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投资管理2PPT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页/共29页
15
第15页/共29页
16
第16页/共29页
17
第17页/共29页
18
第18页/共29页
19
➢ 风险调整贴现法比较符合逻辑。不仅为理论家认 可,而且使用广泛。
➢ 但是,把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混在一起,并据此 对现金流虽进行贴现,意味着风险随着时间的推 延而加大,有时与事实不符。如饭店、果园等投 资的前几年现金流量难以预测,越往后越有把握。
第9页/共29页
10
➢ 这个公式可以根据第二个公式直接推导出来:
➢ 营业现金流量 =税后净利润+折旧 =(收入-成本)×(1-税率)+折旧 =(收入-付现成本-折旧)×(1-税率)+折旧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
折旧×(1-税率)+折旧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
➢ 二是对各方案的风险程度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得 非常清晰,便于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 因此可以想象,该法在实际的投资风险分析中应 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第28页/共29页
29
第3页/共29页
4
二、所得税与折旧对投资的影响
(一)税后成本和税后收入
➢ 如果问一位企业家,他的工厂厂房租金是多少, 他的答案比实际每个月付出的租金要少一些。
➢ 因为租金是一项可以减免所得税的费用,所以应 以税后的基础来观察。
➢ 凡是可以减免税负的项目,实际支付额并不是真 实的成本,而应将因此而减少的所得税考虑进去。
折旧+折旧×税率+折旧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
折旧×税率
三、固定资产更新实例分析(自学)
第10页/共29页
11
第三节 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
一、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一)基本原理:
➢ 采用含有风险报酬的贴现率来计 算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法的 规则来选择方案。
(二)步骤
➢ 1、计算风险调整贴现率 ➢ 2、根据风险调第11页整/共29贴页 现率计算各方
➢ 扣除了所得税影响以后的费用净额,称为税后成 本。
第4页/共29页
5
税后成本的一般公式为:
➢ 税后成本=支出金额×(1-税率)
➢ 由于所得税的作用,企业营业收入的金额有一部 分会流出企业,企业实际得到的现金流入是税后 收入:
➢ 税后收入=收入金额×(1一税率)
➢ 这里所说的“收入金额”是指根据税法规定需要 纳税的收入,不包括项目结束时收回垫支资金等 现金流入。
➢ (3)如果新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相同,则可以直 接计算并比较总成本进行决策。
第2页/共29页
3
(三)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
➢ 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可称之为固定资产的最优更 新期,亦即按照这一时间间隔进行更新,可使固 定资产的服务成本相对说来达到最低。
➢ 为正确确定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必须对其使用 过程中费用发生的规律性进行分析研究,运用科 学的定量方法进行分析对比,使所确定的经济寿 命符合客观实际。
➢ 在加入所得税因素以后,现金流量计算有三种方 法。
1.根据直接法计算 ➢ 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所得税是一种现金支付,
应当作为每年营业现金流量的一个减项。
➢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 这里的“营业现金流量”是指未扣除营运资本投 资的营业现金毛流量。
第7页/共29页
8
2.根据间接法计算
第22页/共29页
23
第23页/共29页
24
第24页/共29页
25
第25页/共29页
26
第26页/共29页
27
第27页/共29页
28
➢ 从计算结果看,与前述结论完全相同,仍应选择B 方案,但该法的优点在于:
➢ 一是计算过程大为简化,省略了标准差及换算系 数的计算,却得到了与前述方法完全相同的结论;
平均年成本=投资摊销+运行成本-残值摊销 第三种方法:将残值在原始投资中扣除,视同 每年承担相应的利息,然后与净投资摊销及年运 行成本总计,求出每年的平均成本。
第1页/种计算平均年成本的方法中,第一种 方法是普遍使用的,从考试角度看,重点掌握。
➢ (2)新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不同,需要计算并比 较平均年成本进行决策。
第19页/共29页
20
二、肯定当量法
(一)基本原理:
➢ 根据每年风险的大小确定一个肯定当量系数, ➢ 把这种不确定的现金流量调整为无风险的确定的
现金流量, ➢ 然后根据无风险的报酬率计算净现值等指标,并
据以评价选择方案。
第20页/共29页
21
(二)步骤
1、肯定当量系数的确定:(风险越大,系数越小) ➢ ①根据变化系数与之的经验关系来确定 ➢ ②根据有风险报酬率和无风险报酬率之间的函数
第5页/共29页
6
(二)折旧的抵税作用
➢ 大家都知道,加大成本会减少利润,从而使所得 税减少。
➢ 如果不计提折旧,企业的所得税将会增加许多。 ➢ 折旧可以起到减少税负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之为
“折旧抵税”。 ➢ 折旧对税负的影响可按下式计算:
税负减少额=折旧额×税率
第6页/共29页
7
(三)税后现金流量
➢ 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
➢ 两者公式是一致的, ➢ 可以从第一个公式直接推导出来:
➢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折旧)-所得
税 =营业利润+折旧-所得税 =税后净利润+折旧
第8页/共29页
9
3.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 ➢ 根据前边讲到的税后成本、税后收入和折旧抵税
关系确。 2、将各年现金流量按肯定当量系数约当后, ➢ 采用无风险报酬率折现, ➢ 再根据各方案的净现值决策。
(三)评价:
➢ 1、优点:克服了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的缺点 ➢ 2、缺点:系数难以确定
第21页/共29页
22
[例]
某公司有三个投资机会,预定的无风险贴现率(i)为6 % ,风险贴现率(k)分别为:A方案为10%,B方 案为7.1%,C方案为7.5%,其余资料见表:
可知,由于所得税的影响,现金流量并不等于项 目实际的收支金额。
➢ 税后成本 = 支出金额×(1-税率) ➢ 税后收入 = 收入金额×(1-税率) ➢ 折旧抵税 = 折旧×税率
➢ 因此,现金流量应当按下式计算: ➢ 营业现金流量
=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抵税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 ×税率
案的净现值 12
风险调整贴现率的计算:k = i + b·Q ①Q(风险程度)的计算:Q = D/EPV 其中: ➢ D(综合标准差)=(dt 表示第t年的标准差) ➢ EPV =(表示各年现金流入预期值的现值之和) ②b(风险报酬斜率)的计算
— 高低点法或回归直线法
第12页/共29页
13
(三)评价:
1、优点: ➢ 比较符合逻辑, ➢ 不仅为理论家认可,而且广泛使用。 2、缺点: ➢ 把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混在一起, ➢ 并据此对现金流量贴现, ➢ 意味着风险随时间推移而加大,这有时与事
实不符。
第13页/共29页
14
[例]
某企业的最低报酬率为1 0%,要求的风险投资报酬 率为15%,现有A、B、C三个投资方案,原始投 资额分别为5000、2000、2000元。三个投资方案 的现金流入量及概率如图表5-10所示。
项目投资管理2
计算公式: ➢ (1)如果不考虑时间价值,它是未来使用年限内
的现金流出总额与使用年限的比值。 ➢ (2)如果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计算现金流出的总现值,然后分 摊给每一年。
第二种方法:由于各年已经有相等的年运行成 本,只要将原始投资和残值摊销到每年,然后求 和,亦可得到每年平均的现金流出量。
15
第15页/共29页
16
第16页/共29页
17
第17页/共29页
18
第18页/共29页
19
➢ 风险调整贴现法比较符合逻辑。不仅为理论家认 可,而且使用广泛。
➢ 但是,把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混在一起,并据此 对现金流虽进行贴现,意味着风险随着时间的推 延而加大,有时与事实不符。如饭店、果园等投 资的前几年现金流量难以预测,越往后越有把握。
第9页/共29页
10
➢ 这个公式可以根据第二个公式直接推导出来:
➢ 营业现金流量 =税后净利润+折旧 =(收入-成本)×(1-税率)+折旧 =(收入-付现成本-折旧)×(1-税率)+折旧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
折旧×(1-税率)+折旧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
➢ 二是对各方案的风险程度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得 非常清晰,便于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 因此可以想象,该法在实际的投资风险分析中应 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第28页/共29页
29
第3页/共29页
4
二、所得税与折旧对投资的影响
(一)税后成本和税后收入
➢ 如果问一位企业家,他的工厂厂房租金是多少, 他的答案比实际每个月付出的租金要少一些。
➢ 因为租金是一项可以减免所得税的费用,所以应 以税后的基础来观察。
➢ 凡是可以减免税负的项目,实际支付额并不是真 实的成本,而应将因此而减少的所得税考虑进去。
折旧+折旧×税率+折旧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
折旧×税率
三、固定资产更新实例分析(自学)
第10页/共29页
11
第三节 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
一、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一)基本原理:
➢ 采用含有风险报酬的贴现率来计 算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法的 规则来选择方案。
(二)步骤
➢ 1、计算风险调整贴现率 ➢ 2、根据风险调第11页整/共29贴页 现率计算各方
➢ 扣除了所得税影响以后的费用净额,称为税后成 本。
第4页/共29页
5
税后成本的一般公式为:
➢ 税后成本=支出金额×(1-税率)
➢ 由于所得税的作用,企业营业收入的金额有一部 分会流出企业,企业实际得到的现金流入是税后 收入:
➢ 税后收入=收入金额×(1一税率)
➢ 这里所说的“收入金额”是指根据税法规定需要 纳税的收入,不包括项目结束时收回垫支资金等 现金流入。
➢ (3)如果新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相同,则可以直 接计算并比较总成本进行决策。
第2页/共29页
3
(三)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
➢ 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可称之为固定资产的最优更 新期,亦即按照这一时间间隔进行更新,可使固 定资产的服务成本相对说来达到最低。
➢ 为正确确定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必须对其使用 过程中费用发生的规律性进行分析研究,运用科 学的定量方法进行分析对比,使所确定的经济寿 命符合客观实际。
➢ 在加入所得税因素以后,现金流量计算有三种方 法。
1.根据直接法计算 ➢ 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所得税是一种现金支付,
应当作为每年营业现金流量的一个减项。
➢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 这里的“营业现金流量”是指未扣除营运资本投 资的营业现金毛流量。
第7页/共29页
8
2.根据间接法计算
第22页/共29页
23
第23页/共29页
24
第24页/共29页
25
第25页/共29页
26
第26页/共29页
27
第27页/共29页
28
➢ 从计算结果看,与前述结论完全相同,仍应选择B 方案,但该法的优点在于:
➢ 一是计算过程大为简化,省略了标准差及换算系 数的计算,却得到了与前述方法完全相同的结论;
平均年成本=投资摊销+运行成本-残值摊销 第三种方法:将残值在原始投资中扣除,视同 每年承担相应的利息,然后与净投资摊销及年运 行成本总计,求出每年的平均成本。
第1页/种计算平均年成本的方法中,第一种 方法是普遍使用的,从考试角度看,重点掌握。
➢ (2)新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不同,需要计算并比 较平均年成本进行决策。
第19页/共29页
20
二、肯定当量法
(一)基本原理:
➢ 根据每年风险的大小确定一个肯定当量系数, ➢ 把这种不确定的现金流量调整为无风险的确定的
现金流量, ➢ 然后根据无风险的报酬率计算净现值等指标,并
据以评价选择方案。
第20页/共29页
21
(二)步骤
1、肯定当量系数的确定:(风险越大,系数越小) ➢ ①根据变化系数与之的经验关系来确定 ➢ ②根据有风险报酬率和无风险报酬率之间的函数
第5页/共29页
6
(二)折旧的抵税作用
➢ 大家都知道,加大成本会减少利润,从而使所得 税减少。
➢ 如果不计提折旧,企业的所得税将会增加许多。 ➢ 折旧可以起到减少税负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之为
“折旧抵税”。 ➢ 折旧对税负的影响可按下式计算:
税负减少额=折旧额×税率
第6页/共29页
7
(三)税后现金流量
➢ 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
➢ 两者公式是一致的, ➢ 可以从第一个公式直接推导出来:
➢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折旧)-所得
税 =营业利润+折旧-所得税 =税后净利润+折旧
第8页/共29页
9
3.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 ➢ 根据前边讲到的税后成本、税后收入和折旧抵税
关系确。 2、将各年现金流量按肯定当量系数约当后, ➢ 采用无风险报酬率折现, ➢ 再根据各方案的净现值决策。
(三)评价:
➢ 1、优点:克服了风险调整贴现率法的缺点 ➢ 2、缺点:系数难以确定
第21页/共29页
22
[例]
某公司有三个投资机会,预定的无风险贴现率(i)为6 % ,风险贴现率(k)分别为:A方案为10%,B方 案为7.1%,C方案为7.5%,其余资料见表:
可知,由于所得税的影响,现金流量并不等于项 目实际的收支金额。
➢ 税后成本 = 支出金额×(1-税率) ➢ 税后收入 = 收入金额×(1-税率) ➢ 折旧抵税 = 折旧×税率
➢ 因此,现金流量应当按下式计算: ➢ 营业现金流量
=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抵税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 ×税率
案的净现值 12
风险调整贴现率的计算:k = i + b·Q ①Q(风险程度)的计算:Q = D/EPV 其中: ➢ D(综合标准差)=(dt 表示第t年的标准差) ➢ EPV =(表示各年现金流入预期值的现值之和) ②b(风险报酬斜率)的计算
— 高低点法或回归直线法
第12页/共29页
13
(三)评价:
1、优点: ➢ 比较符合逻辑, ➢ 不仅为理论家认可,而且广泛使用。 2、缺点: ➢ 把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混在一起, ➢ 并据此对现金流量贴现, ➢ 意味着风险随时间推移而加大,这有时与事
实不符。
第13页/共29页
14
[例]
某企业的最低报酬率为1 0%,要求的风险投资报酬 率为15%,现有A、B、C三个投资方案,原始投 资额分别为5000、2000、2000元。三个投资方案 的现金流入量及概率如图表5-10所示。
项目投资管理2
计算公式: ➢ (1)如果不考虑时间价值,它是未来使用年限内
的现金流出总额与使用年限的比值。 ➢ (2)如果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计算现金流出的总现值,然后分 摊给每一年。
第二种方法:由于各年已经有相等的年运行成 本,只要将原始投资和残值摊销到每年,然后求 和,亦可得到每年平均的现金流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