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3

合集下载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3章PPT课件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3章PPT课件
低碳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
绿色发展政策的目标是降低碳排 放、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
发展。
绿色发展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绿 色税收政策、绿色金融政策、绿
色产业政策等。
05
未来展望与挑战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跨学科融合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将进一步与地 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 交叉融合,拓展研究领域和视角。
探索微观层面的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拓展国际视野
02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将更加注重国际比较和
合作研究,以应对跨国界的资源环境问题。
加强政策应用研究
03
为了更好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政策
应用研究,探索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政策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环境保护的成本
环境保护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 包括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成 本。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
资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理念
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政策措施的制定
它综合运用了经济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 的理论和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经济影响 、市场机制、政策措施等。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经济影响和市场失灵,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政策制定 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环境保护的落实。
资源税费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 征收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 排污收费等。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图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图文
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 MSC>MPC,差额是 MEC。但是一个个人利 益最大化的种树人砍伐树 木时,其砍伐水平由MB 和MPC决定,这时私人 砍伐水平Q1大于由MB和 MSC决定的有效水平Q。 当要求砍伐水平达到Q时 ,必须提高伐木的价格或 对伐木者征税。因此,如 果外部不经济性得不到有 效纠正,也会导致资源的 配置失误。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_图文.ppt
习题
1、假定政府正考虑决定要保护多少英里的一条风 景优美的河流,这个社区有100人,每个人都具有 相同的反需求函数P=10-1.0q,其中q是需要保护的 英里数,P是他愿意为保护q英里河流所付出的每 英里的价格。
(a)如果保护的边际成本是每英里500美元,有 效配置下将会保护多少英里?
第二节 外部性的类型
一、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public and private externalities)
公共外部性(不可减少如大气污染问题,花园景色)
许多外部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公共物品的性质 :供给的普遍性(非竞用性)和消费上的非排他性 。
污染的损害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增加人口不会减少 其他人受到的污染影响,只要生活在这个地方,没 有人会被排除在当地的污染之外。
MPB: Marginal private benefit 边际私人收益
MEB: Marginal external benefit 外部边际收益
MSC: Marginal social cost 边际社会成本
MPC: Marginal private cost 边际私人成本
MEC: Marginal external cost 外部边际成本
假定一个农民在市郊拥 有一片林场,通过卖林 木赚钱,该农民在决定 林场的规模时,考虑的 只是自己的收入问题, 然而将土地用于栽种林 木还会产生其它的一些 收益,包括为鸟类和一 些小动物提供了栖息地 ,为路人创造了视觉享 受等。尽管从社会角度 看这些收益是重要的, 但是该农民却没有获得 额外的收入。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三版总结名词解释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三版总结名词解释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三版总结名词解释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三版是一本关于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的教材,下面是一些重要名词的中文解释:
1. 资源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的经济学分支,涉及资源的产出、分配、消费以及管理等方面。

2. 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管理环境资源的经济学领域。

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即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的发展需求。

4.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对第三方产生的非市场性影响,可以是正外部性(如环境保护)或负外部性(如污染)。

5.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无法排除非支付者使用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排斥他人使用的物品,如清洁空气和公园。

6. 自然资本:自然资本是指自然资源及其产品所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地、水和矿产等。

7. 污染权交易:污染权交易是一种减少污染的手段,通过对排放许可证进行交易,从而实现污染减排的弹性和效率。

8. 替代成本:替代成本指为获得某一物品而放弃的下一最有价值的替代物品的成本。

9. 内部化外部性:内部化外部性是通过市场机制使外部性影响的成本或收益体现在经济主体的决策中,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10. 环境评估:环境评估是对建设项目、政策或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从而得出对环境影响的结论和建议。

以上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三版》中一些重要名词的中文解释。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三章 外部性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三章 外部性

环境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市场失效

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整个行业的资源配置影响 假设行业中所有企业都存在外部不经济性行为,并大致相同。 整个行业的供给曲线(PS)就是所有单个企业MPC曲线在水 平方向的加和。 所有企业的MSC在水平方向上相加得到社会供给曲线(SS)。 SS与PS之差FG,反映了边际外部费用。一般随产量变化而变 化。 SS取决于非市场的外来资料。 行业中的边际私人费用如果不包括外部费用,行业所生产的产 品必然过剩,而且价格偏低,从而导致低效率或无效率的资源 配臵。
选择确定变量数值的一些实际变量; 决策者主体并不对受影响者进行补偿或收费, 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费用被强加给没有参加 这一决策的人。
外部性与帕累托效率



外部性是经济活动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这种广义的外 部性概念说明了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一种 不满足帕累托效率情况下的一种低效率状态。 当受影响的一方希望行动的一方改变经济活动数量或水平 时就存在着相关外部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可以通过市场 来调节。只有当以这样一种方式改变经济活动水平或数量, 即使得受影响的一方得到好处,同时又不让行动一方受损 失时才可以说存在帕累托相关外部性,也即存在没有实现 的潜在帕累托效率改进。 外部不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都是一种低效率资源配置状态, 而且游离于市场之外。

C/R/P
MSC
Pd Pc
Pa Pb

E

F A

MPC B


D

C
D(AR)
MR O Qd Qc Qa Qb Q
市场结构和环境外部性

垄断竞争市场与外部性

3外部性与内在化方法

3外部性与内在化方法

需求 (私人评价) 0
社会最适量 市场最优量
数量
考虑一个生产水泥的企业
在生产具有负外部性的情况下
市场最优量大于社会最适量
——社会总剩余变小
消费的外部性和市场失灵(低效率)
消费的正外部性
社会评价=私人评价+外部成本 再生纸 的价格
供给 (私人成本) 均衡
社会评价
需求 (私人评价)
0
市场最优量
社会最适量
但由于政府并不知道污染的需求曲线, 它无法确定征收多少税才能达到该目标。 它可以简单地拍卖1000吨污染许可证。 拍卖价格就得出了适当的庇古税规模。
排污交易市场建立步骤
确定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环境容量 分割成若干排污量/权,公开拍卖或无偿分配 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进行管理和监督
CO2(碳税) SO2(酸雨控制区结合总量控制)
2、经济手段
补贴:
对于具有正外部性的企业实施政
府补贴的政策。
2、经济手段
价格 供给 (私人成本)
均衡
社会成本
补贴
需求(私人评价)
0 市场最优量 社会最适量 数量
如果补贴准确地反映了社会免付的外部成本,生产者将生产社会最适量的产品。
2、经济手段
庇古税 用于纠正环境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
更加倾向于用税收解决污染问题
市场最优量大于社会最适量
——社会总剩余变小
第二节 外部性内在化方法
外部性的内在化
外部性不包含在价格中,造成了市场扭曲, 社会为此付出了代价
外部性的内在化:
将外部费用引进价格之中,使得社会费
用与个人费用更为接近。
外部性的内在化方法
前面我们只是简单地提及了如何解决 外部性带来的市场低效,现实中, 可分为私人解决方法与公共政策两种 使资源配置接近社会最优的办法。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三章控制污染的方法1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三章控制污染的方法1





二、污染边际破坏成本曲线

1、含义:随着污染物的排放量的增加,
再增加一单位给社会带来的损失。

污染物的边际破坏成本是递增的,即随 着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再增加一单位 排放量给社会带来的损失递增的。
2、理由:

(1 )环境稀释力:
(2)人们的容忍度:
企业边际控制成本
边际破坏成本曲线(从右往左看
及的排污费
污水系统使用费
定的污染物
污水量
当地城建局
1998
工商户
企业与个体 工商户 排放者和家 庭
林江苏
全国
当地城建局
1993
生活污水处理费
污水量
当地城建局
N.A.
中国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续1)
手段
目标污染物
和污染媒介 SO2和燃煤
执行机构
或部门 当地环保局
时间 1992 1995
目标群体 工业锅炉燃 煤电厂 资源开发者

(一)优点

1.排污费更有效率(与管制相比)各企业最后
一单位污染物治理的边际成本都等于排污费。
P258

(1) 政府的目标是污染物减排量3QB ,假
设线段QC QB=QB Q A ,且QA+QB+QC =3QB。
管制的总成本:三种颜色加总
成本 排污费
MCB MCC P*
MCA A B C D
E
排污费
1994
30.04 30.97
1995
36.82 37.13
1996
49.63 40.96
1997
56.35 45.43
超标排放收费
其中 废水 废气 (SO2) 废渣 噪声

第三章 经济分析方法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章  经济分析方法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PPT课件

6
基准情况下的总利润
• 假定钢铁厂和洗衣房合并,则总利润为
• πM(S,L)=PSS+PLL-CS(S)-CL(L,S) (3-2) • 其中,π是利润,P是价格,C是成本。S
与L分别是钢铁厂与洗衣房的产出。
• CL(L,S)表明,洗衣房的成本不仅取决于 自身的产出,而且取决于钢铁厂的产出, 因为钢铁厂产出越多,烟尘越多,对洗 衣房产出的影响越大。
• 根据(3-4b)式,(3-6d)式中第一个[]项等于 0。因此,钢铁厂产出变动对洗衣房利润 的影响就相当于(3-6e)式,即洗衣房由此 增加的边际外部成本。
2021/7/15
16
• 把(3-6a)式与(3-6e)式放在一起,则有
• PS= MCS(S)+ MDL[L(S),S]
(3-7)
• 比较合并生产时的利润与分别生产时的
2021/7/15
9
利润最大化产出S*和L*的条件(续二)
• 如果洗衣房关门,钢铁厂边际成本中的 MDL(L,S)项就消失,即
• PS= MCS(S) • 令此时的钢铁产出为S0,则有πM(0,S0)。
换句话说,此时合并体中只剩下钢铁生 产。
2021/7/15
10
利润最大化产出S*和L*的条件(续三)
• 换句话说,如果受害者向造成负外部性 的厂商购买对环境的权利,由此产生的 后果是符合效率原则的。
2021/7/15
21
产权的价值
• (3-5)式与(3-9)式的差别表明,虽然边际 条件相同,但是,不同的产权配置会带 来不同的总成本与利润。当钢铁厂拥有 排污权时,洗衣房不得不支付多达 {πL[L(0),0]-πL[L(S0),S0]}的款项。这就是 产权的价值。付款后,洗衣房拥有了洁 净空气权。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沈满红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沈满红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沈满红一、单选:(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的学问。

[单选题] *A劳动生产率B劳动的人(正确答案)C劳动资料D劳动要素2.劳动力是指()。

[单选题] *A人的劳动能力(正确答案)B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人”C简单的生理劳动D劳动3.劳动经济学研究主要围绕()展开。

[单选题] *A 工资与社会保障B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C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D 就业和就业质量(正确答案)4.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对教育、培训有较高回报的预期,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将使()。

[单选题] *A劳动供给增加B劳动供给减少(正确答案)C劳动需求增加D劳动需求减少5.劳动力流动成为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之一的原因在于()。

[单选题] * A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形成人力资本存量B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C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抵销人力资本存量D劳动力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正确答案)6.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

[单选题] *A相对的(正确答案)B绝对的C既不相对也不绝对的D既相对也绝对的7.简单劳动的劳动力需求弹性()。

[单选题] *A为零B大(正确答案)C小D为单位弹性8.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单选题] *A决定就业量B决定物价C决定就业量和工资(正确答案)D决定工资和物价水平9.下列各项培训成本中,属于培训投资机会成本的是()。

[单选题] *A雇员在接受培训期间的工资B接受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期间对产量的影响(正确答案)C租用培训场地的费用D培训教材费用10.劳动者进行劳动力供给决策的目标是()。

[单选题] *A收益最大化B闲暇最大化C长期财富最大化D效用最大化(正确答案)11.在劳动力市场上,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最优分配的做法是()。

[单选题] * A低生产率的行业吸纳更多的劳动者B高生产率的行业吸纳更多的劳动者(正确答案)C高生产率的行业支付更低的工资率D低生产率的行业支付更高的工资率12.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产生的原因是()。

环境经济学—3环境经济系统

环境经济学—3环境经济系统

一. 概念
循环经济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 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 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 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 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 化,都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物质循环不仅是自然作用过程,而 且是经济社会过程,实质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与自然界进行物质 交换。也就是自然过程和经济过程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发展过程。 确切地说,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循环 经济的理论基础。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产品)—资源再生”的闭 环式物质流动,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循环经济 所指的“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包括再生资源;所指的“能源”不仅 是一般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而且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 热能等绿色能源。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 以便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第三章 环境—经济系统



一. 概念 二. 环境经济系统结构与功能 三. 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四.环境经济系统规划 五.环境经济系统的规则目标 六.环境经济系统的线性规划 七.环境经济系统的动态模型 八.环境经济系统的决策问题
一. 概念
传统经济系统模型

传统经济系统模型:两个基本的行为主体,家庭和厂商。 这两个行为主体由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连接起来。 一方面厂商生产产品和劳务,通过产品市场出售给家庭, 家庭向厂商支付货币。 另一方面,家庭在要素市场上将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 要素出售给厂商,厂商向家庭支付货币。这样,整个经济 就成为一个由产品和货币作相反流动而联系起来的系统。

环境经济学习题——第3、4章

环境经济学习题——第3、4章

环境经济学习题(二)一、名词解释1. 外部性2. 科斯定理3. 搭便车4. 公共物品5. 边际效用6. 预算约束线7. 边际效用递减律二、填空1、按照格里高利.曼昆的分类方式,可以将物品所处状态分为四种,分别为、、以及。

2、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的经济手段包括(请列出三个):、、等。

三、单项选择题1、科斯定理建议政府怎样解决公共土地过度放牧问题?()A. 政府应在牛肉上征税B. 政府应把牧地卖给私人所有者C. 政府应大量补贴牛饲料D. 政府应颁布规定,命令每个季度每英亩上多少母牛可以放牧2、以下哪一种情况不是在为消除污染外部性的谈判过程中各方引起的交易成本?()A. 减少污染引起的成本B. 由律师费用引起的成本C. 实施协议引起的成本D. 由受外部性影响的各方人数太多引起的成本3、私人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的原因为:()A. 只有政府有必要的资源B. 不可能判断有效量C. 消费者都想搭便车而不付费D. 私人企业不够大4、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 消费者的收入;B商品的价格;C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5、商品X、Y的价格与消费者收入以相同比例下降,则预算约束线()A. 向右上方平移B. 向左下方平移C. 不变动D. 不能确定6.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的位置会发生()。

A. 平行移动B. 不变C. 斜率的变化D. 截距的变化7、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逆时针转动是因为()。

A. 商品x的价格上升;B. 商品y的价格上升;C. 消费者收入下降;D. 商品x的价格不变,商品y的价格上升。

8、预算线反映了()。

A 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 消费者的偏好;C 消费者人数;D 货币的购买力。

9、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则会()这种商品的购买。

A 增加;B 减少;C 不改变;D 增加或减少。

10、消费者剩余是()。

环境经济学3

环境经济学3
根据科斯定理,无论最初权力分配,都 可达最优。 权力分配与最终的效果没有关系?
35

小结 产权解决方案


总结:科斯定理说明,私人经济主体可以 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通过协商达成有 效率的结果。 实际上,私人本身经常不能解决外部性问 题! 交易成本:利益双方在签订和遵守协议中 发生的成本。 私人方法难以奏效,需要政府介入。
11
回顾3.1 环境—经济系统分析


3.1.1 传统的经济系统 3.1.2 环境—经济系统 3.1.3 环境—经济系统运行规律—— 针对封闭系统的两个物理定律
3.1.3.1 热力学第一定律——物质守恒定律 3.1.3.2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定律


环境—经济系统的建立扩大了经济学的 研究范围,为研究者提供新的视角。


市场有效配置资源条件(市场失灵原因):
资源产权是否明晰; 市场是否充分竞争; 是否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等。


环境资产面临各种类型的市场失灵。
14
市场失灵举例:马达加斯加岛


马达加斯加岛经济贫困,生态资源丰富。 自然:丰富的基因、物种资源
岛上20万种物种资源中,15万种岛上独有。 国际机构确定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对象
2

资源配置的两个手段:

第三章 市场的作用与市场失灵



3.1 经济系统与环境 3.2 市场是如何作用的 3.3 市场失灵
3.3.1 产权和有效的资源配置 3.3.2 外部性理论 3.3.3 公共物品理论 3.3.4 共有资源理论 3.3.5 其他市场失灵问题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环境经济学3 外部性与物品分类

环境经济学3 外部性与物品分类
比较一下管制和庇古税:如假设有两家工厂-造纸厂和钢 铁厂,每家排500万方的废水。现在政府将总量控制在 300万方。 为什么说征税方法比管制方法更能促进符合社会需要的 行为??
首先,从减少污染总量上来看,税收和管制同样有 效;
其次,征收庇古税的社会成本要比管制方法低;
第三,庇古税对环境精选更课件加有利。
科斯定理的魅力在于它将政府的作用限定在最小 范围之内。政府只不过是使产权明晰,然后交由私人市场 去取得有效率的结果。
精选课件
四、外部性的内在化方法:
一个假设实例
假设一家化肥厂,它排放的废气使得附近10个农场 的果园产量减产,每户损失1000元,总的损失为1万元。
又假设存在两种应对污染的技术方案:一是在化肥厂 烟囱上安装治理废气的装置,费用是6000元;二是让10 个果农转而生产蔬菜,该化肥厂的废气对于蔬菜生产没 有影响,但是转产将使每个果农发生800元的调节损失, 总共损失为8000元。
两种方案中,第一中成本较低,代表了有效解决方案。
精选课件
四、外部性的内在化方法:
第一,对于污染造成的外部性,产权分析不再看做是 一方损害和一方受损害的问题,而是两种各自具有合理 性权力行使过程中发生的矛盾。
上面事例中,化工厂有权力利用自己所有的生产设备 等要素,产出销售化肥获得的利益;另一方面,农民完 全有权力利用自己的土地等要素,产出和销售水果谋求 利益。然而双方行使所有权过程中发生了利益冲突:一 方面化肥厂要求排放废气,既要求“污染”权力,另一 方面农民要求不被废气污染:市场主体行使所有权产生 了新的权利问题,即产权界定问题。
四、外部性的内在化方法:
价格
税收
社会成本 供给(私人成本)
均衡
社会最适量

第03章 环境经济学理论

第03章  环境经济学理论


2、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环境经济效益

环境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环境经济效益的特点:
第一、一些利益的不确定性; 第二、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的不一致性; 第三、环境经济效益的长期性; 第四、综合性。

第四节 经济外部性理论

一、基本概念 二、经济外部性分析 三、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四、外部经济性内部化
一、三效益



1、经济效益 (1)差式:经济效益=劳动成果-劳动消耗 =产出-投入 =所得-所费 (2)商式 经济效益=劳动成果/劳动消耗 =产出/投入 =所得/所费

2、环境效益
(1)环境效益有正负之分 (2)滞后性 (3)计量的困难性


3、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指人类活动所产 生的社会效果
社会效益明显,为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 促进了具有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草产业、中药材、花卉种 植业、林果(山杏、野葡萄、沙棘)以及特色种养殖业 (马鹿、山鸡)等生态产业的开发 • 如宁城的桑蚕产业、喀旗的中药材基地、万寿菊基地等多 元化特色产业都已达到一定的规模。 • 畜牧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革:实现了由散撒放养到禁牧舍 饲、由数量型畜牧业向效益型畜牧业的转变。 • 节余劳动力:全市通过退耕形成了10余万节余劳动力,他 们通过科学种田、劳务输出等,提高了素质,增加了收入, 拓宽了致富门路。
第三章 环境经济学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环境经济系统理论 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 效益理论 经济外部性理论 产权及公共商品理论 环境成本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环境经济学与环境管理讲义 第3章环境分析评估

环境经济学与环境管理讲义 第3章环境分析评估

第3章:环境分析评估第1节:环境分析评估方法第2节:环境决策的收益评估第3节:环境决策的成本评估第4节:环境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第1节:环境分析评估方法⏹环境评估指对环境的状况、质量和环境所提供的服务的经济价值进行定量的评价。

⏹环境分析评估方法是对环境损害与效益进行价值评估的方法,又称环境经济评价技术。

它通过一定的手段,对环境资产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并通常以货币的形式表征出来。

⏹当环境质量恶化或环境退化发生时,我们称之为环境损害(或发生了环境费用或环境成本);如果人们采用了某些措施,使环境质量得以改善,并会避免环境损害,那么避免了的环境损害就是人们这种改善环境的行为的效益。

⏹环境分析评估的意义⏹环境经济政策必须借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但是由于环境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给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决策带来一定的困难。

而对环境损害和效益进行价值评估则为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提供了技术基础,并且是将环境问题的经济影响纳入到综合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

⏹环境评估是环境分析的难点。

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和其使用过程中外部性的存在,使市场对环境资源的配置失灵,因而没有现存的市场价格作为评价的基础。

⏹经济学家创造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对环境状况进行经济评价。

⏹环境资源的价值:总经济价值环境资源的总经济价值分为两部分:①使用价值或有用性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②非使用价值或内在价值⏹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由环境资源对目前的生产或消费的直接贡献来决定的。

直接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资源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

以森林为例,木材、药品、休闲娱乐、植物基因、教育、人类住区等都是森林的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包括从环境所提供的用来支持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各种功能中间接获得的效益。

类似于生态学中的生态服务功能。

以森林为例,营养循环、水域保护、减少空气污染、小气候调节等等都属于间接使用价值的范畴。

3.经济效率理论

3.经济效率理论

无论哪个民族都以 效率为核心
现实问题: 现实问题:不降反升
节能降耗成为口号
“十一五”规划:5年中,要降低20 十一五”规划: 年中,要降低20 的能源消耗、20%的污染物排放。 %的能源消耗、20%的污染物排放。 今年指标:单位GDP能耗降低4 GDP能耗降低 今年指标:单位GDP能耗降低4% 的约束性发展指标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 能耗不降反升0.8% 0.8%, 能耗不降反升0.8%,节能降耗问题成 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北京市精品课程
资源环境经济学
第3章 经济效率理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汪安佑 教授
讲授计划
共识 和问题 专题: 专题:能源 效率 理论 讲授
讲 计划
科研选题 案例 讨论 课后思考
专题: 专题:经济效率与节能降耗
资经济效 率和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在行动
企业开始节能降耗、降本增效 企业开始节能降耗、
各地签订节能降耗目标
节能降耗是中央的一项决定
温家宝强调: 温家宝强调:要大力抓好 节能降耗、 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工作
吴邦国强调:要努力实现节 吴邦国强调: 能降耗、 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标
科技部长万纲
运用科技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案例:到科技部之前,当 案例: 科技部之前, 了四年同济 同济大 校長, 了四年同济大学校長,提出 要建立节约型校園 型校園。 要建立节约型校園。 作法: 电节约、 作法:用电节约、使用燃 节约、采用新型的信息化 料节约、采用新型的信息化 管理的节约 提高学 节约、 管理的节约、提高学生们对 能源环境的重视 环境的重 能源环境的重视。 三年多成效 成效: 三年多成效:在能源費 用這一項,比原來节约 节约了 用這一項,比原來节约了120 20%左右 左右。 0萬,将近20%左右。

环境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消费:是指使用商品和劳务以满足当前需要的活动。

2、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使交易成为可能的买方和卖方的集合。

3、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系统。

4、帕累托最优:在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下,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福利状况变坏。

5、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6、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7、支付愿意: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

8、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9、私人物品:具有明确的产权特征,在形体上可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或使用私人物品时有明确的专有性和排他性。

10、公共物品: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专有性有排他性的物品。

11、市场失灵:在理想市场状态下,个体利益最大化能够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当上述条件不能满足时,就会出现资源配置的扭曲。

12、政策失效:是指由于政策的执行,使生产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低于生产要素的真实成本,导致生产要素无效率使用和过度使用,引起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

13、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量。

14、边际收益:每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量。

15、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的生产过程。

16、边际社会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出引起社会总成本的增量。

17、边际私人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出引起私人总成本的增量。

18、边际外在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出引起外部总成本的增量,是边际会社成本和边际私人成本之差。

19、边际社会效益:每增加一单位产量引起社会总效益的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7-15
37
③ 缺乏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价格大幅 度上升时,需求量小幅度减少。例如:大 米等必需品。
2014-7-15
38
④ 富有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价格小幅 度的上升,引起需求量的大幅度的减少。 例如:金银首饰等奢侈品。
2014-7-15
39
二.总收入与需求的价格弹性
• R(总收入)=P(价格)*Q(数量) • 例如:P=12,Q=100,那么R=12*100=1200 需求曲线下方 阴影方框的高是 价格,宽是数 量,这个方框的 面积就是总收 入。
2014-7-15
28
在这两种情况下,均衡价格都上升了,但是它们 对猪肉销售量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 需求大幅度增加,而供给减少很小,所 以均衡数量增加了
2014-7-15 29
• 供给大幅度减少,而需求增加很小,所以均 衡数量减少了。
2014-7-15 30
第五节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27
•如果鸡瘟和水灾同时发生,这个事件如何影 响猪肉市场呢? ① 鸡瘟引起猪肉需求量的变化、水灾引起猪肉 供给量的变化。
② 这两条曲线移动的方向与我们前面分析中它 们移动的方向相同: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而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③ 这种变化可能引起两种结果,这取决于需求 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的相对大小。
2014-7-15 17
决定一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2
• 技术 技术的更新会影响商品的供给量。 • 预期 对将来市场的预期也会影响商品的供给量。
2014-7-15
18
供给曲线
• 价格与商品供给量的 关系:正相关
价格 6 9 12 15 18
• 供给曲线
价格
18 15 12 9
供给 量
0
2
2014-7-15
3
一.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生 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在不同社会集团之 间进行分配。
• 资源是指用于生产能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 或劳务。
• 人类需要是指人们期望得到的事物,包括 物品、劳务及环境等。
所谓资源的有限中,实际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 即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这个规律被称为 供求规律。
2014-7-15 23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应用
• 当分析某个事件对一个市场的影响时,按三 个步骤进行:
1. 确定该事件是移动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 或者俩个都移动? 2. 确定曲线的移动方向。 3. 用供求关系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
• 弹性是衡量买方与卖方对市场条件变动反应 程度大小的指标。

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 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 的反应大,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反之,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就是需 求缺乏弹性。
31
2014-7-15
•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 动的百分比
2014-7-15 8
确定所研究的对象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 宏观经济学,不能把经济变量绝对值的大 小作为根据,而是要看其体现的是整个经 济社会还是个别的经济单位。
2014-7-15
9
第二节 需求理论
需求:
•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 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 满足需求的俩个条件: ① 购买的欲望 ② 购买的能力
2014-7-15 11
影响需求的因素2
• 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减少了对另一种商品的 需求时,这两种商品被称为替代品。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增加了对另一种商品的 需求时,这两种商品被称为互补品。 • 嗜好 决定你需求的最明显因素是你的嗜好和习惯。 • 预期 对未来的预期也会影响现在对商品与劳务的需 求。
2014-7-15 12
价格与商品需求量的关系
18
需求表
价格 (¥) 3 6 9 12 15 18
需求曲线
15
12
需求量 (kg)
10
8
6
4
2
0
9 价格(¥) 6
3
0
2014-7-15
0
2
4
6
8
1310
• 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需求量与价格负相关。需 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 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 加 • 直线型的需求曲线表示价 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 化是固定值,对于多数商 品来说是不成立的。 • 需求曲线是一个向原点凸 起的曲线。在价格较低需 求量较高时,小幅涨价会 引起需求的大幅减少;但 在价格高需求低时,涨价 ,需求量只会减少一点。
Ed代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Q表示需求量,Δ Q是 需求量的变化量,P表示价格,△P是价格的变化 量。
• 需求价格弹性,意味着若消费者其他条件 不变,当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需求量变 动百分之几?
2014-7-15 32
• 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 例:冬储白菜的价格从每斤4元上升到6 元时,你的购买量将会从120斤减少至80 斤,那么白菜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多少? 价格的变动百分比: (6-4)/4*100%=50% 数量的变动百分比: (80-120)/120*100%=-33% 白菜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33%/50%=-0.66
环境经济学
2014-7-15
1
第三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
• • • • • • •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需求理论 第三节 供给理论 第四节 弹性 第五节 生产函数 第六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七节 帕累托效率 第八节 宏观调控
2
2014-7-15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经济学 二.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34
什么因素决定了一种物品的需求价格 弹性呢?
• 一般而言,
①必需品与奢侈品。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 弹性;奢侈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大米 与汽车 ②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有相近替代品的 物品较富有需求价格弹性。大米与食盐 ③市场的范围。范围小的市场的需求价格弹 性大于范围大的市场。食物与猪肉
2014-7-15
2014-7-15 33
由于一种物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负相关, 所以,数量的百分比与价格的百分比总是 相反的符号。通常我们把需求价格弹性作 为正数来惯用。
2014-7-15
需求价格弹性越大,意味着需求量对价格 越敏感。 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即需求量的变动比 例大于价格的变动比例时,需求是富有弹 性。 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即需求量的变动比 例小于价格的变动比例时,需求是缺乏弹 性。
7
• •
2014-7-15
宏观经济学:
• 研究经济总量。 • 研究的经济范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 总需求、总供给、总投资、总消费、总储蓄、 货币流通量、价格水平、失业、通货膨胀、经 济周期、经济增长等。 • 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问题。 把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和就业量联系起来 进行综合的分析。 • 意义在于说明整个经济产出水平的决定过程, 通过其了解经济的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问题, 找到实现社会生产能力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方 法和途径。
2014-7-15 21
•买方与卖方的行为自然而然的会使市场向供 求均衡趋势变动。
市场价格高于均 衡价格时 市场价格低于均 衡价格时
2014-7-15
22
• 许多买方与卖方的活动自发的把市场价格推 向均衡价格。
• 一旦市场达到其均衡价格,所有买家和卖家 都得到满足,也就不存在价格上升和下降的 压力。 • 在自由市场上由于价格最终要变动到其均衡 水平,所以过剩和短缺都是暂时的状态。
2014-7-15
20
第四节 供求规律
价格 需求量 供给量 6 8 0 9 6 2 12 4 4 15 2 6 18 0 8
• 供给和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这时市场处 于均衡状态。这俩条曲线相交时的价格被 称为均衡价格,而相交时的数量被称为均 衡数量。
• 意味着买方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与卖 方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相等。
供给:
• 供给,是指任何一种商品或劳务的卖者愿 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 供给的俩个基本条件: • 愿意出售 • 能够出售
2014-7-15
16
决定一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1
• 价格
供给量与价格是正相关的关系。即在其他 条件相同时,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 品的供给量增加;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 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 投入品的价格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生产这种商品的所有 投入品的价格为负相关关系。
4
6
8
6 3 0 0 2 4 6 8
供给量
2014-7-15 19
供给曲线的移动
• 除了价格以外,任何一种决定供给的因素 的变化都会使供给曲线发生移动。
• 例如:在某商品价格不变时,生产要素的 价格下降带来更大收益,导致商品供给量 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商品价格不变 时,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导致收益下降, 缩小供给量,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2014-7-15 4
二.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①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② 以什么方式生产? ③ 怎样分配? ④ 资源是充分利用了还是存在闲置资源? ⑤ 经济的生产能力是否增长?
2014-7-15
5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按所研究的 • 经济问题的范围 • 经济范畴 • 经济概念的不同 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2014-7-15
26
•如果某年发生水灾使玉米减产。这个事件如 何影响猪肉市场呢?
① 玉米的减产影响生猪 的供给量,从而影响 猪肉的供给量。 ② 生猪减少,导致生猪 价格上涨,从而使猪 肉的供给量减少,猪 肉的供给曲线向左移 动。 ③ 在需求曲线不变的情 况下,水灾使猪肉的 价格上涨、销售量减 2014-7-15 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