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fec65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b.png)
武汉XXX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避免或减轻职业危害事件造成的损害,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1.2编制依据依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X公司所属各单位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劳动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职业危害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处置工作原则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贯彻“以人为本、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技、实事求是”的原则,快速、有效地对职业危害进行防治,防止事故扩大。
3主要职业病危险因素分析结合我公司现场实际作业,工作人员可能会受到如下职业伤害:3.1印制板焊接(铅烟及二氧化锡)危害:吸入的烟尘(铅烟、二氧化锡)可发生金属烟热,先感觉全身无力、头痛、咽干、口内金属味和胸部压迫感,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咳嗽、气促等,继而寒颤和发热,长期吸入二氧化锡烟尘可引起锡肺,皮炎。
应急处理:立即给予大量浓茶或温水,刺激咽部以诱导呕吐,并给予牛奶、豆浆等保护胃粘膜;对腹痛者可热敷;对昏迷者及时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送往医院。
防护措施:加强通风排尘,采用新购置的烟雾净化系统对铅烟等进行进化,加强对接触铅烟的员工的个人防护,要求劳动者个人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此外安排接触职业危害的人员定期(一年一次)进行体检,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做好健康监护。
3.2噪声危害: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引起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听力损失在25dB为耳聋标准,26-40dB为轻度耳聋,41-55dB为中度耳聋,56-70dB为重度耳聋,71dB以上为极度耳聋。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7dfd3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1.png)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不在预期的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更糟,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应急预案。
那么问题来了,应急预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1一、指导思想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时有效控制和处理事故,本着“反应迅速、处置得当”的原则,制定本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二、职业危害的目标分布根据公司生产特点,依据各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特点,确定以下地点为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目标。
xx车间xx工序 xx车间xxxx 储槽环保车间(工段)废水处理工序职业病危害事故级别:一般职业危害、重大职业危害三、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成人员及其分工1、指挥机构公司成立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人员由董事长、总经理及生产、技术、财务等部门领导组成。
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综合部),日常工作由生产部经理兼任。
事故发生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董事长任总指挥,总经理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生产部备注:若董事长不在时,由总经理任总指挥。
若都不在时,由生产部经理任总指挥。
2、职责指挥领导小组:jj 负责本单位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
kk 组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ll 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指挥部:jj 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kk 组织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ll 向上级汇报、向友临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④ 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指挥部人员分工: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部成员:事务部经理: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工作;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eab2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2.png)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针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规范,制定的一套应急救援预案。
预案的目的是确保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预案编制目的和任务1.明确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救援工作职责和责任分工。
2.规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协调和执行,并确保各相关单位合理配合。
3.明确危害事故发生时的救援原则和方法,保证救援工作高效、安全进行。
4.确保危害事故救援人员的安全,提高危害事故救援水平和效率。
二、预案组成部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预案编制目的和任务、预案适用范围、预案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应急救援工作的程序、任务和职责、救援物资和装备的配备、指挥与通信系统规定、应急培训、演练和评估、预案的修订与备份等多个部分。
三、预案适用范围四、预案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为了有效应对职业病危害事故,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配备合适的人员。
预案中应明确以下组织机构以及各机构的组成和职责:1.指挥部:负责协调指挥救援工作,包括人员、物资的调度和协调工作。
2.救援组:负责实施救援工作,包括救护、撤离和现场处理等。
3.保障组:负责提供物资、装备的配备和现场保障工作。
4.医疗组:负责现场抢救和医疗救援工作。
5.宣传组:负责危害事故的宣传和警示工作。
6.后勤支援组: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包括食宿、交通等。
五、应急救援工作的程序、任务和职责六、救援物资和装备的配备为了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工作,预案中应明确所需物资和装备的清单,并确保其在应急救援中的及时供应。
七、指挥与通信系统规定为了保证救援工作的协同进行,预案中应规定指挥与通信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包括各层级指挥部门、通信协调机构的设置和通信手段的使用。
八、应急培训、演练和评估为了确保预案的实施效果,预案中应规定应急培训、演练和评估的内容和要求,以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ceb85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5.png)
一、预案目的为了预防和应对职业病危害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1. 事故类型:主要包括尘肺病、职业中毒、噪声聋、放射性病等职业病危害事故。
2. 危害程度: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规模、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
四、组织体系1. 成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成员。
2. 指挥部下设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信息与协调组等。
五、应急响应流程1.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2. 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3. 救援组立即组织现场救援,疏散受影响人员,确保现场安全。
4. 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迅速送往医疗机构。
5. 物资保障组负责提供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6. 善后处理组负责处理事故善后事宜,包括赔偿、安抚家属等。
7. 信息与协调组负责向上级部门和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协调各方力量进行救援。
六、应急措施1. 现场救援:迅速切断事故源,隔离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2. 救护措施: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
3. 疏散措施:组织受影响人员有序疏散,避免拥挤和踩踏事故。
4. 防护措施:为救援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5. 通讯保障:确保通讯畅通,及时传达指令和信息。
6.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能力。
七、预案的培训和宣传1. 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 利用宣传栏、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知识。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525fa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9.png)
一、预案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事故应急救援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因职业病危害事故引发的应急救援行动。
三、事故分类及危害1. 事故分类:(1)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2)慢性职业病危害事故;(3)职业病危害事故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2. 危害:(1)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2)对设备、设施造成损坏;(3)对环境造成污染;(4)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四、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成:单位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
职责: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
2. 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的各专业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人。
职责:负责具体应急救援工作的实施。
3. 应急救援小组(1)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现场医疗救护;(2)现场保护组:负责现场警戒、隔离、封锁;(3)环境监测组:负责现场环境监测,防止污染扩散;(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调配、供应;(5)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通讯联络、信息报送。
五、应急救援程序1. 事故发生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迅速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制定应急救援方案。
3.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4. 医疗救护组立即对伤员进行救治,同时向专业医疗机构寻求支援。
5. 现场保护组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隔离、封锁,防止事故扩大。
6. 环境监测组对事故现场环境进行监测,防止污染扩散。
7. 物资保障组根据救援需要,及时调配应急救援物资。
8. 通讯联络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通讯联络和信息报送。
9. 救援工作结束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评估救援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六、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的职责。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四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e5a26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a.png)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生产经营、员工健康和环境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具体包括预防、监测、应急处理和事故调查等环节。
第三条本预案是企业和其他组织应急处理组织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的指导文件,具有强制性。
第四条本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的原则,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控、预防为主、强化监管、分类管理、分层负责、公众参与的原则,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便民利民措施,健全健康环境监管体系,加强风险防控、应急处置和事故应急处理技术支撑能力。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体制第五条企业和其他组织应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体制,并配备专业的应急处理人员。
应急处理组织由企事业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职业危害工种管理单位、劳动保护监督部门等有关单位参与组成。
第六条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由应急处理组织统一指挥,分为预防、监测、应急处理和事故调查四个环节,各环节负责人分别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
第七条应急处理组织应依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应急处理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处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预防工作第八条企业和其他组织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预防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第九条企业和其他组织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落实主体责任。
第十条企业和其他组织应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第十一条企业和其他组织应定期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建立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档案,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信。
第十二条企业和其他组织应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防护能力。
第十三条企业和其他组织应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预警机制,建立应急预警数据库,及时预警和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范文(三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8b857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b.png)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范文一、背景职业病危害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人长期接触或暴露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工作条件下,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类专业性健康问题。
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由于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造成工人伤亡、设备破坏或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给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和原则1. 目的:为了有效应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损失,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原则:(1)科学防治:根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和事故形势,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及时处置: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置,尽快控制事故发展,减少事故的后果。
(3)统一指挥:建立健全的指挥体系,明确各级各部门在事故应急处理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指挥有序、协调高效。
(4)科学救治:组织专业救护人员对伤员进行救治,并确保救护工作符合医学科学要求。
(5)信息公开:及时向公众发布有关事故的基本情况、应急处置进展等信息,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公开。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1. 领导机构:由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负责统一决策、指挥调度,协调各部门工作。
2. 应急队伍:根据企事业单位的规模和特点,配备应急救援队伍,并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
3. 职责分工:(1)总指挥: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组织指挥工作,确保应急处理按照预案要求进行。
(2)应急队伍:参与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事故调查、救援、医疗救治等。
(3)技术人员:负责事故现场勘察和事故原因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4)宣传人员:负责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进行宣传教育,加强群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意识。
四、应急预案1. 事前准备:(1)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明确预警、报警、警戒、指挥、救援、清理等环节。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73231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a.png)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背景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等原因造成的工人职业病发生、病程加重、康复期延长、转归不良,或者造成工人伤亡的事件。
职业病危害事故对工人健康和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应急救援预案对于事故的处理和工人健康的保护至关重要。
二、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企业提供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三、应急救援组织1. 职责和职权应急救援组织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包括综合协调组、现场救援组和后勤保障组。
各组的职责和职权如下:- 综合协调组:负责组织调度救援力量,协调各部门合作,统筹决策;- 现场救援组:负责实施现场救援和安全疏散,救护伤员,并与相关单位协调沟通;- 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后勤保障,包括食宿、交通、物资支持等。
2. 组织架构应急救援组织按以下结构组织:```- 应急救援组织- 综合协调组- 现场救援组- 后勤保障组```四、应急救援流程1. 事故发生阶段当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急救援组织应按照以下流程组织救援工作:- 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综合协调组组织调度救援力量,通知各组成员到达指定地点;- 现场救援组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和安全疏散;- 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 综合协调组在事故现场指挥救援工作,与相关单位协调沟通。
2. 应急处置阶段在应急处置阶段,应急救援组织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工作:- 综合协调组进一步组织调度救援力量,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场救援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实施救援行动;- 后勤保障组不断提供后勤保障,满足救援工作的需要;- 综合协调组及时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协助解决问题。
3. 救援结束阶段救援结束后,应急救援组织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工作:- 综合协调组对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现场救援组撤离现场,进行伤员清点和善后工作;- 后勤保障组组织后勤工作的收尾工作;- 综合协调组向相关单位报告救援情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与救援预案(4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与救援预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14d68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d.png)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与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制度与救援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不含首先、其次、另外、总之,最后等分段语句,简要介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与救援预案,以期提供参考。
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是指针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水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健全事故预测和预警机制。
职业病危害事故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建立事故预测和预警机制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事故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2.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理流程,包括事故报告、事故应对、事故调查等环节,以指导实际操作,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3.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信息共享机制。
及时、准确地报告事故情况,对于及时启动应急救援行动、组织科学有效的救援资源调度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畅通,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整合。
4.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演练,模拟真实情况,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
此外,还应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干部员工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建立健全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机制。
事故调查的目的在于查明事故原因,评估事故损失,并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责任程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建立健全的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机制,可以形成对事故原因和责任的深入分析和研判,为今后的预防和管理提供经验和依据。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救援预案是指针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通过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法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救援预案。
职业卫生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职业卫生危害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e0e21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a.png)
职业卫生危害事故应急预案职业卫生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精选11篇)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期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预先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职业卫生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精选11篇),欢迎大家分享。
职业卫生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篇1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指导和规范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和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人民财产损失,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一、预测预警二、应急响应处置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事发地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指挥部应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响应原则,迅速启动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按要求做好有关信息的报告;要根据实际情况及事故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级别,有效控制事故,减少危害和影响。
同时,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要做好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并防止可能发生的爆炸事故,应根据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规模、程度和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保证必要的技术和物资支持。
各级应急处理相关专业部门要按照预案的规定,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按照边抢救、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原则,具体负责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取证、控制和查处,实施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病人医疗救治、职业卫生学调查、中毒原因确定等工作,并随时向同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应急处理工作的进展情况。
三、现场调查处理程序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调查、确认、处理和综合评估工作;组织相关单位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负责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处理工作;负责组织事故专家组。
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负责对事故伤亡人员进行医疗救援;协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事故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和预防,调查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已造成的人群健康危害状况,为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fd50f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7.png)
应急救援预案范本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做好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情况建设单位:× ×公司企业性质:×××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投资:总投资× ×万元生产规模:×××二、管理机构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指挥和管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包括: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现场指挥应急救援;信息上报等。
三、协助部门1.本单位设备负责人定期检查应急救援设施,做好记录,确保应急救援设施完好。
2.本单位车间管理员按照预案要求组织本车间人员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做好演练记录。
四、应急救援基本内容1.本单位工作场所中主要危险因素分布。
2.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分布。
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职责划分和指挥部架构图。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用人单位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最高管理者、职业卫生主管、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各级车间负责人等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日常工作由职能部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兼管。
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工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最高管理者任总指挥,职业卫生管理代表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发生事故后的安全地点。
若管理层人员不在企业时,由职业卫生主管和生产部负责人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各部门要成立相关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根据公司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的安排落实到人。
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四篇)
![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c2e13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0.png)
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事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职业因素引起的疾病或损害。
职业病事故的发生对工作岗位上的工人和员工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份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共____字。
一、概述1.1 预案目的此预案旨在建立一体化的、科学有效的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保障职业病事故的及时处理和伤员的救治,减少职业病事故带来的损失。
1.2 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事业单位职业病治理领域,包括职业病事故发生的预防、应对、处置和救援。
二、预案编制和修订2.1 预案编制由岗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牵头,与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职业卫生专家等共同制定。
2.2 预案修订本预案每年进行一次修订,或者在出现重大职业病事故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订。
三、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步骤3.1 发现和报告对于职业病事故,必须第一时间发现和及时报告。
对于职业病事故的发现,应由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现场工作人员等进行。
3.2 切断危险源一旦发现职业病事故,首先要立即切断危险源,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伤员的安全。
3.3 快速救援快速救援是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环节。
救援人员应尽快到达现场,对伤员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并尽快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3.4 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职业病事故发生后,必须进行详细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
四、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措施4.1 紧急报警在发生职业病事故时,首先要拨打急救电话或拨打事故救援电话报警。
通知相关救援力量到达现场。
4.2 切断危险源根据职业病事故的具体情况,及时切断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
4.3 伤员救助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尽快对伤员进行救助。
根据伤员的伤情,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和防护措施,并尽快将伤员转运至附近医疗机构治疗。
4.4 组织疏散和撤离根据职业病事故的情况,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疏散和撤离,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职业病危害事故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a02e9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3.png)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场所和作业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有毒有害气体、毒物、强腐蚀物质、刺激物质和高温等对员工生命健康造成急性危害的工作场所;2. 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场所;3. 长期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可能导致慢性职业病的工作场所。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全面领导和指挥。
2. 设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3. 各部门、各车间应成立应急小组,负责本部门、本车间的应急救援工作。
四、应急救援措施1. 事故发生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切断事故源,防止事故扩大;(2)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3)组织人员撤离事故现场,确保人员安全;(4)拨打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救援。
2. 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组织应急小组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2)通知相关部门,协调救援资源;(3)启动应急预案,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4)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 应急救援措施包括:(1)紧急疏散:组织事故现场人员撤离,确保人员安全;(2)现场处理:切断事故源,防止事故扩大;(3)医疗救援: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4)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情况;(5)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五、应急救援保障1. 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储备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设备;2. 加强应急救援人员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3. 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六、应急预案的修订1. 根据实际情况,对本预案进行定期修订;2. 修订后的预案应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审批。
2024年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
![2024年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97a56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e.png)
2024年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____年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病危害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职业病危害是指工作环境中的一系列因素,如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对工作人员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职业病危害,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制定本预案旨在应对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工作人员在面对职业病危害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救援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作人员的伤害。
二、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一)危害源监测与评估组负责对工作环境中的危害源进行监测与评估,并及时向救援组和职工提供相关信息和监测结果。
(二)职业病应急救援指挥组负责指挥、协调和管理职业病应急救援工作,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措施和方法,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救援力量组包括救援人员、救援设备、救援车辆等,负责实施现场救援工作,并确保救援力量的迅速到达,并在必要时上报相关部门。
(四)宣传教育组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
(五)协调指导组负责协调与其他部门、单位的合作,通报应急救援情况,制定应急救援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流程(一)预警和报告1.危害源监测与评估组及时监测和评估工作环境中的危害源,并发现问题时及时报告给应急救援指挥组。
2.应急救援指挥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救援力量前往现场,并通知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救援。
(二)现场救援1.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然后寻找被困人员,并进行初步救援。
2.对被困人员进行伤情评估,并根据情况决定是现场救治还是转移到医院。
3.救援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危害源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如化学物质泄漏时要进行污染防控,物理因素危害时要采取隔离措施等。
(三)伤病职工救治和后续处置1.将伤病职工转移到医院进行救治,对伤病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并上报相关部门。
2.伤病职工康复期间要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确保其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基本情况1、危险性分析:本厂是一个以生产*******等医药产品为主的化工企业,工艺流程复杂,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生产过程连续性的特点。
主要原辅料甲苯、甲醇、乙酸乙酯、盐酸、硫酸、正己烷、四氢呋喃等易燃、易爆、腐蚀性危险品。
上述物质在突然泄漏、操作失控的情况下,存在着火灾爆炸、人员中毒、被酸灼伤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
2、公司内应急设施及人员状况:本公司已经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在员工进公司前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在进公司后按规章制度组织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每年1次)或不定期(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开展职业健康抽查,努力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和应变能力。
本公司各车间、岗位配备医疗急救箱。
二、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和分工1.指挥机构:(见附表)公司成立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由总经理、常务副总、安环总监、生产副总、安环部、生产部、工程部、综合办、销售部、财务部等部门领导组成,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即职业健康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全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安环部。
如果组长不在公司时,由副总组长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2.职责指挥领导小组:(1)负责本单位的“预案”的制定和修订;(2)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3)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4)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5)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6)向上级回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7)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指挥部人员分工:1.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为全司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第一负责人,对本司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全面责任。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负责开停车命令的发布,以及人员撤离、抢救、设备抢修等具体工作的安排布置。
3.综合办主任:负责车辆调动、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外部联系、协调、外部救助。
4.仓储主管: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5.销售部长:负责伤员送医的车辆运送,协助管理部做好其他临时工作。
6.安环部经理: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交通、车辆和人员管制,人员疏散指挥,演习现场的摄像工作,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向公司提出改进建议和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罚意见。
7.工程部经理: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现场的建、构筑物、设备、电气、通讯指挥。
8.生产部经理:负责向公司高管报告并及时地传达相关指令,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及事故处理的组织工作。
9.质量部经理:对下风扩散区域及事发现场进行监测,确定并及时向总指挥汇报结果。
10.义务消防队长:负责指挥事故现场的消防救灾、人员疏散、人员清理、警戒保卫和车辆交通管制等工作。
11.医疗救护队长: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以及与医疗救护有关的内部、外部联系、协调、外部救助工作。
负责救护车辆的安排到位。
12.财务部长:负责应急处理的财务支出预算、结算工作。
各专业救援组职责及分工:1)最早发现事故者应立即向车间、公司高管、疾控中心报告,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2)车间接到报告后,应迅速通知有关车间、部门,要求查明事故部门及发生原因,下达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通知指挥部成员及疾控中心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3)指挥中心成员通知所在部门按专业对口要求,迅速向主管上级公安、劳动、环保、卫生等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
4)发生事故的车间,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通过切断物料或倒槽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
如泄漏部位或事故状态不能控制的,应向指挥部报告,并提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
5)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配戴好防毒面具等相应的防护用品,首先查明事故现场有无人员中毒,以最快速度将中毒者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
6)指挥组成员到过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规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外援。
7)综合办、安环部到达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的单位,在查明泄漏部位和范围后,视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车决定。
若需紧急停车则按紧急停车操作程序通过三级调度网,即司调度室、车间主任、班长来执行。
8)治安队到达现场后,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如有有毒气体扩散危及到司内外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友好单位,司外过往人员在区、市指挥部人员指挥协调下,向上侧风方向的安全地带疏散。
9)医疗救护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与疾控中心人员配合,应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10)质检中心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迅速查明毒物浓度和扩散情况,根据当时风向、风速,制定扩散方向和速度,并对下风扩散区域进行监测,确定结果。
并监测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必要时,根据指挥部命令,通知扩散区域内人员撤离或指导采取简单有效的保护措施。
10)抢险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险指令,迅速进行设备抢修,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
11)当事故得到控制时,立即成立二个专门工作组,第一组,在工程部指挥下,组成由设备动力、机修、电仪和发生事故车间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夜间发生事故,由司调度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指挥事故处置和落实抢修任务。
第二组,在组长指挥下,组成安环部、生产部、综合办、质量部和发生事故车间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原因有制定防范措施。
三、信号规定公司救援信号主要使用电话报警联络:四、其他规定和要求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的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具体措施有:1、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人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合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初要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
2、按照任务分工做好物资器材准备,如;必要的指挥通迅、报警、消防和抢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
3、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提高救援能力。
4、对全司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常识教育。
5、建立完善各项制度:(1)值班制度:建立昼夜值班制度。
(2)检查制度;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及器具保管情况。
五、安全准备工作(1)通讯畅通:在试生产、正式生产过程中所有内线电话畅通无阻。
(2)消防设施器材、应急器材齐全到位并处于完好状态,二、事故设想及处理措施1.中毒1.1.原因分析:设备老化腐蚀严重;视镜、管道破裂;阀门操作时损坏;法兰垫片老化;作业人员违规操作。
1.2处理措施:发生事故的车间,在车间主任的带领下,穿戴好防毒面具及其他相关防护用品,一方面,立即将中毒者、摔伤员工搬至上风向安全地带,并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等待医疗救护队到来。
另一方面,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通过关闭泄漏源两端阀门,切断物料,倒槽的方法处理,使用雾状水以吸收稀释空气中毒气浓度。
1.3.防范措施:加强设备保养和巡回检查,安装报警装置并保持完好有效。
1.4.人员撤离路线:无关人员立即向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域。
2. 储槽泄漏2.1.处理:立即按相关操作规程紧急将槽内物料转移到备用槽;人员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抢救伤员、立即联系医院急救;向主管领导和公司高层报告事故的原因、部位、经过;积极扑灭火情抢救公司财产,控制事故扩大,尽量减少损失;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落实责任、预防措施,对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2.2防范措施:确保自动报警系统准确、灵敏、可靠,加强对上岗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分析、判断、预防事故的能力。
加强巡回检查,确保液位计、抽气系统、压力表处于正常状态。
3.喷酸伤人事故3.1.处理:立即关闭喷酸设备相关进出阀门,然后立即脱去受伤者被污染的衣物,再用大量的流动的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再用5%的碳酸氢纳溶液冲洗,视伤情决定是否将受伤者送医院,如果眼睛被酸碱灼伤,应用流动清水冲洗(水压不要太高,以防冲坏眼角膜)15分钟以上,并要不断转动眼球,也可把面部浸入盆中,拉开眼睑左右摇动,将头部酸碱冲去后,然后送医院治疗。
待伤者送入医院治疗后抢修喷酸管线。
3.2防范措施:员工进入生产区特别是酸管线附近时,一定要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头盔等;巡回检查时,应注意周围的变化,夜间携带一定的照明工具;检修时联系好有关岗位抽尽余酸,并要戴好防酸面罩和防护用品;对容易泄漏的贮罐、管道、阀门、法兰进行勤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决不留下事故隐患;装酸登高作业时,要防止平台栏杆残缺、腐蚀现象,特别是夜间进行酸作业要有足够的照明。
4.吸入粉尘4.1 健康危害:以呼吸道吸入为主,也可经皮肤吸收。
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也能经无损皮肤吸收。
4.2 侵入途径:以呼吸道吸入为主,也可经皮肤吸收。
4.3泄漏处理:如眼或皮肤受污染,应用清水冲洗,并转眼科、皮肤科处理。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气管支气管炎,呼吸困难,持续咳嗽、咳痰,有时痰中带血。
有时可并发哮喘,如影响上颌窦及额窦时,可产生全鼻窦炎的临床症状。
如溅入眼睛可引起流泪、瓶羞明或结膜炎,睑结膜炎,曾有对眼睛晶状体损伤的报道。
根据密切接触史,短时间出现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参考现场卫生学调查,排除类似表现的疾病,综合分析,进行诊断。
附件一:重大事故报告程序附件二:重大事故指挥程序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副组长:成员:附:安全器材分布1.过滤式防毒面具:莫西沙星车间4套阿托伐他汀车间4套、喹啉酸4套2.机修车间4套、3.背带式安全带:机修班4条,其他车间各2条;4.安全防酸头盔(含挡酸玻璃):各车间4个5.空气呼吸机2套/车间6.应急药品箱:每部门、车间各1个(配湿润烫伤膏1~2支,创可贴1~2包,克痢莎1盒,藿香正气水1瓶,风油精2~4瓶,清凉油1~3盒,5%碳酸氢钠溶液200~500ml 等)。
7.应急冲淋和洗眼设施:公司在各重要岗位均安装有应急冲淋和洗眼装置,各车间、罐区、仓库都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