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7.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1.CD3
2.CD4和CD8
是TCR识别抗原的共受体,分 别结合MHC-II和MHC-I类分子; 提高TCR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促进信号转导
是鉴定T细胞亚群的表面标 志:CD4+;CD8+
CD4分子是HIV的受体,与HIV 感染有关。
CD4分子结合的配体
3.CD79a/CD79b
4.BCR的共受体
1.熟悉白细胞分化抗原、CD、黏附分子 的概念;
2.熟悉黏附分子的功能; 3.了解CD分子和粘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
体的临床应用。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第二节 黏附分子 第三节 CD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
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白细胞表面标志:指镶嵌在胞膜脂质双层结构中的
免疫应答涉及多种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些 作用是由可溶性分子和细胞膜分子所介导。
介导免疫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可溶性分子主要是细胞 因子。
介导免疫细胞互相接触、相互作用的膜分子包括白 细胞分化抗原、黏附分子、MHC分子、TCR、BCR, 即免疫膜分子。
第七章 白细胞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由CD19,CD21,CD81 组成
CD21为CR2,配体为C3d, Ag-C3d将BCR与共受体 复合物交联;
CD19胞浆段发生磷酸化, 参与B细胞信号传递;
BCR共受体复合物可提高 BCR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二、免疫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
T细胞活化所需共刺激分子: CD28与CD80/CD86分子 CTLA-4(CD152)抑制活化T细胞扩增 ICOS(CD278)
临床:1、高IgM综合征(HIGM):CD40L突变引起的X—伴性免疫缺陷病 表现为高IgM, 低或无IgG、IgA和IgE,缺乏T、B细胞的回忆 反应(CD40L基因定位于X—q26.3-27.1) 2、SLE、MS、IBD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CD40L表达升高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AND ADHESION MOLECULES
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免疫系统中各种细胞 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胞间直接接触或由细胞 因子等其他活性分子的介导。
这些细胞外表的功能分子又称细胞外表标 志〔cell surface marker〕分子。
CD30、CD32〔FcγRII〕、 CD45RA、CD45RO
CD18〔整合素β2〕、CD29〔整合素β1〕、CD54〔ICAM-1〕
CD25〔IL-2R〕、CD95〔Fas〕、CD178〔FasL〕、CD183〔CXCR3〕、CD184 〔CXCR4〕、 CD195〔CCR5〕
CD105〔TGFβRIII〕、CD106〔VCAM-1〕、CDCD
包括 VLA - 1~ VLA-6,可表达于各类细胞外表,在丝裂原或同种异体抗原激活 T 细胞 后 2 ~ 4 周才出现,故名 VLA
• 白细胞粘合分子亚家族〔 2〕:
• LFA-1:参与CTL、NK、LAK细胞的杀伤作用, 介导单核巨噬细胞的 ADCC 效应
• Mac-1:即CR3,参与补体结合和调理吞噬作用 • P150/95:即CR4,参与黏附、趋化和吞噬作用
sLeX: 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
GlyCAM-1: 糖基化依赖的细胞黏附分子-1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AND ADHESION MOLECULES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免疫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和其他生物学系统中,许多 参与抗原识别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具有与 Ig相似 的Ig 样V区或 C 区结构域,这些分子称 IgSF。 • 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包括 ICAM-1〔CD54〕、 ICAM-2
医学免疫学-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隆抗体鉴定为主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 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为一个分化 群(CD)
常用的CD分子
与T细胞识别、粘附和活化有关的CD分子
CD
表达细胞
功能
CD2
T、NK 、胸腺细胞
绵羊红细胞受体,是CD58L,具有粘附作用
粘附分子中IgSF识别的配体多为IgSF分子和整合素家族分子。 主要参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作用。
• 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包括 ICAM-1(CD54)、ICAM-2 (CD102)、ICAM-3(CD50)均为LFA-1的配体
•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是VLA-4的配 体 •其他:CD4、CD8、MHC-I、MHC-II、CD28
其他粘附分子
PNAd: 外周淋巴结地址素,主要分布HEV,配体是白 细胞L-selection
CLA: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分布于记忆T细胞,配体 为活化内皮上的E-selection
CD44:细胞外基质受体,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记忆T 细胞,配体为FN、CO、LN、透明质酸
黏附分子的功能
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同活化信号 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它们参与细胞的识别、 活化、增殖、分化 和信号转导,在免疫应答、炎症发生、凝血、 损伤修复、肿瘤浸润和转移等多种生理、病理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粘附分子的分类:
• 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 • 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 •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钙粘蛋白家族(Ca2+ dependent cell adhesion molecule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18页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7-1Βιβλιοθήκη 第19页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9-2
第20页
参加B细胞识别与活化CD分子
CD19:IgSF;前B成熟B;调整活化发育 CD21:静止成熟B,DC;调整活化发育,
EBVR CD40:TNFRSF;APC;调整增殖分化 CD79:异源二聚体;成熟B细胞;信号转导 CD80/86:IgSF;APC;协同刺激信号
C2SS
V
S S
C2SS
V
S S
S S
C2
SS
C1
S S
S S
C1
C2
S S
S S
V
SS
S S
C2
C2
S S
C2SS
ITAM
与B细胞识别、黏附和活化相关CD分子结构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22页
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CD64:即FcγRI;APC;高亲和;ADCC,去除IC CD32:即FcγRⅡ;APC等:低亲和;调理作用 CD16:即FcγRⅢ;吞噬细胞;低亲和;ADCC,调
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形式发挥作用,参 加细胞识别、活化和信号转导、增殖和分化、 伸展与移动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26页
依据结构特点 分为5大类:
整合素家族
选择素家族
免疫球蛋白超 家族
钙粘素家族
黏蛋白样家族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27页
整合素(integrin)家族
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参加细胞 活化、增殖、分化和介导吞噬与炎症形成 等。
器官移植排斥 CD3, IL-2R(CD25)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CD分子与临床
• • • • CD分子与病毒感染 CD分子与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 CD与免疫诊断 CD与免疫性疾病的防治
CD分子与病毒感染
CD分子为某些病毒受体 • CD4分子--HIV • CD21分子--EBV • CD155---HCV
CD分子与自身免疫病
CD4 分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银屑病 多发性硬化 移植排斥反应 治疗:CD4单抗
二. 黏附分子 (adhesion molecule,AM)
• 概念 • 分类 • 生物学作用
概
念
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 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 的分子。 性质:跨膜蛋白 作用形式:受体-配体对应形式。
分
类
根据结构特点分: 整合素家族(integerin family)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 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 黏蛋白样家族(mucin-like family) 钙例离子依赖的细胞黏附家族 -钙黏素(cadherin)
T、NK、 胸腺细胞 CD58 LFA3 广泛
CD28
CD4+ T、 50% CD8+ T
B7分子
CD152 CTLA-4 (cytotoxic T lymphocyte 活化T细胞 B7分子 CD154 活化T (CD40L) γδT细胞 CD40
与B细胞识别有关的CD分子
CD 别名 主要分布
参与信号传导 (B细胞活化
CD40L
的必须条件)
诱导T细胞参与免疫应答的最重要条件
B7
CD28
诱导B细胞参与免疫应答的必要条件
医学免疫学7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白细胞选择素
E –selectin (endothelium-selectin )
内皮细胞选择素
• 3.分子结构:
(结合配体-寡糖基团)
• 2. 分布:
L-选择素: 白细胞, P-选择素:血小板、巨核细胞、活化的内皮C。 E-选择素:活化的内皮C。
思考题: 何谓白细胞分化抗原、CD、黏附分子? 何谓整合素家族? AM有什么功能?
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功能
受体:TCR、 CKR 、CR、FcR等 共刺激分子 黏附分子 (AM)
CD分子
受体 TCR BCR NCR CR PRR 协同刺激分子 细胞黏附分子
分布细胞
T细胞 B细胞 NK细胞 RBC,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DC T,B细胞,APC 广泛
主要功能
识别肽-MHC分子 识别抗原肽 激活或抑制杀伤作用 免疫黏附、调理作用 抗感染 组成第二活化信号 细胞生长、分化、迁移, 炎症,组织修复等
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
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
记分子。
分布: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非造血细胞
• 分布广泛
• 大多是跨膜蛋白;
胞浆区 跨膜区 胞膜外区
• 根据胞膜外区结构特点,可分为不同的家族或 超家族(superfamily):
IgSF、CKRF、C型凝集素超家族、整合素家 族、TNFSF和TNFRSF等。
Mφ
释放淋巴因子CKs:TNF-α IFN-γ ,趋化性CKs等 白细胞 内皮细胞
LFA1 -------ICAM-1 VLA-4 ------ VCAM-1 CD15S ------ P,E 选择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免疫学)

同学们应重点掌握:1.基本概念(1)⽩细胞分化抗原(2)分化群(CD)(3)粘附分⼦2.CD分⼦(1)参与T细胞粘附、活化的CD分⼦(2)参与B细胞粘附、活化的CD分⼦3.粘附分⼦(1)种类(2)共性(3)功能1.基本概念(1)⽩细胞分化抗原(LDA):是不同谱系⽩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活化或消失的细胞标志。
⽩细胞分化抗原⼤多是跨膜蛋⽩,种类繁多,分布⼴泛,除表达于⽩细胞之外,还⼴泛分布于红系,巨核细胞/⾎⼩板谱系和⾮造⾎⼲细胞如⾎管内⽪细胞,呈现为细胞,上⽪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等。
(2)分化群(CD):早期对⽩细胞的命名各不相同。
⽬前决定以分化群代替以往命名,即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要⽅法,将来⾃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细胞分化抗原称为CD。
(3)粘附分⼦(AM):是⼀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的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和杰出的分⼦,⼤多为跨膜糖蛋⽩。
2.CD分⼦(1)参与T细胞黏附,活化的CD分⼦参与T细胞识别与活化的CD分⼦主要有CD3、CD4、CD8、CD2、CD28和CD152(CTLA-4)。
①CD3分⼦由γ、δ、ε、ζ、η五种肽链组成。
与TCR形成TCR-CD3复合体。
②CD4分⼦为单链跨膜糖蛋⽩,是T细胞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
③CD8为⼆聚体,主要是细胞毒T细胞。
④CD2⼜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与CD58结合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间粘附。
⑤CD28分⼦为同源⼆聚体。
能转导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
⑥CD152⼜称细胞毒T细胞抗原4,主要表达活化T细胞,也具有信号转导功能,能抑制活化T细胞扩增,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
(2)参与B细胞粘附,活化的CD分⼦参与B细胞识别与分化的CD分⼦主要有CD79a/CD79b、CD19、CD21和CD40等。
①CD79a/CD79b:作为B细胞特征性表⾯标志。
②CD19:是鉴定B细胞的重要标志之⼀,也是B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
③CD21:⼜称补体受体2或EB病毒受体。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分类: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C型凝集素超家族 整合素家族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
了解
二、CD分子的概念、功能及应用
CD的概念:
缘由:原命名太乱
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以单克 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 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其编码 基因及其分子表达的细胞种类均鉴定明确者,统 称为CD。 在许多场合下,单克隆抗体及其识别的抗原都用 同一个CD序号。 人CD的编号已从CD1命名至CD350,可大致划分类
• • • • • • 整合素家族 integrin family 选择素家族 selectin family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粘蛋白家族 mucin-like family 钙粘素家族 cadherin family 未归类的黏附分子
(二)选择素家族
(selectin family) 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炎症发生以及淋巴 细胞归巢 基本结构:跨膜分子 组成:L-、P-、E-选择素 配体:寡糖基团
3. 粘附分子的功能
①免疫细胞 识别:辅助 受体,协同 刺激或抑制 信号
CD28 --- B7 CD2 --- CD58 LFA-1* --- ICAM CD4/CD8 --- MHC-Ⅱ/MHC-Ⅰ
免疫细胞膜分子的种类相当繁多,主要有T细胞 抗原识别受体(TCR),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 (BCR),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白细胞分化抗 原,粘附分子,促分裂原受体,细胞因子受体, 免疫球蛋白的Fc段受体,以及其它受体和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是两类重要的免疫细 胞膜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1)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同活化或抑制信号
CD4 -- MHC-II CD8 -- MHC-I
CD28---B7
CD40---CD40L
2)炎症过程中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壁上
3)淋巴细胞归巢
二.粘附分子 (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
1、概述 概念: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 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多为糖蛋白。
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参与细 胞的识别、活化和信号转导、增殖和分化、伸 展与移动。
分类:根据结构特点分为: 整合素家族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大多数是跨膜的蛋白或糖蛋白 (膜外区、 跨膜区和胞浆区);
少数是碳 水化合物。
2.分化群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 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
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CD
选择素家族 钙粘蛋白家族等
整合素家族 由αβ两条链经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异二聚体。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许多参与抗原识别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具有与Ig相 似的结构特征,即具有1个或多个IgV样或C样结构域。将这些分 子称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选择素家族
包括L-、P-、E-选择素,配体是寡糖基团。
Hale Waihona Puke 2、黏附分子的功能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与粘附分子
* 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免疫系统中细胞间 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胞间直接接触或通过分 泌细胞因子或其他活性分子介导的作用。
* 免疫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 分子,包括抗原、受体或其他分子。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第一节人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ciation antigen )一、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一)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各个谱系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还表达在红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并广泛分布于许多非造血细胞(血管内皮、成纤维、上皮、神经内分泌细胞等)。
白细胞分化Ag大都是跨膜的糖蛋白,有些是GPI(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在细胞膜上。
少数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碳水化合物。
根据胞外区结构特点,可分为不同的家族或超家族。
常见的有:IgSF细胞因子受体家族C型凝集素超家族整合素家族TNFSFTNFRSF(二)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的概念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CD。
人CD的编号已从CD1~CD350,可大致分为14个组。
(见表7-1、附录Ⅱ)CD即对某一细胞膜上被人们(多个实验室的抗体)鉴定出,公认存在(确认)的分化抗原的称呼。
其后的序号代表该分化抗原的确认顺序。
简单地说,CD是对确认的一种具体的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统一命名。
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功能与免疫相关的人白细胞分化抗原按照功能共刺激(或抑制)分子粘附分子特异性识别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辅助受体模式识别受体受体细胞因子受体★补体受体★NK细胞受体IgFc受体★•附:IgFc受体• 1.IgGFc受体•(1)CD64 (FcγRⅠ)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为IgGFc高亲和力受体。
•(2)CD32 (FcγRⅡ)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粒细胞、B 细胞和血小板,是IgGFc低亲和力受体。
(3)CD16 (FcγRⅢ)表达于NK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是IgGFc 低亲和力受体。
免疫学-第六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AM
分子(CD4、CD8)
二、黏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一)参与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 (二)参与炎症反应 (三)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四)其他作用
黏附分子还具有其他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APC与T细胞间协同刺激分子及相应配体相 互作用产生第二信号
参与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参与B细胞识别、黏附和活化过程的CD分 子主要有:
CD79a、CD79b、CD19、CD21、CD81、 CD80、CD86和CD40等。
三、参与免疫效应的CD分子
(一)构成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的CD分子 属于CD分子的Fc受体有FcγR、FcαR和
FcεR。其中: FcγR分为FcγRⅠ、FcγRⅡ和FcγRⅢ三类; FcεR分为FcεRⅠ和FcεRⅡ两类。
为反复发作的严重感染。 分为: LAD-1, LAD-2; LAD-1 病因:CD18基因缺陷。
病例
廖某,男,14岁,因左足掌外伤后肿痛而入院。患者 自出生后6天起出现发热、脐部感染,随后反复发 热、腹泻、牙龈红肿和口腔溃疡。3岁后全身多处 软组织反复感染、慢性牙周炎,一点轻微外伤也 会引起感染。14年来曾多次就诊,但始终无法确 诊。体查:体温38.1℃,脉搏103次/分,发育稍差, 贫血貌,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咽部稍红。实 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数目明显增高,流式细 胞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表面CD18分子阳性率小于1% (正常值≥95%)
指淋巴细胞的定向移动。包括:淋巴细胞再循 环,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以及成熟淋巴细胞 迁往外周淋巴器官;
分子基础:淋巴细胞归巢受体(lymphocyte homing receptor,LHR),血管地址素。
第三节 CD和黏附分子的临床应 用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一、填空题: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白细胞(及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正常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多为跨膜糖蛋白。
2.粘附分子指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多为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以配体-受体形式发挥作用。
3.粘附分子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钙粘蛋白家族等二、多选题:[A型题]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A.白细胞表面的全部膜分子B.T淋巴细胞表面的膜分子C.淋巴细胞表面的膜分子D.主要为TCR和BCRE.E.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不同谱系、不同阶段以及活化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2.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组成大多数是:A.跨膜蛋白或糖蛋白B.跨膜磷脂C.跨膜化学基因D.跨膜无机物E.跨膜有机物3.粘附分子的正确概念是:A.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表面标记B.介导细胞之间或细胞与基质之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C.由活化的细胞分泌的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小分子多肽D.体液中正常存在的具有酶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的一组大分子系统E.是一组广泛参与免疫应答并代表个体特异性的抗原分子4.整合素家族得名是因为:A.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使细胞附着而形成整体B.分子结构和肽链氨基酸组成与免疫球蛋白有一定同源性C.介导淋巴细胞的归巢D.介导同型细胞间相互聚集的粘附分子E.以上都不是5.Ig超家粘附分子具有:A.与免疫球蛋白V区和(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B.与MHC分子肽结合区相似的分子结构C.与补体攻膜复合体相似的分子聚合形式D.与SmIg相似的识别特异性E.与CKs相似的旁分泌作用特点6.选择素分子的主要作用是:A.在血流状态下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起始粘附B.在炎症渗出中,介导白细胞穿越血管内皮细胞的过程C.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介导同型细胞间的粘附作用D.主要参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作用E.主要介导淋巴细胞向中枢免疫器官的归巢7.淋巴细胞归巢是指:A.成熟淋巴细胞向中免疫器官的迁移B.淋巴细胞的一种定向迁移形式C.淋巴细胞随血流到达全身器官D.未成熟T细胞在可胸腺内从皮质移行到髓质E.以上都不是8.下列免疫分子中有粘附作用的分子是:A.CD3B.IgαC.IgβD.SmIgE.CD289.既作为淋巴细胞的归巢受体又与肿瘤转移有关的是:A.CD2B.CD3C.CD4D.CD8E.CD4410.归巢受体表达在:A.血管内皮细胞表面B.APC表面C.血小板表面D.红细胞表面E.淋巴细胞表面11.在血流状态下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起始粘附的是:A.整合素家族B.IgSFC.选择素家族D.Cadherin家族E.以上都不是12.选择素介导的起始粘附又称:A.稳定粘附B.免疫粘附作用C.趋化作用D.归巢E.rolling13.Cadherin家族的主要作用是:A.介导同型细胞间的粘附B.介导细胞与ECM的粘附C.介导免疫细胞间的相互识别D.介导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E.介导炎症细胞渗出过程14.介导起始粘附,分布在白细胞上的粘附分子是:A.L-选择素B.E-选择素C.P-选择素D.PNAdE.CD11/CD1815.介导NK细胞发挥ADCC的受体是:A.FcγR IB.FcγR IIC.FcγR IIID.FcεRE.Fc R16.下列哪项不是粘附分子的作用?A.参与淋巴细胞的归巢B.参与炎症的形成C.参与免疫细胞的发育与分化D.参与补体系统的激活E.参与血栓形成[X型题]1.关于CD分子的功能,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参与造血细胞的分化和造血过程的调控B.参与炎症的发生C.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D.参与免疫效应功能的发挥E.参与细胞的迁移2.CD分子参与机体重要生理和病理的过程包括:A.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B.造血细胞的分化和造血过程的调控C.炎症的发生D.细胞的迁移E.免疫调节3.在基础免疫学研究中CD主要应用于:A.CD分子的基因克隆B.新CD分子及新配体的发现C.CD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D.细胞激活途径和膜信号的传导E.细胞分化过程的调控4.粘附分子参与下列哪些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A.细胞的信号传导与活化B.细胞的伸展与移动C.细胞的生长及分化D.肿瘤转移E.创伤愈合5.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是:A.CD2B.CD4/CD8C.MHCI/II类分子D.VLAE.B76.关于IgSF粘附分子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具有与IgV区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B.其氨基酸序列与Ig有一定同源性C.其识别的配体多为IgSF分子和整合素家族分子D.MHC分子属于其成员E.IgSF与Cadherin家族分子相互识别7.淋巴细胞归巢是指:A.淋巴细胞干细胞向中枢免疫器官的归巢B.淋巴细胞的定向游动C.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免疫器官归巢D.淋巴细胞再循环E.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A型题]1 E,2 A,3 B,4 A,5 A,6 A,7 B,8 E,9 E,10 E,11 C,12 E,13 A,14 A,15 C,16 D[X型题]1 ABCDE,2 ABCDE,3 ABCD,4 ABCDE,5 ABCE,6 ABCD7 ABCDE。
第7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CD154即CD40L ,主要分布在活化的CD4+ T细胞、 部分CD8+ T细胞和γδT细胞,与B细胞表面的 CD40结合产生活化B细胞的信号。 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的重要的白细胞分化抗原, 是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信号1
APC Th APC
信号1+2
Th
CD3 MHC-II Ag TCR CD4 1
VCAM VLA-4 ICAM LFA-1 1/2 LFA-3 CD2
1
MHC-II
CD3 Ag TCR CD4 CD4
CD28 CTLA-4
2
B7
无能
CD28刺激
阻断B7
活化并增殖
(二)与B细胞识别、黏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CD79a/CD79b 又称Igα/Igβ,表达于除浆细 胞外B细胞发育的各个阶段,是B细胞特征 性标记。与BCR组成Igα/Igβ -BCR复合物, 其胞浆区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 (ITAM),能将BCR特异性识别抗原的信 号转入B细胞内,从而提供由B细胞活化所 需的第一信号。
CD16 FcγRIII,为是低亲和力IgGFc受体,主 要结合IgG1、IgG3。 促吞噬和ADCC作用。
CD89 是FcαR,分布于外周血或黏膜组织中的 绝大部分吞噬细胞,某些T、B细胞。介导吞 噬细胞的吞噬、超氧产生、释放炎症介质以及 发挥ADCC。 FcεRI 是IgE高亲和力受体,介导I型超敏反应。
活 SIg 化 信 号 CD79 1 B 活化
MHC-II 活 化 信 CD40 号 2 LFA-1
Th 活 化
TCR CD3
CD40L ICAM-1
CKs
(四)、细胞凋亡相关的CD分子
免疫第八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与黏附分子

与T细胞识别、活化有关的CD分子
CD分子 CD2 CD3 CD4 CD8 CD28 CD152(CTLA-4) 功能 CD58的受体,参与T细胞活化以及细胞黏附 与TCR构成TCR-CD3复合物,转导T细胞抗原识别信号 与MHCⅡ类分子结合,为T细胞共受体;HIV受体 与MHCⅠ类分子结合,为T细胞共受体 与CD80/CD86结合,为T 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 与CD80/CD86结合,下调T 细胞活化
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AM)
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
整合素家族 1 钙黏蛋白家族 5 2 选择素家族
黏附分子 的分类
黏蛋白样家族
4
3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黏附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参与免疫细胞的活化与效应 参与炎症反应
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CD21 D81
CD40 CD80/CD86
组成B细胞共受体,同时又是CR2,可与抗原或者IC中的补体片段C3d结合,辅助BCR结合抗原;EBV受体 组成B细胞共受体,辅助B细胞结合抗原
CD40L的受体,为B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协助B细胞生长、分化和记忆性细胞的产生 CD28和CTLA-4的配体,为T 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
CD154(CD40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D40的配体,为B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与生发中心的形成和抗体的类别转换有关
与B细胞识别、活化有关的CD分子
CD分子
CD79a/CD79b CD19 功能 与BCR构成BCR复合物,转导B细胞抗原识别信号 组成B细胞共受体(CD19/CD21/CD81),辅助B细胞结合抗原
其他作用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7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7-1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一、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LAD):(一)概念不同免疫细胞在谱系分化、成熟及活化过程中表达的膜分子。
多为蛋白或糖蛋白,少数为碳水化合物;有的被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在细胞膜上。
(二)功能1.可用于鉴定细胞表型、来源、分化阶段、活化状态,或对细胞进行分类、分群、分型,所以将白细胞分化抗原也称为细胞表面标志(cell surface marker);2.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
(三)包括类型:受体(抗原受体、细胞因子受体、FcR、补体受体、NK细胞受体、模式识别受体、凋亡受体)、MHC分子、协同刺激分子、黏附分子等。
二、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一)概念为避免白细胞分化抗原命名方面的混乱,从1982年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免疫学会(IUIS)统一了有关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命名法,确定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聚类分析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分化群(CD),习惯将CD称为分化抗原。
(二)命名法以CD后加序号的方式表示,某些CD序号后附加小写英文字母,系指该复杂CD分子由多基因编码或隶属于结构蛋白相关的家族,CD加注“w”(workshop)的分子尚需进行全面鉴定。
(三)人CD分子①抗原受体和MHC分子不在CD命名范围之列,各自成一类;②目前,人CD分子已从CD1排序命名到CD247;③有些尚待CD命名、归类。
§7-2 粘附分子1.概念: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 AM)是一类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
多为跨膜糖蛋白。
2.分类:根据黏附分子的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黏蛋白样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钙黏蛋白家族五个家族,此外还有一些尚未归类的黏附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概述

二、粘附分子(AM)
(一)黏附分子的概念及分布
定义: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 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多为糖蛋白。以配体-受体 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掌握) 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细胞-基质-细胞间粘附。
与TCRαβ非共价结合形成复
合物。
CD3作用: 转导TCR接受的Leabharlann 抗原信号。分布所有成熟T细
胞和部分胸腺细胞。
CD3
CD4:单链跨膜糖蛋白分子。胞外 段有4个Ig样结构域,胞内段较长, 含3个丝氨酸残基,能被蛋白激酶 磷酸化,参与信号转导。
CD4:识别MHC-Ⅱ抗原的共 受体,起信号传导作用;还能与 HIV结合而成为HIV受体。
与之结合后,抑制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2.B细胞活化所需的共刺激分子
CD40(B细胞表面)与CD40L(CD4+或CD8+T细胞)
三、参与免疫效应的CD分子
1.构成Ig的Fc受体CD分子 B细胞的CD32是IgG的Fc受体,介导抗体的调理吞噬 作用、刺激B细胞活化。 CD23是IgE的Fc受体, 与B细胞分化增殖有关。
CD19/CD21/CD81复合物 二、参与提供免疫细胞活化共刺激信号的CD分子 1.T细胞: CD28、CD152 (T细胞表面) 2.B细胞: CD40(B细胞表面) 三、参与免疫效应的CD分子 1.Ig的Fc受体CD分子: CD32是IgG的Fc受体、
CD23是IgE的Fc受体 2.细胞凋亡相关CD分子
分布: 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细胞表面,或者成为可溶 性的黏附分子。
(二)粘附分子的类别及特征 P68(了解)
0916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Hale Waihona Puke 由BCR途径的信号转导。② CD19/CD21/CD81信号复合物: CD19分布 于除浆细胞外的B细胞谱系发育的各个阶段, 是B细胞的重要标记。可与多种激酶结合,促 进B细胞激活。 CD21又称CR2和EB病毒受体,表达于成熟的B 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以及咽部和宫颈上 皮细胞,是B细胞的重要标记。CD21与iC3b及 C3d/C3dg结合,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和诱 导免疫记忆。 CD81属四次跨膜超家族,分布广泛,HCV受体。
CD40: 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 促进抗体的类别转换; 上调细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的表达; 保护细胞使其免于凋亡;
CD40L缺陷导致性联高IgM综合征
(Hyper IgM syndrome,HIGM1) 。
常用的CD分子
(四)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① CD64 FcγRI,表达于单核-巨噬细 胞及树突状细胞。是高亲和力IgGFc受 体。介导ADCC、IC清除、调理吞噬和促 进吞噬细胞分泌IL-1、IL-6和TNF-α等 介质。
常用的CD分子
(二)与T细胞识别、黏附和活化过程有关 的CD分子。
① CD3与T细胞受体组 成TCR / CD3复合物, 分布于T细胞和部分胸 腺细胞表面,在TCR信 号转导过程中起关键 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一、单选题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A.白细胞分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膜分子B.T细胞分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膜分子C.B细胞分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膜分子D.淋巴细胞分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膜分子E.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2.在TCR识别抗原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作用关键的CD分子是:A.CD2B.CD3C.CD4D.CD8E.CD283.CD4分子主要表达在哪种细胞上?A.辅助性T细胞(Th)B.细胞毒T细胞(CTL或Tc)C.NK细胞D.B细胞E.中性粒细胞4.CD2分子又称:A.LFA—1B.LFA—2C.LFA—3D.ICAM—1E.ICAM—25.CD8分子主要表达在哪种细胞上?A.单核细胞B.巨噬细胞(MΦ)C.Th细胞D.Tc细胞E.B细胞6.CD28分子和CTLA—4的共同配体是:A.LFA—1B.L FA—2C.B7—1(CD80)/ B7—2(CD86)D.Igα/IgβE.ICAM—17.与配体结合后,对T细胞活化有负调节作用的CD分子是:A.CD2B.CD4C.CD8D.CD152E.CD288.CD28分子主要表达在哪种细胞上?A.T细胞B.单核细胞C.NK细胞D.MΦE.肥大细胞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受体是:A.CD2B.CD3C.CD4D.CD8E.CD2810.关于CD8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属于IgSF粘附分子能与MHCⅠ类分子结合B.主要分布在Th细胞上C.能传递TCR识别抗原的信号D.其配体是CD58(LFA-3)E.分布于所有的T细胞上11.在BCR识别抗原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CD分子是:A.CD16B.CD32C.CD64D.CD80/CD86E.CD79a/CD79b12.下列哪类膜分子属于CD分子?A.TCRB.BCRC.FcγRD.mIgE.MHC分子13.关于CD21分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表达于成熟的B细胞上,是B细胞重要的膜分子B.又称CR2,能与iC3b和C3d(或C3dg)结合C.与BCR构成复合物,参与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D.是EB病毒的受体E.与CD19、CD81等共同构成B细胞的辅助受体14.B细胞具有的CD分子是:A.CD2B.CD3C.D4D.D8E.CD1915.T h细胞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是:A.CD2B.CD3C.CD4D.CD5E.CD816.B细胞不表达以下哪种CD分子?A.CD19B.C D154(CD40L)C.C D79a/CD79bD.CD80/CD86E.CD4017.下列哪组细胞表达CD64分子?A.单核细胞、MΦ、树突状细胞(DC)B.T细胞、B细胞C.粒细胞、B细胞、血小板D.NK细胞、MΦ、肥大细胞E.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18.以下所列IgFc受体及相应CD编号,哪组是错误的?A.FcγRⅠ/CD64B.F cγRⅡ/CD32C.F cγRⅢ/CD16D.FcεRⅠ/CD23E.FcαR/CD8919.介导NK细胞发挥ADCC的分子是:A.CD16B.C D32C.C D64D.CD23E.CD8920.介导免疫抑制作用的IgFc受体是:A.FcγRⅠB.F cγRⅡ—AC.F cγRⅡ—BD.FcγRⅢE.FcεRⅠ21.IgE结合因子(IgE—BF)即:A.CD16B.s CD23C.C D32D.CD64E.CD2122.下列哪种免疫分子具有粘附作用?A.CD3B.m IgC.C KRD.Igα/IgβE.CD2823.CD分子与下列哪项作用无关?A.免疫应答B.T、B细胞的活化C.补体攻膜复合体的形成D.AIDS的发生E.EB病毒对B细胞的感染24.以下哪种粘附分子属于整合素家族?A.LFA—1B.L FA—2C.L FA—3D.ICAM—1E.ICAM—225.主要介导血小板粘附的整合素分子是:A.LFA—1B.V LA—1C.V LA—3D.Mac—1E.gpⅡb/Ⅲa26.以下哪种粘附分子不属于IgSF的成员?A.ICAM—1B.P NAdC.L FA—2D.CD4E.MHCⅠ类分子27.IgSF成员的共同特点是:A.识别的配体相同B.具有相似的功能C.具有与Ig 相似的结构特征,即具有一个或多个V样或C样结构域D.分布范围相似E.由同一染色体编码产生28.以下所列IgSF成员的配受体关系,哪组是正确的?A.LFA—2/LFA—3B.C D4/MHC—Ⅰ类分子C.C D8/MHC—Ⅱ类分子D.ICAM—1/ICAM—2E.VCAM—1/VCAM—229.选择素分子与配体结合的部位是:A.C型凝集素(CL)结构域B.表皮生长因子(ECG)样结构域C.补体调控蛋白(CCP)结构域D.跨膜区E.胞浆区30.选择素分子识别的配体主要是:A.CD21B.C D31C.钙粘蛋白D.CD15s(sLe x)E.CD4431.介导血流中的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初始粘附的是:A.整合素家族B.I gSFC.选择素家族D.钙粘蛋白(Cadherin)家族E.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32.E—选择素主要表达在哪种细胞上?A.中性粒细胞B.红细胞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E.活化内皮细胞33.Cadherin家族的主要作用是:A.介导同型细胞间的粘附B.介导细胞与ECM的粘附C.介导炎症细胞渗出过程D.介导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E.介导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34.MHCⅠ类分子的配体是:A.L—选择素B.CD4C.CD8D.CadherinE.CD2835.CLA主要表达于:A.树突状细胞B.记忆T细胞C.巨噬细胞D.B细胞E.单核细胞36.MHCⅡ类分子的配体是:A.CD2B.C D3C.C D5D.CD4E.CD837.FcεRⅠ的特点是:A.属低亲和力受体B.为单链跨膜蛋白C.表达于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细胞上D.为EB病毒受体E.表达于T、B细胞上38.gpⅡb Ⅲa基因缺陷与下列哪种疾病有关?A.白细胞粘附缺陷症B.A IDSC.移植排斥反应D.支气管哮喘E.Glanzmann血小板无力症39.既作为淋巴细胞归巢受体,又与肿瘤转移有关的是:A.CD2B.C D3C.C D16D.CD32E.CD4440.在T细胞的活化中,最重要的协同刺激信号是通过下列哪组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所提供?A.CD4/MHCⅡ类分子B.C D8/MHCⅠ类分子C.C D28/CD80或CD86D.CD2/CD58E.LFA—1/ICAM—141.参与淋巴细胞归巢的粘附分子不包括:A.L—selectionB.CD28C.CLAD.VLA—4E.CD4442.下列哪项不是粘附分子的作用?A.参与淋巴细胞归巢B.参与免疫应答C.参与炎症的形成D.参与补体系统的激活E.参与血栓的形成二、多选题1.CD分子分布于下列哪些细胞表面?A.T细胞B.B细胞C.N K细胞D.髓系细胞E.血小板2.关于CD4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IgSF成员B.为Th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C.是HIV的受体D.是MHCⅡ类分子的配体E.是EB病毒的受体3.人T细胞均具有的CD分子是:A.CD2B.C D3C.C D4D.CD8E.CD164.能与B7分子(B7—1/B7—2)结合的是:A.CD2B.C D3C.C D28D.CD58E.CTLA—4(CD152)5.肽链胞浆区具有ITAM结构的是哪些膜分子?A.CD3B.F cεRⅠC.C D154D.Igα/IgβE.CD80/CD866.关于CD21分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是B细胞的重要标志B.能与iC3b、C3d或C3dg结合C.是EB病毒的受体D.能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E.参与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的构成7.下列哪些CD分子属于FcγR?A.CD16B.C D23C.C D32D.CD64E.CD898.表达FcεRⅠ的细胞是:A.B细胞B.T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嗜中性粒细胞E.肥大细胞9.B细胞表达的CD分子包括:A.CD79a/CD79bB.C D19C.C D21D.CD80/CD86E.CD4010.粘附分子参与下列哪些生理和病理过程?A.细胞的识别、信号转导与活化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C.炎症发生D.创伤愈合E.肿瘤转移11.以下关于整合素分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由α、β两条肽链组成B.多数分布广泛C.表达水平可随细胞分化和生长状态发生改变D.其配体主要是细胞外基质E.主要介导同型粘附作用12.属于IgSF的粘附分子是:A.CD4/CD8B.C D28C.L FA—1D.MHCⅠ/Ⅱ类分子E.CD213.选择素分子膜外区组成部分包括:A.IgV样结构域B.I gC样结构域C.C型凝集素(CL)结构域D.表皮生长因子(EGF)样结构域E.补体调控蛋白(CCP)结构域14.关于Cadherin家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属Ⅰ型膜分子B.主要介导同型粘附作用C.配体为整合素分子D.有独特的组织分布E.参与肿瘤的浸润与转移15.参与淋巴细胞归巢的粘附分子是:A.CD44B.L—选择素C.C LAD.LFA—1E.VLA—416.在免疫应答中,APC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包括:A.MHCⅡ类分子/CD4B.MHCⅠ类分子/CD8C.CD80(或CD86)/CD28D.ICAM—1/LFA—1E.LFA—3/LFA—217.LFA—1的配体是:A.VLA—4B.I CAM—1C.I CAM—2D.ICAM—3E.VCAM—118.CD分子和粘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有:A.阐明某些疾病的发生机制B.机体免疫功能的检测C.白血病、淋巴瘤的免疫学分型D.免疫毒素用于治疗肿瘤E.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三、填空题1.CD3分子由______种肽链组成,其与_______组成复合物表达于T细胞表面,在______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2.CD4分子主要表达于_______细胞上,该分子既是_______病毒的受体,同时,作为配体又能与______分子结合。
3.CD8分子主要表达于_______细胞上,该分子作为配体,可与_______分子结合。
4.CD21分子又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
5.可作为B7分子(B7—1、B7—2)配体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6.属于FcγR的CD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粘附分子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尚未归类的粘附分子等五类。
8.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 SF)成员识别的配体多为________分子和________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