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4730修改对照4-钢制焊接接头22

合集下载

JB4730-2005-标准介绍

JB4730-2005-标准介绍

2.JB/T4730.1-2005介绍
6
2.3新技术使用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标准案例
对本单位需要采用的新技术,按标准案例形式管理
(1)工艺鉴定评审 (2) 人员取得技术资格 (3)编制出技术应用标准 从此,保证技术应用的可靠性,规范性,合法 性。

2.JB/T4730.1-2005介绍
1.1 修订的主要过程

1


第一阶段(1999下半年启动修订,合肥通用所) 2000.2 第1稿(征求意见稿,近80个单位意见) 2001.9 第2稿(合肥通用所) 2002.1 考委会苏州会议,对第2稿提出意见 2002.7 第3稿(并交考委会征求意见) 2002.9 考委会南京会议,对第3稿提出意见 2002.9 第4稿(合肥通用所) 2002.10 第4稿在张家界通过审订


2.JB/T4730.1-2005介绍
5
2.2通用质量与技术控制规定的主要内容 (1)人员技术资格(5.3) (2) 无损检测机构(5.1) 目前:个别的要求,未成系统 (按ASTM E543-04; E1212-04 应规定:资质,经验与能力) (3)技术稳定性控制:工艺规程与工艺卡


现在增加: (1)认可技术级别规定; (2)指出,存在比B级别更灵敏的技术

3.JB/T4730.2-2005介绍 28



3.4 检验技术选择
(1)选用基本规定(3.8.1)
制造、安装、在用检验:一般选用AB级技术。 重要设备、结构、特殊材料、特殊工艺检验:可用 B 级技术。
3.JB/T4730.2-2005介绍 32

JBT 4730.3修订说明

JBT 4730.3修订说明

JB/T 4730.3修订说明
修订主要参考的国内外相关标准 二)国外超声检测标准: ASME 锅炉压力容器规范第Ⅴ卷《无损检测》A分篇第4、5章和B分篇的第23章。 ISO 17577:2006 大于等于6mm钢板超声检测(实际到200mm,满足一定条件也适用于
奥氏体不锈钢板超声检测:如信噪比等)。 EN 10160:1999大于等于6mm钢板超声检测(脉冲反射法) JIS G0801-2008 压力容器用钢板超声检测 EN ISO 17640-2010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方法 ISO EN 11666:2010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欧盟标准化委员会起草) ISO EN 17635:2010 金属材料制焊接接头无损检测的一般原则 ISO EN 23279:2010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缺陷指示特征 EN 1712:1997/A1: 2002/A2:2003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 EN 1713:1998/A1: 2002/A2:2003 焊 接 接 头 无 损 检 测 超 声 检 测 缺 陷 指 示 特 征 EN
JB/T 4730.3修订说明
修订工作过程 2013年8月12日至2013年9月20日,由锅容标委委
员 对 送 审 稿 进 行 函 审 。 针 对 委 员 的 意 见 , JB/T 4730.3标准工作组进行了修改,形成了委员意见 汇总处理表初稿和报批稿初稿。 2013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对函审意见处理和 报批稿初稿进行了集中讨论和研究,会后按锅容 标委委员的函审意见并结合此次会议的意见和建 议,形成了报批稿讨论稿。 标准工作组于2013年10月27日至28日在海口对报 批稿讨论稿进行了逐章、逐条进行了讨论、修改 和完善,形成了报批稿。 2014年8月15日上报《报批稿》。

JB 4730.3标准相关的思考题3

JB 4730.3标准相关的思考题3

JB/T 4730.3-XXXX标准相关的思考题一是非题1. 基准灵敏度是指将对比试块人工反射体回波高度或被检工件底面回波高度调整到某一基准时的灵敏度。

(√)2. 检测灵敏度是指在基准灵敏度基础上,根据表面状况、检测缺陷要求及探头类型等适当提高dB数(增益)进行实际检测的灵敏度。

(√)4. 扫描量程复核时,如果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超过扫描线该点读数的10%,则扫描量程应重新调整,并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

(×) 5. 对比试块应采用与被检材料声学性能相同或近似的材料制成,试块用直探头检测时,不得有大于或等于 2mm平底孔当量直径的缺陷。

(√)6. 承压设备板材超声检测时,双晶直探头的适用范围是板材厚度6~20mm。

(×)7. 承压设备板材超声检测时,当板厚小于等于20mm时,也可用被检板材无缺陷完好部位调节灵敏度。

(√)8. 按JB/T 4730.3-XXXX(报批稿),CSK-IV A试块适用工件壁厚范围为120mm~500mm的焊接接头超声检测用试块。

(×)9. JB/T 4730.3-XXXX(报批稿),钢制承压设备焊接接头质量分级要求中,对于反射波幅在I区内的非裂纹类缺陷,其长度可为任意?(×)10. JB/T 4730.3-XXXX(报批稿),锅炉、压力容器管子环向对接焊接接头不允许存在根部未焊透缺陷。

(√)二单选题1. 在板材中部检测区域,按最大允许单个缺陷指示面积和任一1m×1m检测面积内缺陷最大允许个数确定质量等级。

如整张板材中部检测面积小于1m×1m,(B)可按比例折算。

A 最大允许单个缺陷指示面积;B 任一1m×1m检测面积内缺陷最大允许个数;C 最大允许单个缺陷指示面积和任一1m×1m检测面积内缺陷最大允许个数。

2. 按JB/T 4730.3-XXXX(报批稿),钢制承压设备Ⅰ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工件厚度的适用范围?(C)。

JBT4730编制说明

JBT4730编制说明

JB/T 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编 制 说 明一、概况JB 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及有关的产品标准和GB 150《钢制压力容器》等的配套标准,由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造分会归口,原机械部、化工部、劳动部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发布的强制性行业标准。

该标准于1994年1月29日正式发布,1994年5月1日实施。

1995年2月原劳动部下达1995年第65号文“关于贯彻执行JB 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的通知”,要求压力容器行业的设计、选材、制造、安装、使用、检验和修理等一律执行JB 4730。

JB 4730贯彻执行近10年来,对规范压力容器的管理,保障压力容器产品质量,提高压力容器行业设计、选材、制造、使用、检验水平以及减少爆炸事故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贯彻执行中也发现不少问题,如:有些《容规》中包括的有色金属材料制压力容器的检测方法在该标准中尚没有反映;压力管道的检测内容缺口比较大;与锅炉行业的关系不够明确;射线检测部分尚有一些条款不尽完善;此外,在用承压设备的无损检测内容尚无标准规范可循等等。

上述问题有的通过标准修改单和标准宣贯进行了修改和说明,有的则尚未解决。

二、编制经过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适应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局以及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决定对JB 4730进行修订。

标准修订由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负责,并成立了标准修订工作组。

标准修订工作组自2000年1月开始,召开了多次会议,研究并制定了本标准的编制大纲和修订内容,确定了标准的修订原则和方案,在此基础上于2000年2月完成了JB 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

JB4730.3修改对照4-钢制焊接接头1

JB4730.3修改对照4-钢制焊接接头1
JB/T 4730.3 修改对照④
JB/T 4730.3-2005
JB/T 4730.3-2015
5 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 5.1 钢制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 5.1.1 适用范围
本条规定了钢制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 本条适用于母材厚度为 8mm~400mm 全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的超声 检测。母材厚度为 6mm~8mm 全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应按照 附录 G(规范性附录)的规定进行。承压设备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以及 螺旋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也可按本条的规定进行。钛制承压设备对接焊接 接头超声检测参照附录 M(资料性附录)的规定进行,奥氏体不锈钢承 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参照附录 N(资料性附录)的规定进行。 如确有需要,壁厚为 4mm~6mm 的环向对接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可 参照 6.1 进行。 本条不适用于铸钢对接焊接接头、外径小于 159mm 的钢管环向对接 焊接接头、内径小于或等于 200mm 的管座角焊缝的超声检测,也不适用 于外径小于 250mm 或内外径之比小于 80%的纵向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 测。
≥6~500 ≥6~300
插入式:筒体(或封头)≥500 且内外径比≥70%, 接管公称直径≥80
安放式:筒体(或封头)≥300 且接管公称直径≥100
-
6.3.2 6.3.2
≥6~150
外径≥159
6.3.2
≥6~150
外径≥100
6.3.2
≥6~150
外径≥159
-
≥6~150
外径≥100
-
JB/T 4730.3 修改对照④
≥500,纵向接头时内外径比≥80%
5.1.6.1

4730标准

4730标准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审查意见汇总处理表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05 年 3 月
1
标准对应 部分
JB 4730.2
JB 4730.3
JB 4730.4 JB 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审查意见汇总处理表
条款号
意见内容
提出人 结论意见
4.1.5 6.1.7、6.1.8 4.11.3 4.1
6
标准对应 部分
JB 4730.1 JB 4730.5 JB 4730.6
JB 4730.2
JB 4730.1 JB 4730.2
条款号
意见内容
提出人
本部分适用于在制和在用金属材料制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
(含管道元件)的无损检测。改成本部分适用于在制和在用金属材
1
质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及压力管道(含管道元件)的无损
第二段中的数值“50kV”、“40kV”、“30kV”应为“500kV”、“400kV”、 “300kV”。 图 1 纵坐标“100kV”应向下一格。 表 4 中射线源栏“X 射线(1MeV~MeV)”应“X 射线(1MeV~4MeV)”
武汉锅 股份有 公司技 开发部
炉 限 术
表 18 中,缺陷长径栏“3~8”应为“4~8”;
黑度大的圆形缺陷定义为深孔缺陷当焊接接头存在深孔缺陷时接头质量评为iv采纳已作修改16标准对应部分条款号意见内容提出人结论意见处理意见备注jb473035122对接接头的超声检测中探头的选择表18试块的适用范围表17距离波幅曲线灵敏度的选择表19表20焊缝质量等级评定表23等都是以120mm为界限只有在5122条不同检测级别的检测要求中是以100mm为分界线因此建议将100mm改为120mm这样更便于记忆与操作

JB4730标准简介(条文略)

JB4730标准简介(条文略)

JB/T 4730.1~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通用要求及射线检测部分)简介幻灯片稿本编写:孟传亨新的JB/T4730标准与94标准不同,共有6个标准组成,JB/T4730.1—2005是5种常规检测方法的通用要求,JB/T4730.2—2005是射线检测的规定,以下顺次为UT、MT、PT和ET。

新的JB/T4730标准仍是机械行业的标准,经主管部门批准后,适用于涉及承压设备的所有行业。

新的JB/T4730标准将“压力容器”改为“承压设备”,扩大了范围。

承压设备应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和承压管道。

§1 JB/T4730.1—2005中有关射线检测的规定1.1JB/T4730.1—2005标准的适用范围条文:1范围理解:本节规定了JB/T4730标准所涉及的内容,即5种常规检测方法的一般要求和使用原则。

本节明确了JB/T4730标准的适用范围,即凡金属材料的在制和在用的承压设备的无损检测均适用。

每种检测方法都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即检测方法和缺陷等级评定。

1.2规范性引用文件条文:2规范性引用文件。

理解:以上是涉及射线检测的几个规范性文件,被引用后就成了本部分的条款。

1.3 一般要求条文:3术语和定义理解:除上列国标规定的术语适用于本标准外,对下列术语重新作了明确的定义。

条文:3.1理解:公称厚度可以理解为材料规格所标明的厚度。

条文:3.2理解:过去的标准将公称厚度规定为透过的母材厚度加余高,本标准规定为射线所穿过的公称厚度,例如双壁透照就是两倍公称厚度。

条文3.3理解:工件至胶片距离b就是过去的L2。

条文:3.4理解:射线源至工件距离f就是过去的L1。

条文:3.53.63.7理解:以上几条术语不难理解。

条文:3.83.93.10理解:本标准将气孔、夹渣和夹钨明确分成圆形缺陷和条形缺陷两类,有利于对缺陷的评定。

透照厚度比就是教材中图4-11所示的T’/T。

条文:3.11理解:以前的标准将小径管的外径定为≤89mm,本标准提高到100mm,考虑到透照的实际情况。

最新版JBT4730标准补充说明(标准解释)

最新版JBT4730标准补充说明(标准解释)

最新版JB4730标准的补充介绍本文源自:无损检测招聘网 一.JB4730标准重大意义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强制性技术标准。

修改后标准涉及的面更宽,将复盖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制造,安装,在用检验整个领域,包括从原材料验收到焊接接头质量检测各个环节。

鉴于该标准在无损检测行业内位臵重要,影响巨大,甚至无损检测人员资质的考核也与之密切相关,所以全国考委会标准修改动态十分关注。

二.JB4730标准修改过程及全国无损检测考委会参与情况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容标委)1999年提出修改JB4730标准的意见,随后成立标准起草组。

标准起草组于2000年2月拿出修改稿(1),2001年9月提交修改稿(2),2002年7月提交修改稿(3), 2002年9月提交修改稿(4)。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考委会第一次拿到JB4730修改稿是在2001年11月,当时看到的版本是2001年9月的修改稿(2)。

有关技术专家阅后发现问题很多,认为事关重大。

出自对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和对标准质量的关心,全国考委会向锅炉局报告了有关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与此同时,为配合做好JB4730修改工作,全国考委会两次召开专家研讨会,对修改工作提出具体意见:2002年元月苏州会议,对2001年9月修改稿(2)研讨;2002年底9月南京会议,对2002年7月修改稿(3)研讨;两次专家研讨会都邀请了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寿比南秘书长出席,并把专家的书面意见毫无保留地交寿秘书长转起草组,以便修改。

2002年10月,全国考委会于收到2002年9月修改稿(4),该稿作为送审稿在张家界通过了容标委制造分会初审。

对修改稿(4)审查认为,在编写标准的总体思路上存在问题,在具体内容上问题错误也很多。

2003年3月,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合肥召开JB4730修改会,重新组织起草组,并展开讨论。

2003年4月,在南昌召开JB4730修改分组会,确定修改稿(5)。

JB4730

JB4730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 5 部分:渗透检测JB/T 4730.5 —2005代替 JB 4730 — 1994 部分前言JB/T 4730.1~4730.6— 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分为六个部分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第 2 部分:射线检测;——第 3 部分:超声检测;——第 4 部分:磁粉检测;——第 5 部分:渗透检测;——第 6 部分:涡流检测。

本部分为JB/T 4730.1~4730.6—2005 的第 5 部分:渗透检测。

本部分主要参照 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范》第 V 卷 SE-165 《液体渗透检测的标准推荐操作方法》的有关要求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

本部分与 JB 4730— 1994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2. 增加了灵敏度等级分类。

3. 增加了质量控制内容。

4. 增加了在用承压设备的渗透检测;增加了高强钢以及裂纹敏感材料的荧光渗透检测。

5. 增加了渗透基本程序、渗透检测时机等章节。

本部分的附录 A 和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262)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262) 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范宇、邢兆辉、孙殿寿、陈用坚。

1 范围JB/T 4730 的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的液体渗透检测方法以及质量分级。

本部分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在制造、安装及使用中产生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JBfr 4730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5097GB/T 5616GB11533—1989G B/ T G B/ T J B / T J B / T J B / TJB /T 12604.3166734730.16064—19929213—19999216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标准对数视力表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无损检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测量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 1 部分:通用要求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技术条件无损检测渗透检查 A 型对比试块控制渗透探伤材料质量的方法3 一般要求渗透检测的一般要求除应符合 JB/T4730.1 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最新版JBT4730标准补充说明(标准解释)

最新版JBT4730标准补充说明(标准解释)

最新版JB4730标准的补充介绍本文源自:无损检测招聘网 一.JB4730标准重大意义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强制性技术标准。

修改后标准涉及的面更宽,将复盖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制造,安装,在用检验整个领域,包括从原材料验收到焊接接头质量检测各个环节。

鉴于该标准在无损检测行业内位臵重要,影响巨大,甚至无损检测人员资质的考核也与之密切相关,所以全国考委会标准修改动态十分关注。

二.JB4730标准修改过程及全国无损检测考委会参与情况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容标委)1999年提出修改JB4730标准的意见,随后成立标准起草组。

标准起草组于2000年2月拿出修改稿(1),2001年9月提交修改稿(2),2002年7月提交修改稿(3), 2002年9月提交修改稿(4)。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考委会第一次拿到JB4730修改稿是在2001年11月,当时看到的版本是2001年9月的修改稿(2)。

有关技术专家阅后发现问题很多,认为事关重大。

出自对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和对标准质量的关心,全国考委会向锅炉局报告了有关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与此同时,为配合做好JB4730修改工作,全国考委会两次召开专家研讨会,对修改工作提出具体意见:2002年元月苏州会议,对2001年9月修改稿(2)研讨;2002年底9月南京会议,对2002年7月修改稿(3)研讨;两次专家研讨会都邀请了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寿比南秘书长出席,并把专家的书面意见毫无保留地交寿秘书长转起草组,以便修改。

2002年10月,全国考委会于收到2002年9月修改稿(4),该稿作为送审稿在张家界通过了容标委制造分会初审。

对修改稿(4)审查认为,在编写标准的总体思路上存在问题,在具体内容上问题错误也很多。

2003年3月,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合肥召开JB4730修改会,重新组织起草组,并展开讨论。

2003年4月,在南昌召开JB4730修改分组会,确定修改稿(5)。

jbt4730.-2005通用 (3)

jbt4730.-2005通用 (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1-2005JB4730标准修订工作情况1、2000年1月成立标准修订组,3月完成了JB4730 标准(征求意见稿)。

上报锅炉局以及全国压力容器标委会和全国锅炉标委会,并发至行业近80个单位征求意见。

2、标准修订组根据回函意见并广泛地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JB4730标准(征求意见讨论稿),根据锅炉局及锅容标会的要求,修订稿的适用范围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

3、2001年9月按锅容委标会暨制造分会要求,标准修订组在合肥经讨论修改,并提出JB4730《征求意见修订稿》。

4、2002年3月根据锅炉局和锅容标会要求,在JB4730《征求意见修订稿》加入在用检测内容,完成送审稿(草稿)。

5、2002年9月根据锅炉局和锅容标委会的指示精神,将送审稿分为6个部分(包括通用要求、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涡流等)。

6、送审稿于2002年10月在张家界经制造分会初审通过。

7、2003年3月在锅炉局和锅容标委会直接领导下,对标准修进行讨论,取得共识。

会后又分别在南昌、北京等地对标准的六个部分分别讨论定稿。

8、2003年9月在全国锅容标委员会的组织下,在北京进行标准汇稿。

9、2004年5月在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Ⅲ级人员考核换证班上对送审稿进行征求意见。

10、 2004年8月在全国锅容标委会的组织下,在沈阳进行标准汇稿和统稿。

11、2004年9月在全国锅容标委会的组织下,在北京进行标准的定稿,标准更名为JB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并报全国锅容标委会委员审查。

12、2005年3月11~16日在北京根据全国锅容标委会审查情况,召开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定稿会,并整理报批。

13、05年3月31日在北京将JB4730标准修订情况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锅炉容器处、管道处和综合处作了汇报,获得共识和认可。

14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5年7月26日颁布JB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并明确规定2005年11月1日正式执行。

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及JB4730标准介绍

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及JB4730标准介绍

由于本次修订既包括了金属材料制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
管道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的制造、安装检测。同时也包括了
金属材料制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在用检测。此外从本
质上看其它承压类设备采用本标准进行检测也不存在任何技术
障碍。因此本标准的标题改为《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应该说是
比较合适的。
9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重要意义
五、无损检测: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六、试验方法标准:GB/T10180-98《工业锅炉热工试验规范》、GB/T10184-9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0-88《工业锅炉热工试验规范》、
GB/T13311-91《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JB/T1612-94《锅
2、公用管道: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CJJ28-89《城市供 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89《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等。
3、长输管道:GB50251-94《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94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SY0401-98《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
炉水压试验技术条件》等。
8
JB/T4730标题《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4739-94标准主要用于压力容器及部分压力管道设 计制造、安装无损检测,属于制造检验标准的范畴,当时锅炉 系统、建设部、电力系统、长输管道系统都有自己一套相对独 立检测标准,标准使用比较乱,而且缺口比较大。
由于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都是承压设备,有比较深 刻的内在联系,美国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范》第Ⅴ篇就是将 其检测内容放在一起考虑的,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 安全监察条例》也将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等通称为承压 类特种设备。从这个角度考虑,将承压类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 标准统一在一起,一方面检验检测单位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和明 确,另一方面安全监察机构管理起来也比较清楚。(标准的制 定思路)

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修订情况介绍

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修订情况介绍
6、焊接制造标准: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 定》、JB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二、铝制压力容器标准体系:国内初步形成以JB/T4734-20025
承压设备标准体系(压力容器)
《铝制焊接容器》、JB/T7261-94《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技术条 件》 、GB/T8005-87《铝及铝合金术语》等为核心的一整套 材料、产品、另部件、焊接、试验方法和无损检测标准,组 成铝制压力容器标准基本框架。(BS5500、JIS8270、ASMEⅧ-Ⅰ、AD规范、CODAP、гост26158) ≤8MPa,-269℃
GB5100-94《钢质焊接气瓶》、GB11638-89《溶解乙炔气瓶》、
GB/T11640-2001《铝合金无缝气瓶》、GB/T13005-91《气瓶术
JB/T4730《承压设 备无损检测》标准
修订情况介绍
承德高中压阀门管件集团有限公司
李伟鹏
1
前言
JB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是锅炉、压力容器 及压力管道行业法规和标准的配套标准,也是全国 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委员会归口的强制性行业标准。 该标准贯彻执行近10年来,对规范压力容器的管理, 提高压力容器行业设计、选材、制造、使用和检验 水平,减少爆炸事故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 贯彻执行中也发现不少问题,如有色金属材料的检 测内容和锅炉压力容器检测内容缺口比较大、射线 检测部分尚有一些条款不尽完善、没有在用设备的 检测内容等。上述问题有的通过标准修改单和标准 宣贯进行了修改和说明,有的则尚未解决。
2000年国家质检总局锅炉局及全国锅容标委会 决定对JB4730标准进行修订。现将修订的工作情况 和主要修订内容给大家作一个汇报。(GB、JB)
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4730标准执行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4730标准执行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A级超声检测和B级超声检测的区别在于:A级:“对焊接接头单面单侧进行检测。一般不要求进行横向缺陷的检测”;而B级则是:“对焊接接头单面双侧进行检测”,而且应“进行横向缺陷的检测。检测时,可在焊接接头两侧边缘使探头与焊接接头中心线成10-20作两个方向的斜平行扫查,如焊接接头余高磨平,探头应在焊接接头热影响区上作两个方向的平行扫查”。B级超声检测增加的横向缺陷检测不仅是对焊缝的横向缺陷检测,而且也是对热影响区的横向缺陷(分层和裂纹)检测。
4渗透检测(JB/T4730.5-2005)
正确使用渗透检测试块。渗透检测试块分为1.铝合金试块(A型对比试块),2.镀铬试块(B型试块)。
铝合金试块主要用于:
1.在正常情况下,检验渗透检测剂能否满足要求,以及比较两种渗透检测剂性能的优劣;
2.对用于非标准温度下的渗透检测方法作出鉴定。镀铬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渗透检测系统灵敏度及操作工艺正确性。当渗透检测在10℃-50℃温度范围进行时,使用镀铬试块。当超出此温度范围时,则应按附录B(规范性附录)进行渗透检测。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标准执行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王爱俐(新疆科瑞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克拉玛依830018)摘要:笔者由于工作原因,经常用到《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这一国内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综合性标准,对于标准的有些条款,感觉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忽视。在此指出,以求引起同行的注意和重视,以免造成工作失误。
标准中第5.2条,铝制承压设备溶化焊对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
第5.2.5.4条“,当III级对接焊接接头允许的缺陷点数连续存在、并超过评定区的3倍时,对接接中的圆形缺陷评定,而忽视当III级圆形缺陷连续存在且超过评定区尺寸的3倍时正确评定焊接对接接头质量而降低了标准要求进行评级,给产品安全质量带来隐患。在评片中应引起无损检测人员重视。

JB4730 —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

JB4730 —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附录 A 搭接标记的安放位置(补充件) 钢熔化焊对接焊缝射线透照搭接标记的安放位置如下:图(A —1 ~ 5) 附录 B 焦点尺寸的计算(补充件) 如焦点的形状为矩形、正方形、圆形或椭圆形时,则在计算焦点至工件距离 f 时可用下列有关公式计算焦点尺d=a ………………………………………………(B-1)d=(a+b)/2 …………………………………………(B-2)d=φ…………………………………………………(B-3) 其中,公式(B-1)适用于方形焦点,公式(B-2)适用于长方形焦点及椭圆形焦点,公式(B-3) 适用于圆形焦点。

椭圆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图 B-1 理想焦点图形附录 C 对接焊缝透照厚度(补充件) 透照厚度应按图 C-1 所示部位实测值确定,如实测有困难时,可按表C-1 确定。

X射线X射线X射线X射线X射线X射线X射线X射线X射线射线源在试件外部时双壁单投影时射线源在试件内部时双壁双投影时图 C-1 各种焊接接头的母材厚度和透照厚度表 C-1 各种焊接接头的母材厚度和透照厚度 mm透照厚度透照方式母材厚度焊缝余高钛钢、铝单层透照 T T T T 无单面双面单面(有垫板)T T 十 1 T 十 2 T 十 1 十T ′ T T 十 2 T 十 4 T 十 2 十T ′双层透照 T T T T 无单面双面单面(有垫板)T × 2 T × 2 十 1 T × 2 十 2 T × 2 十 1 十T ′ T × 2 T × 2 十 2 T × 2 十 4 T × 2 十 2 十T ′注:公称厚度取母材厚度,对接接头的母材厚度不同时,取薄的厚度值,表中T ′为垫板厚度。

附录 D 可扩大评定区的处理办法(补充件) D1 当评定区缺陷点数超过规定的级别,但不超过图 D—1 中规定的上限值,附近的缺陷点数又较少时,可将评定区沿焊缝方向扩大三倍,求出缺陷的总点数,取其 1/3进行评定。

JB4730

JB4730
(3)注意;当圆形缺陷的长径大于1/2板厚 时应注明其尺寸
3.9条形缺陷;长宽比大于3的气孔、夹渣和 夹钨等缺陷
(1)理解;凡长宽比大于3的气孔、夹渣和 夹钨等缺陷均属于条形缺陷
(2)应用;在检测报告缺陷性质一栏中,凡 长宽比大于3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缺陷均 应称作条形缺陷
(3)注意;在管对接接头评级中,内凹、咬 边不属于条形缺陷
(1)理解;以两搭接标记之间的距离为长, 焊缝加焊缝两侧热影响区为宽的范围。对 小径管而言应是黑度大于1.5(AB级)或黑 度大于大于2.0(B级)部分
(2)应用;评片时评定范围以外的缺陷不作 为该片的评定依据,但要在备注栏中注明。 当缺陷延伸到评定范围以外时也应计算其 尺寸和数量。
(3)注意;丁字焊口的纵、环部分焊缝也应 进行评定。
3.10透照厚度比K;一次透照长度范围内,射 线束穿过母材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之比
(1)理解;透照厚度比K值即横向裂纹捡出 角
(2)应用;计算纵向焊接接头一次透照长度 和环向焊接接头的透照次数
(3)注意;对100mm< D0≤400mm的环向 焊接接头可放宽≤1.2与技术级别有关(仅 限A级和AB级)
的制造偏差和加工减薄。
(1)理解;一般由设计图纸提供的厚度,不考 虑焊缝余高和垫板厚度。
(2)应用;在单壁透照时为透照厚度,在透照 厚度范围选择像质計灵敏度值(单壁透照)以 及评级时均采用公称厚度。
(3)注意;在用设备和管线测厚后,应填写公 称厚度
3.2透照厚度W;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 多层透照时,透照厚度为通过的各层材料公称厚 度之和。
3.4射线源至工件的距离f;沿射线束中心测定 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与受检工件近源侧 表面之间的距离。
(1)理解;f 等于L1

JB/T4730.3焊接接头质量分级表的细分建议

JB/T4730.3焊接接头质量分级表的细分建议

JB/T4730.3焊接接头质量分级表的细分建议李纯洁;范雪峰;郑强;黄忠【摘要】This paper made the analysis for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common UT inspectors during study of welded joint's quality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standard JB/T 4730. 3 firstly, then proposed classifying method by chart form, made detailed classifications of the welded joint's quality classifying table in JB/T 4730.3, in order to easily understand welded seam quality classifications by UT inspectors.%分析了在学习JB/T4730.3标准中焊接接头质量分级方法时的困惑。

提出用图表形式的分级方法,将JB/T4730.3焊接接头质量分级表细分,使超声检测人员对焊缝质量分级更容易理解。

【期刊名称】《无损检测》【年(卷),期】2012(034)003【总页数】2页(P57-58)【关键词】质量分级;缺陷指示长度曲线;效果图;分界点【作者】李纯洁;范雪峰;郑强;黄忠【作者单位】渤海装备华油钢管公司,沧州062658;渤海装备华油钢管公司,沧州062658;渤海装备第一机械厂,沧州062658;渤海装备华油钢管公司,沧州0626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15.28JB/T 4730.3—2005标准[1]将焊接接头质量分为Ⅰ,Ⅱ,Ⅲ3个等级,其中Ⅰ级质量最高,Ⅲ级质量最低。

在只考虑单个非裂纹类缺陷指示长度的情况下,具体分级规定见表1。

JB4730.4-2005磁粉检测本分标准释义(释义版4730)

JB4730.4-2005磁粉检测本分标准释义(释义版4730)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B/T 4730.4—2005代替JB 4730—1994部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Equipments—Part 4: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2005-07-26发布2005-11-01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次无损检测招聘网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一般要求……………………………………………………………………………………………4 检测方法……………………………………………………………………………………………5 磁痕显示的分类和记录……………………………………………………………………………6 复验…………………………………………………………………………………………………7 退磁………………………………………………………………………………8 在用承压设备磁粉检测…………………………9 磁粉检测质量分级…………………………………10 磁粉检测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各种磁化电流的波形、电流表指示及换算关系…………………………………附录B(资料性附录)各类焊接接头的典型磁化方法……………………………前言JB/T 4730.1~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共分为以下六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射线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第6部分:涡流检测。

本部分为JB/T 4730.1~4730.6-2005的第4部分:磁粉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B/T 4730.3修改对照④
解释 JB/T
4730.3-2015 JB/T 4730.3-2015附录J 附录J
(规范性附录)
曲面纵向对接接头的超声检测
承压设备曲面纵向对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方法
1 探头入射点和折射角的测定
J.1 范围
选取与检测工件曲率和厚度相同或相近
的对比试块,利用端角反射进行测量。

按下图1,设楔块中的声程为So,则仪器显示的一次波声程读数为S1=WL + So,二次波声程读数为S2=2WL+So。

这样可得知试块内一次波声程WL =S2-S1。

J.1.1 本附录适用于检测面曲率半径为50mm~250mm的纵向对接接头超声检测。

J.1.2 本附录不适用于内外径比小于70%(工件厚度与工件外径之比大于15%)的纵向对接接头超声检测。

J.2 对比试块RB-L
J.2.1 试块形状和尺寸应符合表J.1和图J.1的规定。

表J.1 RB-L试块尺寸单位为mm
移动探头使探头一次波对准底角,测量
底角一次反射波幅最大时,探头前沿距试块边沿的距离L1(弧长)。

再移动探头使声波一次反射波对准试块上端角,测量此时探头前沿距试块边沿的距离L2(弧长)。

则探头前沿距离为L0=L2-2L1。

工件厚度t试块厚度T
RB-L编号横孔深度位置横孔直径
φRB-L-1 ≥6~20 25 5、10、20 2.0
>20~50 60
5、10、20、30、
40、50
RB-L-2 φ2.0 注:工件厚度t大于50mm时,试块宽度应满足6.3.10.1的要求,横孔深度位置
最小可为10mm,深度间隔不超过20mm,试块厚度大于或等于工件厚度。

J.2.2 试块长度L应根据所使用的声程确定。

J.2.3 试块反射体到试块远距离一侧的距离L1一般应大于KT+30mm,反射体到试块一侧的距离L2一般应大于2KT(T为试块厚度)。

J.2.4 对比试块的曲率半径应在工件检测面曲率半径的0.9倍~1.1倍范围内。

J.2.5 试块材质应与工件材质相同或相近(声学特性)。

JB/T 4730.3修改对照④
解释 JB/T
4730.3-2015
图3 试块上探头折射角计算图J.3 探头
J.3.1 检测时应确保探头与工件的稳定接触。

J.3.2 探头折射角(K值)可按表J.2选择。

表J.2 曲面纵向对接接头超声检测用探头折射角(K值)推荐表
厚径比t/D(%)折射角(K值)
t/D≤2.0 40°~70°(0.84~2.75)
2.0<t/D≤5.0 40°~63°(0.84~2)
5.0<t/D≤10.0 40°~45°(0.84~1)
10.0<t/D≤15.0 40°(0.84)
J.4 距离-波幅曲线
J.4.1 距离-波幅曲线制作在RB-L试块上进行。

J.4.2 距离-波幅曲线灵敏度按表27的规定执行。

J.5 检测
J.5.1 探头标称频率、检测面及探头移动区宽度按表J.3的规定执行。

J.5.2 不同折射角(K值)探头数量、横向缺陷检测等还应符合按表N.1检测技术等级B级的要求。

J.5.3 扫查灵敏度不低于评定线灵敏度。

J.5.4 扫查方法尽可能按6.3.9的规定执行。

JB/T 4730.3修改对照④
JB/T 4730.3-2005 JB/T 4730.3-2015
附录K
(规范性附录)
承压设备曲面环向对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方法
K.1 范围
本附录适用于承压设备检测面曲率半径为80mm~250mm的环向对接
接头超声检测。

K.2 对比试块RB-C
K.2.1 对比试块RB-C的形状和尺寸见图K.1。

K.2.2 试块长度L应根据所使用的声程确定,一般应大于4KT(T为试
块厚度)。

K.2.3 试块反射体到试块一侧的距离L1一般应大于2.5KT。

K.2.4 试块宽度W按6.3.10.1式(5)确定。

K.2.5 工件检测面曲率半径应在对比试块的曲率半径的0.9倍~1.5倍范
围内。

K.2.6 试块厚度与工件厚度相差不超过工件厚度的20%。

K.2.7 试块材质应与工件材质相同或相近。

JB/T 4730.3修改对照④
JB/T 4730.3-2005
JB/T 4730.3-2015
K.5.2 不同折射角(K 值)探头数量、横向缺陷检测等还应符合按表N.1检测技术等级B 级的要求。

K.5.3 扫查方法
扫查方法尽可能按6.3.9的规定执行。

K.6 缺陷定量
缺陷定量按6.3.13的规定执行。

K.7 缺陷评定
缺陷评定按6.3.14的规定执行。

表K.1 探头标称频率、检测面及探头移动区宽度推荐表
内外壁检测 可能 工件厚度 t /mm 探头标称频率
/MHz
检测面(侧) 探头移动区宽度
6≤t ≤40 2~5 外壁(凸面)双侧
1.25P 40<t ≤100 2~
2.5 外壁(凸面)双侧
1.25P 仅能从外壁
(凸面)检测 t >100 2~2.5 外壁(凸面)双侧
0.75P 6≤t ≤40 2~5
外壁(凸面)双侧
或内壁(凹面)双侧 1.25P 40<t ≤100 2~2.5 外壁(凸面)双侧
或内壁(凹面)双侧
1.25P 内外壁均可检测t >100 2~
2.5
内外壁(凸面和
凹面)双侧 0.75P
注:P 为检测面跨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