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子戏的历史渊源及舞蹈表演的现代化演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第12期Vol.38 No.1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2019年12月
Dec.2019
敦煌曲子戏的历史渊源及舞蹈表演的现代化演进
韩㊀菁
(皖西学院艺术学院ꎬ安徽六安267012)
[摘㊀要]敦煌曲子戏的艺术形态不仅昭示了早期戏剧的艺术形态ꎬ也呈现了古戏剧㊁戏曲的形成过
程ꎮ曲子戏对后代戏剧㊁戏曲艺术特征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ꎬ它是在与多种民间曲艺形式不断融
合过程中形成的ꎬ并发展为一种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戏剧形式ꎮ随着社会变革与娱乐方式的多元
化ꎬ敦煌曲子戏的表演形式从最初的坐唱到 自乐班 演出ꎬ现今已濒临失传危机ꎮ对敦煌曲子戏舞
蹈表演发展形态㊁舞蹈表演的形态及特征演进进行研究ꎬ从而实现敦煌曲子戏舞蹈艺术现代化ꎬ是
促使当下文化艺术适应时代需求的重要方法ꎮ
[关键词]敦煌ꎻ曲子戏ꎻ舞蹈艺术ꎻ演进
[中图分类号]J70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2095-7602(2019)12-0187-05
1㊀敦煌曲子戏的历史渊源及其特点
查阅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书可知[1]ꎬ自唐宋时代起ꎬ曲子戏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ꎮ保存完整并流传至今的曲子词与曲子调共计670余首ꎬ学术界把这些曲子词与曲子调称为 敦煌曲子 或 敦煌曲子词 ꎮ元明清时期ꎬ藏经洞的曲子词与曲调并没被人们发现ꎮ1900年藏经洞的发掘ꎬ才使得曲子调重见天日ꎬ引起了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ꎮ而曲子词在民间的传承一直未断[2]ꎬ清末曲子词和民间俗曲不断交融ꎬ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小戏ꎮ民间小戏促使敦煌曲子戏进化为具有曲牌体与连缀体的地方戏曲音乐ꎬ曲牌经过大量连缀ꎬ出现了«五更»«十二月»等曲调ꎬ都记载在敦煌曲子词内ꎮ
剧本㊁曲调㊁曲牌是构成曲子戏的三个重要部分ꎮ在敦煌地区ꎬ伴奏的乐器文武齐全ꎬ有大鼓㊁京胡㊁鸳鸯板㊁三弦㊁扬琴㊁二胡㊁琵琶等ꎮ剧本虽小但情节栩栩如生㊁语言活泼幽默且曲调极为丰富的戏曲剧种慢慢演变成独具本土文化特色的地方戏种:敦煌曲子戏ꎮ敦煌曲子戏的主要演出方式有舞台演出和坐唱两种ꎬ后人所谓的 彩唱 即为敦煌曲子戏的舞台演出[3]ꎬ分为文场与武场ꎬ其中的道白以当地语言为主ꎮ演出时旦角必须走得漂亮ꎬ舞蹈的步伐要轻巧浪漫㊁栩栩如生ꎻ丑角的言语动作则旨在让人发笑ꎮ文曲坐唱是一种以文词和小曲定名的曲艺形式ꎮ文曲坐唱有清唱和清演两种形式ꎬ对演出的场地和服装道具都没有要求ꎬ但要求艺人嗓子条件优秀㊁唱调精准㊁曲调不单调以及板路平稳ꎮ剧目内容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主ꎬ这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民间社会生活形式[4]ꎮ
敦煌曲子戏通常在春节㊁元宵节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时进行演出[5]ꎬ表演通常采用坐唱形式ꎮ在一些婚嫁㊁庆寿㊁庙会活动时ꎬ以坐唱为表演形式的曲子戏也比较多ꎬ曲子戏演出的特点是折子戏较多ꎬ本子戏不多ꎻ生角㊁旦角和丑角是演出中常见角色ꎬ而净角不常见ꎻ唱词㊁道白全部采用敦煌地方语言ꎮ敦煌曲子戏最繁荣的阶段是清末到民国时期ꎬ当时每个村子内都有自行构建的曲子戏班子ꎬ并且出现了很优秀的曲子戏艺人ꎮ[收稿日期]2019-09-02
[基金项目]皖西学院校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红色元素在大别山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WXSK201906)ꎻ皖西学院横向研究项目 第八届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暨第五届六安茶谷开茶节 (hx20190502)ꎮ
[作者简介]韩㊀菁ꎬ女ꎬ讲师ꎬ从事青少年舞蹈教育㊁舞蹈编导研究ꎮ
㊀㊀繁盛一时的敦煌曲子戏已经传承了数千年之久ꎬ现如今每逢年节ꎬ民间还有小型演出ꎮ虽然内容上有所变动ꎬ但并没有将敦煌遗书中敦煌曲子戏的原味曲子词和曲调进行改动ꎬ这使得敦煌传统文化艺术代代传承ꎬ成为后世研究敦煌传统艺术的 百科全书 ꎮ基于民间音乐产生的曲牌体ꎬ戏剧情节很多是折射民间的实际生活情况ꎬ情节波荡起伏ꎬ气息浑厚且曲调美妙悦耳ꎬ别具一番特色ꎮ此外ꎬ曲调不会出现难学㊁难记㊁难懂的情况ꎬ往往令观众流连忘返[6]ꎮ传承至今的敦煌曲子戏有«顶灯»«小放牛»«磨豆腐»等ꎮ根据剧本内容ꎬ可将敦煌曲子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ꎮ(1)生活故事ꎮ敦煌曲子戏反映的内容大部分是劳动人民一直以来的农村生活ꎬ他们把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经历写成剧本在舞台上进行演出ꎬ使得不同地域的人们能相互了解各自生活状态ꎮ(2)爱情故事ꎮ敦煌曲子戏中关于爱情的内容较多ꎬ大多反映当时人民群众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以及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ꎮ例如«老换少»剧目采用喜剧形式折射出反对封建婚姻的思想ꎻ«兰桥担水»剧目则采用悲剧形式描绘了主人公敢于同封建礼教婚姻作抗争并寻求美好爱情生活的故事ꎮ(3)神话故事ꎮ神话故事是劳动人民向往圆满生活的幻想作品ꎬ比如修炼成道的«巴东神仙»㊁人与仙寻觅幸福爱情的«闹书馆»等ꎮ(4)历史传说ꎮ此类作品把历史故事改编为曲子戏ꎮ农耕时期的老百姓普遍没有上过学堂ꎬ缺乏知识ꎬ仅知道的历史故事都是在戏曲传播中了解到的ꎬ«仿白袍»«麦仁罐»等作品就是该体裁的代表作ꎮ
2㊀敦煌曲子戏艺术发展回顾
1949年以来ꎬ从事敦煌曲子戏表演的艺人严格遵从党的方针政策ꎬ利用敦煌曲子戏的曲调创作新词并进行传播[7]ꎮ改革开放40年来ꎬ敦煌曲子戏得到良好传承ꎬ其经典曲目也多次被搬上舞台[8]ꎮ敦煌文化馆把敦煌曲子戏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归档保存ꎬ让人民群众与游客能够对敦煌曲子戏传统艺术进行鉴赏和研究ꎮ
据曲子艺人的讲述ꎬ大规模敦煌曲子戏演出是在每年春节ꎬ曲子班轮番到每个村镇的庙会中表演ꎮ敦煌市文化馆出资在党河畔构建了戏台ꎬ供曲子戏自乐班表演ꎮ每年7月是敦煌旅游的旺季ꎬ这成为党河风情线中最具特色的文化景观之一ꎮ该举措不仅促进了敦煌曲子戏的传播效果ꎬ也为其传承与保护提供了途径[9]ꎮ在2010年敦煌民间自乐班有32个ꎬ始终坚持表演曲子戏的有22个ꎮ敦煌市从1999年开始ꎬ举行了七年城乡自乐班大奖赛ꎬ为民间文化的交洽提供了载体ꎬ推进了敦煌曲子戏的保护㊁传承和发展ꎮ文化馆将敦煌曲子戏融合新闻媒体进行传播[10]ꎬ并在每年举行曲子戏表演时ꎬ使用录音与录像手段进行存储ꎮ尽管文化馆的相关人员对曲子戏传承保护想尽了办法ꎬ曲子戏的 三老 问题仍然迫在眉睫ꎮ 三老 问题指曲子戏表演形式老旧㊁表演内容老旧以及传播方式老旧ꎮ
2010年ꎬ新编敦煌曲子戏«十八扯»风趣地把一些出色的曲子戏名段汇聚到一起ꎬ采用坐唱的形式进行戏剧联唱演出[11]ꎮ同年ꎬ甘肃省第一部非物质遗产保护系列书籍«敦煌曲子戏»由敦煌市文化馆整理出版ꎬ其中记载原著曲目45个ꎬ当中的资料都是根据当时真实情况记载ꎬ对传承即将失传的敦煌曲子戏具有重要的意义ꎮ但是由于信息科技时代的蓬勃发展ꎬ曲子戏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冲击ꎬ加之传承曲子戏的艺人年纪普遍在50岁左右ꎬ年轻人很少涉足这个领域ꎬ曲子戏面临人才缺乏的现象[12]ꎮ
国家艺术基金为艺术创作提供基金服务ꎬ以促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ꎮ2017年ꎬ敦煌曲子戏作为地方小戏成功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关注和资助ꎮ该举措推动了敦煌曲子的传承与发展ꎬ体现了国家对敦煌曲子戏传承的重视[13]ꎮ
3㊀敦煌曲子戏舞蹈表演的发展态势
敦煌曲子戏舞蹈可驱动现代戏㊁新编历史剧和改编传统剧目的发展ꎬ增强审美主体价值ꎬ产生较多的精品剧目ꎬ从而使敦煌曲子戏的舞蹈表达形式以及内容的丰富性得以提升[14]ꎬ最大程度地发展戏曲舞蹈表演艺术ꎮ
3.1㊀不同剧类兼蓄并容ꎬ广收博采ꎬ丰富敦煌曲子戏表演的舞蹈词汇
敦煌曲子戏具有丰富的舞蹈表演方式和绝技绝活ꎬ如在«打神告庙»一剧中ꎬ对 水袖 舞蹈的服饰运用和表现具有不同的呈现形式和称谓ꎬ像 双抓冲天袖 腋下穿搭袖 等舞姿以及 风卷残云袖 翻云覆雨袖
等ꎮ敦煌曲子戏中花样水袖的舞法包括小面花和多层侧转花等ꎬ同时辅助以眼神㊁面部表情㊁水袖等不同的表演技巧ꎬ呈现出人物婀娜多姿的体态ꎮ
在现代题材的敦煌曲子戏剧目中ꎬ较多典型作品呈现出的个性化舞蹈素材都来源于生活ꎮ受到作品描述时代的差异性影响[15]ꎬ作品中人物装束以及生活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ꎬ因此创作人员应充分分析曲子戏的创作规律及其规范要求ꎮ
当敦煌曲子戏舞蹈中写实的生活素材及形体语言描述的生活空间用量过多或者用法不合理时ꎬ特殊表现力的舞蹈词汇将会被淡化[16]ꎬ导致形体动作作为舞蹈语言的审美价值度大大降低ꎮ为了提高敦煌曲子戏舞蹈编排的创新性ꎬ应确保新加工的舞蹈作品和舞台形象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规律并充满创意ꎮ如«兰桥担水»呈现出的别具风采㊁技艺独特的舞蹈剧目以及完美的 蛇步 体态ꎬ舞蹈演员头胸前倾ꎬ两腿并拢ꎬ走动过程中时缓时疾ꎮ这些舞蹈动作姿态是创作人员融合生活化动作素材以及写意化技巧的结果ꎮ敦煌曲子戏舞蹈最大程度吸取了生活泉源ꎬ使得舞蹈词汇库存量大大增加[17]ꎮ敦煌曲子戏舞蹈创作的求新求异过程中ꎬ应避免出现为新而新㊁为异而异的形式主义现象[18]ꎮ分析敦煌曲子戏舞蹈艺术的发展趋势ꎬ应拥有辨识艺术㊁评估艺术的能力ꎮ现代化背景下ꎬ敦煌曲子戏舞蹈创作过程和设计舞蹈身段编排过程不能脱离创作的出发点ꎬ避免舞蹈人物过多地进行自我表现ꎬ表演人员和创作人员应准确掌握分寸ꎮ
3.2㊀敦煌曲子戏舞蹈包容不同类型艺术元素的精华ꎬ丰富其表演形态
对于敦煌曲子戏新创编舞蹈的词汇ꎬ应增加现代美的特征ꎬ还应在近邻群体如音乐剧㊁话剧㊁电影和杂技等艺术形式中采集舞蹈词汇ꎬ通过舞蹈词汇的夸张㊁重组以及变形等措施提高敦煌曲子戏舞蹈素材的丰富性ꎮ如新版敦煌曲子戏«仿白袍»中大量采用了京剧㊁民乐等音乐元素ꎬ通过音乐㊁舞蹈㊁杂技和戏曲间的关联性表达创造人员的主观意识ꎮ该剧编舞在宽泛的艺术空间内ꎬ通过多样化㊁多韵味的舞蹈ꎬ采用渲染方式呈现出独特的舞蹈风韵[19]ꎮ当前敦煌曲子戏创作人员在编舞过程中应大量吸收借鉴古典的㊁民间的舞蹈动作ꎬ还可以从小说㊁诗歌㊁绘画等文学作品中获取标本ꎬ通过融化㊁变形ꎬ编制成多样化的舞蹈词汇ꎮ在新时代背景下ꎬ敦煌曲子戏舞蹈艺术的发展是具有开放㊁融合性的ꎬ其美学追求定位和社会价值功能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ꎬ对敦煌曲子戏舞蹈特征㊁律动以及功能的认知是舞蹈创作人员关注的重点ꎮ因此ꎬ我们应紧紧把握时代规律[20]ꎬ通过敏锐的视角探索敦煌曲子戏的创新性ꎬ以确保敦煌曲子戏在现代创作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壮大ꎮ
4㊀敦煌曲子戏的舞台艺术与现代舞蹈表演
敦煌曲子戏舞蹈艺术对现代时尚文化领域的表演艺术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ꎬ尤其对舞台表演中的形态表演意识㊁表演动作采集㊁姿态造型波动以及丰富意象㊁思维创新等综合表演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ꎮ4.1㊀敦煌曲子戏舞蹈表演的形态和特征演进
敦煌曲子戏舞蹈是在传统舞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ꎬ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表现形式ꎬ其融合了舞蹈和唱词ꎬ并对二者进行了修饰ꎬ呈现出剧情的变化情况ꎮ与传统舞蹈不同ꎬ敦煌曲子戏舞蹈的形态和特征具有个性化特征ꎬ其将构建人物作为关键内容ꎮ节奏清晰㊁表达多样化的舞蹈形态是舞蹈表演的形态特征ꎬ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ꎮ
敦煌曲子戏舞蹈表演的关键内容是其表演的灵魂ꎮ构建鲜明的人物形象主要指构建的人物形象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ꎬ不仅要对人物外表的体态样貌㊁衣着习惯特征进行呈现ꎬ还要对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㊁内心波动等特征进行呈现ꎮ敦煌曲子戏的外在身段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ꎬ同时人物的内在情感对其肢体动作也有影响ꎮ
敦煌曲子戏舞蹈的节奏相当于其脉搏ꎬ对脉搏节奏实施及时的把控ꎬ可确保戏曲表演的顺利进行ꎮ敦煌曲子戏的节奏性还可将观众观看情绪调动起来ꎬ提高舞蹈表演现场气氛ꎮ如要呈现人物喜怒哀乐的情绪时ꎬ表演人员会跟随曲子戏中锣鼓点呈现出不同的身法㊁步法变化ꎮ舞蹈创作人员应对节奏感进行准确把握ꎬ观众也应跟随曲子戏的节奏欣赏敦煌曲子戏舞蹈表演艺术ꎮ
敦煌曲子戏的舞蹈层次就像其四肢ꎬ确保舞蹈的顺利进行ꎮ创作人员创作敦煌曲子戏过程中ꎬ应对舞蹈动作进行合理的修饰ꎬ用具有舞蹈魅力的艺术呈现出生活中的动作ꎬ赋予敦煌曲子戏舞蹈丰富的生命力ꎮ敦
煌曲子戏舞蹈表演中人物情感基于舞蹈演员动作幅度以及表现张力的差异性而具有较大的差异ꎬ舞蹈演员动作幅度以及表现张力的一点不同即可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21]ꎮ为了确保二者间的平衡ꎬ个别演员会利用相关道具协助表演ꎮ
敦煌曲子戏舞蹈表演具有较高的历史感ꎬ舞蹈表演过程中通过舞蹈㊁唱词㊁念白等呈现剧目的故事情节以及时代背景ꎮ敦煌曲子戏舞蹈表演形态特征对丰富戏曲艺术具有较高的价值ꎬ优秀的舞蹈形态会大大增强观众在艺术上的享受ꎮ敦煌曲子戏舞蹈形象的特征为曲子戏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空间[22]ꎮ
4.2㊀敦煌曲子戏舞蹈艺术对舞蹈表演形态的塑造与完善
敦煌曲子戏舞蹈艺术的舞姿舞韵包含丰富的变化ꎬ其姿态自由变换㊁连接流畅ꎬ对当前舞蹈演员的系统表演㊁姿态变化㊁动静造型姿态的创意等能力培养和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23]ꎮ
4.2.1㊀敦煌曲子戏舞蹈对舞蹈演员形态表演意识的作用
敦煌曲子戏舞蹈中 S 形态㊁姿态造型㊁运动轨迹以及动态韵律等ꎬ对舞蹈演员的形态表演艺术能力训练具有重要的价值ꎮ学习敦煌曲子戏舞蹈系统词汇ꎬ可以增强舞蹈演员由内而外㊁身心协调统一的表演意识ꎬ确保舞蹈演员表演思维的流畅性ꎬ增强其舞蹈效果的感染力[24]ꎮ
4.2.2㊀敦煌曲子戏舞蹈对舞蹈演员形态表演塑造的作用
舞蹈演员学习敦煌曲子戏舞蹈艺术后ꎬ可确保自身进行系统表演时收放自如ꎬ情韵有致地演绎剧目ꎬ呈现出人物的动态之美及内涵外显的和谐之美ꎮ
5㊀敦煌曲子戏舞蹈表演的现代化与可持续性
5.1㊀敦煌曲子戏舞蹈表演的现代化
敦煌曲子戏的舞台艺术现代化是戏曲发展的必然趋势ꎮ和任何艺术的创新发展相同ꎬ敦煌曲子戏的发展需要一步一步进行ꎬ在承继㊁借鉴中进行创新ꎬ在传统戏曲的肩膀上推陈出新ꎬ从而实现敦煌曲子戏传统舞台的现代化ꎮ
不论怎样将敦煌曲子戏传统艺术 现代化 ꎬ怎样使其适应当今发展的大趋势ꎬ都不能改变我国传统艺术的本质ꎮ传统的艺术样式是人民乃至国家最宝贵的艺术财富ꎬ我们不可以否定其文化价值ꎬ也不可冲动地舍弃并随意改变ꎬ所有形式的创新都要以传承传统戏曲文化以及服务于当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宗旨ꎮ5.2㊀敦煌曲子戏艺术的可持续性
敦煌曲子戏的演出是为了向广大受众传播传统文化ꎮ失去受众的观看ꎬ敦煌曲子戏无疑是无源之水㊁无木之本ꎮ我国传统戏曲受到了很多外国友人喜爱ꎬ但引起中国年轻人的喜爱却并非易事ꎮ人们对传统戏曲的审美偏好ꎬ还需要一定时间的陶冶ꎮ怎样培养年轻观众群ꎬ是推动敦煌曲子戏艺术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问题ꎮ5.2.1㊀敦煌曲子戏艺术观众的培养
大学生是当下的高素质文化群体ꎬ对传统戏曲文化的接受程度高于常人ꎬ作为传统戏曲的固定观赏群并不具有太大的难度ꎮ举办 敦煌曲子戏艺术走进校园 活动ꎬ不仅使传统戏曲文化得以传播ꎬ而且可以在校园中培养出高素质的表演人才ꎮ在教学体制与课程建设中ꎬ可将敦煌曲子戏艺术划入戏曲艺术教育学科类中ꎬ归类到规范性教学机制范畴中ꎬ使孩子从小时候开始便对戏曲有所了解并受到熏陶ꎬ为以后的鉴赏意识打下基础ꎮ高校要多举行艺术家走进校园活动ꎬ让学生的艺术素养上升到更高的境界ꎮ这不仅能熏陶学生的艺术情操ꎬ也能推动敦煌曲子戏的发展ꎮ
5.2.2㊀敦煌曲子戏艺术的普及宣传
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ꎬ人们普遍钟爱电影㊁电视㊁网络等科技信息化娱乐方式ꎬ敦煌曲子戏与人们的生活渐渐脱轨ꎮ想要让敦煌曲子戏的舞台艺术重新进入人们视线ꎬ并实现可持续发展ꎬ需要国民认识到传统戏曲精髓的可贵之处ꎬ自发地鉴赏㊁了解㊁学习以及保护敦煌曲子戏ꎻ同时需要戏曲创作者主动挖掘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文化需求ꎬ实现戏曲创作供给的改革ꎬ从而推动敦煌曲子戏的现实传承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一致ꎬ实现其可持续发展ꎮ
6㊀结语
敦煌曲子戏是古代艺术家创作的戏曲精髓ꎮ将敦煌戏曲舞蹈艺术与现代化潮流相融合ꎬ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㊁走进敦煌ꎬ推动地方古典戏曲的发展和传承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ꎮ
[参考文献]
[1]赵乔.从敦煌文化的继承中发掘敦煌舞蹈的当代价值 以高金荣的艺术经历与学术实践为视角[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ꎬ2017(1):74-77.
[2]刘洁.论敦煌艺术 再生 的哲学命题与中国当代敦煌艺术流派的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ꎬ2014(3):54-57. [3]刘朝霞.文化资源艺术转化的 敦煌模式 [J].学习与探索ꎬ2016(2):142-146.
[4]杨嘉.敦煌舞蹈的文化特质及其艺术再生研究[J].艺术百家ꎬ2015(s2):206-208.
[5]丛振.敦煌岁时节日中的游艺文化 以上巳㊁端午㊁七夕为中心[J].敦煌学辑刊ꎬ2016(1):73-81.
[6]杨静薇.再谈舞台艺术创作中 妙悟 的获得与运用[J].戏剧文学ꎬ2015(3):99-103.
[7]佳一.文化部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J].中国戏剧ꎬ2016(5):67.
[8]孙玫.回望当下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中的戏曲艺术创作[J].艺术百家ꎬ2015(4):26-29.
[9]鲍红志.市场条件下的舞台艺术家[J].当代(长篇小说选刊)ꎬ2015(3):219.
[10]平凡.浅议新世纪戏曲电影表演艺术[J].当代电影ꎬ2016(6):26-30.
[11]黄静枫.古代戏曲理论中戏曲史述的逻辑演进及学术特征[J].戏剧艺术ꎬ2017(4):98-108.
[12]狄野.媒介融合时代的视觉叙事设刮 作为跨界艺术的舞台美术叙事[J].当代戏剧ꎬ2016(1):52-54.
[13]WANGFF.OnConventionaldevelopmentandmanifest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operaintheSouthernSongDynasty[J].
JournalofZhejiangVocationalAcademyofArtꎬ2007(5):777-785.
[14]STOCKJPJ.Addendum:AresponsetoKagan sreviewofHuju:traditionaloperainmodernShanghai[J].AsianMusicꎬ2006(2):176-177.
[15]王熙.戏曲形神观视野下的舞蹈角色表演[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ꎬ2017(4):17-21.
[16]周飞.昆剧舞台美术的传承因循与华丽转身 «昆剧舞台美术概论»评介[J].艺术百家ꎬ2014(6):271-272. [17]张晓明. 舞台腔 的摆脱与戏剧表演元素的渗透 镜头微相表演的纪实化与性格化[J].戏剧艺术ꎬ2014(3):104-113.
[18]邹元江.从如何表现和表现得如何看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审美特质[J].文艺研究ꎬ2015(3):112-121.
[19]黄玉萍.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的内在联系及其差异[J].社会科学家ꎬ2017(5):158-160.
[20]幸洁.景观社会的症候分析:数字媒介时代的戏剧表演和剧场空间[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4(2):143-147.
[21]邵振奇.数字化浪潮下戏曲受众的阅读变化及戏曲传播的创新[J].中州学刊ꎬ2015(8):162-167.
[22]龙赛州.论中国古典戏剧分场形式的变化[J].戏剧艺术ꎬ2015(4):32-41.
[23]陈静.从身段到身韵 传承与创新之我见[J].舞蹈ꎬ2015(3):60-61.
[24]陈鹏.关于地方戏的几点思考观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地方戏演出有感[J].中国戏剧ꎬ2016(1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