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中心建筑的设计特点
医院康复中心建设标准(2023)
![医院康复中心建设标准(2023)](https://img.taocdn.com/s3/m/2695c0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1.png)
医院康复中心建设标准(2023)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医院康复中心的建设提供指导和标准,以保证其在2023年能够达到优质的服务水平。
康复中心的建设应遵循以下标准。
2. 建筑设施标准2.1 康复中心应具备现代化建筑设施,包括建筑结构、防火措施、供电网络、通风系统和给排水系统。
2.2 康复中心的建筑设计应符合无障碍要求,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员进出和使用设施。
2.3 康复中心应具备充足的室内和室外空间,以满足康复活动、休息和娱乐的需要。
3. 医疗设备标准3.1 康复中心应配备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包括康复治疗设备、监护设备、辅助设备等。
3.2 医疗设备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具备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3 康复中心应定期检修和保养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状态。
4. 人员配备标准4.1 康复中心应配备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包括康复医生、康复护士、康复师等。
4.2 康复人员应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具备专业的康复知识和技能。
4.3 康复中心应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和专业知识更新,以保证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5. 服务标准5.1 康复中心应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包括康复评估、康复治疗、健康咨询和心理支持等。
5.2 康复服务应个性化,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特点提供定制化的治疗方案。
5.3 康复中心应建立健全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6. 质量管理标准6.1 康复中心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内部流程管理、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等。
6.2 康复中心应定期开展内部审查和外部评估,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6.3 康复中心应与相关机构或组织合作,共同推动康复服务的质量提升和标准制定。
结论本文档提出了医院康复中心建设的标准要求,包括建筑设施、医疗设备、人员配备、服务标准和质量管理等方面。
医院康复中心在建设中应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要求进行规划和布局,以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并满足患者的需求。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版)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e56e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13.png)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版)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版)一、概述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标准是为了规范我国康复医疗中心的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等相关法规制定的。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康复医疗中心。
二、基本要求2.1 选址与规划康复医疗中心应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有利于康复治疗的地方。
同时,应充分考虑周边配套设施,如医疗、交通、生活等,以确保患者及家属的生活便利。
2.2 建设用地康复医疗中心的建设用地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要求,并满足业务发展和拓展需要。
用地面积应根据床位数、业务范围和发展规划确定。
2.3 建筑设计康复医疗中心的建筑设计应遵循无障碍设计原则,方便患者及残疾人士使用。
同时,应考虑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4 功能布局康复医疗中心的功能布局应合理,分为康复治疗区、医疗辅助区、行政管理区和生活区等。
各区域之间应便于联系,又要保证一定的独立性。
2.5 医疗设备康复医疗中心应配备与其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医疗设备,包括康复评定设备、康复治疗设备、康复训练设备等。
设备应选用先进、安全、可靠的产品。
2.6 信息化建设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健全信息化系统,包括医疗信息系统、医院管理系统、康复评定系统等。
同时,应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实现与其他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
2.7 医疗安全康复医疗中心应制定并执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主要包括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药品安全管理、医疗器械管理、消毒灭菌管理等方面。
三、床位设置康复医疗中心的床位设置应根据其功能、规模和服务需求确定。
康复床位与医疗床位之比不应小于1:1。
四、人员配置康复医疗中心应配置与其业务范围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主要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药剂人员等。
同时,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五、管理制度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等。
康复医院地设计要点
![康复医院地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c8f91782e3f5727a5e962eb.png)
尽管康复医学在細的发展仅有数十年的历史,但2011年后,随着原卫生部先后颁布多项政策,中国康复医学虽现高速发展状态,康复医学和康复医院步人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
那么,康复医院的建筑设计也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关于康复医院的建筑设计,你懂得多少?李辉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医疗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一所所长、筑医台专家康复医学的目标医学模式康复(医疗功能)——治愈身体疾病,改善身体机能生活模式康复——关注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社会模式康复——重塑康复过程,回归真实生活康复医疗行为的核心本质康复医疗建筑的原点思维1、由小及大的无障碍环境病房无障碍治疗过程无障碍院区环境无障碍人车分流无车辆阻碍,患者可方便到达室外场所医疗功能布局图中为德国Agatharied Hospital,其设计以水平联系为主,减少垂直交通依赖2、康复医疗空间的结构两面性面积分配对比3、住区化的康复医疗体验4、和谐互动的医患关系(1)尊重患者尊严、隐私权,帮助患者自助、自立(2)医患平等,良性互动(3)关爱医护人员康复医院的医护人员具有工作时间长、频率高、强度大的特点,因此在建筑设计上要尽最大可能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与休息环境,做到医患分区,不仅使患者能有如家的体验,医患人员也应该拥有功能齐全、面积适度的环境,保障工作张弛有度。
5、科技推动康复为满足新技术手段带来的需求,建筑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完善的智能信息系统,形成智能建筑;(2)研发场所设置,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功能;(3)设置新型康复治疗场所,以应对自动化智能化器具佩戴;(4)使用功能却别对待的康复空间(衔接综合医院)。
康复医院设计方法论:体验参与1、体验:设计人员假象、模拟患者的生活,并角色带入,从而理解患者需求;2、参与:设计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都参与其中,从而归纳出医生、患者的普遍需求;3、基于循证设计的个性化设计。
设计实例:国家康复医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是全国唯一专门从事辅助器具研究、开发、应用、评定的多功能综合性科研机构,其中康复医院为其附属医院,建成后集成康复医疗(500张住院床位)、科研、之间、中试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满足康复科研、医疗、检测、模具加工等实际需要。
康复医疗中心建筑方案
![康复医疗中心建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fb3a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c.png)
康复医疗中心建筑方案康复医疗中心建筑方案康复医疗中心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机构,其建筑方案应既满足功能需求,又体现人性化设计,提供舒适的就诊环境。
以下是一种关于康复医疗中心建筑方案的具体描述。
1. 总体规划设计康复医疗中心的总体规划设计应考虑到容量、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规划中应有足够的面积来容纳各种诊疗设备和康复设施,同时确保患者和员工的法定空间和良好通风。
中心应有独立的大厅和入口,以便方便患者和访客进出。
建筑物外观应以简洁大方、现代感为主,同时考虑犯罪预防的因素。
2. 功能布局设计康复医疗中心的功能布局应合理,以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并满足医疗流程的需要。
中心应分为不同的区域,如接待区、诊疗区、护理区、康复区等。
接待区应设有舒适的候诊区,供患者和家属等候,同时提供信息咨询和注册服务。
诊疗区应设有各种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康复科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护理区应设有病房、护士站和药房,以方便护理人员的工作,并提供各种紧急救援设施。
康复区应设有康复室和康复设备,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
3. 环境设计康复医疗中心的环境设计应注重提供舒适的就诊环境,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室内设计应采用明亮、通风的色彩和材料,以创造舒适的就诊环境。
在候诊区和病房中,应提供柔和的照明和舒适的座椅,以帮助患者放松和恢复。
中心的周围应有花园和绿化带,以提供良好的空气和自然景观,促进患者的康复心理。
4. 设备和技术支持康复医疗中心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应先进,并能满足各种康复需求。
中心应配备先进的诊断设备和治疗设备,以确保精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同时,中心还应支持远程医疗和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以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5. 灾害预防和安全设计康复医疗中心应具备灾害预防和安全设计。
建筑物应满足国家和地方消防安全标准,设有灭火器和防火设施,以保护患者和员工的安全。
中心应设有紧急出口和避难楼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疏散。
建筑物周围应设有防止入侵的措施,如围墙和闭路电视监控。
康复中心建筑的设计特点
![康复中心建筑的设计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af506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7.png)
建 筑 科 学残疾人康复中心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复机构和技术资源中心,承担着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工作。
亦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特点,下面就以某地康复中心的实际设计过程为例,简要介绍在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工程概况本工程的残疾人康复中心位于市中心位置,项目属于原址扩建工程,包括原址扩建康复楼(裙房)6940平方米(其中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原教育康复楼供暖管材更换、主体外立面装修、屋面防水材料更换、外门窗更换等改造工程,院内管网,道路,电力等工程。
工程所在地区地震烈度为七度,建筑物抗震措施按七度考虑。
2 设计原则由于建筑的特殊性,因此在设计之初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综合考虑残疾人康复医疗机构的固有特点,其应包括:(1)必须充分考虑康复医疗机构服务的对象中绝大多数是行动不便甚至不能行走者,因此在方案设计布局时要将使用最频繁的诊疗部门安排在底层,尽量减少人流垂直流动;(2)必须充分考虑减少残疾人的移动,康复门诊要采用中心式结构,使诊室与各相关辅助科室能直接或近距离连通;(3)必须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障碍情况,各康复治疗区都应有较宽敞的活动空间,在可能情况下要尽量设置模拟家庭;(4)必须充分考虑应付意外事故的防范能力,要重视和周密设计便捷、安全、可靠的紧急疏散路线和方式;(5)必须充分考虑随收治对象的变化而相应调整诊疗科室类型、功能和空间的机动性,因此在可能情况下要尽量采用可活动、可调整的,即具有可塑性的建筑方案设计。
3 总平面设计方案本工程的院区总平面布置主要分为两个区:一个为残疾人康复区,另一个为教学区。
两区之间以消防通道相隔。
残疾人康复中心扩建工程的康复楼紧临院内主要道路,南北布置朝向较好,并与原主楼南侧相邻,两楼之间利用共享大厅有机连为整体,功能联系密切,管理方便。
如何做康养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如何做康养中心建筑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40079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2.png)
康养中心建筑方案设计一、康养中心整体规划康养中心的整体规划应该围绕“健康、安静、舒适、便利”的理念展开,建筑设计应该融入当地的文化风格和自然环境,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供一个宜居的生活空间。
建筑的外观设计要简洁大方、现代时尚、线条流畅,体现出简约、高雅的艺术感,同时建筑材料要选择环保、节能的材料,符合绿色建筑标准。
康养中心的建筑功能分布应该合理,要有健身区、休闲区、康复区、医疗区、餐饮区等功能分区,为不同需求的居住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二、康养中心建筑布局设计1. 入口区域入口是康养中心的门面,应该设计得大气、明亮,能够给人一种舒适、安全感。
入口处可以设置喷泉、绿植、雕塑等装饰,使整个场所更加美化。
同时,为了方便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出入,入口处要考虑无障碍设计,设置坡道或者电梯等设施。
2. 室内空间设计康养中心的室内空间布局要合理,要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分区设计,包括住宿区、就餐区、休闲区、养生区、医疗区等。
住宿区要设计成舒适、宽敞、通风明亮的房间,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就餐区要设计成温馨、明亮的用餐场所,提供健康、营养的饮食。
休闲区要设计成宽敞、舒适的休闲场所,设置健身器材、桌游等设施,为居住者提供娱乐休闲的场所。
3. 庭院设计庭院是康养中心的灵魂之地,要设计成绿草如茵、花香四溢的花园景观,可以设置草坪、花园、健身步道、凉亭等设施,为居住者提供户外休闲娱乐的场所。
庭院还可以设置各种植物,如盆栽、花灌木等,增加康养中心的绿化面积,提升整体环境舒适度。
4. 绿化设计康养中心应该注重绿化设计,设置绿化带、绿化墙、绿化屋顶等设施,增加空气清新度,净化室内环境,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同时,在建筑周围可以栽种一些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康养中心。
5. 采光设计康养中心的建筑应该注重采光设计,室内空间要设计成宽敞、明亮、通风的环境,可以设置大面积的玻璃窗户,增加室内自然光线,减少电灯的使用,提高整体环境舒适度。
儿童康复中心设计方案
![儿童康复中心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6d52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1.png)
儿童康复中心设计方案
儿童康复中心设计方案
为了满足儿童康复需求,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利于儿童康复的环境,我们设计了一种儿童康复中心。
首先,儿童康复中心的建筑应该符合儿童康复的特点。
建筑物应该有明亮的色彩和丰富的图案,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刺激他们的感官。
建筑物内部应该设有足够的流动空间,以方便儿童进行各类康复活动。
此外,建筑物还应该考虑到儿童的安全需求,如设置护栏、防滑地板等,以避免儿童发生意外事故。
其次,儿童康复中心的设备及设施应该满足儿童康复的需要。
中心应该配备各种专业的康复设备,如平衡练习器、康复训练器等。
同时,中心还应该提供舒适的休息区域,以供儿童及其家长休息和交流。
此外,中心还应该配备专业的康复团队,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护士、康复治疗师等,以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最后,儿童康复中心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康复活动。
除了传统的康复疗法,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中心还应该开展一些特色的康复活动,如艺术治疗、音乐治疗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开发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康复效果。
总之,儿童康复中心的设计方案应该符合儿童康复的特点,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利于儿童康复的环境。
我们的设计方案
可以通过建筑物的设计、设备及设施的配置、康复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来实现这些目标。
希望我们设计的儿童康复中心可以帮助更多的儿童恢复健康。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规范(试行)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规范(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5132e76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4.png)
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规范(试行)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康复医疗中心的基本建设要求,以提高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规范适用于康复医疗中心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
2. 建筑设计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
- 建筑平面布局要合理,各功能区域划分清晰,便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流动和操作。
- 建筑结构应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以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3. 医疗设备配置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应根据服务对象和康复治疗需求,合理配置必要的医疗设备。
- 医疗设备的选型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定,保证其功能正常、性能稳定。
- 康复医疗中心应定期检测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4. 人员配备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应根据服务规模和需求,合理配置医生、护士、康复师等专业人员。
- 人员配备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资格要求,确保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
- 康复医疗中心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提升人员的专业水平。
5. 患者安全管理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完善的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患者身份确认、医疗操作安全、药品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 康复医疗中心应加强感染控制和废物处理,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 康复医疗中心应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不满。
6. 环境设施要求- 康复医疗中心应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定期清洁、消毒和通风。
- 康复医疗中心应提供舒适、安静的床位和就餐区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康复医疗中心应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停车设施,方便患者和家属的来访。
7. 结论本文档所规定的康复医疗中心基本建设规范是为了提高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各康复医疗中心应严格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建设,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康复医院设计方案
![康复医院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8e0a8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7.png)
康复医院设计方案康复医院设计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康复医院作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机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目前康复医院的建设和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康复环境不够舒适、缺乏人性化设计等,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
二、设计原则及目标1. 人性化: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的体验,提供舒适、安全的康复环境。
2. 功能分区: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工作效率。
3. 绿色环保: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节能减排,建立生态友好型机构。
三、设计方案1. 建筑设计:(1) 建筑外观:采用简洁、现代的外观风格,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2) 空间布局:按功能分区进行合理布局,如门诊区、康复区、康复训练区、床位区等。
(3) 绿化景观:在院内设置绿化景观,增加自然气息,提供休闲的场所。
(4) 通风设施:建立科学的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2. 室内设计:(1) 色彩搭配:采用柔和、舒适的色彩,营造温馨的氛围。
(2) 照明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增加室内采光,同时设置合适的照明设备,提供良好的视觉舒适度。
(3) 转角处理:为了避免患者因转角和障碍物而发生碰撞,设计时应避免利用尖角和突出物。
(4) 床位布置:合理设计床位区域,保证患者的个人隐私和空间需求。
床头配备必要的设备,并设置插座方便患者使用电子设备。
(5) 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士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设施,如手扶梯、坡道、无障碍厕所等。
3. 装修材料及设备:(1) 地面材料:采用防滑、易清洁的地面材料,如防滑塑胶、地板砖等。
(2) 墙面材料:选择环保、耐用的墙面装饰材料,如瓷砖、乳胶漆等。
(3) 家具设备:选择舒适耐用、易清洁的家具设备,给患者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四、预期效果1. 提供舒适的康复环境,增加患者的幸福感。
2. 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3. 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
4. 建立环保型机构形象,提高社会声誉。
例谈康复中心综合楼无障碍设计
![例谈康复中心综合楼无障碍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b52a55c77da26924c5b058.png)
例谈康复中心综合楼无障碍设计新疆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楼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联合新建的项目。
本工程拟建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七道湾南路1986号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内。
新疆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楼由地上12层,地下一层,作为设备用房及地下停车库,属于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肢体残疾康复用房、听力语言残疾康复用房、视力残疾康复用房、智力残疾人康复用房、孤独症儿童康复用房、辅助器具服务用房、科研用房、培训用房等业务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附属用房等设施构成,残疾人康复机构为二级建设规模。
是集康复门诊、康复治疗、康复病房为一体的高层综合楼。
本设计根据残疾人康复中心的特点,结合总平面规划及乌鲁木齐的气候特点,将东西朝向的综合楼设计为内廊式建筑,同理东西向部位主要设计也为将来与其它医院建筑连接做好准备。
结合环境合理布局做到内外有机的设计,将好的朝向布置为康复用房,使半数以上康复用房具有良好的朝向和满足采光标准。
内部设计实现全部无障碍设计。
体现人文关怀,能满足肢体残疾、视觉残疾及其他残疾的一般需求。
科室场地建设应充分考虑无障碍原则。
康复科应设有康复门诊、康复病房、康复训练室及康复功能评定室,康复训练室及康复功能评定室应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先上物理因子療法室、运动疗法室、作业疗法室、言语疗法室、康复评定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及训练室、宣教室。
以后可根据实际需求增设心理治疗室、矫形器与自助具制作室、职业查询与社会服务室;完善康复评定室(增设肌电图室、诱发电位室、心肺实验室)。
可根据疾病来源设神经疾病康复组、骨科疾病康复组及其他康复组。
康复门诊、康复病房的建设同于一般的临床科室,物理疗法室可在医院理疗科的基础上改建。
运动疗法室:面积为60~120平方米以上,科室内应备有常用的各种康复器材。
门的设计要求要充分考虑到轮椅和运动障碍者的出入自如,室内采光良好,室内物品摆放整洁有序,一切设施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安全,可抓扶的物品必须牢固坚实,暖气、管道、水池的设计应妥善,地板最好采用木质地板。
儿童康复中心建设技术方案
![儿童康复中心建设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3c089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e.png)
儿童康复中心建设技术方案一、前言。
咱们要建一个儿童康复中心啦,这可是个超有意义的事儿。
这个地方就像一个魔法城堡,能帮助那些需要康复的小宝贝们重新找到活力和快乐。
二、选址。
1. 便利性。
咱得找个交通方便的地儿。
最好靠近公交站或者地铁站,这样家长们带着孩子来就不会在路上折腾得太疲惫。
比如说,选在那些大型居民区附近,或者靠近一些儿童医院的地方,就像把康复中心放在一个大家都容易找到的宝藏点一样。
2. 环境。
周围环境也很重要哦。
安静、安全是必须的。
不能在那种嘈杂的工厂区旁边,得是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的地方。
想象一下,孩子们在康复训练的间隙,还能透过窗户看到美丽的小花小草,心情也会变得更好呢。
三、建筑设计。
1. 整体布局。
康复中心的建筑布局要像一个超级温馨的迷宫,但是又很容易找到各个功能区。
要有宽敞明亮的大厅,让孩子们一进来就感觉很开阔、很舒服。
然后根据不同的康复项目,划分出一个个小区域。
运动康复区。
这个区域要足够大,能够放下各种运动康复设备,像小滑梯、攀爬架之类的,要保证孩子们在这儿可以尽情地活动身体,就像小猴子在树林里玩耍一样自在。
地面呢,要铺上柔软又有弹性的材料,万一孩子不小心摔倒了,也不会太疼,就像被云朵接住了一样。
语言康复区。
这个地方得安静些,布置得像个温馨的小书房。
有舒适的小桌椅,还有各种各样有趣的绘本和发声玩具。
墙壁可以刷成暖色调,让孩子们在这个充满温暖的小空间里慢慢学会说话,就像小鸟在温暖的窝里学唱歌。
认知康复区。
这里要充满创意和惊喜。
有各种形状的积木、拼图,还有一些互动的电子设备。
空间可以灵活一些,方便根据不同的认知康复课程来调整布局,就像一个百变的魔法空间,随时能给孩子们带来新的挑战和乐趣。
2. 无障碍设计。
整个康复中心要对孩子们超级友好。
走廊要足够宽,方便轮椅通行,而且不能有高低不平的门槛,就像给孩子们铺了一条平坦的魔法大道。
卫生间也要有无障碍设施,马桶、洗手盆的高度都要适合孩子们使用,就像专门为小矮人打造的舒适小角落一样。
残疾人康复训练馆建筑设计浅析
![残疾人康复训练馆建筑设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c7242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8.png)
残疾人康复训练馆建筑设计浅析在建筑设计中要尽多的体现特殊使用群体的需求,通过建筑设计手法将多种功能集合在一体,达到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的完美结合。
标签:残疾人康复训练;无障碍。
一、项目概述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维护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
康复训练是指针对残疾人的功能障碍的情况,采取现代康复技术和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康复机构为指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康复训练,以恢复或补偿功能,增强其生活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甘肃省残疾人文化体育康复训练馆位于兰州新区经十一路西侧,纬六路南侧,交通地理十分优越,训练馆主要的两大功能为游泳康复训练馆和篮球训练馆,建筑面积约为9000m2,建筑总高度为18.30m。
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10万人次以上的残疾人提供各类服务,将大大改善我省残疾人服务设施不足的现状,并将为我省残疾人事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总平面设计(一)总平面布置根据整个服务基地的规划、基地内主要建筑康复中心位置及建筑与城市交通的便利性考虑,将康复训练馆布置在场地的东北角城市道路西南角,这样布置有以下优点:1、使新建建筑与城市发生友好的共生关系,2、新建建筑既与服务基地内的其它建筑有功能上的联系,又使其相对独立,3、更好的将极富动感、活力的建筑形象展示给城市。
(二)功能组成本建筑的主要的两大功能为篮球训练馆与游泳训练馆,同时设计有舞蹈训练室、健身室、更衣间、淋浴间、休息交流区、储藏室、水处理及热交换间及热泵除湿机房等。
(三)环境及空间组成建筑的区域环境及空间组成决定着整个建筑的品质,同时对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活动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建筑室外的深挑屋檐营造灰空间、室内公共共享中庭等的构建一个开放的、通透的,充满趣味的环境空间体系。
老年人康复中心建筑设计方案1
![老年人康复中心建筑设计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1d6cd7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1.png)
老年人康复中心建筑设计方案1项目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老年人康复中心作为提供老年人康复和护理服务的重要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种老年人康复中心的建筑设计方案1,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精心的设计,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安全和便利的康复环境。
设计原则1. 高度关注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需求;2. 提供功能齐全且灵活的空间,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康复和护理需求;3. 遵循人性化设计原则,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4. 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采取无障碍设计;5. 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和空气,创建宜居的室内环境。
设计方案1. 建筑布局老年人康复中心应采用一层式布局,以方便老年人的出行和活动。
主要功能区域包括:- 康复训练区:配备先进的康复设备和专业的护理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康复训练和指导;- 休息区:提供舒适的休息空间,以便老年人放松和交流;- 医疗区:设有医疗室和护士站,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餐饮区: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饮服务,满足老年人不同口味的需求;- 公共卫生间:配备无障碍设施,方便老年人使用。
2. 空间设计- 入口设计:宽敞明亮的入口,配有无障碍坡道和扶手,方便老年人进出;- 大厅设计:宽敞明亮的大厅,设置舒适的座位和茶水区,为老年人提供交流和休息的空间;- 走廊设计:宽敞明亮的走廊,采用平滑的地面和明亮的照明,避免老年人跌倒;- 房间设计:康复训练区和休息区的房间应设计合理,配备舒适的床铺和家具;- 卫生间设计:公共卫生间应宽敞明亮,设置无障碍设施,如扶手和防滑地砖。
3. 环境设计- 绿化设计:在康复中心周围布置适量的绿化植物,营造自然和谐的环境,为老年人提供愉悦的视觉感受;- 光线设计:设计大面积的窗户和天窗,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线,为老年人创造明亮的室内环境;- 通风设计:合理设置通风系统和新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提供新鲜的空气;- 噪音控制:采用吸音材料,减少噪音对老年人的影响,提供安静的环境。
康复中心装修设计要点
![康复中心装修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bb8a5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2.png)
一、康复中心设计要点:1.交通设计:就诊和住院患者70%为残障人士,来源人员使用轮椅数量约是普通综合医院的倍,陪护人员约为综合医院的倍;走廊及候诊厅:单纯性的交通走廊:医护走廊净宽以~为宜,患者走廊宜为以上,在门诊等人流量较大的主通道上应考虑3股残疾人流的通行宽度:3=;有候诊功能的走廊:单侧候诊走道净宽不应小于,两侧候诊走道净宽不应小于;候诊厅:应设几种候诊厅,属于一级候诊方式,残疾人进入候诊厅后可根据语音及视频叫号依次进入二级候诊空间或诊疗室;残疾人使用的集中候诊厅尺度应适当扩大,并在适当位置设置轮椅存放处;走廊和候诊厅应宽敞明亮,标识鲜明,候诊厅设有护士站、问讯处、卫生间等辅助设施;距地350cm处增设护墙板;垂直交通:大轿厢电梯轿厢;电梯厅和电梯内的按键高度需考虑到使用人群,一般设置两种高度,而且按键上有盲文,每到一层都有清晰的语言提示层数;在电梯内正对电梯门的位置安装镜子,使轮椅患者进出电梯时都能清楚地观察到自己和周围人所在的位置,电梯门的宽度,关门速度都要满足残疾人的要求2.无障碍设计:出入口:出入口室内外高差的消除一般采用平坡入口,坡道入口以及坡道与台阶组合的入口形式;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在安全便捷的交通主要交叉口处,周围应设置电梯和楼梯,并有清晰便捷的指示可以方便快捷地将残疾人引入到主要的诊疗空间;入口大厅地面敷设忙到等无障碍设施;建筑主出入口均设电动感应门,园区道路、出入口、楼梯、室内公共走廊均涉及盲道、盲文提示、无障碍扶手等;适当位置增设广播及蜂鸣器;入口大厅的地面采用400mm宽的导盲带,从室外引入室内,一直到达总服务台和电梯厅;卫生间:加大残位比例,洁具周围应设置安全抓杆,设感应式的水龙头和冲水设备,设置活动式可调节的无障碍的化妆镜,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置带智能清洗设备的坐便器,卫生间应设紧急呼叫装置和求救联动门锁,并与值班室相连;卫生间的装饰与色彩易于识别,有利于视残者使用;设计在公共卫生间的残位:尽量减少门,增加排风,残位和普通位之间尽量分隔;单独设置的残位:在公位的周围,尽可能多地设置单独使用的残位,方便陪同人员进入其中协助;更衣、淋浴用房也应该适当增加单独使用的房间;二、功能布局1.门厅:沙发选型便于就坐:坐面高度不宜太低、坐垫、考点不能过于松软,有高靠背;2.服务台护理站:视线通畅、与其他辅助空间临近布置;宜考虑适合乘坐轮椅这使用,如同时设有高位和地位服务台;台面下的空间应退缩一定距离,以保证轮椅可以靠近服务台;3.门厅附近宜有卫生间,如面积紧张,可只设置一个无障碍卫生间;4.门厅中可考虑增加灵活的售卖空间,可与服务台就近或结合设置;5.辅助服务用房:洗衣间:“洗干叠储”综合考虑,重视采光通风、临近晾晒场地,注意灵活开放的可能性;储藏间:提倡均布化、小型化,重视货物流线的通常便捷,考虑日后改造的可能性,设置临时储藏的边角空间;清洁间及污物处理室:集约设置内部分区干湿、净污,与其他服务空间组团设置,考虑增设污物电梯、优化污物流线,不同条件下考虑灵活多变的设计;三、色彩1.即统一,也可以有主题色主题色:名都高、纯度适中,如米黄、浅粉、淡蓝等,营造明快、轻松的空间氛围;2.用色彩提升对外界信息的关注度适当使用一些饱和度较高的装饰色,结合适宜的视距、色块大小、表面材质灯因素,提升其心理兴奋度,从而有助于社区更多外界信息;对于希望吸引关注的信息,如宣传不高、装饰画、房间入口、交通节点等,可采用与周边环境色差较大的,饱和度较高的色彩;3.加大墙地面的色彩反差,加强空间感知地面采用与墙面反差较大和较稳重的色彩,使界面交界处有明显的色彩对比;四、标识抛弃“大众标准连”、创新设计;纤细线条不易辩、采用色块更醒目;选材避免强反光、根据亮度选配色五、洗手池1.洗手池:浅池适合作为洗手池、深池较适合作为清洗池;使用平底水池,老人可以方便地将水杯放在水池中接水;一般来说推荐无壁的水池,高壁水池在部分场合下使用失智老人坐姿洗漱;将下水口设置在水池边缘,可以方便地在水池中放置水盆等,下水管也在靠边的位置,能够在下方流出更完整的储藏空间;2.台面:水池扶手可以为残障者提供依靠支点,但却会阻碍老人尤其是轮椅老人深受开关水龙头,建议使用薄边的水池,较窄的边缘方便抓握;3.水龙头:使用较为方便的单开关水龙头,并设置冷热标志;六、装修设计要点1.材料选择:室内避免采用反光性强的材料;地面材料注意防滑,以采用木质活塑胶为佳;局部地毯容易边缘翘起,常会给老人行走和轮椅新进造成干扰;有强烈凹凸花纹的地面材料会令人产生视觉上的错觉;对于痴呆老人来说,要使地面在同一高度上,还要使材料尽量统一;而对于盲人来说,不同性质空间的地面最好用不同质感的材料铺设,以使其可通过脚感和踏地的声音来帮助判断所处的空间;墙面不要选择过于粗糙或坚硬的材料,阳角部分最好处理成圆角或用弹性材料做护角,避免对身体的磕碰;如果在室内需要轮椅,距地20~30cm高度范围内硬座墙面及转角的防撞处理;2.室内色彩:老年人患白内障的较多,容易把青色与黑色、黄色与白色混淆,地面宜采用与墙面反差较大和比较稳重的色彩,使界面交界处色差明显;3.照明设计:老年人对于照度的要求比年轻人高约2~3倍;建议采用高效能的暖色调灯具;4.门最好采用推拉式,装修时下部轨道应嵌入地面以避免高差,平开门应注意在把手一侧墙面留出约40~50cm的空间,以方便坐轮椅的人侧身开启门扇;5.五金设备:门窗、家具把手及水龙头开关等五金部件均宜选用受力方便的“棒状式”把手,避免使用球形把手;走廊和卫生间应设置扶手,以木质为佳,直径4cm,高度约85~90cm,扶手应注意连续设置;扶手的端部应设计为下弯形状,以防勾住袖口,并有示意扶手结束的作用;。
康养中心规划的设计原则人性化功能性与美观性
![康养中心规划的设计原则人性化功能性与美观性](https://img.taocdn.com/s3/m/1ce2465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2.png)
康养中心规划的设计原则人性化功能性与美观性康养中心规划的设计原则:人性化、功能性与美观性康养中心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与幸福的追求而建设的场所。
在规划和设计康养中心时,人性化、功能性和美观性是三个至关重要的原则。
本文将通过探讨这三个原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康养中心的规划和设计中体现它们,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是指以人为中心,关注居住者舒适感和体验的原则。
康养中心的人性化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布局:康养中心应该提供开放、宽敞的空间,给居民营造舒适、轻松的居住环境。
因此,在规划中需要注意空间的划分和布局,合理利用每一寸空间来最大化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2. 色彩运用:色彩在康养中心的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柔和、温暖的色调能够给居民带来舒适感和安心感。
因此,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该选择适合康养中心的色彩,并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3. 设施设备:康养中心应该提供各种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以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此外,还要考虑到老年人或康复人群的特殊需求,例如无障碍通道、便利设施等,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功能性设计功能性设计是指康养中心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各种需求和活动。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实现功能性设计的建议:1. 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康养中心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如健身房、图书馆、娱乐室等。
通过提供多样的活动选择,有助于居民积极参与社交互动,增强身心健康。
2. 良好的公共区域:康养中心的公共区域起到社交交流的作用,因此,应该设计出符合居民需求的公共空间,如休息区、社交活动区等。
这些区域应该舒适、通风,并能提供足够的座位和设施,以方便居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3. 注重隐私和安全:康养中心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居民的隐私和安全。
为每个居民提供私密的住宿空间,并配备合适的保安设施,例如监控摄像头、紧急呼叫系统等,以确保居民的安全感和便利性。
三、美观性设计美观性设计是指在康养中心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注重建筑外观、景观和装饰的美感。
康养中心规划思路打造全方位健康体验
![康养中心规划思路打造全方位健康体验](https://img.taocdn.com/s3/m/db40650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5.png)
康养中心规划思路打造全方位健康体验康养中心规划思路:打造全方位健康体验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身心健康,寻求一种全方位的康养方式。
康养中心作为为人们提供全方位健康体验的场所,其规划思路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康养中心规划的重要性以及打造全方位健康体验的思路。
一、康养中心规划的重要性康养中心规划是保障康养中心能够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
合理规划能够确保康养中心各种功能区域清晰划分,为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康养服务。
而且规划还能够有效提高康养中心的运作效率,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健康体验的场所。
二、康养中心规划的思路2.1 舒适自然的建筑布局康养中心的建筑布局应该以舒适自然为原则。
首先,康养中心建筑应尽量避开噪音和污染源,选择宁静的环境进行建设。
其次,建筑的内外设计应以人的舒适感为出发点,充分融入自然元素,如绿化、光线等,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2.2 多元化的健康活动空间康养中心应当提供多元化的健康活动空间,包括但不限于室内运动场所、户外休闲区域等。
这样的规划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体验。
比如,提供瑜伽教室、游泳池、健身房等,各种活动空间。
2.3 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康养中心的规划应注重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涵盖生理、心理和社交等方面。
生理方面,可以配备专业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提供常规体检、药物治疗等服务;心理方面,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课程;社交方面,可以组织各种社交活动,促进人际交往。
2.4 智能化的设施和服务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设施和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康养中心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引入智能化系统,实现公共设施的自动化管理,提供便捷的服务。
比如,利用智能穿戴设备和应用程序,监测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咨询。
2.5 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分区康养中心应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分区。
比如,将康复区域与休闲区域相分离,以确保康复患者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治疗和恢复;将静态活动区域和动态活动区域分离,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于空间的需求。
康复中心医疗建筑设计
![康复中心医疗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436f8ae53a580216fcfe6f.png)
浅谈康复中心医疗建筑设计【摘要】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
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由于康复医疗的特殊性,康复中心的建筑设计也会有别于其它的建筑物,本文将对康复中心建筑的外形及功能特性,以及康复中心医疗建筑设计的特点做一简单介绍。
【关键词】康复医疗;医疗建筑;建筑设计;绿色前言康复医疗是有别于临床医疗的一种特殊治疗方式,临床医疗针对的对象是疾病,采用的治疗手段是药物或是手术,最终的目的就是将疾病治愈;而康复医疗完全不同,康复医疗的主要对象是残障或是说障碍,采用的治疗手段是疏导、教育和训练,最终的目的是使有障碍的人群重新回归社会,重新正常生活。
面对这样一种人群,康复中心的建筑设计必须满足特殊的要求,无论是在选址,内部装修还是在安全防范、无障碍设计方面。
1、康复中心的医疗环境如果走进一座医疗中心,眼前看到的是嘈杂的候诊室,单调的白色,不苟言笑的医生,听到的是各种不同声调的哭喊声,那么在人们的心里就会形成一种暗示:这里充斥着各种疼痛,各种难过,各种不美好的记忆。
病人不仅在身体上经受着折磨,在心理上更是在接受一种残酷的挑战。
所以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康复中心的设计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仅要考虑建设设计的美观、安全、经济、适用,更要考虑不同类病人的心里,将利于病人康复的元素设计到建筑中,让病人在康复医疗中心能够找到归属感,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2、康复中心建筑设计的注意事项。
2.1 康复中心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康复中心不同于别的机构,它有其特有的特点,在对康复中心的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问题是要明确这种设计所服务的主体是什么,必须充分考虑其服务主体的特殊性,还要充分考虑康复病人的心里障碍所在,无论是在整体设计规划中,还是在单体建筑的外形和内部功能设计中,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情感作为建筑设计的第一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中心建筑的设计特点
摘要:残疾人康复中心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复机构和技术资源中心,因此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其特殊用途,在设计时应秉承严谨、适度、舒适、节约、方便等理念,本文从实际工程中出发,简述在设计康复中心等建筑时应注意和考虑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康复中心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残疾人康复中心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复机构和技术资源中心,承担着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工作。
亦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特点,下面就以某地康复中心的实际设计过程为例,简要介绍在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的残疾人康复中心位于市中心位置,项目属于原址扩建工程,包括原址扩建康复楼(裙房)6940平方米(其中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原教育康复楼供暖管材更换、主体外立面装修、屋面防水材料更换、外门窗更换等改造工程,院内管网,道路,电力等工程。
工程所在地区地震烈度为七度,建筑物抗震措施按七度考虑。
2 设计原则
由于建筑的特殊性,因此在设计之初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综合考虑残疾人康复医疗机构的固有特点,其应包括:(1)必须充分考虑康复医疗机构服务的对象中绝大多数是行动不便甚至不能行走者,因此在方案设计布局时要将使用最频繁的诊疗部门安排在底层,尽量减少人流垂直流动;(2)必须充分考虑减少残疾人的移动,康复门诊要采用中心式结构,使诊室与各相关辅助科室能直接或近距离连通;(3)必须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障碍情况,各康复治疗区都应有较宽敞的活动空间,在可能情况下要尽量设置模拟家庭;(4)必须充分考虑应付意外事故的防范能力,要重视和周密设计便捷、安全、可靠的紧急疏散路线和方式;(5)必须充分考虑随收治对象的变化而相应调整诊疗科室类型、功能和空间的机动性,因此在可能情况下要尽量采用可活动、可调整的,即具有可塑性的建筑方案设计。
3 总平面设计方案
本工程的院区总平面布置主要分为两个区:一个为残疾人康复区,另一个为教学区。
两区之间以消防通道相隔。
残疾人康复中心扩建工程的康复楼紧临院内主要道路,南北布置朝向较好,并与原主楼南侧相邻,两楼之间利用共享大厅有机连为整体,功能联系密切,管理方便。
使
其发展用地形态完整,形成极具规模的三级残疾人康复中心标准的康复区。
将扩建的康复楼东侧的二层学生教室以增设露天停车场;将原康复楼东北侧的锅炉房拆除以增设露天停车场,将原康复楼西北角原有绿地改设为露天停车场。
露天停车场给康复中心的残疾人、医护人员提供了出行方便。
同时设计中考虑扩建的康复楼一层主出入口处设置残疾人坡道(东侧中庭入口处可做无障碍缓坡以方便进入建筑内),并保留原康复楼北侧已有残疾人坡道等无障碍设施。
4 详细设计方案
改扩建工程的康复楼(裙房)总建筑面积为6940m2,建筑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属原主楼高层建筑裙房。
因空间使用上和主楼相连。
故建筑按高层建筑规范设计,耐火等级为一级,七度抗震设防,地下一层防水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本工程方案平面布局采用中廊双分式布局方式,新楼裙房与原主楼之间采用共享大厅相连,交通组织流线明确,疏散布局更加合理,使更多房间获得良好的朝向。
同时室内空间充满了灵活性和趣味性。
在一层平面设置展厅一个,面积约为160平方米;康复大厅一个,面积约为100平方米;残检大厅一个,面积约为100平方米;诊室9间,平均面积约20平方米;卫生间两处、无障碍电梯两部、疏散楼梯3处;新旧楼体之间采用共享中庭,玻璃采光顶。
共享中庭西侧自然围合成露天
景观天井,另将原主楼一层面对共享大厅的房间改造成药房、收款挂号等服务窗口。
新建裙房主入口设置在东南两侧,南侧正门中间为转门,两侧设便门(主入口门外宽度满足担架等急救设施通行)。
主入口门上方采用玻璃雨蓬,裙房东部修建停车坪。
二层平面设置感统大厅二个,面积约为100平方米和200平方米。
个训室4间,面积约为15平方米。
个训室4间,平均面积约为25平方米。
集体训练教室2间,平均面积约为50平方米。
教室4间,平均面积约为25平方米。
中部设导诊台一处。
卫生间两处,平均面积约为50平方米。
三层平面设置集体训练教室4间,平均面积约为70平方米。
反斗乐训练室一间,面积约为75平方米。
个训室4间,平均面积约为25平方米。
训练室3间,平均面积约为25平方米。
教室6间,平均面积约为25平方米。
寝室、教室、卫生间一体套房2间,每间面积约50平方米左右。
卫生间两处,平均面积50平方米。
四层平面设置大会议室约300平方米。
陶艺室、园艺室面积约为50平方米和40平方米。
多媒体情景体验室一间,面积约为80平方米。
多媒体互动宣泄室一间,面积约为50平方米。
测评室一间,面积约为25平方米。
音乐催眠放松室一间,面积约为40平方米。
咨询室、接待室各一间,面积约为25平方米。
卫生间一处,面积约为50平方米。
地下室为设备用房,(应包括高、低压配电室及相关配电设备)。
建
筑的生活给水系统中用水量按每天700人用水标准设计。
污水系统,按照扩建后总建筑面积和使用情况设计污水处理站。
建筑立面设计应该立足于清晰地反映平面布局的逻辑特征及与环境文脉的呼应,用简洁、明快的造型语汇突出康复中心建筑的性格特点。
整体造型在力求与主楼协调统一完整的构图基础上,特别注重细部的精心设计,使建筑即稳重大方又丰富精巧。
立面设计以扩建部分作为群房性质为目标,并通过原主楼外墙面装饰的改造,在稳重挺拔的基础上,力求反映康复中心建筑整洁和素雅的行业特色。
建筑外立面设计中,以水平横向窗和横向墙体线条相结合使其具有强烈节奏感,并使整个建筑的体量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有图形投射的白色画布:墙体条纹构成富有乐感的节奏,将使建筑融入周围的环境,同时也体现出一种诗意的感觉。
立面丰富色彩的运用,洋溢着生命的气息和活力,使人忘却到这里来的康复初衷,而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建筑的内部装饰也同样生动,令人感到兴奋和快乐。
走廊中大胆醒目的颜色和软质地板是这个康复中心的又一特色,艳丽的色彩带给人无尽的希望——红色的墙、橙色的门、绿色的地板,颜色在这里撞击,心情在这里跳跃,对患者充满了诱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