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9版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D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宁市2019版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62分)
1. (2分)拖着长尾的天体是()
A . 恒星
B . 星云
C . 流星
D . 彗星
2. (4分) (2017高三上·禅城月考) 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拍望远镜将在2018年发射。
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图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1)按天体的运动特征,该望远镜类似于()
A . 恒星
B . 行星
C . 卫星
D . 星云
(2)有关望远镜运行位置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天空呈现蔚蓝色
B . 磁暴现象常威胁航天器安全
C . 常发生极光现象
D . 太阳辐射强度比地球大气上界小
3. (2分)关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
叙述正确的是()
A . 1月太阳辐射最大纬度是南回归线
B . 7月份南半球的太阳辐射普遍高于北半球
C . 全年太阳辐射获得最多的是赤道地区
D . 南北半球同纬度太阳辐射随月份变化规律大致相反
4. (4分) (2015高一上·临沭期末) 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度数与图中β角的数值相等的纬线是()
A . 南北回归线
B . 赤道
C . 南北极圈
D . 日界线
5. (2分) (2018高一上·汪清期末)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 . 自东向西
B . 从北极上空观察成顺时针方向
C . 自西向东
D . 从南极上空观察成逆时针方向
6. (4分)(2017·南通模拟)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运用简易方法测量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下图为“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示意图”,图中ɑ-β=8°。
据此完成下题。
(1)
该校所处纬度为()
A . 61°N
B . 51°N
C . 35°S
D . 25°S
(2)
该校所在地()
A . 日出时间始终比上海早
B . 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差值与上海相同
C . 昼夜长短差值一直比上海大
D . 自转速度与上海一样
7. (2分) (2013高一上·惠州期中) 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8. (2分)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回答问题。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 . 昼夜的更替
B . 四季的更替
C . 运动物体偏向
D . 海陆热力性质
9. (2分) (2017高一上·济南月考) 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 . 元旦
B . 国际劳动节
C . 国际儿童节
D . 中国国庆节
10. (2分) (2013高一上·乌鲁木齐期中) 11月15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 .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 . 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
C .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 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11. (2分)下图四幅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日期相同的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2. (4分) (2015高一上·魏县期中) 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下题.
(1)
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③②①
D . ③①②
(2)
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②①
D . ③①②
13. (2分)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
A . 季节相同
B .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 昼夜长短相同
D . 地方时相同
14. (6分) (2020高一下·大庆月考) 树懒,懒得出奇,动作迟缓,经常用爪倒挂在树枝上数小时不移动,常年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控制该区域的大气环流主要是()
A . 赤道低气压
B . 副热带高气压
C . 东北信风
D . 东南季风
(2)推测树懒最有可能分布于图中①②④⑤地哪一处()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④地
D . ⑤地
(3)当北京时间19:30时,⑤地刚好日出,该日③地的昼长大约是()
A . 11小时40分
B . 13小时
C . 15小时
D . 12小时20分
15. (2分) (2013高一上·赣州期中) 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A . 青藏高原
B . 东北平原
C . 太平洋
D . 四川盆地
16. (4分) (2017高一上·太原期中) 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于()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增强了()
A . ①
B . ③
C . ⑤
D . ⑥
17. (4分) (2017高一上·东山期中)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 . 大气的温室效应
B . 大气的热力运动
C .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 . 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A . 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 . 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 . 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 . 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18. (2分)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 . 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 . 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 . 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
19. (6分) (2018高一下·山东开学考) 读“某地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a、b、c、d四点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处气压最高
B . b处气压最低
C . c处气压高于b处
D . d处气压最低
(2)形成图中a、c两地间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A . 垂直气压差异
B . 地面冷热不均
C . 海拔差异
D . 水平气压差异
(3)如果此图是城郊热力环流图,在M处建设绿化带,对城市的作用是()
A . 增温增湿
B . 降温增湿
C . 增温减湿
D . 降温减湿
20. (4分) (2017高二下·福州期末) 我国南方某地一座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 .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 .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 .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2)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 . 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 . 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 . 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二、解答题 (共5题;共39分)
21. (8分) (2019高二上·渭滨期末) 读“地球公转中的二分二至图和地球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所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对应甲图中数字_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
(2)乙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3)乙图中A,B,C, D四地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依次是________。
(4)甲图中,地球由③到①位置期间,公转速度的变化为先变________,后变________。
(5)乙图所示日期,B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该地的日山时刻为地方时的________ 22. (13分) (2014高一下·友谊月考) 读图回答问题.
(1)
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绘出极夜的范围.
(2)
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
(3)
图中A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B点的季节是________季.
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________面,图中A所在平面是________平面,目前α角的度数是________.当黄赤交角α的数值变大时,则地球上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会变________(大或小).地球上的五带中________带的范围会变小.
23. (8分) (2018高一上·汪清期末) 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
(2)过若干小时,②将受________ (天气系统)影响,若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________等天气现象。
A.天气晴朗B.大风C.台风D.气温升高
(3)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①、②、③、④的________点。
(4)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____处。
(5)当②附近的气压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时,厦门吹________风,台风中心的天气为________。
24. (5分) (2015高一上·魏县期中) 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2)
①+②两层构成地壳,④是________面.
(3)
①、②、③密度由小到大排列为________.
25. (5分) (2013高一上·和平期中) 将下列事物的代号,根据其内在因果联系,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A.地球处在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之中
B.日地距离适中
C.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太大
E.适宜的温度
F.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G.体积和质量适中
H.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62分)
1-1、
2-1、
2-2、
3-1、
4-1、
4-2、
5-1、
6-1、
6-2、
7-1、
8-1、
9-1、
10-1、
11-1、
12-1、
12-2、
13-1、
14-1、
14-2、
14-3、
15-1、
16-1、
16-2、
17-1、
17-2、
18-1、
19-1、
19-2、
19-3、
20-1、
20-2、
二、解答题 (共5题;共39分)
21-1、21-2、21-3、21-4、21-5、
22-1、22-2、
22-3、22-4、
23-1、23-2、23-3、23-4、23-5、
24-1、24-2、24-3、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