
滑块相对车滑动的距离
滑块与车摩擦产生的内能
由上述各式解得(与动摩擦因数无关的定值)
(2)设恒力F取最小值为,滑块加速度为,此时滑块恰好达到车的左端,则:滑块运动到车左端的时间
由几何关系有:
由牛顿定律有:
联立可以得到:,
则恒力F大小应该满足条件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