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新部编本
三年级下册数教案-《年月日》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教案-《年月日》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e920f20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c.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年月日》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
2. 认识不同年份的月份天数分布。
3. 计算日期间隔。
4. 闰年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闰年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月份天数分布的理解,日期间隔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日历,说出年、月、日的概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二)探究年、月、日的关系1. 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年、月、日的关系。
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 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年、月、日的关系。
(三)闰年的判断方法1. 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闰年的判断方法。
2. 教师讲解: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3. 学生练习,巩固闰年的判断方法。
(四)日期间隔的计算1. 教师讲解日期间隔的计算方法。
2. 学生练习,掌握日期间隔的计算。
(五)课堂小结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师强调闰年的判断方法和日期间隔的计算。
(六)课后作业1. 巩固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
2. 练习闰年的判断方法和日期间隔的计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熟练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观察、分析、概括,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自主探究、实例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和日期间隔的计算。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9ed5ef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7.png)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新知识点:1、认识年、月、日。
2、24时计时法。
3、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的对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为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
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在设计时着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平台。
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校活动。
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几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
教学时,应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或学具,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整天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表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
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从出发时刻开始,转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路线图对应起来,并口算出经过的时间。
1、认识年月日第一课时认识年、月、日课题认识年、月、日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年月日-人教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年月日-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72935402d276a201292e13.png)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年月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年月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46~P4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3、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各年份的年历一人一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今天来多媒体教室上课大家都很开心,那么让我们一起记下这个难忘的时刻吧!2、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①这时刻里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②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分、秒)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年、月、日。
(板书:年、月、日)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识年月日。
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时刻。
(课件出示)①介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个伟大的日子,好呢?)31×7+30×4+28=365天 31×7+30×4+29=366天让学生说说,学生知道让学生来介绍。
)①拳头记忆法。
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一边指一边读:一月大,二月少,三月大,四月小……(二月不是小月,我们为了方便记住它比别的月份都少几天,我们读二月少),七月大,八月大……(七月完是八月,这2个连着的月份都是大月)……②用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
(腊是十二月,这是帮助记忆大月的歌诀。
)这么多记忆的方法,现在考考大家,老师说一个月,看看你们能不能很快说出这个月的天数?(最后问到二月,有人说28有人说29)6、学生质疑,引导解决。
现在同学们对什么问题还有疑问?引导学生提出(1、到底什么时候是28天,什么时候是29天呢?2、为什么要有时28天有时29天呢?)①一起来研究下这特殊的二月。
(每位学生来说下自己手中的年历2月份的天数,课件展示表格)年份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二月的天数292828282928282829②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四年一闰)介绍平年和闰年。
《年月日》(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年月日》(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dab00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9.png)
《年月日》(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年、月、日,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记住各月天数,知道大小月、平年和闰年的知识;记住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认识及其关系。
2. 各月天数的记忆,大月、小月的区分。
3. 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4. 年月日有关知识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各月天数的记忆,平年、闰年的判断。
2. 教学难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年月日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年历卡、学习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引出年的概念。
2. 探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1)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3)讲解各月天数,大月、小月的区分。
3. 学习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1)学生自主探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2)小组讨论,分享判断方法。
4. 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查,指导学生解答。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2. 各月天数及大月、小月的区分3. 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关于年月日的趣味知识,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一、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详细补充和说明1. 定义解释教师需要向学生明确平年和闰年的定义。
平年是指一年有365天,闰年是指一年有366天。
那么,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的区别呢?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不是整数天,而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
为了使日历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保持一致,人们设立了闰年制度。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fe6b6d360cba1aa911da42.png)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教学设计单元教材分析:年、月、日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和有关的数据材料.因此.教材注意选取了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首先选取让学生从年历卡中找特殊日子为切入点.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用具。
设计的学习活动有观察整理、填表分析.涂色记忆、计算交流等.让学生在独立探索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每个月有多少天.教材介绍了义拳头点数法和记忆大小月的歌谣.24 时记时法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24时记时法.主动探索24 时记时法的规律.发现并理解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联系与区别.学会把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与普通记时法的表示的时间进行相互转换.教科书中的例题利用线条上的0至24时教学两种记忆法的相互转换.先分别讲了上午8时、中午12时与晚上8时转换成用24时记时法表示.然后让学生试着把16:00和18:00改写成用普通记时法的表示的时间.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联系.中午掌握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最后教科书还激励学生找出一些生活中用24时记时法来表示时间的例子.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加深理解。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认识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3.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4. 使学生在发现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特点.以及认识24 时记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数学三下6.4《年、月 、日》(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6.4《年、月 、日》(整理与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a39a3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8.png)
人教版数学三下6.4《年、月、日》(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年、月、日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年、月、日的概念。
2.熟练掌握年、月、日的表示方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熟练计算日期间的天数。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用具等。
2.学生准备:教案、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的知识,复习与年、月、日相关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讲解
1.讲解年、月、日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举例说明年、月、日的运用。
3.指导学生掌握日期之间的计算方法。
第三步:练习
1.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
2.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步: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年、月、日的重要性及灵活运用。
六、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练习相结合,使学生对年、月、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知识。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年 月 日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年 月 日](https://img.taocdn.com/s3/m/7591e20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f.png)
标题: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年、月、日的关系,知道平年和闰年的区别,掌握月份的天数分布,能正确读写日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年历,让学生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关系:一年有12个月,分为7个大月和4个小月。
大月每月31天,小月每月30天。
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
2. 平年和闰年的区别: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也为闰年。
3. 月份的天数分布: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为特殊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4. 日期的读写方法:年、月、日按照顺序读写,如2021年9月1日,写作2021-09-01。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关系,平年和闰年的区别,月份的天数分布。
2. 教学难点: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日期的读写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年、月、日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年历,找出一年中有多少个月,分为大月和小月。
(2)引导学生发现大月和小月的天数分布,以及平年和闰年二月的天数差异。
(3)讲解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
(4)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日期的读写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5. 布置作业:布置与年、月、日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年历,让学生自己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讲解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时,要注意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年、月、日(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年、月、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f6553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f.png)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年、月、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及关系。
2. 计算年份、月份、日期。
3. 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
4. 月份天数的记忆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及关系,计算年份、月份、日期。
2. 教学难点: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月份天数的记忆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时分秒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出问题:我们学习了时分秒,那么时间还有什么单位呢?引出年、月、日的概念。
2. 探究年、月、日的关系(1)让学生观察年历,了解年、月、日的关系。
(2)讲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及关系,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关系。
3. 学习计算年份、月份、日期(1)引导学生运用年、月、日的关系进行计算。
(2)讲解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年份、月份、日期的方法。
4. 学习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1)讲解闰年、平年的定义及判断方法。
(2)让学生通过实例练习,掌握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
5. 学习月份天数的记忆方法(1)讲解月份天数的记忆方法。
(2)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月份天数的记忆方法。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及关系。
2. 学生能运用年、月、日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判断闰年、平年,掌握月份天数的记忆方法。
4. 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ace5f176a20029bd642d54.png)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教科书P46。
二、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知道每年有12个月和每月有多少天,帮助学生建立较长时间的观念。
2、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在经历探索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4、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以及探究与收信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理解闰年的含义。
五、教学要素: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时、分、秒,生活经验。
2、原型:(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植树节、儿童节。
(2)年历。
3、探究的问题:(1)一年有几个月?(2)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3)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4)如何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六、教学过程:(一)唤起与生成关于年月日,你都知道些什么?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年月日(二)探究与解决探究一:大月、小月1、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年历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年历,仔细观察年历,积累自己的发现。
(2)小组内及时进行交流与研究,共同完成各月天数统计表;师巡回指导(指导月份天数标注不规范的地方)。
2、汇报交流让各小组拿表格放到投影仪上,说一说发现了什么?3、小结师生一起总结板书,介绍大月、小月1、3、5、7、8、10、12月31天大月4、6、9、11月30天小月2月28天29天4、介绍大、小月记忆法。
师向学生介绍大、小月的记忆方法:拳头记忆法;歌诀记忆法。
探究二:平年、闰年1、课件演示,直观感知为什么二月的天数这么特殊,有的年份28天,有的年份29天?2、出示资料,教师解说二月是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全年有365天,二月是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
全年有366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81130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8.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第1 课时年、月、日(1)【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2、使学生会判断大、小月。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学习流程】■自主学习:见《一课一案创新导学》87页。
■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第1题。
2、小组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哪个月有多少天?3、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第2题。
4、分别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几。
提问:10月1日是什么节日?申奥成功是在哪一年呢?请同学们在年历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纪念日,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别是星期几。
合作探究。
观察: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展示交流:观察今年的年历。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3)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思维训练想一想:9月30日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总结提升:年月日一年12个月365天或366天1、3、5、7、8、10、1231天4、6、9、1130天229天或28天第 2课时年、月、日(2)【学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闰年的判断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学习流程】■自主学习:见《一课一案创新导学》90-91页。
■合作探究:1、小组交流“自主学习”中的内容。
2、计算全年天数。
(1)出示2011年和2012年的年历。
(2)计算2011年全年有多少天?看谁的算法简便。
《年月日》(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年月日》(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a3fe4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5.png)
《年月日》(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年月日,学会计算年月日之间的转换。
3. 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年月日的读写方法。
3. 年月日之间的转换计算。
4. 年月日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年月日的读写方法,年月日之间的转换计算。
2. 教学难点:年月日之间的转换计算,特别是闰年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实物等。
2. 学具:年月日学习卡片、计算器、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讲解、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年月日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详细讲解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年月日的读写方法,以及年月日之间的转换计算。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练习巩固: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年月日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年月日的读写方法。
3. 年月日之间的转换计算。
4. 年月日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巩固年月日知识。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研究年月日知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特别是对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学习,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做好课后复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17052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d.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教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
2.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
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2-3张年历卡片(10种不同的年份),多媒体课件,自学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同学们,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日子都是值得我们铭记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难忘的日子吧!多媒体出示图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97年7月1日,中国神圣的国土香港回归祖国。
2001年7月1日,中国申奥成功。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成功的发射。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
这些日子,都用到了表示时间的单位年、月、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年、月、日的奥秘吧!二、新授1、认识大月和小月。
师:年、月、日中都藏着些什么秘密呢?让我们从这张年历卡开始吧!请大家仔细观察年历,把你获得的信息填写在表一当中。
(小组中组员可以互相讨论。
)附表一:我发现:⑴一年有()个月⑵天数是31天的月份有(),天数是30的月份有()。
⑶二月份是()天或( )天。
⑷我还发现( )。
(完成后,小组分别进行汇报)师补充讲解:天数为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天数为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
2、介绍平年、闰年。
同学们,小小的年历卡告诉了我们这么多的秘密了,对于这些知识你有什么疑问吗?(生:为什么有大月和小月之分?2月为什么是28天或29天呢?……)师:请数学小博士来说说吧!(课件演示补充资料)教师板书:平年闰年3、介绍大月小月的记忆法师:要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A、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复习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e6de566f1aff00bfd51e84.png)
《年、月、日》复习教案一、复习内容教材P88—P89的整理复习及练习十九二、复习目标1. 结合具体情景,巩固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知识,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判断平年和闰年;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 更好地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复习重、难点重点:掌握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掌握24时计时法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难点:横跨两天的时间计算。
四、配套资源《年月日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五、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复习任务:翻阅教材,回忆梳理同学们,本单元学习结束了,请你认真阅读教材,回忆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试着整理出来。
(二)课堂设计1.回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梳理,谁来说一说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随着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知识点:认识年月日,平年、闰年,24时计时法,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2.分类进行复习,巩固基础知识(1)认识年月日请学生汇报“认识年月日”知识的梳理情况,在师生的交流对话中完成下面问题,理清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记住每个月各有多少天。
1年有几个月?1年有几个季度?每个月各有多少天?平年全年有多少天?闰年全年有多少天?到这一单元为止,我们学习了许多时间单位,请你完成下表。
完成书上第88页表格。
典型题目:①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
②一年有()个月,其中有()个月有31天,有()个月有30天。
③平年的二月有()天,闰年的二月有()天。
④一年有()个季度,每个季度的天数分别是()天。
如果你对时间方面的其他知识感兴趣,可以到图书馆或网上查一查,并和同学互相交流。
(2)平年、闰年请学生汇报交流关于平年、闰年的知识。
谁能说一说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典型题目:①平年的全年有()天,闰年的全年有()天。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年、月、日-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年、月、日-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3d73ba9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e.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年、月、日-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基本概念2.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3. 日期的表示方法4. 时间的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日期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时间的计算,特别是闰年的判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时间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年、月、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年、月、日的概念(1)让学生观察年历,了解年的概念。
(2)让学生观察月历,了解月的概念。
(3)让学生观察日历,了解日的概念。
3. 讲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1)一年有12个月。
(2)一个月有28、29、30或31天。
(3)一天有24小时。
4. 学习日期的表示方法(1)公元年份的表示方法:四位数字,如2021年。
(2)月份的表示方法:阿拉伯数字,1-12。
(3)日期的表示方法:阿拉伯数字,1-31。
5. 时间的计算(1)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
(2)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周数。
(3)判断闰年: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为闰年;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也为闰年。
6.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年、月、日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同步练习》中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
2. 观察生活中与年、月、日相关的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年、月、日的基本概念2.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3. 日期的表示方法4. 时间的计算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b3181379563c1ec5da7127.png)
《年、月、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76---78页。
学情分析:学生们在一二年级时已经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渗透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发现并了解大、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年份的年历卡片。
问题聚焦:生活中,有没有哪一年、哪一天令你难忘呢?为什么?认真观察年历卡片,看你们能发现什么?有的同学动作很快,肯定是找到了好的计算方法?今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今年的教师节和国庆节各是星期几?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大家快速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看来要记住这些还是没那么容易的,那有没有什么又快又好的记忆方法呢?刚才老师报到二月时你们为什么都没人举手了?教学时间:2015年4月28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过一些令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的事,下面让我们再次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好吗!(好)(课件出示)师: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2001年7月13日是中国人应该永远记住的日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e73ec127284b73f342508f.png)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xx 市实验学校教学内容:年月日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判断平年、闰年,记住各月的天数。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有一个孩子今年已经12岁了,但是他只过了3 个,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今天我们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大小月)1、课前小研究交流和反馈师:同学们,年月日的知识就藏在我们的年历卡中,前天我们制作了2016 年历卡,在制作过程中,你们肯定有许多小朋友有了很多收获,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和收获。
生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结果。
(生边汇报,师边板书)生1 :我发现了一年有12 个月,其中有31 天的月份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其中有30 天的月份是四、六、九、十一月;生2:我发现二月的天数比较特别,有的二月有28天,有的是29 天。
生3:我发现每3 年过一个闰年。
生4:我发现一年有365天或366 天。
师生评价或补充生:我对他们小组还有补充⋯⋯生:我对他们小组的建议是⋯⋯师评价:第()小组的同学团结协作,与大家分享了这么多有关年与日的知识。
下面的同学也听得很认真,给出了许多补充和建议。
看来,集体的智慧不可低估。
给上台的小组加5 分,补充和评价好的小组加3 分。
2、验证师:大家刚刚一起收集了这么多的信息,是不是每张年历都是这样的呢?师出示2012 年历卡,全班一起来验证。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新部编本《年月日》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新部编本《年月日》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2d03444aa00b52acfc7caa6.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小“目标教学模式”备课表教学反思:备课时,我感觉到本节课的概念多,容量比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35分钟内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和判断方法,会计算全年天数等,有一定的困难。
为此我使劲想在每个环节“节衣缩食”,以便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是往往是设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最终还是没法把课堂作业本带进课堂)。
现在比较流行“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为此我想到了预习,一来体现一下这种理念,二来节省一下课堂时间。
设计预习单时,我请学生观察年历表,安排了3个环节:一、填一填:仔细观察年历,正确填写表格中每个月的天数。
二、想一想:仔细观察上面这张表格,有什么发现?三、算一算:通过计算,我知道了这一年共有天。
课中我通过一个一个问题,想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猜测观察——推理验证——得出结论等环节,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探究判断平闰年的方法时,考虑到学生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还没学完,也不熟练,计算一个结果比较费时间,后来想到让学生带计算器,可又考虑到计算器学生不会使用,于是想到教学生看一个数的末两位来判断是不是4的倍数的简便方法,我个人认为比较实用。
一节课两个不同的班级上下来,自己感觉到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不强,随机应变不够。
第一次在自己班上时,课前学生对年、月、日掌握不多,感觉顺着自己的思路上下来比较顺,当三(1)班同学预习得很好的时候,自己感觉应付不过来了。
其次,教学不够紧凑,有些地方可以快速带过,而我却浪费了时间,导致作业进不了课堂。
只有以后努力改进了。
三年级年月日教案新部编本
![三年级年月日教案新部编本](https://img.taocdn.com/s3/m/d8ee205dad51f01dc381f108.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三年级年月日教案教学内容:认识年、月、日,教材第17—18页。
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
2.经历观察、比较、统计等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
积极与他人合作,并能交流思维过程及结果。
3.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及每个月的天数。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年历(任何年份)课外去找一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可以上网、可以看书)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让中华名族骄傲的日子(课件)这些都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作为其中一员我们感到骄傲也希望你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长大的后成为一名让中国骄傲的人才。
师: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日子吗?( 3月5日学雷锋日。
)我们在说明一件事时,往往要告诉人们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板书年月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吧二、新授拿出老师发给你的2011、2012年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记录下来汇报1、一年有12个月2、31天、30天、28天、29天3、研究一下那几个月是30、31左拳记忆法,谚语记忆法4、这里提到平年二月28,闰年二月29,那么到底怎样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呢5、介绍小资料判断平年还是闰年6、计算一年有多少天三、小结质疑四、巩固练习。
五、介绍季度小知识六、留家庭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年、月、日》教案
于露露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46~第49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有多少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概括能力,达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分析能力。
三、重、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难点:发现病掌握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与引导探究相结合。
学法: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每小组一份年历卡、一张统计表
学生准备:2013年年历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那你们知道分母的生
日是哪一天吗?谁能跟大家说一说?你们还知道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或节日吗,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2、课件出示主题图:你们知道这几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吗?
3、引入课题:
刚才我们所说的都是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知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大月、小月。
①、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年历卡及统计表,按要求合作探索,并在小组
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②、学生汇报探索到的有关年历的知识。
(用实物投影出示某一组的统计表)
③、小结:(并板书)
大月(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一年小月(30天):4月、6月、9月、11月
12个月 2月 28天
29天
2、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有什么方法能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能介绍给同学们吗?
①、拳头记忆法: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
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一边指一边读:一月大,二月少(二月不是小月,我们为了方便记住它比别的月份都少几天,我们读二月少)三月大,四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七月完是八月,这2个连着的月份都是大月)……
②、用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提问:你知道腊是指哪一月吗?(腊指十二月)
③、练习:1、一年有()个月,其中有()个大月,有()
个小月,大月有()天,小月有()天。
2、5月最后一天是()日,9月最后一天是()日。
3、小明在外婆家连续住了两个月,正好是62天,这两个
月可能是()月和()月,也可能是()月和()
月。
④、生日游戏,记忆大小月
(1)请在大约出生的同学起立。
(2)请在小月出生的同学起立。
(3)有些同学的生日既不在大月,也不在小月?那他的生日在几月呢?
3、研究2月。
①、2月有多少天?是大月还是小月呢?
②、小结:(并板书)
二月是个特殊的月份,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我们把二月份是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把二月份是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
③、计算平年和闰年的天数。
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算一算,然后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方法a:把12个月的天数依次相加
方法b:31×7+30×4+28=365天 31×7+30×4+29=366天
你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小结:(并板书) 2月平年是28天全年是365天
闰年是29天全年是366天
4、学习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①、教材第49页“做一做”
根据图回答:1993年-2004年的二月有多少天?是平年还是闰年?
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课件。
②、你来考考老师
老师不用看年历,只要你说出哪一年,我就能告诉你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谁想来考考老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知道的吗?那咱们一起来探索平年、闰年的规律。
③、探索规律:观察课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并汇报。
④、小结:通常每连续四年里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4
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⑤、算一算:奥运会200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呢?
⑥、思考:1900年是闰年还是平年?
计算: 1900÷4=475 闰年提出疑问:
出示1900年2月的月历 28天平年为什么?
小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 1900不是闰年 2000是闰年
⑦、用视频动画进行教学
学完平年闰年的知识你们最想知道什么?(为什么有时28天,有时29天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播放视频动画。
三、巩固练习。
1、我会判?(学生汇报)
2、观察今年的年历并填空。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年、月、日
大月(31天):1、3、5、7、8、10、12 (7个)一年小月(30天):4、6、9、11 (4个)12个月 2月平年是28天全年是365天
闰年是29天全年是36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