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垃圾_旅游研究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_以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为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不同来源旅游垃圾的特征
类型 (按来源分)
特征
建筑垃圾
成分复杂, 无机物比例相对较大, 难以分解, 目前多采用填埋处理, 分类难度大。
商业性垃圾
成分复杂, 无机物比例相对较大, 但回收利 用率较高。
交通垃圾
垃圾多以气态、液态存在, 且以无机物为主, 对环境影响很大。
行政办公垃圾 成分较简单, 回收利用率较高, 分类较容易。
[ 摘 要 ]旅游垃圾问题是旅游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旅游研究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但旅游垃圾的研究工作至 今尚未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整合现有的旅游垃圾论点基础上, 探讨旅游垃圾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并以梅里雪 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为例分析了旅游垃圾产生的主要根源。基于此, 提出旅游垃圾研究中的几个重点问题, 并对其进行了 初步的理论探讨。 [ 关键词 ]旅游垃圾; 分类体系; 分异规律; 生态足迹 [ 中图分类号 ]F59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23784 (2009) 0120020206
一、引言
旅游垃圾是旅游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和谐的音符, 恰如冰山一角, 已然浮出海面。近年来, 由于旅游需求 的过度膨胀, 旅游垃圾已给景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 观带来严重破坏, 也干扰了动植物生存繁衍的环境, 造成物种消失和生态功能的严重退化, 成为制约旅游 目的地及各类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在 Goog le 搜索引擎中输入“旅游垃圾”以及“Tou rism W a ste”关键词, 可以搜索到有关旅游垃圾的中文报 道335 000 条, 英文报道14 800 000 条。因此, 旅游垃 圾已成为旅游发展过程中以及旅游研究中一个不容 忽视的问题。
此外,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不同阶段、地点会因 心理和身体状况等原因产生不同的消费欲望, 从而导 致旅游垃圾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而且旅游垃圾 也会因旅游目的地或景区、景点冷热程度的不同呈现 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
3. 潜在的危险性相对较大 旅游垃圾除了被收集处理的部分以外, 还有一定 数量分布于生态非常敏感的自然环境, 或是对旅游垃 圾非常敏感的人文景观处。 这部分垃圾收集难度较 大, 而且其中难以分解的无机物所占比例较大, 对环 境存在严重的威胁。
21
图 1 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游客数量统计
2. 人类中心论生态伦理观 目前, 社会的各个层面还广泛存在着以人类为中
心的生态伦理观, 人们在广泛摄取自然资源的同时, 忽视了人对于自然所应承担的责任, 这是旅游垃圾产 生的本质原因。 旅游业在发展初期, 旅游者与经营者 往往侧重对旅游需求的满足, 导致旅游垃圾与生态环 境的矛盾日益严重。缓解这一趋势的关键是改变人类 中心论伦理观, 树立科学合理的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 生态伦理观。把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价值参考系定 位于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 使其保持生态的道德代理 人和调控者, 以旅游活动主体的利益和自然生态系统 的健康和完善的伦理尺度, 管理和调控自然。
从旅游垃圾的来源来看, 旅游垃圾是“伴随旅游 活 动”而 产 生 的 带 有 旅 游 或 体 现 旅 游 活 动 特 点 的 垃 圾, 这正是旅游垃圾与其他垃圾相区别之处。 旅游活 动主要包括旅游者的游览活动、旅游开发、旅游管理 等, 不同旅游活动所产生的垃圾都有其独有的类型、 数量以及分布规律。
从旅游垃圾的属性来看, 旅游垃圾是“不利于旅 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附属物质的总称”, 大体可以分为 两类: 旅游物质垃圾以及旅游文化垃圾。 旅游物质垃 圾是与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关的实体性垃圾, 包括游客 产生的垃圾、景区 (点) 食宿企业和娱乐设施产生的垃 圾以及旅游开发产生的建筑垃圾等各类废弃物。旅游 文化垃圾是指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 旅游活动带给旅 游目的地的消极的社会文化影响。
第2 卷 第1 期 2009 年 2 月
[ 旅游理论研究 ]
旅游论坛 Tou rism Fo rum
V o l. 2 N o. 1 Feb. , 2009
旅游垃圾: 旅游研究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Ξ
——以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为例
刘建峰1, 王桂玉2, 王丽丽3
(1. 聊城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系, 山东 聊城 252000; 2. 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2; 3. 云南大学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但是, 旅游垃圾问题至今尚未引起国内外学术界 的足够重视, 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其研究方法和研 究内容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①目前对于旅游垃圾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很少, 其研究主要散见于各类文献中[1- 5], 且研究多停留于 对景区旅游垃圾状况的定性描述以及治理垃圾的对 策性分析层次[6- 7]; ②国内外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旅 游垃圾分类体系; ③旅游垃圾在旅游景区内的分异规
养护垃圾 生活垃圾 游客垃圾
成分简单, 可回收利用率较高, 分类较容易。
成分复杂, 有机物含量较高, 但无机物含量 正逐年增加, 分类难度大。
成分简单, 主要以无机物为主, 可回收利用 率高, 但分类难度大。
表 2 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旅游垃圾来源统计
建筑 商业性 交通 办公 养护 生活 游客 来源
垃圾 垃圾 垃圾 垃圾 垃圾 垃圾 垃圾
比例% 14
10 —— 13 —— 23
40
注: 因景区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 进入仍采用步道形式, 所以交通 垃圾和养护垃圾可忽略不计
2. 按旅游垃圾的化学成分 按旅游垃圾的化学成分划分, 可以有效地选择旅
游垃圾的处理方式, 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以此 方式, 可以将垃圾分为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 有机垃 圾是由可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组成, 主要有纸类 (报纸、广告纸、纸箱、纸盒、杂志、面巾纸、包装纸)、木 材、织物、塑料 (塑料袋、塑料瓶、塑料包装盒)、厨余垃 圾 (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鱼肉骨头、蛋壳)、 树叶杂草、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无机垃圾主要是由 不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无机物组成, 包括金属 (铝制品、 铁制品)、碎砖、石块、灰土、炉渣、玻璃 (啤酒瓶)、陶 瓷、废旧电器、其他 (烟头、口香糖、胶卷盒、冷饮盒、快 餐饭盒、火腿肠外皮)。
旅游垃圾的产生还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 其管理 措施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改进。
(二) 旅游垃圾的分类体系 旅游垃圾分类是为了后续处理的方便, 是其整个 管理过程的开端。正确的旅游垃圾分类源自于系统而 深刻的认识, 虽然目前还没有得以有效的实施, 但有 其历史的必然性。 随着生态伦理观的进步, 旅游者或 旅游经营者会从环境的角度反思其所从事的旅游活 动, 增强自己对环境的责任感, 进而会理性地思考并 实行旅游垃圾分类。笔者认为旅游垃圾应从以下几个 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1. 按旅游垃圾的来源 由于来源的不同, 旅游垃圾的类型、成分以及分 布规律会有显著差异 (见表1)。为有效的对垃圾进行 收集、运输及处理, 应首先区分旅游垃圾的来源。按此 种方式进行划分, 旅游垃圾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伴随各种旅游开发建设活动而产生的各种金属碎 屑、玻璃碎屑、木屑、废塑料类、陶瓷矿渣、粉煤灰等建 筑垃圾; ②伴随景区内旅游饭店、酒店、厕所等旅游专 门设施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产生的商业性垃圾; ③伴随
一般理论意义上旅游垃圾则是指旅游物质垃圾。 本文对于旅游垃圾的理论研究仅限于实体性的旅游 物质垃圾。
(二) 旅游垃圾的特征 垃圾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但却是目标之外的 附属物质。 垃圾的类型和形态多种多样, 其危害也具 有一定的隐蔽性, 这也是垃圾处理的难点所在[8]。 但 同时垃圾的价值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是“被放错了地 方的财富”。旅游垃圾作为垃圾的一个种类, 自然具有 这样的共性, 但也蕴藏着自己特有的性质及特点。 1. 成分复杂, 无机物比例相对较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旅游垃圾的成分越来 越复杂, 既包括旅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各种生活性 垃圾、建筑垃圾等, 还包括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产生的 各种垃圾。虽然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消费不会 超脱于日常消费, 但从消费的导向和结构来看, 旅游 者的消费多追求精神内容[9], 对于物质消费多追求一 定的便利性。因此, 旅游垃圾的组成以无机物成分 (各 种塑料制品、玻璃等) 为主, 可回收物质的成分如塑
Ξ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561012) [ 收稿日期 ]2008208208 [ 作者简介 ]刘建峰 (19812 ) , 男, 山东济南人,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 助教,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及旅游资源 开发与保护; 王桂玉 (19822 ) , 女, 山东烟台人,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2005 级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 游地规划与管理; 王丽丽 (19852 ) , 女, 山东泰安人, 云南大学商旅学院 2007 级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 与保护。
22
景区内交通运输活动排出的各种物质、废弃车辆船舶 等交通垃圾; ④伴随旅游业的政府管理而产生的旅游 行政办公垃圾; ⑤伴随景区日常维护活动而产生的养 护垃圾 (道路保洁垃圾、杀虫剂容器) ; ⑥景区内社区 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 ⑦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过程中 产生的游客垃圾等。通过对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 景区的实地采样, 结果显示如下 (表 2)。
(一) 旅游垃圾产生的根源 旅游垃圾的产生有着相当复杂的根源, 是目前旅 游垃圾研究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笔者通过对 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的实地调查, 认为旅游 垃圾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 游客量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旅游垃圾的产生有其自然方面的原因。由于游客 量的增加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导致旅游垃圾成 为威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图 1 所示, 从最近 7 年游客量统计不难看出, 雨崩景区的游客人 数已经呈现了指数化增长趋势。若仍按现在的发展模 式, 在雨崩景区的游客量更大幅度的增长之后, 其旅 游垃圾产量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这一 现象揭示出了旅游垃圾产生的自然原因。
律, 游客旅游行为与旅游垃圾的类型、数量之间关系 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 ④虽然已有部分学者提 出旅游垃圾的治理措施, 但目前仍缺少一种标准的指 标体系对旅游垃圾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而这 恰恰是治理旅游垃圾问题的基础性工作。
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位于云南省迪庆 州德钦县, 其由于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人文景观 逐渐为世人所熟知。 近年来, 游客量的骤增导致旅游 垃圾已成为景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于此, 本文将以 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为例, 在分析旅游垃圾 概念、特征的基础上, 详细阐述旅游垃圾研究中的几 个重要问题, 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料、玻璃、金属等比例相对较大。 2. 季节性和空间性分布明显 旅游者多利用周末公休日、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
等一些相对完整的自由时间从事旅游活动, 加之许多 季节性的气候因素, 决定了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 性。 旅游旺季必然导致过度的旅游消费, 从而增加旅 游垃圾的产量, 几乎每年都有垃圾成患的现象出现; 旅游淡季, 旅游垃圾的产量则相对减少。
20
入相关观点的阐述, 回避了对旅游垃圾的理性分析; 另一类是通过列示旅游垃圾的特征, 采用描述性定义 概念的方法, 以具有相应特征的垃圾即为旅游垃圾; 这些有关“旅游垃圾”概念的描述和把握, 有助于我们 深化、丰富对旅游垃圾的探索与认识。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可以认为, 旅 游垃圾是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 伴随旅游活动的开 展所产生的不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附属物质的 总称。 显然,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旅游垃圾。
二、旅游垃圾的概念及特征
旅游垃圾的概念及特点是旅游垃圾研究的核心 问题之一, 同时也是该领域研究的基础性问题。
(一) 旅游垃圾概念 什么是旅游垃圾? 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 描述, 至今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 大致可分为两 类: 一类是利用人们观念中对旅游垃圾的常识性判断 界定, 预设大家对旅游垃圾形成的基本认识而直接进
三、旅游垃圾研究的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问题
旅游垃圾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找旅游垃圾 科学的处理方式, 实现其最大程度的无害化处理。 要 实现这一目标, 应在探讨旅游垃圾特征的基础上, 分 析旅游垃圾产生的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原因, 构建 旅游垃圾的分类体系, 并建立旅游垃圾管理的评价体 系, 有效测度当前旅游垃圾管理状况, 对管理措施进 行多方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