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疗法--熨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晕、心慌应停止治疗。
(5)热熨治疗后的患者要注意避风保暖,不过
度疲劳,饮食宜清淡。
麦麸熨
原料:麦麸500~1000g 制法:炒热装入布袋扎紧袋口,即可熨烫30~60 分钟。麦麸包不热则更换。 功效:适用于寒邪、食滞所致脘腹痞满疼痛及呕吐 、呃逆等证。
沙土熨
原料:取干净细沙、黄土或灶心土500~1000g 制法:入锅炒热,装入布袋扎紧袋口,即可熨烫30 ~60分钟。沙土包不热则更换。 功效:多用于胃痛,腹痛,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四肢厥逆等证。
注意事项
(1)熨法一般需要裸露体表,故操作时应注意
室温适宜,空气新鲜,注意避风,以免感受风寒。
(2)药熨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3)药熨袋温度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
不宜超过50℃。药熨过程中若冷却后应立即更换
或加热,若患者感到局部疼痛或出现水泡应立即
停止操作,并进行适当处理。
(4)熨烫过程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头
壶
熨
原料:用烫壶、热水袋、玻璃瓶等盛热水
制法:直接在穴位或患处,或在已敷药物的部
位或药包上进行熨烫,熨30~60分钟。
功效:凡是适合熨治的疾病均可用。
适应症
熨法实乃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一种简
便有效、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法。
各种风湿、寒湿痹证; 风寒感冒之头痛、身痛、咳喘; 各种伤寒及外感发热等疾病; 一切因经脉不通所致的肢体关节筋肉的疼痛、肿 胀、麻木、瘫痪、挛缩和僵硬等病变; 各种痛证如头痛、胁痛、腰痛、面痛、腹痛等; 积聚、痞气、食滞、痰核、瘰疬等病证的治疗; 小便不利的癃闭、各种厥证的急救、一切下焦虚 冷、元阳衰惫之证; 保健养生。
常见的熨烫有哪些?
1.面饼熨 9.酒熨 10.铁落熨(坎离砂)
药熨法
原料:适量中药 制法:①药物碾成粗末,放入锅内文火炒至烫手取 出,装入布袋熨烫局部;②药物研成细末,用布包 裹或直接将药末撒于穴位或患处,用热水袋、烫壶 或炒热的盐、沙、麦麸等加热物体热熨。 功效:多用于因风、寒、湿、痰浊、瘀血、脏腑气 血亏虚、经络痹阻不通导致的各种病症。
禁忌症
皮肤破损处、大血管处、局部无知觉处; 孕妇的腹部和骶部; 腹部包块性质不明以及一切炎症部位; 禁用于实热证或麻醉未清醒者。
优越性
针灸需要专业的知识; 推拿需要一定的体力,长期坚持治疗才可标本兼治; 拔罐和刮痧 患者一定的耐受度,影响美观,不易于 接受。 中医烫熨 操作简单,效果直接,成本低廉,显效迅 速,适应面广的独特自然疗法。
熨烫疗法在消化病中 的应用
什么是熨烫疗法???
熨烫疗法是将加热后的药物或物体放敷于某
一部位而进行烫熨或滚动、摩擦来达到防病、治 病的疗法,其简便安全、清洁环保,是治疗疾病 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
起
源
熨烫疗法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 经》就有“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的论述,并载有 药熨方专治寒痹;古代很多名
医用此法来治疗疾病,如大家
所熟知的扁鹊、华佗、李时珍 等。
治疗原理
其实,熨法与熏蒸腾法一样,都是属于暴
露疗法,熨烫是热力和药力的联合作用。
药物和温热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使局部血管扩
张,血流加快而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通过神经反
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产生某些抗体,从
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另外,药物的温热性能和外加热力,刺激局部 经络穴位,可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 的功效。通过对经络的调整,达到补虚泻实,促进 阴阳平衡,起防病保健的作用。
药物配伍原则
熨剂的配伍原则与内服药的配伍原则相同,均应根据
患者的病情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药物配制成剂。
专治一证者,药味宜少而精;
病情复杂或兼证较多、虚实夹杂者,也可酌情多选配
几味,但不宜过多过杂。
盐熨法
原料:粗盐500~1000g 制法:放入锅内,用旺火炒爆至烫手,倒入稍厚布 袋,扎紧袋口,即可熨烫30~60分钟。 功效:适用于寒湿痹证,瘀血阻络之各种痛证,脾 胃虚寒之泄泻、呕吐、呃逆,便秘,癃闭,风寒感 冒之头身疼痛、胁痛等证。
(5)热熨治疗后的患者要注意避风保暖,不过
度疲劳,饮食宜清淡。
麦麸熨
原料:麦麸500~1000g 制法:炒热装入布袋扎紧袋口,即可熨烫30~60 分钟。麦麸包不热则更换。 功效:适用于寒邪、食滞所致脘腹痞满疼痛及呕吐 、呃逆等证。
沙土熨
原料:取干净细沙、黄土或灶心土500~1000g 制法:入锅炒热,装入布袋扎紧袋口,即可熨烫30 ~60分钟。沙土包不热则更换。 功效:多用于胃痛,腹痛,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四肢厥逆等证。
注意事项
(1)熨法一般需要裸露体表,故操作时应注意
室温适宜,空气新鲜,注意避风,以免感受风寒。
(2)药熨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3)药熨袋温度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
不宜超过50℃。药熨过程中若冷却后应立即更换
或加热,若患者感到局部疼痛或出现水泡应立即
停止操作,并进行适当处理。
(4)熨烫过程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头
壶
熨
原料:用烫壶、热水袋、玻璃瓶等盛热水
制法:直接在穴位或患处,或在已敷药物的部
位或药包上进行熨烫,熨30~60分钟。
功效:凡是适合熨治的疾病均可用。
适应症
熨法实乃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一种简
便有效、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法。
各种风湿、寒湿痹证; 风寒感冒之头痛、身痛、咳喘; 各种伤寒及外感发热等疾病; 一切因经脉不通所致的肢体关节筋肉的疼痛、肿 胀、麻木、瘫痪、挛缩和僵硬等病变; 各种痛证如头痛、胁痛、腰痛、面痛、腹痛等; 积聚、痞气、食滞、痰核、瘰疬等病证的治疗; 小便不利的癃闭、各种厥证的急救、一切下焦虚 冷、元阳衰惫之证; 保健养生。
常见的熨烫有哪些?
1.面饼熨 9.酒熨 10.铁落熨(坎离砂)
药熨法
原料:适量中药 制法:①药物碾成粗末,放入锅内文火炒至烫手取 出,装入布袋熨烫局部;②药物研成细末,用布包 裹或直接将药末撒于穴位或患处,用热水袋、烫壶 或炒热的盐、沙、麦麸等加热物体热熨。 功效:多用于因风、寒、湿、痰浊、瘀血、脏腑气 血亏虚、经络痹阻不通导致的各种病症。
禁忌症
皮肤破损处、大血管处、局部无知觉处; 孕妇的腹部和骶部; 腹部包块性质不明以及一切炎症部位; 禁用于实热证或麻醉未清醒者。
优越性
针灸需要专业的知识; 推拿需要一定的体力,长期坚持治疗才可标本兼治; 拔罐和刮痧 患者一定的耐受度,影响美观,不易于 接受。 中医烫熨 操作简单,效果直接,成本低廉,显效迅 速,适应面广的独特自然疗法。
熨烫疗法在消化病中 的应用
什么是熨烫疗法???
熨烫疗法是将加热后的药物或物体放敷于某
一部位而进行烫熨或滚动、摩擦来达到防病、治 病的疗法,其简便安全、清洁环保,是治疗疾病 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
起
源
熨烫疗法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 经》就有“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的论述,并载有 药熨方专治寒痹;古代很多名
医用此法来治疗疾病,如大家
所熟知的扁鹊、华佗、李时珍 等。
治疗原理
其实,熨法与熏蒸腾法一样,都是属于暴
露疗法,熨烫是热力和药力的联合作用。
药物和温热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使局部血管扩
张,血流加快而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通过神经反
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产生某些抗体,从
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另外,药物的温热性能和外加热力,刺激局部 经络穴位,可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 的功效。通过对经络的调整,达到补虚泻实,促进 阴阳平衡,起防病保健的作用。
药物配伍原则
熨剂的配伍原则与内服药的配伍原则相同,均应根据
患者的病情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药物配制成剂。
专治一证者,药味宜少而精;
病情复杂或兼证较多、虚实夹杂者,也可酌情多选配
几味,但不宜过多过杂。
盐熨法
原料:粗盐500~1000g 制法:放入锅内,用旺火炒爆至烫手,倒入稍厚布 袋,扎紧袋口,即可熨烫30~60分钟。 功效:适用于寒湿痹证,瘀血阻络之各种痛证,脾 胃虚寒之泄泻、呕吐、呃逆,便秘,癃闭,风寒感 冒之头身疼痛、胁痛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