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法测多孔材料比表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课件
11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在对样品进行测试之前要对样品进行抽真空和加热处理。
(2)严禁将样品管在低温和加热状态之间随意转移,否则可能导致样品管
破裂。通常需待管温和室温无太大差别后,再进行操作。
整理课件
12
七、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
用Milestone-200软件处理LNF粉体的数据,其中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的计算 选用Dubinin法,孔径分布用Horv./Kaw法。记录各样品的比表面积、平均孔 径和孔径体积数据,并打印孔径分布图。
整理课件
7
整理课件
8
DHK方程
• 1983年,霍尔特(Horvath)和川添(Kawazoe)二人提出了DHK方程
整理课件
9
四、仪器和药品
比表面和孔径分析仪1套,电子天平1台,LNF粉体若干
整理课件
10
五、实验步骤
( 1 ) 用 精 度 为 万 分 之 一 的 电 子 天 平 准 确 称 取 0.2g 左 右 的 干 燥 LNF 粉 末 , 转 移至吸附仪样品管中,用少量真空油脂均匀涂抹玻璃磨口,套上考克并旋紧阀 门,接入吸附仪的预处理脱气口。 (2)设置预处理温度为300℃,缓慢打开考克阀门。样品处理的目的:使样品 表面清洁。 (3)约处理2h后,转移至吸附仪测试口上进行氮气等温吸附线的测定。 (4)测试完毕后,取下样品管,回收样品并清洁样品管。
整理课件
4
静态氮气吸附法的测定方法
• 先将已知质量的吸附剂置于样品管中,对其进行抽空脱气处理
• 并可根据样品的性质适当加热以提高处理效率,目的是可定量转移气体 的托普勒泵相吸附剂导入一定数量的吸附气体(氮气)
• 吸附达到平衡时,用精密力传感器测得压力值。因样品管体积等参数已 知,根据压力值可算出未吸附氮气量。
• 用已知的导入氮气重量扣除此值,便可求得此相对压力下的吸附量。
• 继续用托普勒泵定量导入或移走氮气,测出一系列平衡压力下的吸附量,
便可获得等温吸脱附线。
整理课件
5
D-R方程
• 目前常采用D-R方程来推算微孔材料的比表面积
整理课件
6
因此,在一定 相对压力范围内, 以lgW对(lgp0/p)2 作图可得到一条 直线,通过截距 值可计算出微孔 总体积W0。
目前常采用dr方程来推算微孔材料的比表面积dr方程因此在一定相对压力范围内以lgw对lgp作图可得到一条直线通过截距值可计算出微孔总体积w四仪器和药品10比表面和孔径分析仪1套电子天平1台lnf粉体若干五实验步骤1用精度为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准确称取02g左右的干燥lnf粉末转移至吸附仪样品管中用少量真空油脂均匀涂抹玻璃磨口套上考克并旋紧阀门接入吸附仪的预处理孔径
/(m2/g) /(cm2/g)
/nm
整理课件
13
八、思考题
进行等温吸附线测试前,为何要对样品进行抽真空和加热处理?
整理课件
14
实验15 BET法测材料比表面
整理课件
1
一、实验目的
掌握BET法测定多孔材料(包括纳米粉体)比表面和孔径分布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包括固体物质的制备和比表面的测定两个方面的内容
整理课件
2
三、实验原理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固体物质具有的表面积值,包括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 孔径分布是多孔材料的孔体积相对于孔径大小的分布;孔体积是单位质量固体物 质中一定孔径分布范围内的孔体积值。
等温吸脱附线是研究多孔材料表面和孔的基本数据。即对于给定的吸附剂 和吸附质,表现为在一定的温度下,吸附量(脱附量)与一系列相对压力之间的 关系。
一般来说,获得等温吸脱附线后,方能根据BET公式 计算出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等。
整理课件
图15-1 Ⅰ型等温吸附曲线 3
静态氮气吸附法
• 最经典、最常用的测定等温吸脱附线的方法是静态氮气吸附法, 该法具有优异的可靠度和准确度,采用氮气为吸附质,因氮气是 化学惰性物质,在液氮温度下不易发生化学吸附,能够准确地给 出吸附剂物理表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