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与测试(测)(提升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与测试(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与测试(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与测试(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
班级姓名总分
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
1.下图为人体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为毛细血管壁,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
B.正常情况下,液体③处的CO2浓度最高
C.人体剧烈运动时,会导致⑤的pH明显降低
D.②~⑤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Na+的含量
【答案】B
2。

下列选项中,不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
A.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B.淋巴管阻塞
C.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糖尿 D.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答案】C
【解析】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使组织液增加,引起组织水肿,A项错误;淋巴管阻塞,导致组织液不能顺利进入淋巴,造成组织液积累,引起组织水肿,B项错误;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升高,超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部分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引起糖尿,但不会导致病人组织水肿,C项正确;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由血浆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多,引起组织水肿,D 项错误。

3.根据如图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内细胞分泌的消化酶经内环境运输到消化道发挥作用
B.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C.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单箭头表示的有①、②和③
D.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也会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答案】D
4.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HCO3﹣、HPO4﹣等参与维持血浆PH
D.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血红蛋白,当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
【答案】D
【解析】A、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A正确;
B、CO2、尿素、神经递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
C、由于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结构不同,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对组织液的通透性不同,毛细淋巴管透性大,组织液中蛋白质可以渗回淋巴,但不能渗回血浆.HCO3﹣、HPO4﹣等参与维持血浆PH,C正确;
D、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不存在血浆中,机体的稳态包括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各种理化性质相对稳定,D错误.
5. 下列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内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患者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但不含呼吸酶
B.该患者的内环境中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相互转化
C.该患者内环境的pH值应比正常人的略微偏大
D.该患者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正常人的强
【答案】B
6。

下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示某种体液,②④表示细胞,①⑤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在③中可以检测到淀粉酶
C.若①中蛋白质含量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
D.与①相比,③⑤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少
【答案】D
【解析】②为毛细血管壁,因此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③为组织液,淀粉酶分布在消化道中,而消化道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①为血浆,蛋白质含量升高,组织液减少,C错误;③⑤分别为组织液和淋巴,其蛋白质含量少,D正确.
7。

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多
B.②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不会引起③pH 发生大幅度
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D.变化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 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其pH 会维持相对恒定
【答案】A
8.下图是食物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的过程。

胃酸除了具有辅助消化功能之外,还能导致胃灼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物和组织胺作为信号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
B. H+/K+—ATP 酶将H+泵到内环境中会增加胃液酸性
C.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
D.组织胺抑制物和H+/K+—ATP 酶抑制物均可减轻胃灼热
【答案】B
【解析】题图显示:组织胺与胃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或在食物的刺激下均能促使携带有无活性的H+/K+-ATP酶的囊泡的膜与朝向胃腔一侧的细胞膜融合,使得无活性的H+/K+—ATP酶变为有活性的H+/K+-ATP酶,进而将H+泵到胃腔中,增加胃液酸性,但胃腔不属于内环境,可见,食物和组织胺可作为信号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A、C正确,B错误;综上分析,组织胺抑制物和H+/K+—ATP 酶抑制物均可抑制胃酸的分泌,进而减轻胃灼热,D正确。

9.关于下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B.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C.⑥表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
【答案】D
10。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免疫活性物质无关
C。

内分泌腺释放的激素不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D.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答案】D
【解析】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A项错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免疫调节与免疫活性物质有关,B项锗误;内分泌腺释放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肓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玦乏,会影响脑的发肓,C项锗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使内环境的每一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30分,每格2分)
11。

(18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分子量为6万多的糖蛋白类激素,可以增加耐力和训练负荷而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兴奋剂.下图为人体正常情况下EPO的产生和作用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中,细胞会由圆球形变成中间微凹的圆饼状,这样可以通过增加细胞的
来提高细胞与外界的物质运输效率,成熟的红细胞通常只能存活120天,主要原因是缺
少。

(2)运动员违禁使用EPO时,通常选用注射而不是口服是因为,EPO进入体内后的靶细胞为,长期使用超生理所需剂量EPO的运动员在停用后更容易出现贫血症状,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3)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并没有引起血浆pH大幅下降,这是
物质的作用结果。

诱导肾脏加快产生EPO的刺激可能是低浓度
O或高浓度乳酸,请简要设计一
2
个实验思路进行验证。

(4)有的贫血患者可以通过注射EPO来改善症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贫血原因是镰刀状的红细胞容易破裂而导致溶血性贫血,这种患者能否通过注射EPO来改善其贫血症状? .为什么?。

【答案】(1)相对表面积细胞核(2)糖蛋白会在消化道被分解而失去活性肾脏细胞和造血干细胞长期服用EPO可能导致肾脏自身产生EPO机能下降(3)缓冲安静状态注射一定的乳酸,测定EPO的含量是否增加(4)不能即使产生更多的红细胞,也是异常功能的红细胞,同时还有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加重
(6)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并没有引起血浆pH大幅下降,这是血浆中缓冲物质作用的结果。

要设计一个实验诱导肾脏加快产生EPO的刺激可能是低浓度
O或高浓度乳
2
酸,可在安静状态注射一定的乳酸,然后测定EPO的含量是否增加;若EPO的含量增加,则说明假设成立。

有的贫血患者可以通过注射EPO来改善症状,但由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贫血原因是镰刀状的红细胞容易破裂而导致溶血性贫血,故即使产生更多的红细胞,也是异常功能的红
细胞,同时还有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加重,所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不能通过注射EPO来改善其贫血症状。

12.(12分)根据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__________.(2)人体中Na+可与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共同维持人体pH的相对稳定,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_________。

(3)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只能处在一定的动态平衡当中,其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淋巴(液)(2) HCO3- HPO42- 7。

35-7.45 (3)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