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安装教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操作系统软件安装教程
Linux操作系统软件安装总结,这几天上手Linux,装了系统的第一件事必然是装常用的软件,Linux集成了不少软件,可是对于一些习惯了的 windows文件兼容性不太好,所以还是要下一些比较全面的软件或代替或补充。

Linux下安装软件感觉很复杂,一种软件包就有一种安装方法,不象 windows找到.exe就万事大吉了,
而且不少软件都要很复杂的编译、配置,感觉头很大,这几天我唯一的工作就是不停的下载、安装。

虽然开源是件很诱惑的事,可是感觉没有 windows的标准化的确大大削弱了linux的市场。

把这几天用过的一些安装方法总结一下吧,以备日后。

1) rpm包。

是Redhat提供的一种已经编译过的包封的安装装格式。

一般使用rpm命令直接执行安装,比较简单。

常用的格式是:
"rpm -ivh <文件名>.rpm"
(-i是安装,-v是校验,-h是显示安装进度)
卸载同样也是一条命令就完成了:
"rpm -e <软件名>"
这里的软件名跟rpm包的文件名不一样,通常不包括软件版本号,可以通过rpm命令先查看已安装的rpm软件包,再卸载列表中的软件。

2) deb包。

它是Debain Linux提供的一种已经编译过的包封的安装装格式。

安装方法跟rpm 类似。

"dpkg -i .deb"
"dpkg -e <软件名>"
3) tar包。

这种安装包是Unix下tar工具的压缩包,有时经过2次会在.tar后面加上.bz2、.gz等扩展名。

这种包多数都提供源代码,开放性最好 (可以选择甚至修改模块,也不局限于某个发行版本)但安装和卸载也最多问题。

一般安装tar包的步骤如下:1:解压压缩包——"tar -xvzf 压缩包名" 或者 "tar -xvzf 压缩包名"(-z是调用gzip 解压,-x是解压,-v是校验,-f是显示文件结果,-y是调用bzip2解压) 2:配置安装选项——"./configure",一般用prefix参数配置安装路径,其他的参数也很有用。

3:编译安装文件——"make"。

4:安装——"make install"
5:清除安装产生的临时文件——"make clean"
有些软件不完全遵循这个步骤,(比如luma qq解压后直接./lumaqq就能运行,有点象windows的绿色软件)如果英文过关最好是阅读压缩包里的intall文件或者readme文件。

一般来说,安装后的可执行文件会存放在/usr/local/bin目录下,但也不是唯一的,还是要仔细阅读这两个文件。

卸载tar包可以进入安装目录执行"make uninstall" ,如果软件不提供uninstall,就必须手动"rm -rf"删除了,如果文件分散地安装在系统的多个目录中,除非安装时记住了所有路径,否则就很难清除干净了。

4)安装脚本。

目前有些软件提供安装和卸载的SHELL脚本,只要运行install.sh甚至可以直接从网站下载软件一并安装到本地,同时运行 uninstall.sh就卸载该软件。

linux找到一个适用的、完整的应用软件版本至关重要,这点我深有体会,我要安装的东西不多,但这几天就不停的各种版本来尝试,有些还会引起软件冲突,有些安装了发现没有传说中的功能又得下插件什么的。

linux的发行版本又多,各种体会和经验都是因人而异了。

(责任编辑:张小龙)
Linux操作系统实战:分区规划方法详细介绍
时间:2010-11-19 14:59 来源:51CTO 收藏复制分享共有评论(0)条以下内容需要一些Linux基础知识,如果看不下去只要记住,在安装 Linux 时最起码得分2个分区“/”与“swap”。

其他的可以暂时不考虑。

【51CTO编者注:swap——交换分区,系统运行的“虚拟内存”。

众所周知,现代操作系统都实现了“虚拟内存”这一技术,不但在功能上突破了物理内存的限制,使程序可以操纵大于实际物理内存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虚拟内存”是隔离每个进程的安全保护网,使每个进程不受其他程序的干扰。

Swap空间的作用可简单描述为:当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就需要将物理内存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

那些被释放的空间可能来自一些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操作的程序,这些被释放的空间被临时保存到Swap空间中,等到那些程序要运行时,再从Swap中恢复保存的数据到内存中。

这样,系统总是在物理内存不够时,才进行Swap交换。

这种现象对于计算机使用者是经常遇到的。

分区时,在物理内存8GB范围内,交换分区一般为物理内存的2倍即可。


“/usr”所挂的分区到目前为止应该还有1G左右的空闲。

首先明确,你的系统是否要安装大量软件?如果你只是尝尝新鲜,就到此打住吧。

前面说过,杂七杂八的东东都扔在“/opt”里,最好给“/opt”一些分区。

把“/opt”下的东西分成5类:
系统和各种资料要备份,于是有了“backup”;不想把所有用户资料都塞在“/”分区,就在这里新建了目录“home”;有自己安装的程序,就新建了目录“prog”;有flash、mp3之类的公共资源,就新建了目录“store”;DOS/Window分区经常访问,所以不再放在临时挂载点“ /mnt”,统统放到“zzz”里。

前4个目录,可以每个目录都给一个分区,但是我只能再腾出3个分区,我自己的做法是“backup”下一个分区,“home”下一个分区,“prog”下一个分区,“store”实际建在“prog”里,然后链接到“/opt”中的。

这个也以你的实际情况为准。

不过因为KDE对链接处理的某些问题,最好在“/opt/prog”下有一个分区。

个人主目录下往往保存有桌面环境的种种设置,而不同Linux 发行版的设置有不尽相同,所以我在“/opt/home”下面以相同的名字和权限创建了一些目录,分别链接到个用户主目录里,命名为“123”。

除了不在里面安装软件外,各类杂七杂八的东西有时也扔在这个“123”里,实际上都丢进了“/opt/home”下的某个目录里。

在“prog”目录下还建有几个子目录:
“/opt/prog/c”。

“c”,constant,固定的,固化的。

那些装完后老死都不能挪窝的,或者牵牵挂挂太多导致挪窝很麻烦的软件装在这里,比如曾经用过的“JBuilder8”。

软件新装一个软件的时候,我不知道安装完成后如果我把这个软件移动到其他位置它是否还能正
常工作,所以新软件一般也装到这里。

“/opt/prog/l”。

“l”,linkable,能到处链接的。

“/opt/prog/c”里的软件装好后我会试着把这个软件连它的安装目录整个移动到其他地方,并给安装目录改名,再在“/opt/prog/c”里用原名做一个符号链接,指向被移位更名的安装目录。

“Apache”、“MySQL”等一些软件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能正常工作。

我会把这类软件从“/opt/prog/c”移到“/opt/prog/l”里,并在“/opt /prog/c”里做一个指向新位置的链接。

“/opt/prog/m”。

“m”,moveable,能四处般动的。

还有一些软件,如“Tomcat”、“JDK”和“PostgreSQL”,即使不在它们最初的安装位置并且改名换姓只要改改环境变量,或者再做很少一点设置,它们也能正常工作。

这类移动起来很方便,说走拍拍屁股能立马走人的软件我都挪到这里。

“/opt/prog/tmp”。

临时的杂物堆,新软件的安装文件暂时放在这里,新软件在这里编译、安装。

“/opt/prog/store”。

我没有更多的分区供“/opt/store”用,所以在我的机器上,“/opt/store”实际是指向这里的符号链接。

做这些需要从Window手里再抢至少一个分区过来。

Linux安装时占用的3个分区和其前面的分区最好都不要动,只把其后面的分区转过来,除了可能让Win不高兴外,不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你的 Linux恰好安装在最后几个分区,或者后面的分区不够用,你只好再抢前面的分区了,这时最好不要改变前面分区的个数。

这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不幸,如果你必须改变前面分区的数目,调整完毕后你的Linux很可能无法启动。

此时你就得用安装时制作的引导盘了。

重新算计一下,看你此时的Linux“/”分区是哪个。

假定此时的Linux“/”分区是“hdxy”,用软盘引导,看到“:”时输入“linux 1 root=/dev/hdxy”,Linux将以运行级别1启动。

或者你有其他办法让这个Linux以运行级别1启动也可。

按照前面的办法重新创建引导并制作一份Linux启动扇区的镜象。

也别忘了调整“/etc/fstab”,同样还是按照你的实际情况。

(责任编辑:梅芳)
三分钟快速安装国产操作系统Ylmf OS
时间:2011-06-02 11:02 来源:雨林木风系统门户收藏复制分享共有评论(36)条雨林木风旗下国产操作系统Ylmf OS 4.0已经发布,靓丽清爽的系统界面和丰富的系统应用立刻引起广大网友的热烈关注。

但是不少网友对Linux操作系统有天生的恐惧感,担心其复杂的分区操作和安装方法对自身硬盘数据造成丢失或损坏,因此这里特向大家介绍一种Ylmf OS最简单最安全的安装方法,让大家就像在Windows 系统中安装一个普通应用软件一样简单,无须担心数据丢失问题。

Ylmf OS 提供从Windows环境下直接安装的工具——Yinst.exe,由于Yinst是调用本地硬盘上用户下载的Ylmf OS镜像文件进行安装的,因此不会影响到 Windows 系统的硬盘数据,也免去了复杂的分区操作。

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Yinst硬盘安装方式,简单快捷、安全,任何用户都可以快速上手,整个安装过程最快三分钟即可完成。

首先,我们将下载到的Ylmf OS 4.0系统镜像文件和Yinst安装器(官方下载地址: )复制到同一文件夹下,比如在F盘新建好的Ylmf OS文件夹。

如下图所示:
然后双击运行Yinst文件,出现如下界面:
语言选择“简体中文”,输入并牢记你的用户名和密码,其他按照默认,然后点击“快速安装” 按钮,重启后选择Ylmf OS启动项,如下图所示:
接着就开始进行全自动安装,如下图所示:
等安装完成后再次重启计算机就可以体验Ylmf OS的各种系统应用软件了,系统桌面如下图:
(责任编辑:黑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