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压井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压井案例分析
例2: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某井用152mm钻头,密度1.15g/cm3的泥 浆钻进至井深1205米发现液面上涨1.5方,关井 后测得立压1MPa,套压2.1MPa,决定用密度
1.35g/cm3泥浆压井,压井过程中发现无法控
制立压,立压比计算高4MPa,开大节流阀至全 开,立压不降。 分析原因应如何对该井进行处理。
例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2、地层压力及压井钻井液密度 常 计算地层压力 P =0.0098ρ H+P p m d 规 计算压井液密度 ρ =102P /H+ρ mk p e 压 式中 ρmk——压井液密度,g/cm3 井 ρm——原钻井液密度, g/cm3 ; 技 ρe——钻井液密度附加安全值,g/cm3 3 一般取:油井ρ = 0.05 ~ 0.10 g/cm 术 e
L2 +…+(Dhn2—Dpn2)Ln )]/4
总容积:V=V1+V2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3、钻柱内外容积及压井泥浆量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式中:D——钻具内径,m; Dh——井径或套管内径,m; Dp——钻具外径,m; L——钻具或井段长度,m。 所需压井液量一般取总容积的1.5~2 倍。
例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建立起新的压力平衡,压井成功。
三、常用压井方法
1、司钻法压井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第二步(第二循环周):
步骤8:开井检查溢流,如果井口有流体流出,重复 压井程序。如果井口没有流体流出,调整钻井液密度 性能。
三、常用压井方法
1、司钻法压井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压井中立管和套管压力的变化规律
三、常用压井方法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1)初始循环总立压PTi 压井液刚开始泵入钻柱时的立管压力。 PTi=Pd+Pci 式中:Pd-关井立压 Pci-原浆在压井排量下的循环压耗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5、循环总立压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1)初始循环总立压PTi求Pci:低泵速泵压实测法。
采用公式计算法。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式中:PTf——终了循环立管总压力;
Pcf——压井液循环压耗。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5、循环总立压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2)终了循环总立压PTf 钻井液在同一系统内循环时,循环压耗与 钻井液的密度成正比。因此,我们可以用原钻 井液循环压耗Pci求得压井液循环压耗Pcf: Pcf /Pci =ρmk /ρm Pcf = ρmk Pci / ρm 式中:ρmk 为压井液密度 ρm为原钻井液密度
4、压井循环时间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压井液从地面到达钻头的时间t1: t1=V1/60Q (min)
式中:Q——压井时的排量,l/s,
一般为正常钻进排量的1/2~1/3。 压井液从钻头到达地面的时间t2: t2=V2/60Q (min)
例
循环一周总时间为:t=t1+t2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5、循环总立压
侵入井眼中。假如仅仅是液体侵入,那压
力控制就很简单 。要可靠地确定侵入流 体类型,必须对钻井液池中增加的溢流 进行精确的计量。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1、溢流种类的判别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1)关井状态下压力平衡关系:
管柱内部:Pb= Pd +0.0098ρmH
管柱环空:
Pb= Pa+0.0098ρm(H- hw)+0.0098ρw hw
5)节流阀堵塞或刺坏 6)钻具刺坏 7)钻头水眼堵 8)井漏
四、压井案例分析
例1: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某井用216mm钻头,密度1.42g/cm3的泥 浆钻进至井深2402米准备接单根时,停泵发现出 口小股外溢,关井立套压为0;采用密度 1.55g/cm3泥浆压井结束后,停泵观察2:40分钟 出口小股外溢;采用密度1.80g/cm3泥浆压井结 束后,停泵观察3:45分钟出口小股外溢;采用密 度2.1g/cm3泥浆压井结束后,停泵观察6:10分 钟出口小股溢流,压井不成功。 分析原因应如何对该井进行处理。
(1)初始循环总立压PTi 求Pci: 采用计算公式法:
P ci
Q P 1 Q 1
2
式中:Q1——溢流前正常钻进的排量,l/s; P1——Q1所对应的循环泵压,MPa。 Q——溢流后压井时的排量,l/s;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5、循环总立压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2)终了循环总立压PTf 终了循环总立压是指压井液进入环空后, 用压井排量循环时的立管总压力。 PTf =Pcf
四、压井案例分析
例3: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某井178mm套管下深6045m;149mm钻 头;钻井液密度:1.22g/cm3 ,钻至井深
6531.75m外溢1.8m3 ,
~1:13上提钻具关井,套压0↗10.7Mpa,
~1:20关井,套压10.7↗22.65 MPa。(1:20
顶泵一次,立压17.9 MPa)。
合并:ρ w=ρm-102(Pa- Pd )/hw
hw=ΔV/ Va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1、溢流种类的判别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ΔV为溢流量L Va为环空的容积系数L
ρ w—地层流体密度, g/cm3;
ρm—原钻井液密度, g/cm3; Pa—关井套管压力, MPa; Pd—关井立管压力, MPa; ΔV—钻井液池钻井液增量, m3;
四、压井案例分析
例3处理情况: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28日21:36~29日2:10第二次压井作业。正注 密度1.60g/cm3的复合堵漏液61m3,密度
1.50g/cm3泥浆56.8 m3,排量4.3~11 L/s,
立压16~22.7MPa,套压15.8~21.0MPa。
29日2:10指重表悬重由1600KN↘327KN,钻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概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述
随着油气勘探钻井越来越深、环保
要求越来越高,高压、高含硫、高危的 “三高井”比例逐渐增加,特别是气井
钻井数目的日益增多,使得在钻井过程
中压井难度也明显增加。
概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述
钻井井控压井环节是井控突发事件的一个 风险源。要防止井喷事故,就要及时发现溢流 ,并立即关好井,但关好井并不意味着安全。 在生产实际中,进行多次同方法重复性压井作 业,还不能有效控制和排除溢流的实例并非个 别,更危险的是不少井喷事故是在关井后的压 井作业期间发生的。据不完全抽样调查统计, 在关井后的压井作业期间压不住井、不能有效 控制和排除溢流而导致发生井喷事故的井占所 有井喷失控事故井的比例一度达到40%以上。
三、常用压井方法
1、司钻法压井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第二步(第二循环周):
步骤 5 :当排量达到选定的压井排量时,保持排量不变 循环。压井液由井口到达钻头的这段时间内,要通过调 节节流阀控制套压等于关井立压不变。立管压力由初始 循环立管总压力 PTi 降到终了循环立管总压力 PTf 。也可 按“立管压力控制数据表”控制。
2、工程师法压井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压井中立管和套管压力的变化规律
三、常用压井方法
3、压井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1)开泵与节流阀的调节要协调 2)控制排量 3)控制好压井钻井液密度 4)要注意立管压力的滞后现象
三、常用压井方法
3、压井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压井原理:
一、压井基本原理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U”形管原理: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1、溢流种类的判别 2、地层压力及压井钻井液密度
3、钻柱内外容积及压井泥浆量
4、压井循环时间
5、循环总立压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1、溢流种类的判别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确定流体类型主要之一是看是否有气
具因氢脆断落,停止压井作业。
压井案例分析
例4: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某井Φ244.5mm套管下至井深436.15 m。 用密度1.41g/cm3钻井液钻进至井深2335.79m,
发现液面上涨0.7m3,
上提方钻杆关井,关井后立压0 MPa,套压
2.0MPa ,液面总增量5.4m3。
分析应如何对该井进行处理。
Va—溢流所在环空截面积, m3/m;
hw-地层流体在环空所占高度, m。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1、溢流种类的判别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根据ρw计算公式计算可确定溢流种类。 当溢流进入井内流体密度为: a. 0.12--0.36g/cm3之间,则为天然气溢流。 b. 0.36--1.07g/cm3之间,则为油溢流或混合 流体。 c. 1.07--1.20g/cm3之间,则为盐水溢流。
5、循环总立压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1)初始循环总立压PTi
求Pci:
低泵速泵压实测法:
当钻入高压油气层前,要求每天早班用选定的压井 排量进行循环实验,测得相应的立管压力值就是低泵速 泵压。并将低泵速泵压的数值及所用排量记到班报表上。
便于压井时查用。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5、循环总立压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第一步(第一循环周):
步骤3:环空受侵污的钻井液替换完毕,应停泵、全关
井。若侵入地层流体完全排除,套压应等于原关井立
压。
第一步操作过程中,应同时配制压井液,准备压
井。
三、常用压井方法
1、司钻法压井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第二步(第二循环周):
步骤4:缓慢启动泵,打开平板阀后再适当打开节流阀, 控制套压等于第一步结束后的关井套压 (原关井立 压)。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Thanks ! 谢谢大家,
请批评指正!
讲授内容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1 2 3 4
压井基本原理 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常用压井方法 压井案例分析
一、压井基本原理
常 就是向失去压力平衡的井内泵入高密 规 压 度的压井液,并始终控制井底压力略大于 井 技 地层压力,不出现新的溢流,以重建和恢 术 复压力平衡的作业。
压井:
一、压井基本原理
常 压井是以U型管原理为依据。利用地面 规 压 节流阀产生的阻力(即回压)和井内液柱 井 技 压力所形成的井底压力来平衡地层压力, 术 实现压井的基本原则。
第一步(第一循环周):
步骤1: 缓慢启动泵打开平板阀后再适当打开节流阀,使 套压保持关井套压值,这个过程应小于5分钟。 步骤2:当排量达到选定的压井排量时,保持排量不变循 环。调节节流阀使立管压力等于初始循环立管总压力P Ti,并在整个循环周内保持不变。
三、常用压井方法
1、司钻法压井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四、压井案例分析
例3处理情况: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28日11:00~15:19第一次压井作业。正注密度 1.60g/cm3钻井液187.0 m3,返出129.8m3, 漏失57.2m3,施工立压20~22 MPa,套压 27↘3.4↗5.6MPa,排量11-13L/s,其中 11:40放喷管线出口点火,焰高15~20m,返 出泥浆含有明显H2S味。 ~21:36关井,立压0↗7 MPa,套压 5.6↗19MPa,准备压井液。
例
三、常用压井方法
1、司钻法压井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又称二步法。压井过程中需要循环两次钻井 液。
第一循环周用原钻井液密度循环,排除环空
中已被地层流体污染的钻井液,
第二循环周再将压井液泵入井内,用两个循
环周完成压井,压井过程中保持井底压力不变。
三、常用压井方法
1、司钻法压井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三、常用压井方法
1、司钻法压井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第二步(第二循环周):
步骤6:继续循环,压井液进入环空后,调节节流阀, 控制立管压力等于终了循环立管总压力PTf不变,直到压 井液返出地面。
三、常用压井方法
1、司钻法压井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第二步(第二循环周):
步骤7:压井液返出地面后,停泵、全关井。检查立 管压力和套管压力是否为零,如果都为零,说明井内已
Pd
气井ρe=0.07~0.15 g/cm3; Pd——关井立管压力,MPa。
例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3、钻柱内外容积及压井泥浆量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钻柱内容积V1: V1=π(D12L1+D22L2+…+Dn2Ln )/4
钻柱外容积V2:
V2=π [(Dh12—Dp12)L1+(Dh22—D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