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1届贵州省遵义市省级示范高中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2021届贵州省遵义市省级示范高中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
综合
遵义市省级示范高中2021届
高三
第二次联考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等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非网上阅卷学校在该处填写准考证号或考号)。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否则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I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Ba: 137 S:32 0: 16 Ca: 40 H:1 C:12 Fe: 56 Zn: 65 Mg: 24 Na: 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A.C、H、0;C、H、O、N;C、H、O、N、P
B.葡萄糖、蛋白质、DNA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麦芽糖、多肽、碱基
2、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3、某病毒遗传物质中,A:G:C:U=1:2:3:4,通过逆转录形成DNA分子,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模板、原料、能量等
B.逆转录形成的DNA分子中A:G:C:T应是1:1:1:1
C.逆转录在病毒细胞中进行
D.逆转录的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参与
4、贵州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
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针叶林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常绿阔叶林中的动物有分层现象
B.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初生演替
C.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抵抗力
稳定性最强的是草丛生态系统。
D. 人类活动往往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5、下列实验设计思路和研究过程最相近的一组是
①卡尔文追踪检测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发现卡尔文循环
②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衍射图谱,通过计算和模型建构,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③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④鲁宾和卡门利用分别标记H2O和CO2,发现只有供给H2 的小球藻释放,证实光合作用中的氧气来自于水
⑤赫尔希和蔡斯用和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检测放射性的分布,发现DNA是遗传物质
A.①和⑤ B.④和⑤ C.②和③ D.④和①
6、某种淋巴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成熟的穿孔素分子由5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该细胞解体死亡。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穿孔素是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抗体
B.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在浆细胞中也存在
C.穿孔素的合成和分泌都要消耗能量
D. 淋巴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要依赖膜的流动性
7、“绿色生活,可持续发展”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下列有关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在饲料中加入“瘦肉精”,人食用猪肉后能降低“高血脂”的发病率:
②自备购物袋;不用塑料方便袋;
③建立空调凝结水和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水资源:
④大力发展、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⑤可吸入颗粒(例如硅酸盐粉尘)形成气溶胶,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⑥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A.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⑥
8、反兴奋剂是每届体育赛事关注的热点。
利尿酸是一种常见的兴奋剂,其分子结构如图,关于利尿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是芳香烃
B.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它不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D.它能发生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大理石溶于醋酸:
B. 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至刚好沉淀完全:
D.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B.已知则2g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
C.常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则该反应的 H<O
D.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 H的相同。
11、W、X、Y、Z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Y是植物生长所需化学肥料中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1.5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沸点:Z一定高于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强于Y
C.仅由W、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属于盐类
D.W、X、Y、Z都能分别与氯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
12、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恒容时,温度升高,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常温下,向l00mL0.01mol 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 MOH溶液,如图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HA为一元强酸
B. MOH为一元弱碱
C.N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D.若K点对应的溶液的PH=10,则有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内匀速转动过程中,线圈输出的交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
B.交流电的频率为5 Hz
C. 0.2s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最快
D. 0.3s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最快
15、如图所示,平直路面上有A、B两块挡板,相距6m,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8m/s的初速度
从A板出发向右运动,物块每次与A、B板碰撞后以原速率被反弹回去,现要求物块最终停
在距B板2m处,已知物块只与A档板碰撞了一次,则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 8
B.4
C.2
D. 1.2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四分之一圆柱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在圆柱体和光滑墙壁之间,且不计圆柱体与正方体之间的摩擦,正方体与圆
柱体的接触点的切线与右侧墙壁成角,圆柱体处于静止状态。
则
A.地面对圆柱体的支持力为Mg
B.地面对圆柱体的摩擦力为mgtan
C.墙壁对正方体的弹力为
D.正方体对圆柱体的压力为
17、在绝缘水平面上有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连线中点为O,以O为中心作一个正方形,四个顶点为a、b、c、d,且ab和cd与两点电荷的连线平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的场强相同
B.c、d两点电势相等
C.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小于a点的电势能
D.将电子从b经a、c移到d,电场力做功为0
18、2021年6月13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施手控交会对接,对接后组合体在离地面340km-370km的高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分析正确的是
A.“天宫一号”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对接前,“神舟十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必须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
C.对接前,“神舟十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必须在较高轨道上点火加速;
D.对接后,组合体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1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0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C为电容器,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仪表,当R2的滑动触头P向右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C的带电量增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均减小
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增大
D.电压表读数变大,电流表读数变小
20、一个质量为m的自带动力的玩具电动小车从斜面底端,无初速度向上运动一段距
离x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为W1,摩擦力做功为W2,牵引力做功为W3,末速度为v,则
A.玩具车的机械能增加为W1+W3
B.玩具车的重力势能增加了W1
C.玩具车的动能增加为W2+W3
D.玩具车的机械能增加了 +W1
2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的分界线MN的右侧空间存在一个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
场区域,磁场方向竖直向下,MN左侧有一个矩形导线框abcd,线框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
向右运动并进入MN右边的磁场区域,设ad、bc两边进入磁场的时刻分别为t1、t2,ad
边始终与分界线MN平行,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形状不变,则下列四个图像可能反映线框
向右运动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的是
第Ⅱ卷
22、(9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动能定理,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气垫道轨上
的某点B处,调节气垫轨道水平后,用钩码牵引滑块做功,每次滑块均从同一位置A静止
释放,用滑块前端的力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测出力F,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改变钩码个数,由此改变拉力,重复上述实验.
(1)该同学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为
d=____mm,用
前面已知的物理量表示速度V=____.
(2)设A.B之间距离为S,则每次力对物体做功为W=FS,为了研究W与V的关系应作
出
的关系图像(从图像中选择).
(3)设滑块质量为m,则该图线中斜率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
23、(6分)(1)小量程电压表,其量程
为1V,内阻未知,要精确测量其内阻,
现用欧姆表粗测内阻,选择开关打
到档的X100档位,调零后进行测量,
若电压表能被安全测量;
①欧姆表的红表笔应接电压表的
极(“+”或“-”)
②测得欧姆表读数如图,则电压表的
内阻Rv=_______
(2)为了进一步测量电压表内阻,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电压表量程l.0v B.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为15K
C.电流表A1,量程0.5mA,内阻约为100 D.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为0.2
E.滑动变阻器R1,0-20欧,额定电流1A. F.滑动变阻器R2,0-1750欧,额定电流l0mA
G.定值电阻R3=10欧。
H.电源为干电池一节,电动势1.5 V.内阻不计
I.导线若干,开关一只。
为了精确测量电压表内阻,且读取要求从零开始变化,则电流表应选_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下同),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
24、(14分)2021年12月14日晚,质量约为5吨的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成功实施软着陆。
如图所示,月球没有大气“包裹”,用降落伞实现软着陆等办法行不通。
现采取在距离月球15公里近月点处开起动力,发动机的喷口水平向前喷出气体,发动机的推力6000N,使嫦娥三号探测器以抛物线轨迹下降到着陆点上空,到达离月面4
米处悬停,关闭发动机,让嫦娥三号探测器做自由落体运
动。
由于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不大,所以落地速度并不
大。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的数值取小数点
后一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 )
(1)嫦娥三号探测器落地速度是多大?
(2)求嫦娥三号探测器在15公里处推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
(3)求嫦娥三号探测器在15公里处的实际加速度?(该处重力加速度可取月球表面重
力加速度计算)
25、(18分)在竖直平面内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x轴沿水平方向,如图甲所示.第二象限内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1,坐标系的第一、四象限内有一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交变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场强E2=E1/2,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一个比荷q/m=10 C/kg的带正电的小球以v0=4m/s的速度从一x轴上的A点垂直于x轴由
进入第二象限,并以v1=8m/s速度从+y轴上的C点沿水平方向进入第一象限,从粒子通过
C点开始计时,磁感应强度B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方向为正方向),g=10 .试求:
(1)带电粒子运动到C点的纵坐标值h及电场强度E1的大小;
(2)+x轴上有一点D,OD=OC,若带电粒子在通过C点后不再越过y轴,且要使其恰能
沿x轴正方向通过D点,求磁感应强度Bo的大小及其磁场的变化周期T0.
26、(13分)
(一)(8分)在含有物质的量各为0.1 mol FeCl3、H2SO4、Cu(NO3)2的溶液500
mL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n(Fe2+)与加入n(Fe)的关系如图A(请注意识图,该题图
中每小正方格长度为0.05mol)。
(提示:忽略离子水解产生的影响;如果有硝酸根被还原时,则生成一氧化氮气体)
(1)写出图中n(Fe)从0.125mol-0.225 mol段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2)写出图中n(Fe)从0-0.05 mol段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请在图B中画出溶液中n(Fe3+)与加入n(Fe)的变化关系图
(4)当反应进行到最后,取该溶液2mL加入试管中,为了证明该溶液中有NO3-存在,可以向试管中在滴加_______。
A.酸性KMnO4溶液 B.含有盐酸的KSCN溶液 C.碘水 D.次氯酸钠溶液
(二)(5分)下图是电解槽的剖面图,箭头的方向指的是气体或溶液的流向,阳离
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现要用此装置来通过电解分离Na2SO4和NaOH的混合溶液,
则向装置中通入A1溶液和A2溶液(A1溶液是Na2SO4和NaOH的混合溶液,A2溶液是NaOH 的稀溶液)。
电解一段时间后,装置中流出:B2溶液(是NaOH的浓溶液)和B1溶液,C1
气体和C2气体。
(1) C2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2)请写出阳极反应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述阴极室能流出NaOH的浓溶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现有0.175mol/L醋酸钠溶液500mL(已知醋酸的电离常数Ka=1.75x10 )
(1)写出醋酸钠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图像能说明醋酸钠的水解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溶液中c (Na+)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B.CH3COO-的水解速率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3)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下列少量物质,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
A.冰醋酸 B.纯碱固体 C.醋酸钙固体 D.氯化铵固体
(4)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后,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式能成立的有
(5)欲配制0.175mol/L醋酸钠溶液500mL,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_g无水醋酸钠,溶于适量水中,配成500mL溶液。
方案二:用体积均为250 mL且浓度均为________的醋酸与氢氧化钠两溶液混合而成(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
(6)在室温下,0.175mol/L醋酸钠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已知醋酸根的水解反应的平衡常
数K=Kw/Ka(CH3COOH))。
28、(16分)在实验室测定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用符号 w(Na2CO3)表示],称取此混合物5.lg,溶于水中,配成250mL溶液。
a. (10分)方案一:沉淀法测w(Na2CO3)利用化学反应把HCO3-、CO32-完全转化为沉淀,称取沉淀的质量,由此计算混合物中w (Na2CO3)。
(1)量取100 mL配制好的溶液于烧杯中,滴加足量沉淀剂,把溶液中HCO3-、CO32-完全转化为沉淀,应选的试剂是___________ (填编号)。
A.CaCl2
B.MgSO4
C.NaCI
D.Ba(0H)2
(2)简述证明HCO3-、CO32-已完全沉淀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提取沉淀,则过滤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洗涤沉淀,简述洗涤沉淀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干燥充分,称取沉淀的质量为9.8g,由此计算w(Na2CO3)。
如果此步中,沉淀未干燥充分就称量,则测得w (Na2CO3)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无影响)。
b.(6分)方案二:滴定法测w(Na2CO3)量取25.00 mL配制好的溶液加入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试剂,摇匀,用0.2000 mol/L的盐酸进行滴定到终点。
重复此操作2次,
消耗盐酸的体积平均值为20.00 mL。
[已知饱和的碳酸溶液PH为3.9]
(1)量取25.00 mL配制好的溶液,应选择_______________仪器来完成。
(2)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法测得w(Na2CO3)=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29、(10分)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在B点时说明植物的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处于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的状态。
(2)在乙图中,进行这一系列测定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的无关变量包括_________;
从图中来看,对新鲜蔬菜的保存过程中,应将氧气浓度控制在__________左右有利于延长
保鲜期。
(3)在丙图中,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各图的信息分析,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分)如图甲表示某果实成熟时乙烯(C2H4)引起纤维素酶的形成,图乙为该果实
成熟后硬度、纤维素含量、纤维素酶活性等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分析乙烯诱导纤维素酶的形成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的____过程而实现。
①
和② 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异是:组成①的五碳糖为____,②中特有的碱基是_____。
该图表
明基因控制果实成熟是通过控制________而实现的。
(2)活性纤维素酶从细胞排出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
若纤维素酶由a个氨基
酸构成,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含有b个胸腺嘧啶,则该基因至少含有_________个鸟嘌呤。
(3)图乙显示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被降解有关,依
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果实采摘后延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可以是________。
31、(8分)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土壤的通气
状况是否会对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影响呢?一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帮
他完善相关内容。
材料用具:烧杯、试管、纱布、蒸馏水、淀粉糊、碘液、斐林试剂、石蜡油。
实验方案:
(1)制备土壤浸出液:
选取较肥沃农田,取适量土壤,放入垫有纱布的烧杯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充分
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备用。
(2)另取两只烧杯,编号A、B,放入等量淀粉糊。
在两只烧杯中各加入30毫升
________,并在A烧杯中滴入适量___________,B烧杯不做处理,作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两只烧杯放置在20℃下7天后,分别取A、B两只烧杯中的液体各20毫升,各
放入两支试管中,编号为A1、A2,B1、B2。
(4)在A1、B1加入碘液并振荡混匀,在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振荡混匀后加热。
观察四支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
讨论:
如果A1比B1的颜色______,B1比B2的颜色_______,说明在有氧条件下,土壤微生物
对有机物分解能力较强。
如果A1比B1的颜色______,B1比B2的颜色________,说明在无氧条件下,土壤微
生物对有机物分解能力较强。
32、(12分)野茉莉的花色有白色、浅红色、粉红色、红色和深红色。
(1)研究发现野茉莉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b1-白色、b2-浅红色、b3-粉红色、
b4-红色、 b5-深红色),复等位基因彼此间具有完全显隐关系。
为进一步探究 b1、
b2……之间的显隐性关系,科学家用5个纯种品系进行了以下杂交试验:
则b1、b2、b3、b4、b5之间的显隐关系是____(若b1对b2为显性,可表示为b1>b2,依次类推)。
据此可知野茉莉花色基因型有______种。
(2)理论上分析,野茉莉花色的遗传还有另一种可能:花色受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显性基因对颜色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
加性。
请据此分析一株杂合粉红色野茉莉(AaBb)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区分上述两种可能,可用一株什么品系的野茉莉进行自交?_______________,
并预期可能的结果:若F1表现型为____________,则为第一种情况;
若F1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为第二种情况。
(4)野茉莉叶片颜色有深绿(DD)、浅绿(Dd)、白色(dd),白色植株幼苗期会死亡。
现有深绿和
浅绿野茉莉进行杂交得到F1,让F1植株相互授粉得到F2,请计算F2成熟个体中叶片颜色的表现型及比值______________。
(二)选做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到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各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所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 (15分)
1、(6分)如图,一个导热气缸竖直放置,气缸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与气缸壁紧密接触,可沿气缸壁无摩擦地上下移动。
若大气压保持不变,而环境温度缓慢升高,在这个过程中(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缸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封闭气体对外做功
C.气缸内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 D.封闭气体吸收热量
E.气缸内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分子数减少
2、(9分)如图所示,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圆筒,内部横截面积S=0.01 ,中
间用两个活塞A、B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B都可沿圆
筒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但不漏气。
A的质量不计,B的质量
为M,并与一劲度系数k=5x10 N/m的较长的弹簧相连,已知
大气压强P0=lxl0 Pa,平衡时,两活塞间的距离L0=0.6m,现用
力压A,使之缓慢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后,保持平衡,此时,用于
压A的力F=5x10 N,求活塞A向下移动的距离。
(假定气体
温度保持不变)
34、【物理选修3-4】 15分)
1、(6分)如图,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
x=-0.2m和x=1.2m处,两列波的速度均为v - 0.4 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2 cm。
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像(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0.2 m和x=0.8 m
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
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 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
断正确的是
(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
分为0分)
A.两列波相遇并经过重叠区域后,它们的振幅、速度、波长仍不变;
B.t=1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
C.t=1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
D.t=0.75 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E.质点P、Q的起振方向都沿y轴负方向。
2、(9分)透明光学材料制成的棱镜的正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折射率为n= ,一束波长为566 nm的单色光与底面平行射入棱镜,如图所示,入射点为O,OC间距大于
AC求:
(1)此单色光在棱镜中的波长;
(2)这束光线从哪个面首先射出?出射光线的方向如何?计算后回
答并画出光路图.
35、【物理选修3一5】(15分)
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为
1.62eV-3.11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
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
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锌板的
逸出功为3.34eV)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
B.用能量为11.0eV的电子轰击,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
激发态。
C.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能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
D.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且使
氢原子电离
E.用频率为v=5×10 Hz的电磁波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
离出自由电子(h=6.6×10 Js)
2、如图所示,一辆质量M=3kg的小车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有一质量
m=lkg的光滑小球B,将一轻质弹簧压缩并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6J,小球与小
车右壁距离为L,解除锁定,小球脱离弹簧后与小车右
壁的油灰阻挡层碰撞并被粘住,求:
(1)小球脱离弹簧时小球和小车各自的速度
大小;
(2)在整个过程中,小车移动的距离。
36、【化学一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南海某小岛上,解放军战士为了寻找合适的饮用水源,对岛上山泉水进行分析化验,
结果显示水的硬度为28(属于硬水),主要含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请思考下列问题:
(1)该泉水属于_________硬水(填写“暂时”或“永久”)。
(2)若要除去Ca2+、Mg2+可以往水中加入石灰和纯碱,试剂添加时先加________ 后加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常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如NaR、HR来进行水的软化,若使用HR作为阳离子交换
树脂,则水中的Ca2+、Mg2+与交换树脂的________起离子交换作用。
若使用NaR作为
阳离子交换树脂,失效后可放入5%~8%_____________溶液中再生。
(4)岛上还可以用海水淡化来获得淡水。
下面是海水利用电渗析法获得淡水的原理图,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SO42-等离
子,电极为惰性电极。
请分析下列问题:
①阳离子交换膜是指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