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声乐教学与演唱中 “字正”与“腔圆”的有效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声乐教学与演唱中“字正”与“腔圆”的有效方法
——对声乐教学、演唱术语“字正腔圆”中“字”的新解
论文摘要:“字正腔圆”原本是一个戏曲音乐的术语,后来被广泛地借用于声乐演唱和教学的范畴之中,成为了声乐演唱中的一个技术和艺术的审美标准。

通过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字正腔圆”中“字”的含义有了新的释义,这里的“字”按照语音学的理解,它应该具有语音符号(字音)、概念符号(字义)、表象符号(字表)、情感符号(字情)四个功能,解决声乐教学与演唱中“字正”与“腔圆”的有效方法是什么?根据语音学、歌唱声学的原理以及歌唱对声音美学的标准,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提出了主要元音歌唱的方法与理论,以此可以有效的解决和处理好声乐教学与演唱中“字正”与“腔圆”的关系。

关键词:字正腔圆字音功能技术标准艺术标准元音歌唱
“字正腔圆”一词源自两百多年以前,清代中叶乾嘉年间(即十八世纪)一位号称黄幡绰的昆曲老艺人总结舞台经验而著的《明心鉴》一书中“曲白六要”之内①,原本是一个戏曲音乐的术语,后来被广泛地借用于声乐演唱和教学的范畴之中,成为了声乐演唱中的一个技术和艺术的审美标准。

翻阅大量论述歌唱的文章和著作里,大家不约而同的都提到了在声乐演唱中应该做到“以字行腔”、“字是骨头,腔是肉”、“千金白,四两唱”、“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等等的歌唱艺术标准,由此是否字正腔圆也就成了衡量歌唱演唱者水平高低的准绳。

“字正腔圆”作为声乐演唱中歌唱者水平高低的一个准绳,包含了“字正”(字音的正确)和“腔圆”(腔体的打开和歌唱旋律圆润行腔的标准)两个方面的意思,既包含技术的层面的标准——“字音”、“字义”的正确;也包含艺术层面的标准——“字音”、“字义”在歌唱中传递情感时的美感要求,即:“字表、字情”的要求。

下面结合自己在声乐教学和演唱时,对“字正腔圆”中的“字”一些新的理解和体会,来谈谈协调歌唱中“字正”与“腔圆”关系的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字”在语音学中包含四个层面功能
①转引:1960年第23、24期合刊《戏剧报》上,《明心鉴》注解,作者周贻白。

一个单独的字和词,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交流符号,这种符号代表了四个层面的功能:第一,它是一种“语音符号”;第二,它是一种“概念符号”;第三,它是一种“表象符号”;最后第四,它还代表的是一种“情感符号”①。

但在我们的歌唱和教学中所说的“字”,一般关注的是它的“字音、字义”,很少提及“字表、字情”这两个层面的功能,也就是说:“字”在语音学中完整的应该包括“字音、字义、字表、字情”这四个层面的功能:①“字音”是指“字”的读音,是“字”作为“语音”这种符号的存在;②“字义”是指“字”的意思,是“字”作为“概念”这种符号的存在;③“字表”是指“字”的“表象符号”,通过“字”的“字音、字义”的约定俗成可引起人头脑中的联想视象(声音在人的脑海中所引起的形象和图景),“就艺术的创造来说,字、词的创造属于创造想象,通过创造想象,在构思中才能够把生活中的各种人物、情节、场面、图景……在作者头脑中生动鲜明地显现出来。

”②是“字”作为“表象”这种符号的存在;④“字情”是指“字”的“情感符号”,是说话人或演唱者,通过“字”的“字音、字义、字表”符号意义的约定俗成而主观、人为地赋予给“字”的情感色彩,是“字”作为“情感”这种符号的存在。

以“春天”这个词为例:①“春天”作为“语音符号”的存在,它的读音,按《汉语拼音方案》③的规定,应读为“Chūn tiān”,它是通过属于自己语音结构的声母、韵母、声调而区分于其它字、词的读音而存在的;②作为“概念符号”的存在,我们对它约定俗成地意思是“表示一个季节,而且是四季之首”,它就以这种特定的含义而存在;
③作为“表象符号”的存在,它通过“春天”这个词的“语音、语义”约定俗成的呈现,引起了我们头脑和心理的一些联想,出现“绿色、嫩芽、冰雪融化、暖暖的微风等”视觉、感觉的表象和图景;④作为“情感符号”的存在,它是通过“春天”这个词的“语音、概念、表象”符号的综合传递,最后说话人会通过一种适当的表现方式(主要是通过语气、语势等),来表达自己对“春天”这个词语所持有的一种“喜爱、亲切、释放等等”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态度、体验和价值观,即说话人的情绪、感受的表露。

二、“字”的读音在技术正确性层面和艺术审美性层面的新解
“字”的读音是指这个字或词语的“语音符号”信息,它的语音结构内容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约定,包括“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那么,这里“字”的读音正确,
①参见王汉武主编《文学概论》P58,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出版
②参见余笃刚著《声乐语言艺术》P324,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出版

也就是是指“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读音正确、准确与清晰。

(一)“字”的读音中声母(辅音)发音的技术与艺术层面标准
1. “字”的读音中声母(辅音)发音的技术层面标准
“字”的读音中声母(辅音)发音,既涉及到与之有关的肌肉、器官不同部位的构阻,即:发音部位的不同;还涉及到与之有关的肌肉、器官运动方式的不同,即:发音方法的不同。

它的技术标准也就是指“字音”声母(辅音)发音肌肉、器官的运动和配合,是否达到了《汉语拼音方案》中的要求。

2.“字”的读音中声母(辅音)在歌唱时发音的艺术层面标准
在歌唱时,声母(辅音)即“字头”的交代,就是我们所说的“咬字”过程的交代,除要求表演者在歌唱时把字的声母(辅音)按照《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准确地、清晰地咬出外,关于声母,即:“字头”的演唱问题,还应该从歌唱艺术审美层面来注意以下几点,下面,就以我国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吴天球教授在他的著作《让你的歌声更美妙》中归纳的关于“字头”演唱方法几点建议来说明和佐证①。

(1)字头要唱得轻巧灵活(既要唱清楚,有要唱得松弛)。

(2)字头的宽度应与字身相一致。

(3)字头与字身应有同样的高位置(即:起音时字头应从高位置起,不能起在喉咙里)。

(4)字头的音高应与谱面音高相一致。

(二)“字”的读音中韵母(元音)发音的技术与艺术层面标准
1. “字”的读音中韵母(元音)发音的技术性层面标准
(1)韵母的概念和分类
韵母是指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②的规定,韵母可按构成韵母成分的特点(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和韵母的口形(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分类。

一个音节中的韵母又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①韵头——是韵腹前面的元音,又叫介音。

由i.u.ü充当,发音总是轻而短,只表示整个韵母的起点。

②韵腹——是韵母的主干部分。

一个韵母可以没有韵头、韵尾,但不能没有韵腹。

韵腹必须由元音充当。

在多个元音组成的韵母中,韵腹总是开口度大、发音响亮的元音。

①参见吴天球著《让你的歌声更美妙》P113-114,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出版

③韵尾——是韵腹后面的音素。

由i、o、u 、n、ng充当。

表示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

(2)韵母中单个元音发音的条件
元音的不同主要是由口腔形状的不同形成的。

口腔形状决定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唇形的开圆三个条件。

(3)韵母中单个或主要元音的确定
①确定单个或主要元音在歌唱中的意义
由于单个元音的发音具有声带振动、气流在口腔的通道中不受阻碍、声音通畅、发音响亮(同时也是歌唱和艺术语言对声音的要求)的特点,因此,唱好、吐好元音就成了歌唱和艺术语言表演中最关键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韵母的主要成分是元音,有的韵母由一个元音组成叫单韵母,有的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组成叫复韵母,还有的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加上一个鼻辅音组成的叫鼻韵母。

单韵母(单个元音)或一个元音加上一个鼻辅音组成的鼻韵母,在我们的演唱中就延长和重点强调这个元音,在这个元音上进行歌唱状态(腔体)的调整和保持,是协调“字正”和“腔园”的主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在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组成的复韵母和两个元音加上一个鼻辅音组成的鼻韵母中,就涉及到一个元音和另外两个元音之间的轻重、主要的关系问题,那么,就要确立这些复合元音中那一个是主要的元音,以便我们在演唱中延长和强调这个元音,实现歌唱状态(腔体)的调整、保持和歌唱发声时“字正”与“腔园”之间协调的目的和技术要求。

②确定单个或主要元音的方法
以歌曲《月之故乡》中的歌词片段为例:
歌词: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

拼音: tiān shāng yí gè yuè liàng,shúi lí yí gè yuè liàng。

元音: ia ?① a i e ue ia , ui? i i e ue ia。

主要元音:e(a) a i e e a , e i i e e a。

注:单个或主要元音是指国际音标中的:a e i o u ü六个元音。


③确定单个或主要元音的标准
上面显示了歌曲《月之故乡》歌词片段中每个字的主要元音,歌唱中,在交代清楚声母(辅音)“字头”后,我们就可以在这个主要元音上调整和保持歌唱的状态,解决歌唱中“字正”和“腔园”的矛盾。

那么,确定两个或三个元音中哪个元音为主要元音的依据是什么?我们是根据《汉语拼音方案》①关于不同类别复韵母中对元音所占位置比重和发音响亮程度的不同来决定的。

我们知道《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之分。

复韵母根据不同元音在其中所占位置比重和发音响亮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前响复韵母(就是指前面的那个元音在发音时比后面那个元音响亮,例如:ao、ei、ou)、中响复韵母(就是指中间的那个元音在发音时比前、后面两个元音都响亮,包括:iao、uei、iou)、后响复韵母(就是指后面的那个元音在发音时比前面那个元音响亮,例如:ia、ie、uo、üe)。

所以,如果这个字的韵母是前响复韵母,那么就可以确定前面的那个元音为主要元音,如:“太阳”中的“太tāi”字,以此方法类推,如果这个字的韵母是中响复韵母,那么就可以确定中间的那个元音为主要元音,如:上面《月之故乡》歌词片段中的“水shúi”字;如果这个字是后响复韵母,那么就可以确定后面的那个元音为主要元音,如:上面《月之故乡》歌词片段中的“月yuè”字。

(4)主要元音确定的个例
①主要元音的音变
对于主要元音的音变,在汉语中,只有含有“ian”这一类韵母的字,如:“天、线、眼、变”等字,在发音时会因为语音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而造成它的主要元音发生了音变,从“a”音变成“ê”。

②主要元音的省略
对于主要元音的省略,在汉语中,只有中响复韵母“iou、uei”和鼻韵母“uen”这三个韵母,根据《汉语拼音方案》②的拼音规则规定,这三个在与声母相拼书写时,要省略中间的元音“o、e、e”,直接写成“iu、ui和un”。

知道这个规定后,我们就可以在歌唱中确定“iu、ui、un”三个韵母的主要元音是“o、e、e”,而不是其它元音。

2.歌唱中“字音”韵母(元音)演唱的艺术审美标准
歌唱中对韵母(元音)的演唱就是我们所讲的歌唱中的“吐字”,在歌唱时,“吐
①参见《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2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向全国公布推行。


字”就是吐韵母(元音),即通过所发“元音”语音肌肉的运动来对“咬字”肌肉所形成的阻碍进行解阻并维持这个元音肌肉运动状态,这样就会形成一个音节的歌唱“吐字”过程。

(1)“a、e 、i、o、 u、ü”六个元音语言发音和演唱发音的辩证关系
汉语普通话中有“a、e 、i、o、 u、ü”六个元音,这六个元音的发音有宽有窄,有前有后。

在歌唱中就一定要注意歌唱元音的发音与日常生活语言中的元音发音的辩证关系。

即:①“i、e”母音的发音本身具有喉器位置较高,音色比较明亮,声音靠前的特点,但在歌唱时就要放下喉器带“ü”母音成分来演唱“i”,带“a”母音成分来演唱“e”。

②唱“u、o”音色稍暗,声音靠后一点的母音时,就需要放松舌头,把腔体稍微调一点,让声音尽量往前来演唱,通过一定技术手段的调整,保证“a、e 、i、o、 u、ü”六个元音既要唱清楚又要有充分的共鸣。

(2)歌唱中主要元音发音的纯正与变形(母音变形)
①主要元音发音纯正与变形的意义
主要元音发音的纯正是解决歌唱时字正、字清的问题,而在歌唱中,除了对字的发音要求要正确与清楚外,还要与歌唱发声的技术结合起来,使声音具有通畅、统一等特质的美感。

实践证明:在歌唱发声中,对字的主要元音进行适当的变形调整可以使声音的中低声区向高声区平稳过渡,以此来解决声音通畅、统一的问题。

“当我们在实际的演唱中,歌唱到了高声区时,我们听到的元音,已经不是纯正的a e i o u的元音了,因为当声音处于高声区时,为了稳定喉型,使声音更集中、获取更好的头声共鸣,这时就需要让演唱的母音逐渐混合其它的母音,使本来的母音逐渐变形。

"①
②主要元音发音变形的规律
中声区向高声区过渡时主要元音(a o i)逐渐变化(母音变形)的一般规律是:
a母音演唱时,逐渐向o、u母音靠拢,带有o、u的成分。

例如:《我的祖国妈妈》中最后结束的高音“妈”字;《风萧瑟》中的“啊,生活”的“啊”字。

o母音逐渐向u母音靠拢,带有u的成分。

例如:《乡音,乡情》中的结尾“萦绕在我心窝”的“我”字,这个字也可向e母音靠拢。

i母音逐渐向母音ü靠拢,带有ü的成分。

例如:《多情的土地》中的“小溪”的“溪”①
字、“山脊”的“脊”字:《啊!中国的土地》中的“地”字。

这种方法特别实用于训练中、低音声部演唱者解决低声区如何向高声区平稳过渡的问题。

以上是笔者在几十年教学和演唱中的一些心得体会,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一点解决歌唱中“字正腔圆”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喻宜萱.声乐艺术. 北京:华乐出版社,2004年版.
2.应尚能.以字行腔.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3.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张锦华.声乐表演教程.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吴天球.让你的歌声更美妙.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6.酆子玲.歌唱语音训练.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重庆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刘方洪 4007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