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含答案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含答案50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A.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
(谜面)________。
——(谜底)陆游
(3)【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
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答案】(1)C
(2)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3)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解析】【分析】(1)ABD都表达思乡之情,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王维的《竹里馆》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2)此题要求编写谜面,可从所积累的陆游的诗句中概括答题,注意要和例句字数相符。
如: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3)给新闻拟写标题,可从导语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组合成标题即可。
这个消息的导语是第一句话,关键句是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是:我班、古诗词朗读比赛。
据此拟写新闻标题。
故答案为:⑴ C
⑵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⑶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⑵本题考查制作谜面的能力。
答题的关键是对陆游诗歌的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模仿例句制作谜面即可。
⑶本题考查提炼新闻标题的能力。
新闻标题的提炼主要方法是:第一,只保留事实核心部分,省略其他部分;第二,只保留事情发展结果,省略不必要的过程与细节;第三,省略消息来源;第四,省略不必要的议论;第五,省略不必要的事实成分,如时间、地点、具体名称等。
2.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综合频道全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播出收获如潮好评,九年级(5)班也开展了“教材经典咏流传”活动。
(1)【语言之妙我来赏】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思考并写出节目组所取名称中“咏”字的内涵。
(2)【教材经典我推荐】老师让同学们推荐适合传唱的教材经典(诗、词、文皆可)向节目组推送,请从课本的经典作品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篇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并仿照示例写出推荐理由(至少用一种修辞,30字左右)。
示例:《大道之行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大同社会的道路。
【答案】(1)“咏”字一语双关,既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2)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
【解析】【分析】(1)“咏”,本义是唱,声调有抑扬地念。
这个字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另外,“咏”和“永”谐音,永远的意思,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2)能从教材中推荐一篇适合传唱的经典文章,诗、词、曲、短小的散文等皆可,推荐理由可从思想感情方面考虑,注意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如: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
故答案为:⑴“咏”字一语双关,既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⑵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
【点评】⑴本题考查赏析节目名称内涵的能力。
答题时要结合实际分析节目名称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
⑵本题既考查对经典文章的理解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要认真学习,积累字词、文学及文化常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等。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把经典篇目的内容或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3.家住四平的舅舅要带表弟到吉林市游玩,他们计划参观吉林市博物馆中的陨石博物馆。
下面是“吉林市博物馆”公众号上的相关页面。
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任务。
(1)舅舅在微信上告诉你,他要带身高1.1米的表弟参观吉林市博物馆陨石博物馆。
请你帮他在网上预约两张11月4日的门票。
你将如何回复舅舅?
(2)预约成功后,请你给舅舅写一个参观提醒。
【答案】(1)围绕“11月4日是周一,博物馆闭馆,不能去参观;表弟身高不足1.2米不需要买票”回复即可。
(2)示例:①携带身份证。
②参观当日选择9:30、10:30、13:30、15:00四个时段进行参观,有讲解。
③提前15分钟到票室取票。
④陨石馆内灯光较暗,要陪同表弟一起参观。
⑤不可触摸陨石。
【解析】【分析】(1)认真观察图片,把舅舅要参观的时间和表弟的身高与图片进行对比,然后把对比后的信息用微信的形式回复给舅舅,注意要把意思表达清楚,语言要连贯、得体。
(2)认真观察图片,把参观时需要带的东西、参观的时间、取票的时间、参观陨石博物馆应注意的事项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故答案为:⑴围绕“11月4日是周一,博物馆闭馆,不能去参观;表弟身高不足1.2米不需要买票”回复即可。
⑵示例:①携带身份证。
②参观当日选择9:30、10:30、13:30、15:00四个时段进行参观,有讲解。
③提前15分钟到票室取票。
④陨石馆内灯光较暗,要陪同表弟一起参观。
⑤不可触摸陨石。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答题时认真观察图片,然后把观察对比后的信息用简洁的、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述。
⑵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题意,重视结合标题理解内涵,再是要结合有关数字、关键词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前,在商务印书馆举行的“经典名著·大家名作”丛书出版座谈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公布了一个让人颇感惊讶的数字:“根据这两三年我在文学院做的调
查,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每年都不超过20%。
”
材料二:如果问学生为什么不读书,回答常常是没时间、没精力。
但读盗墓、心灵鸡汤类、漫画类图书的却越来越多。
许多大学图书馆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
2018年当当网年度畅销榜前三名全被大冰和张嘉佳包揽。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当下学生阅读经典存在哪些问题。
(2)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也将在这一天举行“经典阅读”文化节。
现向全校征集活动宣传语,呼吁大家积极参与,请你也献上一份自己的创意吧。
(3)为材料三的漫画拟一个形象的标题,并结合画面内容阐述标题的含义。
【答案】(1)大多数学生很少阅读或不读经典名著,而喜欢读休闲类图书。
(2)阅读文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3)示例一:标题:圆梦之旅;含义:画面中,两人乘坐以阅读书籍为帆的船,向着梦想境界进发。
示例二:标题:学海无涯书作帆;含义:图中两人驾着以书为帆的阅读之舟,向前方驶去,表明阅读是我们驶向成功的动力。
示例三:标题:导航;含义:画面中,孩子指着明星,大人掌舵,以书为帆,驶向前方,表明孩子的阅读需要师长的正确引导。
【解析】【分析】(1)材料一,根据过常宝公布的数字可知大多数学生很少阅读经典名著。
材料二,根据大学图书馆名著的出借率和读盗墓、心灵鸡汤类、没画类图书的越来越多可看出喜欢读休闲类图书的多,阅读名著的少。
(2)围绕“经典阅读”的主题,语言要有号召力。
(3)首先根据漫画画面主要内容概括标题,然后结合漫画标题、画面文字并联系社会现实分析寓意。
漫画中的“以阅读书籍为祝的船”是答题关键点。
故答案为:⑴大多数学生很少阅读或不读经典名著,而喜欢读休闲类图书。
⑵阅读文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⑶示例一:标题:圆梦之旅;含义:画面中,两人乘坐以阅读书籍为帆的船,向着梦想境界进发。
示例二:标题:学海无涯书作帆;含义:图中两人驾着以书为帆的阅读之舟,向前方驶去,表明阅读是我们驶向成功的动力。
示例三:标题:导航;含义:画面中,孩子
指着明星,大人掌舵,以书为帆,驶向前方,表明孩子的阅读需要师长的正确引导。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材料,结合题意,抓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概括。
⑵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活动主题,语句要简练,要有号召力。
⑶本题考查考生拟写标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读懂画面内容,解读时要注意结合标题、相关文字和社会现实进行分析。
5.学校举行“悦读文化周”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刘姥姥二进贾府,受到款待,家席上,“凤姐手里本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二镶银箸,按席摆下”,“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
同学们发现“筷子”的称呼有变化,于是做了一番探究,以下是同学们的两个发现:一是称呼的变迁。
“筷子”最早称为“箸”,因“笔”与“住”、“蛀”同音,江浙皖一带的船民担心船被停住、被蛀,于是反其意称“箸”为“快儿”。
又因为大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
二是筷子的形状、构成、长度很有文化内涵。
筷子一头圆,象征天,一头方,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古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古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中国人遊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认为万事万物都由两个对立面组成,阴阳结合成对出现,意味着完美的结果。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在餐厅里呼唤服务生“拿一双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国人;如果说“拿两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国人。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寓意为①________________这是古人对生活的朴素理解,也是生活的智慧。
(1)在横线处填上你的理解。
(2)“箸”和“筷”都属于哪种造字法?()
A. 会意
B. 象形
C. 指事
D. 形声(3)对“箸”到“筷”的称呼变化,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答案】(1)示例一:人有七情六欲。
示例二:做事要有分寸。
(2)D
(3)“箸”到“筷”的演变,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顺利、吉样的心愿。
【解析】【分析】(1)根据筷子文化的意蕴和对筷子文化的了解来分析作答。
“七寸六分长”,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情感动物,也时刻提醒人们吃饭时要节制不当的欲望。
(2)“箸”和“筷”都是上形下声,属于“形声字”,选D。
(3)结合对材料的理解来分析,“筷子”称呼的变迁是因为江浙皖一带的船民的心理需求,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顺利、吉样的心愿。
故答案为:⑴示例一:人有七情六欲。
示例二:做事要有分寸。
⑵D ⑶ “箸”到“筷”的演变,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顺利、吉样的心愿。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了,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本,读懂文化意
蕴,结合相关的文化进行分析回答。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基本的语法知识要掌握,并且能够运用。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考生结合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
6.合肥美食,名扬四海。
合肥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美食活动,其中“龙虾节”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2019年4月16日上午,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第18届中国·合肥龙虾节新闻发布会召开,以下文字是新闻发布会的部分材料,请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内容。
举办龙虾节的目的是发挥我市虾稻产业优势,搭建虾稻种养、虾稻精深加工、龙虾餐饮桥梁;满足市民需求,扩大合肥龙虾及合肥虾稻米的品牌,推动我市虾稻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和绿色方向发展。
①材料中有一处标点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自5月28日以来,2019第18届中国·合肥龙虾节吉祥物征集评选活动吸引万人参与,最终选出此次中国·合肥龙虾节吉祥物:火火(见下图)。
请说明其寓意。
(3)7月12日,2019第18届中国·合肥龙虾节在滨湖世纪金源广场隆重举行。
活动现场需要你为本次活动拟定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突出美食特点,体现霸都人民热情,有一定文采,不超过20字(含标点)。
(4)在龙虾节上,《方正教育》记者正在采访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请你根据回答的内容,补出所提的问题。
问:________
答:活动现场将会为龙虾大王、品牌养殖基地等颁奖,揭晓本届龙虾节吉祥物,举行“万人龙虾宴”活动。
市民不仅可以享受音乐、歌舞、创意快闪等缤纷多彩的各式活动,还参与其中可以参与现场互动,参加花式吃小龙虾抖音挑战赛、“霸都虾王”大胃王争霸等活动。
【答案】(1)①桥梁后的分号改为逗号;②在“品牌”后加“影响力”。
(2)寓意:合肥龙虾节越办越红火,彰显合肥人民的好客之情。
(3)庐州龙虾美滋滋,霸都热情红火火;吃庐州美食,交合肥朋友;来大湖名城,享美食佳酿。
(4)负责人(先生)您好!请问您能介绍下活动现场会有哪些精彩内容?有市民可以参与的活动吗?
【解析】【分析】(1)①“龙虾餐饮桥梁;满足市民需求”不是并列关系,故把“分号”改为“逗号”。
②搭配不当,“扩大”没有宾语,故在“品牌”后加“影响力”。
(2)要求学生写出构要素和分析寓意,重点分析徽标中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的徽标的名称分析,如“龙虾节”“中国合肥”,表达了地点和主题。
图像一种拟人化的“红色”龙虾正跑步挥手欢迎八方来客。
“红色”巧妙地表达了“合肥龙虾节越办越红火”的主题。
“跑步挥手欢迎八方来客”彰显合肥人民的好客之情。
(3)(4)结合“活动现场将会为龙虾大王、品牌养殖基地等颁奖,揭晓本届龙虾节吉祥物,举行‘万人龙虾宴’活动。
”分析:问题应是:举办哪些活动?结合“市民不仅可以享受音乐、歌舞、创意快闪等缤纷多彩的各式活动,还参与其中可以参与现场互动,参加花式吃小龙虾抖音挑战赛、‘霸都虾王’大胃王争霸等活动。
”分析,问题应是:市民能参与那些活动?然后综述即可,注意称呼。
故答案为:⑴ ①桥梁后的分号改为逗号;②在“品牌”后加“影响力”。
⑵寓意:合肥龙虾节越办越红火,彰显合肥人民的好客之情。
⑶庐州龙虾美滋滋,霸都热情红火火;吃庐州美食,交合肥朋友;来大湖名城,享美食佳酿。
⑷负责人(先生)您好!请问您能介绍下活动现场会有哪些精彩内容?有市民可以参与的活动吗?
【点评】⑴①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把握,注意分号的准确运用。
②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运用,注意通读句子,压缩修饰成分,提取句子主干,明确缺少成分。
⑵本题考查漫画语义的把握,注意首先明确构图要素,然后结合主题明确要素所包含的意义。
⑶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把握,注意突出美食特点,体现霸都人民热情,有一定文采。
⑷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注意根据回答的内容,揣摩所问问题,注意礼貌用语的把握。
7.某校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以下是同学们搜集三则的材料,说说给你的启示。
材料一:希望之神微笑着走来对我轻轻耳语说:“忘我就是快乐。
”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
(选自海伦・凯勒《享受生活》)材料二:昆明市宜良县男孩杨孟衡,不满七岁时,由于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臂。
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生活和学习。
他兴趣爱好广泛,爱唱歌,爱踢足球,书法作品还在全国书法竞赛中获奖。
“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
”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这样告诚自己,并以顽强的毅力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2010年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
材料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安逸,享乐)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________。
(3)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
准备以“只有自强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
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②孙康映雪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⑤岳母刺字⑥苏秦刺股
【答案】(1)艰难的环境能够教育人磨炼人,画对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乐观的精神,不懈地努力,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2)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
(3)①⑤
【解析】【分析】(1)可分析材料一“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材料二“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生活和学习”“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都是写身残志坚的事例,材料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讲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所以启示可归纳为艰难的环境能够教育人磨炼人,使人能最终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2)题干给出了座右铭上联,即“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下联要符合上联这一结构特点。
从内容上看,要读懂题干所给材料,特别是要理解好“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一句话,可把这句话进行压缩整理,即可得出“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的答案。
(3)②“孙康映雪”、③“车胤囊萤”、④“宋濂抄书”、⑥“苏秦刺股”写的都是刻苦学习,自强不息。
①“高山流水”写知音难觅;⑤“岳母刺字”写的是精忠报国。
不能体现“只有自强才能成功”这一主题。
故选①⑤。
故答案为:⑴艰难的环境能够教育人磨炼人,画对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乐观的精神,不懈地努力,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⑵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
⑶①⑤。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材料探究。
认真审题可知,座右铭中的前半句概括的是材料中分号前的内容;
⑶本题考查根据主题选择材料。
分析题目中给出的这组故事可知,第一个“高山流水”与交友有亲。
第五个“岳母刺字”与爱国有关。
8.根据你的理解,仿照画线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在人生短暂而漫长的路途中,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追求,令你________,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
她用她的身体为你阻挡着寒气袭人的风霜,更用她的________;母亲永远是你的灿烂阳光。
【答案】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爱心为你消除了成长中的烦恼(智慧为你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迷惘)
【解析】【分析】分析“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追求”这两个
句子,可知这两个句子的句式是:给(让)之类的介词+你+快乐、美丽等类的形容词+也许是+你的什么。
接下来就是选择话题,可以是事业、可以是个性、可以是特长等。
如让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使你骄傲的也许是你的善良等。
分析“她用她的身体为你阻挡着寒气袭人的风霜”,这个句子,可知这个句子的句式是:她用她的+身体等名词+为你做什么。
如她用她的爱心为你消除了成长中的烦恼。
(她用她的智慧为你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迷惘)等。
故答案为: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爱心为你消除了成长中的烦恼(智慧为你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迷惘)。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解答“仿写”题要四注意:①话题:是沿用原来话题,还是变换话题。
②修辞:题干对修辞有无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
③句式:主要审清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属何种复句,仿写句子要与例句尽最大可能保持一致。
④内容: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内在联系,这对仿写句的内容隐含了哪些要求。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鹿鸣中学初三(1)班语文课堂正在举行“论舍得”的讨论,请你参加第一小组的活动。
组长已经提出了“有舍才能有得”的观点,他从理论的角度这样阐述:请记住泰戈尔的名言,“当鸟翼系上了黄金,就再也飞不远了”,我们要学会舍弃与目标无关的东西,哪怕是贵重如黄金的诱惑,我们也要放下,否则就迈不开腿,张不开翅膀。
请你列举一个事例,从事实的角度,来分析论证。
要求:材料与观点一致,有说服力,100字以内。
【答案】略
【解析】【分析】本题所写事实论据要契合“有舍才能有得”这一观点,注意论据的典型性,要有说服力。
如,陶渊明非常爱菊,有一次他把长在菊花旁的牵牛花都拔了,他的妻子很不解,问道:你为什么把好好的花给拔了?”于是陶渊明说马上就要到初秋之时了,牵牛花不会再长的,而菊花此时是菊花的生长之季,你若不除那大片大片惹人喜爱的牵牛花,那我们的句话就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妻子听罢摇摇头走了。
秋天,一簇簇的菊花争先开放,路人看见连连称赞。
试想如果陶渊明没有除掉那惹人爱的牵牛花,怎会得到让人过目不忘的菊花!所以有舍才有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
考生要读懂题干材料,归纳材料的中心论点,运用平时积累的素材,选择与论点一致的论据。
考生在平时要注意素材的积累,还要仔细分析材料。
10.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讲广东故事、赞发展成就”故事大赛决赛6月12日在广东社会科学中心落幕,来自全省21个市的36名选手参加了复赛与决赛。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产生特等奖2名,一等奖6名。
决赛选手来自21个市各地各条战线,以精彩的故事浓墨重彩地歌颂了改革开放、创办和发展特区的伟大成就,塑造并赞美了时代大潮当中的弄潮儿、时代精英与劳动骄子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