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单元整合 岳麓版选修2-岳麓版高二选修2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版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某某制度
的形成单元整合岳麓版选修2
一、网络构建
二、归纳总结
1.法国政治体制的演变
政体存在阶段评价
君主制1789年以前的法国封建专制、
1804—1815年的法兰西第一
帝国时期的帝制和
1852—1870年的法兰西第二
帝国
这三个时期尽管社会经济水平不同,政权的经
济基础各异,但从政治体制上来说,它们都可
归入君主制,唯一的区别是最高统治者的名称
有的时候叫国王,有的时候叫皇帝,但其实质
都是独裁统治,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背道
而驰的
君主立宪制1791年宪法的颁布使法国开
始实行君主立宪制;
1815—1830年复辟的波旁王
朝同样实行君主立宪制;1830
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
旁王朝,建立七月王朝,实行
君主立宪制,直到1848年的
君主立宪制在法国存在的时间不长,在法国政
体演变的过程中处于过渡性的阶段,不占主导
地位
(1)限制民众言论自由法令的废除。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上台之初,废除了上届政府制定的限制民众言论自由的法令,提出保护少数人权利的主X。
(2)某某宪政在空间上的扩展。
这主要得益于西进运动的开展。
美国对西部新扩X的领土采取了“美国化”的政策,随着疆域的扩展,美国的联邦体制也不断扩大。
西部地区以某某方式建立新州,并以平等的身份加入联邦。
美国的疆土开拓到哪里,某某制度就建立到哪里。
(3)某某宪政在人种上的扩展。
美国第七任总统杰克逊上台之初,东部一些州对选民实行财产资格限制不满。
杰克逊响应民众要求普选权的呼声,促使各州取消这种限制。
到杰克逊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时,美国基本上实现了成年白人男子的普选权,享有选举权的美国公民扩大到40%左右。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黑人奴隶获得解放,黑人的公得到保障,继而经过长期的斗争,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各项平等权利,与此同时,生活在美国的其他人种的某某权利也得到了认可。
三、高考
1.(2015·某某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30年代初,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达到高潮。
1830年11月,抵制改革的威灵顿托利党政府在议会选举中惨败,被迫下台,格雷伯爵接任首相,组成辉格党政府,并于1831年3月1日提出议会改革法案。
法案在下院两次通过,但被托利党占多数的上院接连否决。
当法案在下院第三次通过时,格雷要求国王册封50名改革派贵族,进入上院,以保证法案在上院通过。
国王拒绝了这个请求。
于是,辉格党政府总辞职,威灵顿受命组阁。
国内立即掀起抗议浪潮。
1832年5月,下院通过对格雷内阁的信任案;又通过决议,宣布下院永远不接受由托利党政府提出的任何建议。
国王走投无路,被迫召回格雷内阁,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
此时托利党认识到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主动放弃了抵制。
6月4日,改革法案终于
在上院通过。
6月7日,法案获国王批准成为法律。
——摘编自亚当斯《英国宪政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832年改革法案得以通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对英国政治某某化的意义。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19世纪30年代初,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达到高潮”得出当时进行议会改革是必然趋势;根据材料中“改革法案在下院三次得以通过”,得出议会改革得到了多数选民的支持;根据材料中国王由拒绝到“被迫召回格雷内阁,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得出国王态度转变;根据材料中“此时托利党认识到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主动放弃了抵制”得出反对派放弃抵制。
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力;根据材料中“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得出冲击了原来上院中贵族对政权的把持,从而有利于下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根据材料中“辉格党政府总辞职”“下院通过对格雷内阁的信任案”得出当时责任内阁制相当成熟;总体分析,议会改革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进行的,这也是英国某某政治发展过程中值得提倡的模式。
答案:(1)议会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主X改革的政党占下院多数;得到多数选民支持;国王态度转变,同意改组上院;反对派放弃抵制。
(2)巩固了议会下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责任制内阁运行模式已经成形;贵族对国家政治的控制受到削弱,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力;证明通过和平改革实现政治某某化是一条可行之路。
2.(2014·某某卷)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某某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
”这表明( ) A.某某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解析:A项表述不正确,材料说明“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B项表述主体不正确,材料中说明的是统治者的状况;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大,但受到体制的制约,仍然实行某某政治而非如君主一样专制独裁。
答案:D
3.(2014·课标全国Ⅰ卷)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
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解析:主权在民原则是指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题干材料并未体现权力的来源问题。
天赋人权是指生命是平等的,人生下来应该享受平等的权利,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黑人只按五分之三折算,其种族歧视明显,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违反了天赋人权原则,B 项符合题意。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由此排除C。
D与题干材料无关。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