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激光谐振腔的自再现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1:试利用往返矩阵证明共焦腔(腔的中心为两个镜 面的公共焦点, R1 R2 L )为稳定腔,即任意傍轴光线 在其中可以往返无限多次,而且两次往返即自行闭合。
作业2:由凸面镜和凹面镜组成的球面腔,如果凸面镜 曲率半径为2m,凹面镜曲率半径为3m,腔长L为1m, 腔内介质折射率为1,此球面镜腔是何种腔(稳定腔, 临界腔,非稳腔)?
腔的两个相邻纵模频率之差 间隔,简称纵模间隔。
q
称为纵模的频率
c q vq 1 vq 2 L
腔的两个相邻纵模频率之差 q 与 q 无关,只 与腔长和腔内介质的折射率有关,腔长和折射率越小, 纵模间隔越大。
横模
理论分析表明,经过足够多次的往返传播之后,腔内 形成一种稳定场,其分布不再受衍射影响,在腔内往返一 次后能够“自再现”出发时的场分布。
dn(t )
n(t ) n0 exp(
t
R
)
R

n0exp(Βιβλιοθήκη tR)dt
1 t dn(t ) t n0
1 n0 t t exp( )tdt n0 0 R R
t R
2.2.3 无源腔的品质因数Q
nh V
Q 2 R
腔的品质因数表示光腔的储能与损耗的特征。损 耗愈小,Q值愈大,光腔的储能性愈好,腔内光子寿命 愈长。
a2 1 L
时,可近似认为均匀平面波是它的一种本征模。式中, a 代表腔的横向尺寸,如圆形反射镜的半径; L 为谐振 腔的腔长; 为激光波长。
利用均匀平面波讨论开腔中傍轴传播模式的谐振 条件 考察均匀平面波在腔中沿轴线方向往返传播的情 形。当波在腔镜上反射时,入射波和反射波将会 发生干涉,多次往复反射时就会发生多光束干涉。 为了能在腔内形成稳定振荡,要求波能因干涉而 得到加强。
若光线在谐振腔内往返任意多次也不会横向逸出腔外,
2.3.1 光线传播的矩阵表示
一、光线矩阵
列阵 称为光线在某一截面处
的光线矩阵。
二、光线变换矩阵
称为该光学系统的光线变换矩阵,它描述了光学系
统对傍轴光线的变换作用。
符号规则: +,出射点位于轴线上方 +,向轴线上方出射 r θ -,出射点位于轴线下方 -,向轴线下方出射 +,光线遇到凹面 球面半径R -,光线遇到凸面
平均单程损耗因子
不论损耗的起源如何,均可用“平均单程损耗因 子”(简称单程损耗因子) 来定量描述。 的定义:光在腔内单程渡越时光强的平均衰减百分数。
初始光强为 I 0 ,在无源腔内往返一次后, 光强衰减为 I1 ,光强的平均衰减百分 数为 平均单程损耗因子为
I 0 I1 2 I0
I 0 I1 2I0
另一种指数定义形式:
如果初始光强为I0,在无源腔内往返一周后光 强衰减到I1,则
I1 I 0e
2
1 I0 ln 2 I1
当损耗很小时, <<1
I 0 I1 I 0 I 0e 2 1 (1 2 ) 2 I0 I0 ------两种定义形式是一致的。
式中, 为衍射角,根据夫琅和费衍射公式,
式中
N为菲涅耳数,它是从一个镜面中心看到 另一个镜面上可以划分的菲涅耳半波带数, 也是衍射光在腔内的最大往返次数。
三、透射损耗
以r1和r2分别表示腔的两个镜面的反射率,则初 始光强为I0的光在腔内往返一周经两个镜面反射后, 其强度I1应为
I1 I 0r1r2
稳定场经一次往返后,镜面上各点场的振幅按同样 的比例衰减,各点的相位发生同样大小的滞后。这种在 腔反射镜面上形成的经过一次往返传播后能自再现的稳 定场分布称为自再现模或横模。
孔阑传输线
为了更形象的理解开腔中自再现模的形成过程,用 光波在孔阑传输线中的传播来模拟光波在平行平面腔中 的往返传播过程。 激光的横模,实际上就是谐振腔所允许的(在腔内往 返传播,能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光场的各种横向稳定分 布。
第二章 光学谐振腔理论
2.4 谐振腔的衍射积分理论 2.5 平行平面腔的自再现模 2.6 对称共焦腔的自再现模
52
2.4 谐振腔的衍射积分理论
谐振腔的几何光学理论利用“光线”概念描述腔内 光的传播,推导出了谐振腔的稳定性条件。 但要定量描述腔内辐射场的振幅和相位分布以及无源 开腔的其他一些主要特征,必须用更为严格的衍射理论 进行讨论。 本节从菲涅尔-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出发,建立 谐振腔自再现模满足的积分方程,并讨论该方程解的 物理意义。
按的定义,
I1 I 0e
2 r
1 I0 r ln 2 I1
1 r ln r1r2 2
四、吸收损耗
描述谐振腔损耗的参数:
平均单程损耗因子
腔内光子的平均寿命
谐振腔的品质因数
2.2.2 光子在腔内的平均寿命
光在腔内通过单位距离后光强衰减的百分数为

代入上式,得
解得
式中
-------腔的时间常数(也称为腔的寿命)
R 的物理意义:经过 R时间后,腔内的光强衰减为
初始值的1/e。

R 愈小 愈大,
腔的损耗愈大,腔内光强 衰减愈快。
求证:腔的时间常数等于光子在腔内的平均 寿命
设t时刻腔内光子数密度为n(t),n0表示t=0时刻光 子数密度
I (t ) n(t )h
不同的横模用横模序数m,n描述。对于方形镜谐振 腔, m,n分别表示腔镜面直角坐标系的水平和垂直坐标 轴的光场节点数。对于圆形镜谐振腔, m,n分别表示腔 镜面极坐标的角向和径向的光场节线数。
一个激光模对应三个独立的模序数,用符号 TEM mnq表示。
§2.2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光学谐振腔一方面具有光学正反馈作用,另一方面也 存在各种损耗。 损耗的大小是评价谐振腔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决定 了激光振荡的阈值和激光的输出能量。
L q
q
2
腔内形成稳定的驻波场,腔的光学长度为半波长的整数倍。
特点:腔内光强沿z轴的分布不是均匀的,而是强弱相 间地分布着。光强最强的明亮区,称为波腹;最弱的黑 暗区,称为波节。 通常将由整数q所表征的腔内纵向光场的分布称为腔的 纵模,不同的q相应于不同的纵模,或相应于驻波场波 腹的个数。
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 每一种模式的电磁场分布,特别是在腔的横截面内 的场分布; 谐振频率; 在腔内往返一次经受的相对功率损耗; 相对应的激光束的发散角。
只要知道了腔的参数,就可以唯一地确定模式的基本特征。
纵模
以平行平面腔为例说明光学谐振腔的纵模。对 于平行平面腔(简称平平腔)来说,当满足条件
发生相长干涉的条件是:波从某一点出发, 经腔内往返一周再回到原来位置时,应与初 始出发波同相(即相差是2的整数倍)。

2
0
2 L q 2
2 L q q
(1)
q
c q 2 L (2)
结论:L 一定的谐振腔只对一定波长和一定频率的光 波才能提供正反馈,使之谐振。(1)式和(2)式就 q 称为 是平平腔中沿轴向传播的平面波的谐振条件。 vq 称为腔的谐振频率,谐振频率是分 腔的谐振波长, 立的。
53
2.4.1 菲涅尔-基尔霍夫衍射积分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光的衍射理论基础)
波前上每一点可看作次球面子波的波源,下一时 刻新的波前形状由次级子波的包络面所决定。空间光 场是各子波干涉叠加的结果。
利用基尔霍夫积分定理,并作菲涅尔近似处理,可 得到该原理的严格数学表达式,即菲涅尔-基尔霍夫衍射 积分公式。 该积分公式表明,如果知道光波场在任意空间曲面 上的振幅和相位分布,就可以求出该光波场在其他任意 位置处的振幅和相位分布。
54
一 . 菲涅尔-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
推导一些光学系统的光线变换矩阵:
1. 一段自由空间的光线变换矩阵
三、光线在腔内往返传播的矩阵
1. 往返传播一次的光线变换矩阵
3. 往返传播n次的光线变换矩阵
2.3.2 共轴球面腔的稳定性条件
谐振腔的稳定性条件为:
满足条件:
的谐振腔为非稳腔。
临界腔的判定条件为:
2.3.3 稳区图
g2 0 和 双曲线 g1 g2 1 的两支 由坐标轴 g1 0 , 围城的区域属于腔的稳定工作区域。
小结:
平均单程损耗因子 光子在腔内的平均寿命R 无源谐振腔的品质因数Q
三者之间的关系: L R c
L Q 2 R 2 c
§2.3 光学谐振腔的稳定条件
将这种谐振腔称为稳定谐振腔,简称稳定腔。 利用矩阵光学分析方法,讨论共轴球面腔中光线往 返传播的规律。 谐振腔的稳定性条件
2、衍射损耗
腔镜具有有限大小的孔径,光波在镜面上发生衍 射时形成的损耗 a 与腔的菲涅尔数( N L )有关,N愈大,损耗 愈小(a:腔镜半径) 与腔的几何参数有关 与横模阶次有关
2
3、输出腔镜的透射损耗
通常稳定腔至少有一个反射镜是部分透射,以获得 必要的输出耦合。这部分有用损耗称为光腔的透射 损耗,它与输出镜的透射率有关。
根据结构,性能和机理等方面的不同,谐振腔 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开腔和闭腔 稳定腔和非稳腔 球面腔和非球面腔 简单腔和复合腔 驻波腔和行波腔 端面反馈腔和分布反馈腔 两镜腔和多镜腔
本章讨论:由两个球面镜构成的开放式光学谐振腔
---------最简单,最常用
2.1.2 光学谐振腔的作用
4、非激活吸收,散射等其他损耗
这类损耗是因为激光通过谐振腔的反射镜以及其中 所有光学元件时,发生非激活吸收,散射等而引起 的,也称为内损耗。
几何损耗和衍射损耗称为选择损耗,不同模式的 几何损耗和衍射损耗各不相同。 后两种损耗称为非选择损耗,通常情况下它们对 各个模式大体一样。
损耗参数:
2.1.3 腔模
腔的模式
在激光技术术语中,通常将光学谐振腔内可能存在 的电磁波的本征态称为腔的模式。 腔的模式也就是腔内可区分的光子的状态。同一模 式内的光子,具有完全相同的状态(如频率、偏振 等)。
模式:在腔内可能存在的稳定光场的本征态,包括纵模和横模。
纵模:沿腔轴线方向电磁场的本征态。 纵模数表示激光振荡频率数,纵模数多,单色性差。 单一纵模单色性最好。
2
每种因素引起的单程损耗因子用i来表示,则总的单 程损耗是=∑i 。
一、谐振腔失调时的几何损耗
设光线在腔内往返m次后逸出腔外,则有
式中,D为平平腔镜面的横向尺寸(反射镜 的直径)。
由于光在腔内经过m次往返后逸出腔外,因此往返一次的损耗 为1/m,可得相应的单程损耗为
二、衍射损耗
按照单程损耗因子的定义,相应 的单程衍射损耗应为射到圆孔之外的 光能与到达第二个孔的总能量之比。
第2章 光学谐振腔理论
§2.1 光学谐振腔的基本知识 §2.2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2.3 光学谐振腔的稳定条件
§2.1 光学谐振腔的基本知识
2.1.1 光学谐振腔的构成和分类
在激活介质两端适当的放置两个反射镜,可构成最简 单的光学谐振腔。由两个或多个反射镜按一定方式组合, 可以构成不同种类的光学谐振腔。
横模:在腔中垂直腔轴方向的电磁场的本征态。不同的横模,光 场分布不同,光束的发散角不同。 基横模光强是高斯形,光场分布均匀,发散角最小。 为了改善激光的方向性,必须选出基横模。
改善激光的方向性,提高单色性是实际应用的要求。
光学谐振腔理论研究目的:弄清楚激光模式的 基本特征及其与腔的结构之间的具体依赖关系。
2.2.1 光腔的损耗及其描述
损耗类型: 1、几何损耗 2、衍射损耗 3、输出腔镜的透射损耗 4、非激活吸收,散射等其他损耗
1、几何损耗
光线在腔内往返传播时,从腔的侧面偏折逸出的 损耗。 取决于腔的类型和几何尺寸 几何损耗的高低依模式的不同而异,高阶横模损 耗大于低阶横模损耗 是非稳腔的主要损耗
(1)提供轴向光波模的光学正反馈;
(2)控制振荡模式的特性。
光学正反馈作用主要取决于腔镜的反射率,几何形状 以及之间的组合方式。 激光模式的特性由光腔结构决定,可通过改变腔 参数实现对光波模特性的控制。 有效控制腔内实际振荡的模式数目 使大量光子集中在少数几个状态中,从而提高光子 简并度 获得单色性和方向性好的相干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