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德育渗透 文道结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德育渗透文道结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

我国古代统治阶级、教育家非常重视德育,古代的卓越人物更是重视自己思想品德的培养。

《论语》中大部分内容谈的都是思想品德修养的问题,其中有一段话说道:“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这段话明确地把思想品德修养放在第一位,把学习《六艺》放在第二位。

初中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面对的是刚刚脱离童年、处于“断乳期”期初中生。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对人、对事、对社会开始形成自己的看法,而这段时期他们的思想很不稳定,正是需要被人正确引导的阶段。

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语言文字的同时,必须结合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挖掘教材的育人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自身要求。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人为本,文道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1 明确目标,现实需要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要把德育放在首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要求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德智两方面均得到发展。

凡是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都是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加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人才的需求,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迫在眉睫。

思想教育的目标因文而异,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

我们在教学必须中要明确每一篇课文的思想教育目标,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张冠李戴。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社会实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就要启发学生领会作者对亲人对大陆不尽的思念,使学生产生企盼台湾回归、维护祖国统一的强烈心愿。

不同的课文,应有不同的德育目标。

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蕴涵丰富的德育因素,读之诵之,学生在吟诵中感悟、积淀、升华,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心胸得以开阔。

他们会为祖国山河的壮美而击节,为志士仁人的忧思而扼腕,叹时光之长流不回,惜岁月更替之难改。

这些文章在使学生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同时收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还能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和感染。

2 营造氛围,导语渗透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绘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创造情境,营造德育氛围,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共鸣。

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真实化,使语言文字附于生命,学生深切体会其中的生动、真实。

不管阅读哪类课文,都要引导学生把心摆进去,入其境而知其事,明其境而通其情。

同时还要结合具体文本,精心设计富有德育内容的导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在《颐和园》的教学中,可以先展示颐和园的彩色挂图向学生介绍。

接着问学生谁知道挂图中的大名园建在哪里?为什么中外游客都喜欢到园内看一看,走一走呢(因为它是我国人民自己设计和建造的,是我国造园技术和艺术的结晶)?最后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就是通过看图来学懂生字、理解生词、掌握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这样的讲解式的导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国情教育,使他们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 丰富内容,讲求方法
初中语文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涵盖面较广。

对初中学生而言,它至少包括这样一些内容:一是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二是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四是养成自觉的法律意识;五是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第一,用生动感人的英雄人物去净化学生的心灵。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

因此,在分析描写这些人物的作品时,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他们身上闪烁着的最耀眼、最动人、最可以世代相传的人文精神、思想光辉、精神和人格力量,使学生能真正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例如《我的信念》中的居里夫人,《生命的意义》中的保尔这些典型的形象,都能给学生无比的震憾,学生会明白:生活属于强者。

《俭以养德》、《谁是最可爱的人》本身就是思想教育的好例子,强调“俭朴”,反对奢侈;学生品味文中志愿军战士的生活,能体会到“坚强的品质”对人成长的重要。

第二,用美好的景物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写景的方法,更要注意培养提高其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对祖国的锦绣河山欣赏、赞叹的同时,陶冶情操,增强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第三,用历史和今天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
感。

第四,用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思想。

总之,教育贵在以人为本,以德为先,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文道结合,这样才能在新形势新课改的大语文背景下谱写崭新的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