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出游障碍性因素分析_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出游障碍性因素分析
———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
沈兴菊1,2,李维纪1
(1.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40;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以西南民族大学学生为例,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旅游愿望强烈、但出游率不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制约在校大学生群体出游的主要障碍性因素分别是经济因素、学习因素和心理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关键原因为经济不独立和学习压力大。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解决的途径,为相关旅游行业拓展市场和开发旅游产品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出游;障碍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141(2008)06-0574-03
Analysis of Tourist B arriers of U niversity Students
———I llustration of South -w est N ational U niversity
SHE N X in -ju 1,2,LI Wei -ji 1
(1.C ollege of T ourism and History ,S outhwest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Chengdu 610040,China ;2.Institute of M 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 inistry of Water C onservancy ,Chengdu 610041,China )
Abstract :University students had strong wish to tourism ,but few of them could turn the wish into reality.T aking the students of S outh -west Na 2tional University as a case ,based on sam pl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alysis ,the conclusion was made in this paper that the tourist barriers of uni 2versity students were the factors of economy ,study and mentality ,and the reas on for this phenomenon lied in the independent of economy and the learning pressure.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paper tried to discuss the settlement ,and provided s ome advice for tourism enterprises to ex 2ploit the tourism market and developed the new product.
K ey w ords :university student ;T ourist ;barrier 收稿日期:2008-04-03;修订日期:2008-05-11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校内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34628)。
第一作者简介:沈兴菊,女,西南民族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及生态旅游研究工作。
1 引言
我国旅游地理学界对游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取得较大的进展。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目的地旅游者行为规律与客源市场结构等方面[1],但缺乏对旅游者个体出游力的研究,尤其是对大学生这一潜在旅游群体的关注更少。
根据“十五”教育规划,到2010年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将达到20%,这意味着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旅游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如吴必虎在研究城市居民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及王雅林
[2]
在做上海、天津和哈尔滨城市居民时
间分配考察时都一致将学生这一群体作为“最具出游力”的人群来分析。
但是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五一”、“十一”黄金周及寒暑假或周末并不购买旅游产品,究竟是哪些因素构成了大学生的出游障碍?截止目前,尚无人系统地做过相关研究。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个别深入访谈的方法,找出制约在校大学生群体出游的障碍性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讨论解决的途径,为相关旅游行业拓展其市场和为开发旅游产品提供参考。
2 问卷调查对象及障碍性因素界定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50份,收回439份,回收率88%,其
中有效问卷428份,占发出问卷的86%。
问卷受访者在全校范围内选择,包括历史、旅游、计算机、艺术、电子、会计、中文、外语、经济、法学、金融等20多个专业的400多位在校大学生,保障了问卷的代表性。
本文采用的障碍性因素界定参照陈世斌[3,4]对“最居出游力人群”的分析方法,并针对调查群体的实际情况,对调查内容做了适当修改,经修改后得到大学生出游的障碍性因素,共分为7大类、31项。
7大障碍因素为:①经济因素。
可自由支配收人低,景点门票贵,交通和住宿费用高,吃喝消费多,景点内商品价格高。
②时间因素。
有事情要做,兼职,陪朋友玩,整理宿舍或个人卫生。
③学习因素。
学习压力大,参加学习班或培训班,以及其它参加各类考试。
④心理因素。
个人不感兴趣,没有人陪伴,一个人出游觉得孤单或无趣,对外部世界的恐惧,自我判断出行困难,他人告之此时不要出行。
⑤交通因素。
车票不好买,没有直达列车或坐车不方便,交通太拥挤,骑车路途太远,长途车少,时间上不好安排。
⑥安全因素。
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疾病传播,景区安全。
⑦其它因素。
身体因素,参加宗教活动,父母担心不允许,有其它更有意义的休闲娱乐活动。
3 障碍性因素分析3.1 障碍性因素分布
从障碍性因素分布的角度看,由于本次调查面对的大学生群体在经济能力、思想意识、年龄分布等方面的特殊性,得出的对大学生出游影响最大的障碍性因素与以往旅游研究者对大众或城市居民的行为研究结果有所差异。
黄国庆[5]对重庆市
・
475・・旅游资源・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 ource Development &M arket 200824(6)
民的研究表明:“收入和闲暇时间是制约人们外出旅游的两大客观因素”;陈世斌对杭州居民的研究表明,对“最具出游力”人群休闲旅游影响最大的一是时间因素,二是交通因素。
而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制约大学生外出旅游的第一客观因素是经济因素(图1),选择比例高达92%。
经济因素居第一位,这与众多学者分析在校大学生旅游能力时的研究结果完全一致,是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其经济来源于父母资助。
居第二位的是学习因素,占58%;居第三的是心理因素,占46%;其它如交通因素、安全因素、时间因素与其它障碍性因素分别占38%、36%、34%和26%。
图1 大学生出游障碍性因素分布
3.2 障碍性因素中主要选项的分布
在经济因素中
,大学生选择最多的两项分别是可支配收入少和景区门票太贵,两者相差无几,分别占89%和87%。
可见,对在校大学生的购买力来说,景区门票偏高,特别是近年来各大景区门票价格的普遍上涨更加剧了这种障碍性影响。
在学习因素中,大学生选择最多的因素是学习压力大,占32%,表明学习因素是制约目前在校大学生出游的另一个瓶颈。
在交通因素中,选择交通太拥挤的比例较大,占24%。
由于在校大学生寒暑假回家都是交通高峰期,对交通拥挤体会较深,故他们对交通拥挤因素比其它因素表现得更为敏感。
在心理因素中,选择没有人陪伴,一个人出游觉得孤单或无趣的比例较高,占
29%,表现出大学生心理不太成熟的一面。
在安全因素中,大
学生对交通安全的忧虑选项较多,占21%,说明目前的旅游交通环境还有待提高。
在其它因素中,选择“父母不允许外出”的选项高达35%,
这与当前父母对子女过分关心的态度有关。
图2 障碍性因素分布比例
3.3 性别与障碍性因素分布
从整体上来看,男女大学生对出游的障碍性因素的选择基本是一致的,如选择比例最高的两项都是经济因素和学习因素。
在障碍性因素的选项分布中,经济因素所占比例最大的也仍然是可支配收入少和门票太贵,可见制约男女生出游的客观障碍性因素是相同的。
最大的不同的是在其它因素这一选项
中,女大学生最多的选择父母不允许,其比例占女生人数的
27%,而男大学生选择这项的只占6%,他们选择较多的是其它
休闲娱乐活动。
图3 性别与障碍性因素分布
3.4 年级与障碍性因素分布
从调查分析得知,无论是哪个年级,限制大学生出游的主要障碍性因素均是经济因素,但这一因素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限制力不尽相同,越是高年级的同学受这一因素的限制越小。
在对大学期间有过旅游经历的同学调查时发现,低年纪同学的旅游花费几乎全部来源于家庭支持,高年纪的同学则不完全依赖父母。
其原因是,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易获得兼职或赚钱的机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作用相对不明显,他们的收入来源除了靠父母资助外,其它来源的比例有所上升(表1)。
表1 各年级大学生旅游经费来源
年级家庭支持(%)奖学金(%)做兼职赚钱(%)其它经费来源(%)
200489.223.429.07.1200585.517.034.1 5.7
200691.620.2
29.8—
2007
92.5—
10.2—
平均
89.7
15.2
25.8
3.2
4 结论
4.1 经济不独立是限制出游关键因素
旅游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有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大学生尽管有出游的强烈愿望,但由于自身经济能力的限制,面对花费不菲的旅游开支,很多大学生还是望而却步。
尽管在其后的深入访谈中不少大学生提到,提出的出游的要求一般会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但想到父母供自己上学已经花费不少,因此更多的时候不愿向父母开口要这部分额外的开支。
但如果一次旅游的花费能靠自己的能力(如平时的节省或奖学金及
兼职收入等)支付的话,则有89.2%的大学生选择愿意出游,这是个相当巨大的市场。
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该市场被大多数旅游企业忽视,企业认为大学生旅游市场尚未形成气候,学生购买能力不强,旅游消费水平较低,企业可获经济效益较低,因此对这一领域的开拓热情不高,也就缺乏相应的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
同时,由于目前许多景点的门票价格过高,也阻止了学生的出游。
但企业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家
・
575・资源开发与市场Res ource Development &M arket 200824(6) ・旅游资源・
庭对大学生的经济支持增加、参加勤工俭学、各种奖学金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出游能力会有明显提高。
此外,由于大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是一些旅游新产品和市场的主导者,旅游企业若能降低门票价格而由此引来的综合效益以及潜在利益一定能弥补降低门票所减少的利润。
4.2 学习压力大阻碍了出游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式,大学生被迫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取得五花八门的证件。
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法定的节假日、寒暑假,一年约有172d 假期,占全年的
47%,其旅游时间非常宽裕,但迫于现实的压力,周末、长假及
寒暑假期间相当多的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一样还要参加一系列培训班,准备各类考试,致使一批学生无法出游。
这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和教育部门共同来关注,因为它不仅牵涉到旅游市场拓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能在旅游中获得锻炼,从而提高与人交往、处理问题的能力,及早认识社会,进入社会,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4.3 出游障碍因素———心理安全问题
旅游是一种离开惯常环境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恐惧感和陌生感是对安全感有显著影响的因素[6]。
而与熟悉的人在一起出游可以减少陌生感,从而减少了在陌生环境中产生的恐惧感。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人们会选择与家人、朋友或单位同事等平日较为熟悉的人同行。
但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中不敢或不愿单独外出旅游的比例偏高,达29%,尤其女生的比例更高。
这一顾虑是许多大学生有旅游动机却难以成行的原因之一。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并且独生子女占多数,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长期在父母的佑护之下,独立意识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他们对单独外出旅游和参加户外活动有恐惧心理。
实际上,他们也正是需要这种锻炼的群体,但目前众多高校出于对学生安全问题的实际考虑,对大学生集体出游大多持不支持的态度,这使得原本希望能有人陪伴旅游的个体只好放弃旅游机会。
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与旅游企业、学生团体保险公司等联合起来,推出既能保证学生安全,又能对学生进行身心双重锻炼的旅游产品。
4.4 交通、安全、时间因素不会构成出游障碍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交通、安全和时间这三大因素尽管对大学生出游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构成太明显的障碍。
应该
看到,大学生长期在学校生活,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跟大众旅游者相比,他们更加重视旅游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旅游中的各种经历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事,当经济条件基本满足,心理准备充分后,其它的因素大多可以克服。
大学生有漫长的假期和休息时间,尽管交通和安全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解决,但旅游企业可以针对大学生这一旅游群体推出专门产品,从旅游路线、方式、产品等方面入手,将交通和安全对大学生出游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把这部分人纳入旅游者队伍,使潜在的大学生旅游者转变为真正的旅游者,从这点上来说,大学生出行更依赖于旅游企业。
5 建议
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大学生旅游愿望非常强烈,但因其长期生活在学校和家庭的范围内,缺乏旅游经验,社会实践能力较弱,出游顾虑较多[7]。
总体上来说,制约在校大学生群体出游的障碍性因素主要为:经济不独立、学习压力大、安全问题。
针对这些因素,旅游企业应根据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特殊情况推出相应的旅游产品,降低上述障碍性因素对大学生出游的影响,结合教育主管部门的努力,使大学生这一潜在的旅游群体转变为真正的旅游者,这不仅有利于旅游开拓市场增加收入,还能使大学生得到人际交往、问题处理、独立思考、认识社会等多方面的锻炼。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徐斌,邱扶东,等.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M].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1-49.
[2]王雅林.城市休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0-22.[3]陈世斌.杭州城区“最具出游力”人群休闲旅游障碍性因素的实证分
析[J ].地理研究,2005,24(6)∶983-990.
[4]李连璞,刘笑明.“非旅游者”出游障碍性因素分析与市场拓展策略
———对西安市城中村居民的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2006,6∶29-32.
[5]黄国庆,赵毅,齐代华.重庆市市民的旅游行为实证研究[J ].西华师
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6)∶12-15.
[6]吴必虎,王晓,李咪咪.中国大学生对旅游安全的感知评价研究[J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3)∶62-69.
[7]金平斌,郎富平.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以杭州市高校为例[J ].旅游学刊,2004,(4)∶19-22.
(上接第541页)
[10]Paine J A ,Shipton C A ,Chaggar S ,et al .Im proving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G olden Rice Through Increased Pro -vitam in a content[J ].Nature Biotech 2nology ,2005,23∶482-487.
[11]Lucca P ,Hurrell ,P otrykus I.Fighting Iron Deficiency Anem ia with Iron -rich Rice [J ].Journal of American C ollege of Nutrition ,2002,21∶184S -190S.
[12]李淑侠.基因食品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00,21(3)∶6-7.[13]Luthy J.Detection S trategies for F ood Authenticity and G enetically M odified
F oods[J ].F ood C ontrol ,1999,10(6)∶359-361.
[14]南庆贤.高新技术与乳品和乳品工业[J ].中国乳业,2002,1∶8-11.[15]邓平建,李良成.制定转基因食品管理办法的研讨[J ].中国公共卫
生管理,2002,18(1)∶39-41.
[16]霍飞,江国虹,常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J ].中国
公共卫生,2003,19(9)∶1132-1134.
[17]刘继鹏.转基因食品的健康问题及安全性评价[J ].解放军预防医学
杂志,2002,20(4)∶310-312.
[18]Barbara Denm ig -Adams ,W illiam W Adams.Antioxidants in Photosynthesis
and Human Nutrition[J ].Science ,2002,(298)∶2149-2153.
・
675・・旅游资源・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 ource Development &M arket 200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