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1酸连轧线基本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版本号:2 文件编号:JS/ZY —QZ —303—1
唐钢冷轧薄板厂
酸连轧线基本工艺规程
(公司秘密)
编 制:史文、徐祥来、谷田 审
核:
批 准:
2011年11月20日发布 2011年11月25日实施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更改状态一览表
唐钢冷轧薄板厂酸连轧线基本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JS/ZY-QZ-303-1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唐钢冷轧薄板厂酸连轧生产线。

2 工艺流程及简述 2.1工艺流程
2.2简述
唐钢冷轧薄板厂酸轧联机由酸洗和连轧机两部分构成,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工序简洁、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设备维修费用少等优点。

酸洗采用达涅利高速Turboflo ®酸洗技术,酸洗段为三段式连续式酸洗生产线,每个酸洗槽都分成几个紊流单元,利用带钢的速度带起紊流并确保从酸槽入口到出口的酸洗均匀性。

酸洗时间短。

浅槽,酸液循环为长循环+短循环,酸液排空和重新启动快。

预漂洗单元+5段式梯流漂洗槽,带钢表面质量好。

另有两台开卷机、一台闪光焊机、一台破磷机、一台切边剪和三个用于连续生产的活套。

冷连轧采用奥钢联五机架连轧,前四架为4辊,最后一架轧机为6辊,采用VAI “Smartcrown”技术,增加了板形控制的效率;具有最先进的HAGC和AFC自动控制功能;配有测厚仪、脉冲测速仪、板型仪;工作辊具有正负弯辊、窜辊功能;在轧机的出口段装有卡罗塞尔卷取机;配有钢卷离线检查站;通过先进的检测仪器及控制手段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3 产品大纲
产品为冷轧低碳钢、低合金高强度钢,年产量为1400000吨。

冷轧产品主要代表规格及所占比例:
4 原料验收基准
4.1原料规格
4.2厚度偏差(GB/T709)
注:PT.A---普通精度,PT.B---高级精度(以下略)
4.3宽度偏差(GB/T709)
4.4同板差
4.5不平度(GB/T709)
4.6热轧来料断面形状
注:凸度是指与轧制方向垂直的横截面上,中点厚度与距带钢边部20mm处厚度的差值。

局部高点指带钢宽度方向上相距10mm的2个点处厚度差。

楔形指带钢两侧厚度差。

4.7带钢外形
4.7.1塔形高度(GB/T709)
4.7.2 镰刀弯(GB/T709)
4.8热轧钢卷接收、上线前检查要求
4.8.1符合下列4.8.2.1-4.8.2.5条的严重缺陷钢卷,拒绝接收原料:
4.8.2.1热轧钢卷塔形不满足“4.7.1塔形高度”的要求。

4.8.2.2热轧钢卷扁卷,最小处卷芯直径小于740mm。

4.8.2.3热轧钢卷存在明显“隆起”。

4.8.2.4热轧钢卷侧端面存在明显“分层”或“烂边”,从侧面看深度超过5mm。

4.8.2.5热轧钢卷存在外圈3圈或内圈5圈以上严重的吊伤,边部撕裂深度超过
5mm或折边超过90°。

4.8.2热轧原料打包带应完好,没有松卷,标签与喷漆号应完全相符。

4.8.3对管理部门要求必须上线试验的,应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积极配合上
线。

5 原料库
5.1钢卷存放期限
正常情况下钢卷最长存放3个月。

5.2钢卷堆放原则
钢卷在堆垛时,按热轧生产线卷号集中堆放,并采取宽度、厚度相等或下宽厚(重)上窄薄(轻)的原则。

5.3钢卷修复原则
对原料卷芯小、抽芯、边部损伤等可修复的缺陷进行修复。

5.3.1对于卷芯直径小于740mm的钢卷内圈进行处理,保证上线前钢卷内圈直径大于740mm。

5.3.2对于倒运时因吊伤造成的钢卷翻边,进行处理,保证上线前钢卷翻边小于45°。

5.3.3对于其它热轧钢卷缺陷,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尽可能进行处理,确实无法处理上线的,报职能科室安排退料。

5.4上料原则
5.4.1原料温度小于等于60℃。

5.4.2目视无超标准缺陷。

6生产计划编制
6.1厚度变规格原则
6.1.1焊机厚度变规格原则
厚度跳跃≤1.0mm且(厚带钢-薄带钢)/薄带钢×100%≤30%。

各规格可焊接范围如下图:
计划员安排生产计划时,前后2卷钢的原料厚度在上图中一组箭头所指两厚度范围内时允许变规格,否则不允许连续排产,必须安排过渡卷。

6.1.2轧机出口厚度跳跃原则
计划员安排生产计划时,变规格前钢卷的成品厚度在上表范围内时,变规格的厚度差应满足上表,否则不允许连续排产,必须安排过渡卷。

6.2轧制规程
6.2.1典型原料钢质:SPHC、SPHD、SPHE、L195、HSLA。

6.2.1.1成品宽度≤1300mm
6.2.1.2成品宽度﹥1300mm
6.2.1.3供退火不同厚度产品的厚度公差值应符合下表:
6.2.1.4外售卷和供镀锌产品厚度公差另行规定。

6.2.2原料钢号为WD2、TGW600、TGW800 、TGW1000的根据具体要求执行。

7 酸洗开卷主要设备参数及控制要求
7.1.入口步进梁
7.1.1入口步进梁性能
入口步进梁用于将钢卷放到入口钢卷运输车上。

步进梁与生产线垂直布置。

天车可将钢卷放于步进梁前四个卷位。

7.1.2控制要求
吊运钢卷至鞍座时,必须安放到中心,偏差小于100mm。

7.2钢卷称重装置性能
钢卷称重装置用于确认生产线入口钢卷的重量,放于入口步进梁的最后一个固定鞍座上。

钢卷称重装置所测量数值仅用于参考。

7.3鞍架辊系统性能
鞍架辊系统放于步进梁最后一个卷位处,用于除去入口钢卷打包带。

7.4入口钢卷运输车性能
入口钢卷运输车用于将钢卷从步进梁分送给两个开卷机。

7.5 No.1入口钢卷小车性能
No.1入口钢卷小车用于将钢卷从入口钢卷运输车运至No.1储卷台再运至No.1开卷芯轴。

7.6 No.1钢卷存放台性能
No.1钢卷存放台用于将钢卷放到开卷机之前存放钢卷。

7.7 No.1钢卷外径和宽度测量装置
7.7.1 No.1钢卷外径和宽度测量装置性能
No.1钢卷外径和宽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钢卷外径和宽度,自动对中将钢卷放于卷曲机芯轴上。

7.7.2控制要求
No.1钢卷外径和宽度测量装置必须投入使用。

7.8 No.1开卷机性能
开卷机用于接收、支撑原料钢卷,在生产过程中开卷机用于保持带钢上所需的
后张力。

7.9 No.1外置轴承性能
外置轴承用于支撑开卷机芯轴的外侧端部轴承,防止由于带钢张力和钢卷重量
引起的芯轴的过多的弯曲。

7.10 No.1开卷设备
7.10.1 No.1开卷设备性能
压带辊用于帮助将带钢头部喂入矫头机夹送辊,它仅在穿带头时落下。

深压辊用于防止钢卷开卷时产生大的裂纹,在整个开卷过程中一直使用。

开卷器用于导引带头从开卷机芯轴喂入到夹送辊。

开卷器仅穿带时位于工作位置。

它通过所测得的钢卷的外径及液压缸的位置传感器自动定位。

7.10.2控制要求
7.10.2.1压带辊和开卷器仅在开卷穿带时使用。

7.10.2.2深压辊必须投入使用。

7.11 No.1带有夹送辊的矫直机性能
带有夹送辊的矫直机用于矫直带头利于穿带,同时可起到一定破除氧化铁皮的
作用,仅在穿带时使用。

7.12 No.1入口对中侧导卫性能
入口对中侧导卫用于穿带时调整矫头机和No.1对中侧导卫间带钢的中心,使之与生产线中心一致。

7.13 No.2入口钢卷小车性能
No.2入口钢卷小车用于将钢卷从入口钢卷运输车运至No.1储卷台再运至No.1开卷芯轴。

7.14 No.2钢卷存放台性能
No.2钢卷存放台用于将钢卷放到开卷机之前存放钢卷。

7.15 No.2钢卷外径和宽度测量装置
7.15.1 No.2钢卷外径和宽度测量装置性能
No.2钢卷外径和宽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钢卷外径和宽度,自动对中将钢卷放于卷曲机芯轴上
7.15.2控制要求
No.2钢卷外径和宽度测量装置必须投入使用。

7.16 No.2开卷机性能
开卷机用于接收、支撑原料钢卷,在生产过程中开卷机用于保持带钢上所需的
后张力。

7.17 No.2外置轴承性能
外置轴承用于支撑开卷机芯轴的外侧端部轴承,防止由于带钢张力和钢卷重量
引起的芯轴的过多的弯曲。

7.18 No.2开卷设备
7.18.1 No.2开卷设备性能
压带辊用于帮助将带钢头部喂入矫头机夹送辊,它仅在穿带头时落下。

深压辊用于防止钢卷开卷时产生大的裂纹,在整个开卷过程中一直使用。

开卷器用于导引带头从开卷机芯轴喂入到夹送辊。

开卷器仅穿带时位于工作位置。

它通过所测得的钢卷的外径及液压缸的位置传感器自动定位。

7.18.2控制要求
7.18.2.1压带辊和开卷器仅在开卷穿带时使用。

7.18.2.2深压辊必须投入使用。

7.19 No.2带有夹送辊的矫直机性能
带有夹送辊的矫直机用于矫直带头利于穿带,同时可起到一定破除氧化铁皮的
作用,仅在穿带时使用。

7.20 No.2入口对中侧导卫性能
入口对中侧导卫用于穿带时调整矫头机和No.2对中侧导卫间带钢的中心,使之与生产线中心一致。

7.21 夹送辊和矫平辊移出装置性能
夹送辊和矫平辊移出装置用于移出和放入No.1和No.2带夹送辊的矫直机的辊子。

7.22 剪前夹送辊性能
两对夹送辊安装在双切剪的入口侧,用于将带钢喂入双切剪并防止带尾跳动。

夹送辊上线和下线各一对。

夹送辊一般打开仅穿带速度时落下。

7.23 双切剪
双切剪用于剪切掉带钢超厚和损坏的头部和尾部。

上剪用于剪切来自于No.1
开卷机的带钢,下剪用于剪切来自于No.2开卷机的带钢。

7.23.1双切剪性能
7.23.2控制要求
7.23.2.1每次剪切带钢长度不超过1.5米。

7.23.2.2每卷带钢头尾总切除量不超过16米。

7.23.2.3双切剪剪刃每生产65000吨,修磨一次。

7.24带有切头车的切头处理系统性能
入口转向台将来自于双切剪的切头导入一个入口切头车内。

切头转向台由一个
可倾斜的切头转向门和切头溜槽组成。

7.25向下转向夹送辊性能
该夹送辊将来自于No1开卷机(上线)的带钢头部从切头处理台穿带至转向夹送辊。

7.26运输辊道(上线)性能
输送辊道用于支撑和导引No.1线上来自于向下转向夹送辊的带钢至转向夹送辊。

7.27转向夹送辊性能
该夹送辊用于将来自于No.1开卷机的带钢头部和来自于No.2开卷机的带钢头部由双切剪穿带至焊机。

在焊接期间用于形成焊接辅助活套。

7.28运输辊道(下线)性能
输送辊道用于支撑和导引来自于No.2线上的带钢至转向夹送辊。

8 焊机主要设备参数及控制要求
8.1焊机入口活套台性能
活套台用于焊接前支撑带钢并提供焊接时的活套空间。

8.2焊机
焊机用于将前一卷带钢的尾部与后一卷带钢的头部焊接起来形成连续带钢,以保证酸洗线的连续工作。

焊机为闪光对焊型,并带有月牙剪。

8.2.1 焊机性能
8.2.2 焊接规定
8.2.2.1在液压系统和电源关闭之前禁止接触焊机的任何部分。

8.2.2.2必须在液压系统停止工作5分钟之后再对焊机进行保养或维护。

8.2.2.3在没有必要的机械保护之前,禁止对焊机的任何部分进行维修或维护焊机周围的安全保护装置,应当在焊机周围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和监视器以便观察和防范任何人接近焊机。

8.2.2.4禁止任何人在焊机停止前接近焊机。

8.2.2.5任何人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不允许对焊接参数数据库中的任何参数进行修改和变更,不允许对任何传感器的设定参数进行修改和变更。

8.2.2.6任何人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不允许对焊机各机械运行部件的参数进行修改。

8.2.2.7焊缝冲孔应执行自动,焊缝与冲孔处距离不大于200mm。

8.3.3 焊接参数
8.3.3.1普通钢焊接参数
8.3.3.2 硅钢焊接参数根据具体实验情况执行。

8.3.3.3 焊接参数规定
8.3.3.3.1以上参数为指导性参数,可根据实际焊接质量适当调整,但调整量不得大于±15%
8.3.3.3.2变规格时,参数选用高数不用低数。

例如:厚度2.5mm的原料用2.6mm的参数
8.3.3.3.3.变材质时,参数选用高数不用低数。

硅钢和普通钢焊接用硅钢焊接参数。

8.3.3.3.4.由于设备原因引起焊缝质量不好。

可适当增加闪光时间。

8.4焊缝检查台性能
检查台用于在焊接后支撑带钢,并检查焊缝。

9 酸洗入口活套主要设备参数及控制要求
9.1入口三辊夹送纠偏辊性能
入口三辊纠偏用于将带钢在进入No.1张力辊前保持对中。

9.2No.1张力辊性能
No.1张力辊是为了保持入口部分的张力,它位于入口三辊纠偏夹送辊和入口活套之间。

9.3入口活套
入口活套是用于存储足够数量的钢带以便在入口部分钢卷焊接时还能保持稳定的工艺段速度。

9.3.1 入口活套性能
9.3.2 入口活套规定
9.3.2.1停车时入口活套储量不得大于35%,否则应优先启动工艺段。

9.3.2.2启车速度不得大于40m/s,此后应以每次20~40m/s的速度进行提速,
9.3.2.3换规格时注意张力变化,张力选择以大张力为准。

9.4No.1纠偏辊性能
No.1纠偏辊系统位于入口活套第2和第3层带钢之间。

为一辊纠偏型式,用于活套内各层的带钢对中。

9.5No.2纠偏辊性能
No.2纠偏辊系统位于No.2张力辊入口。

为两辊移动纠偏型式,用于带钢进入工艺段前对中。

9.6No.1焊缝探测性能
No.1焊缝探测器放于破磷机前面,用于检测带钢焊缝。

9.7No.2张力辊性能
No.2张力辊位于入口活套之后,它和No.1张力辊共同提供入口活套的张力。

10 酸洗破磷机主要设备参数及控制要求
10.1No.3、4张力辊性能
No.3、4张力辊负责提供破磷机的张力,也为破磷机机的安装提供物理支撑。

No.3张力辊位于破磷机入口处,No.4张力辊位于出口处。

10.2破磷机
破磷机具有两个功能。

第一个功能是通过拉伸纠正带钢的板形。

当带钢通过特定的辊子配置时通过弯曲和张力控制的联合作用实现上述功能。

同时,延伸工艺使带钢两面的氧化铁皮产生均匀的裂解、松动,从而使后面的酸洗更有效。

10.2.1破磷机性能
10.2.2最大延伸能力表
屈服强度≤250MPa
250MPa<屈服强度≤300MPa
300MPa<屈服强度≤350MPa
10.2.3破磷机相关规定
10.2.3.1更换所有辊箱时,必须停车。

10.2.3.2 破磷机投入使用时必须保证喷嘴未堵塞,空气吹扫投入使用,挤干辊挤干效果必须良好。

10.2.3.3在保证至少有1个拉矫单元投入使用的前提下,允许不停车进行更换辊箱,但仅使用1个拉矫单元的生产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

10.2.3.4破鳞机辊箱使用周期为五天(累计过钢量约25000吨), 允许提前更换但不可以超期使用。

10.2.4 破磷机参数
10.2.4.1破磷机参数设定表(以下数据为参考值)
注:中间规格啮合量和延伸率取相邻的薄规格的设定值。

10.2.4.2破磷机投入恒延伸模式,啮合量及延伸率可适当调整,但调整不得大于±10%。

10.3湿式氧化铁皮收集系统性能
湿式氧化铁皮收集系统用于收集、存储来自破磷机的氧化铁皮。

10.4破磷机换箱小车性能
换箱小车用来接收来自破磷机的旧辊箱并运送新辊箱备用。

10.5破磷机上辊箱旋转装置性能
用于将放到摇架上的破磷机上取出的上辊箱夹紧并旋转180°,在此位置完成所有的辊子维修工作。

11 酸洗工艺段主要设备参数及控制要求
11.1No.1转向辊性能
用于将带钢从破磷机向No.2转向辊转向。

11.2 No.2转向辊性能
用于将带钢从No.1转向辊向转工艺段。

11.3带挤干辊的备用漂洗装置性能
带钢从酸洗部分反向运行时用一套喷嘴集管喷冷凝水到带钢表面,之后收集并送入1#酸洗罐。

11.4酸槽性能
酸槽用于完成带钢酸洗,共有3个酸洗槽,每个长度34m,最大工艺段运行速度306m/min。

同时在最后一个酸槽之后具备一个预漂洗单元。

11.5酸循环系统
循环罐连接有循环泵和热交换器,用于酸的热循环和保持酸液浓度,并当生产线停下时收集酸槽中的酸液。

通过循环罐也可产生级联。

11.5.1酸循环系统性能
11.5.2 注意事项
11.5.2.1打开蒸汽手动阀门时,阀门开度要逐渐增大,防止发生危险(从关到全开约30分钟,这些阀门只有在长期停车时才关闭)。

11.5.2.2 如果发现带钢酸洗质量不好时,可增加新酸的量和提高泵的喷射量。

11.5.2.3一般原则为厚带钢吨钢消耗小于薄带钢。

加酸量为生产10卷厚度为2.0mm的钢卷,需要添加8m3再生酸;生产10卷厚度为3.0mm的钢卷,需要添加8m3再生酸;生产10卷厚度为4.0mm的钢卷,需要添加6m3再生酸。

11.5.3 酸罐数据基本要求
11.5.4No.1酸罐排酸条件
No.1酸槽Fe离子浓度100~130g/l或者自由酸的浓度低于30g/l或液面超过设定值。

11.5.5No.2酸槽自由酸的浓度、Fe离子浓度为参考值,用于No.1酸罐排酸、No.3酸罐加酸参考。

11.5.6No.3酸罐加酸条件
No.3酸槽Fe离子浓度大于50g/l或者自由酸的浓度低于120g/l或液面低于设定值。

11.5.7输往酸再生厂的废酸基本要求
11.6酸分析仪性能
酸分析仪是用于HCl浓度和铁浓度测量的装置,监控1号酸槽中酸浓度和铁浓度。

通过反馈自动添加再生酸和流回酸再生车间处理的酸液。

11.7带挤干辊的5段式漂洗槽
漂洗槽用于漂洗带钢除去带钢上残留的酸液。

11.7.1漂洗槽性能
11.7.2 控制要求
11.7.2.1漂洗槽数据要求
检测数据超过此规定,应停车检查挤干辊和挤干辊气缸,如有问题要及时更换。

11.7.2.2 喷射压力基本要求
4号高压漂洗槽喷嘴压力不能低于20bar ,1、2.、3、5
号漂洗槽喷嘴压力不能低于2bar ,低于此规定应停车检查漂洗喷嘴和泵前过滤器是否堵塞。

11.8缓蚀剂喂入系统性能
缓蚀剂喂入系统用于将缓蚀剂喂入第3个酸槽和漂洗槽。

11.9酸雾排放系统
酸雾排放系统用于将酸雾排放到空气前预先进行清洗,以使整个车间的所有操作过程酸浓度值低于法定设定的工作区域最大酸浓度值。

11.9.1 酸雾排放系统性能
11.9.2 控制要求
11.10冷凝水和漂洗水储存罐性能
冷凝水储存罐用于将从汽水分离器来的所有热的冷凝水运至冷凝水储存罐,用作漂洗槽和酸雾洗涤塔的补充水。

漂洗水储存罐用于将漂洗槽用过的漂洗水通过溢流堰送至洗涤塔后回收到漂洗水收集罐内。

11.11地坑性能
地坑用于收集任何情况下泄漏的废酸。

11.12干燥器
干燥器用来干燥漂洗槽出口的带钢。

11.12.1干燥器性能
11.12.2控制要求
干燥器没有投入生产线不允许起车,正常生产干燥器温度110~130℃。

11.13带换辊平台的挤干辊换辊小车性能
挤干辊换辊小车用于取出、更换酸洗区域和漂洗区域的挤干辊。

11.14安全喷淋性能
安全喷淋用于操作工紧急情况下清洗皮肤、眼和衣服上的酸。

11.15No.5张力辊性能
No.5张力辊为两辊式张力辊用于维持工艺段张力,它位于干燥器后。

12 酸洗中间活套主要设备参数及控制要求
12.1No.3纠偏辊性能
No.3纠偏辊系统位于No.5张力辊和中间活套间。

为两辊移动纠偏型式,用于带钢进入中间活套前对中。

12.2中间活套性能
中间活套是用于存储足够数量的钢带以便在出口部分停车和切边剪宽度调整时还能保持稳定的工艺段速度。

12.3No.4纠偏辊性能
No.4纠偏辊系统位于中间活套第2层和第3层之间。

为一辊移动纠偏型式,用于中间活套内带钢的对中。

12.4No.5纠偏辊性能
No.5纠偏辊系统位于中间活套出口。

为两辊移动纠偏型式,用于带钢进入切边剪前对中。

12.5出口月牙剪
出口月牙剪位于切边剪前,用于在需要时切掉钢带的两边。

12.5.1出口月牙剪性能
12.5.2控制要求
12.5.2.1如果焊缝处钢带宽度有变化有必要切掉相应的部分以便圆盘剪可匹配新的宽度,亦可使圆盘剪刀头箱旋转。

12.5.2.2如果在圆盘剪附近发生故障有必要切掉相应的部分以便重新穿带。

12.6切边剪三辊夹送纠偏辊性能
切边剪三辊夹送纠偏辊用于确保带钢进入切边剪前对准中心。

12.7转塔型圆盘剪
转塔型圆盘剪用于修剪钢带边部。

12.7.1转塔型圆盘剪性能
12.7.2控制要求(以下数据仅为参考值)
12.7.2.1调整原则:先调整剪刃重叠量,然后进行剪刃间隙调整;
12.7.2.2重叠量调整:一般为带钢厚度的三分之一。

12.7.2.3 间隙调整:相当于带钢厚度的大约7.5%至10%。

钢质较软材质,取间隙为带钢厚度的5~10%;钢质较硬材质,取间隙为带钢厚度10~20%。

12.8碎边剪
碎边剪用于将来自圆盘剪的连续废钢带切断成同一长度并使其落入废钢运输机,由废钢运输机将废钢运离生产线。

12.8.1碎边剪性能
12.8.2控制要求:所切碎边不能连刀
12.9废钢运输机性能
废钢运输机由废钢收集, 运输和废钢箱组成,用于收集碎边并运走。

12.10去毛刺机性能
去毛刺机用以去除切边剪产生的毛刺
12.11No.7张力辊性能
No.7张力辊用于在生产时保证切边剪处带钢张力。

13 酸洗出口活套主要设备参数及控制要求
13.1No.3转向辊性能
No.3转向辊用于将带钢从No.7张力辊转向No.4转向辊。

13.2No.4转向辊性能
No.4转向辊用于将带钢从No.4转向辊转向No.5转向辊
13.3No.2带钢支撑辊性能
No.2带钢支撑辊用于支撑带钢
13.4No.5转向辊性能
No.5转向辊用于将带钢从No.5转向辊转向No.6纠偏辊。

13.5No.6纠偏辊性能
No.6纠偏辊用于使带钢位于生产线中心,防止带钢跑偏。

13.6带支撑辊的出口活套性能
出口活套用于储存带钢,保持稳定的工艺段速度。

正常生产时酸洗工艺段速度不得小于20m/min。

13.7No.6转向辊性能
No.6转向辊用于将带钢从出口活套转向No7纠偏辊。

13.8No.7转向辊性能
No.7转向辊用于将带钢从No.6转向辊转向No.8纠偏辊
13.9No.8纠偏辊性能
No.8纠偏辊用于使带钢位于生产线中心
13.10No.8转向辊性能
No.8转向辊用于将带钢从No.8纠偏辊转向轧机区域
14 轧机区域主要设备参数及控制要求
14.1轧机入口张力辊性能
入口张力辊用于牵引带钢从张力辊到轧机,同时控制此段张力。

14.2轧机入口纠偏单元性能
入口纠偏单元用于确保带钢自动对中,使带钢正确到达对称于轧制中心线的位置。

14.3轧机入口剪性能
入口剪用于在需要时在连轧机入口剪断带钢。

14.4侧导位性能
侧导位用于在穿带时带钢对中。

14.5入口三辊单元性能
入口三辊单元用于防止带钢颤动,并保持带钢在轧制线。

14.6牌坊(1-4机架)性能
牌坊用于承担轧制力、安装牌坊上其它设备。

14.7第5机架牌坊性能
牌坊用于承担轧制力、安装牌坊上其它设备。

14.8 1-4机架工作辊性能
工作辊为轧制变形提供必要的物理接触。

14.9第5机架工作辊性能
工作辊为轧制变形提供必要的物理接触。

14.10第5机架中间辊
中间辊用来支撑工作辊,将轧制力通过支撑辊传递到牌坊。

14.11工作辊轴承座性能
工作辊轴承座用于装载工作辊和轴承。

14.12第5机架中间辊轴承座性能
中间辊轴承座用于装载中间辊和轴承
技术参数同上。

14.13工作辊轴承性能
工作辊轴承用于装载工作辊,承受弯辊力。

14.14第5机架中间辊轴承性能
中间辊轴承用于装载中间辊,承受弯辊力。

14.15 1-4机架支撑辊性能
支撑辊用于支撑工作辊,把轧制力传递到牌坊。

14.16第5机架支撑辊性能
支撑辊用于支撑工作辊,把轧制力传递到牌坊。

14.17 1-4机架支撑辊轴承座性能
支撑辊轴承座用于装载支撑辊子和轴承。

14.18第5机架支撑辊轴承座性能
支撑辊轴承座用于装载支撑辊子和轴承。

14.19 1-4机架支撑辊轴承性能
支撑辊轴承用于装载支撑辊同时承受轧制力。

14.20压下缸性能
压下缸用于提供轧制力。

14.21中间辊窜辊装置性能(第5机架)
中间辊窜辊装置可以使中间辊轴向窜辊优化辊缝,提供板形控制。

14.22 1-4机架工作辊弯辊块、支撑辊平衡缸系统性能
用于提供工作辊正弯或负弯的弯辊力,平衡上支撑辊。

每个机架支撑辊平衡系统
每个机架工作辊弯辊系统
14.23第5机架工作辊、中间辊弯辊块性能
为工作辊和中间辊提供弯辊力(正弯和负弯)。

第5机架支撑辊平衡缸
第5机架工作辊弯辊系统
第5机架中间辊弯辊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