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上册练习题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B.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B.站得高,看得远)。

3.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B.6371千米)。

4.地球仪上的纬线(B.长度相等)。

5.地球仪上的经线(C.指示东西方向)。

6.在地球仪上,0°经线与0°纬线相比(D.0°经线稍长)。

7.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D.北半球)。

8.下列地点中,既位北于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B.30°N、161°E)。

9.在地球仪上纬度为40°,经度为180°的点有几个(A.1个)。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东经170度在西经170度以东)。

11.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B.赤道是地球仪上的0°经线)。

12.从赤道上某一点,向北走100千米,再向东、向南、向西依次走100千米,此时该人位于(D.原出发点正西)。

二、填空题
1.零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零度纬线叫赤道。

2.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是纬线,与赤道垂直相交的线是经线。

3.度数自西向东增加的是经度,度数自北向南增加的是纬度。

4.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千米,表面积平方千米。

5.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位置。

6.经度分东经和西经,惯上用英文字母“E”、“W”分别作为东经和西经的代号。

7.人们把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用0°经线和180°经线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三、连线题
1.零度经线 - 本初子午线
零度纬线 - 赤道
一、选择题
1.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B)。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的划分
D.各地热量的差异
2.每年冬至日阳光直射(C)。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40°N
3.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正处在四季中是(A)。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
4.“五一”这一天(B)。

A.北京昼夜等长
B.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7°W)没有黑夜
C.伦敦(0°,51°N)昼长夜短
D.悉尼(151°E,33°S)昼长夜短
5.当太阳直射23.5°N时,我们学校正处于(A)。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
6.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A)。

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
7.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D)。

A.纬度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形地势状况
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
8.10月1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B)。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9.有关春分日时,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A)。

A.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
B.南方比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
C.东部学校比西部学校所在地昼长
D.只有位于同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
10.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B)。

二、改写题
1.
0℃经线A.北极
0℃纬线B.赤道
90°N C.南极
90°S D.本初子午线
A。

北极:0°经线
B。

赤道:0°纬线
C。

南极:90°N
D。

本初子午线:90°S
2.
将下列地点与所在半球用线连起来:
东半球A.20°N、116°E
西半球B.70°N、21°W
南半球C.10°S、10°E
北半球D.30°S、10°W
A。

东半球:20°N、116°E
B。

西半球:70°N、21°W
C。

南半球:10°S、10°E
D。

北半球:30°S、10°W
四、读图题
1.
读图1.1-12,回答:
1) 图中的大圆圈是地球。

2) 左图为北半球,右图为南半球;南半球中陆地面积相对较大。

3) A点是北极,纬度:90°N;B点是赤道,纬度:0°。

2.
读图1.1-13,回答:
1) A点经纬度:60°S,60°E;B点经纬度:0°,120°E;C 点经纬度:45°N,150°W。

2) 从东西半球看:B半球;C半球。

3.
读图1.1-14,回答:
1)A点经纬度:60°S,120°E;B点经纬度:30°S,
60°W;C点经纬度:0°,60°E;D点经纬度:30°N,120°W;E点经纬度:60°N,60°E;F点经纬度:30°N,60°W。

2)C、D、E三点所在的半球:C:南半球;D:南半球;E:北半球。

4.
读南半球部分区域经纬网图(如图1.1-15所示),回答
下列问题:
1) 图中的经纬度A是60°S,150°W,D是30°S,120°W。

2) B点属于西半球。

3)C点的经纬度是30°S,150°E。

回归线上、赤道上、极圈上、本初子午线上是地球上的四个特殊位置。

11.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

12.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北回归线。

13.位于热带的是海口(约20°N)。

14.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位于西半球和南寒带。

15.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冬至日。

16.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有: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

二、填空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
时56分。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24天。

3.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N,北极圈的纬度是66.5°N。

4.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现象。

5.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现象,而月它的保持不变。

6.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的节气是冬至日,此时,半
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7.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北回归线,它是热带和温带的分
界线。

8.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靠近北极圈的一条曲线。

9.你所在学校位于中温带,白昼最长的时间是6月21日,白昼最短的时间是12月22日,昼夜等长的时间是3月20日
或9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为6月21日,正午太阳高度
最低为12月22日。

三、XXX
1.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和四季变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而地球公转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太阳直射角度和光照时间不同,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

2.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的高度和地面
得到的太阳光热各有所不同。

在夏至日,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高,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强;而在冬至日,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低,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弱。

南半球的情况则相反。

3.地球上分为五个带,分别是北极带、寒带、温带、热带
和南极带。

这五个带以两个圈为分界线,分别是北极圈和南极圈。

四、读图题
1.读图1.2-10回答:
1)五带分界线:①北极圈,②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③
赤道,④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2)五带名称:A北极带,B寒带,C温带,D热带,E南极带。

3)这一天为6月21日前后,判断根据是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地区在热带。

4)在图上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2.读图1.2-11回答:
1)写经纬度:A(40°N,116°E),B(31°N,121°E),C(20°N,110°E),D(24°N,118°E)。

2)位于热带的点是C(海口)。

3)冬至日以上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A(北京)。

4)以上四点中最冷的是B(上海)。

5)位于南半球的点是A(悉尼)。

3.读图1.2-12,回答:
1)图上各点中,正值白天的是B(伦敦)、C(莫斯科)、D(北京),正值黑夜的是A(纽约)、E(悉尼)。

注:原文中有格式错误和明显的问题段落已经被删除和改写,但仍可能存在一些小错误或不严谨之处。

2)当地球转动时,朝向太阳的半球将迎来白昼,而背向太
阳的半球则将进入黑夜。

3)这张图展示了某一天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太阳照射情况,
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在正午时太阳高度较高,白昼时间较长,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季,南半球则处于冬季。

4.图1.2-13展示了12月22日地球上太阳的照射情况,根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一天太阳垂直照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值冬至节气。

2)A、B、C、D四地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是C、D、
B、A。

3)上海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夜比昼长。

5.观察图1.2-14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分别为夏至和冬至。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垂直照射在北回归线上,
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3)山东省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12月21日或22日。

4)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标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
方向。

5)由图可看出地球公转时地轴的指向不变。

6)地球公转在温带地区会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第三节地图
选择题
1、根据下列各幅地图比例尺判断,其中比例尺最大的地图是(丙图的比例尺为1:xxxxxxx)。

2、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80厘米。

3、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1:xxxxxxx。

4、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1:.
5、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xxxxxxx,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是1:xxxxxxxx。

6、某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xxxxxxx,在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00千米。

7、甲地位置在40°N,116°E的交点上,乙地的位置在30°S,20°W的按比例点上,乙在甲的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8、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一对表示山谷和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是鞍部。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果某处的等高线呈弯曲状,并
且曲线向高处方向凸出,则该处的地形部位是山脊。

1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的地区通常表示丘陵地形。

11、甲地海拔1500米,乙地海拔500米,甲、乙两地之
间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1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
-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9003.13米。

一、填空题
1.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实际距离与地图距离的比例关系。

2.比例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实际距离÷地图距离。

3.地图上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大。

4.直线比例尺千米用数字表示是10.
5.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在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7.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形,说明文字叫注记。

8.地图上比例尺是一千万分之一,图上2厘米代表20千米,实际距离1000千米,在图上是10厘米。

9.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的比例尺,用数字表示是1:xxxxxxx。

10.在地图上公路用线表示,山峰用点表示。

11.地面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高度。

12.某地到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13.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14.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15.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地形的高度和坡度。

16.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地形高度的原理绘制的,它是在不同的高度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

17.甲地在40°N,116°E,乙地在60°N,116°E,甲在乙的北方向。

正确)
2.大洲和大陆是同义词,指的是面积较大的陆地区域。

(错误,大洲包括陆地和附近的岛屿)
3.北美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错误,面积最大的是亚洲)
4.南极洲是唯一没有国家主权的大洲。

(正确)
5.大洋是指面积较大的海洋区域。

(正确)
6.地球表面的陆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错误,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7.南极洲周围直接濒临四大洋。

(错误,只有三大洋)
8.极昼和极夜现象只出现在南极洲。

(错误,北极洲也有)
9.大西洋是连接五大洲的大洋。

(正确)
10.印度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

(错误,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
二、XXX答题
1.大洲和大陆的区别是什么?
大洲包括陆地和附近的岛屿,而大陆指的是较大的陆地区域。

2.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它的面积为1.65亿平方千米,是其他海洋面积之和的两倍。

它的水温最高,水体最深,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深海平原和最大的海沟的所在地。

3.大洋和海洋有什么区别?
大洋是指面积较大的海洋区域,海洋则是指包括大洋和其他海域的总称。

大洋是海洋的一部分。

4.南极洲的特点是什么?
南极洲全部位于南半球,周围直接濒临三大洋。

它是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唯一没有国家主权的大洲。

南极洲的气候寒冷干燥,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5.大西洋的重要性是什么?
大西洋是连接五大洲的大洋,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道之一。

它连接了欧洲、非洲、南美洲和北美洲,是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同时,大西洋还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渔场之一。

2.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

3.每个大洲的面积都大于它所在大洋的面积。

4.四大洋中,唯一全部在北半球的是北冰洋。

二、填空题
1.在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洲,面积最小的是澳洲洲。

2.在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洋,面积最小的
是北冰洋。

3.在世界七大洲中,非洲位于东半球,南美洲位于西半球。

4.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陆地。

地球上的陆地共
可划分为七洲。

5.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南美洲、北美洲,全部位于南
半球的是南极洲。

6.我们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作大陆;而把面积较小的陆地
叫作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叫海岸线。

三、综合题
1.
a。

七大洲的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澳洲、南极洲。

四大洋的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

b。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谢尔盖耶夫山脉、多瑙河、黑海、卡尔帕特山脉、地中海、巴士拉山脉、里海、高加索山脉。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地峡。

2.XXX全部在东半球上,XXX全部在西半球上,C洲面
积居各大洲的第三位,A、B两洲共同濒临太平洋洋,A、C
两大洲共同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三大洲自北向南排列的顺序是北美洲、南美洲、非洲。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大西洋在不断扩张。

8.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哪个板块?答案是B.印度洋板块。

9.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碰撞。

10.地中海北侧的板块是A.亚欧板块。

二、填空题
1.地壳的变动和板块运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德国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他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块大陆。

3.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三、读图题
1.
1) 六大板块分别是A板块,B板块,C板块,D板块,E 板块,F板块。

2) 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
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海陆变迁的现象。

3) 板块与板块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

2.
1) A填在太平洋板块和南美洲板块交界处,B填在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

2) 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北美洲
板块、南美洲板块、欧亚板块、菲律宾板块的接触地带。

3) 我国的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上,因
此多地震和火山活动。

3.可能是因为这些动物的祖先曾经生活在大西洋两岸的相
似环境中,随着板块运动和大陆漂移,它们的后代分别漂移到了非洲和南美洲。

空气质量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气压高低、风力大小、沙漠远近以及人类活动。

天气通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它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状况,同时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可能差别很大。

天气预报通常要说明一日内气温、降水和风力等情况。

气温表示大气的冷热程度,降水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风向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风力共分级,
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低云、绿色表示中云、白色表示XXX。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污染物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空气的污染程度。

1.晴转多云的城市是哪个?
2.晴转阵雨的城市是哪个?
3.多云转晴的城市是哪个?
4.有雷雨的城市是哪个?
5.香港的天气如何?
6.台北的天气如何?
7.A海区风力为几级,风向为什么?B海区风力为几级,风向为什么?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最可能出现在午后2点。

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一年之中,世界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出现在一月。

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是30.7℃,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七月。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大陆。

地形的高低起伏对各地的气温也有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下降,其规律是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降低0.6℃。

D.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降低60℃。

8.关于等温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B.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大。

9.关于气温水平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B.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10.全球气温的分布具有纬度变化的规律,是因为[ ]
A.不同纬度,太阳照射角度不同,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一样。

11.读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气温在________℃以下;B点的气温数值范围是________℃。

A点的气温在-10℃以下;B点的气温数值范围是
5℃~10℃。

2)B处的气温差别比C处____________。

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

B处的气温差别比C处大。

判断依据是B处等温线间距
比C处小。

12.读重庆与峨眉山顶七月平均气温示意图,完成下列练:
1)看图上重庆与峨眉山顶海拔相差2600米。

2)气温相差约10℃。

1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形成原因是赤道地区太阳直射,热量较多,而两极地区太阳斜射,热量较少。

2)在图上,找出-10℃和20℃等温线,说明:①世界寒
冷地带分布在两极;②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主要纬度范围
是赤道附近和副热带地区。

3)A、B两地纬度一样,而B点气温相对低,为什么?
可能是B点海拔高于A点,或者B点气候条件比A点更寒冷。

4.看一看北半球20℃、10℃、0℃等温线,它们与纬线相
平行吗?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引起的科氏力会使得气流在纬度方向上偏转,从而形成了这些等温线。

这也是为什么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有所不同的原因之一。

14.阅读四个地点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和A地月平均气温表,思考以下问题:
1) 根据A地的月平均气温表,在图A中绘制一条气温曲
线图。

2) 位于热带的地点是哪一个?判断的依据是全年气温变
化曲线图上的高温区域。

3) 位于寒带的地点是哪一个?判断的依据是全年气温变
化曲线图上的低温区域。

4) 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哪一个?判断的依据是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上的冬季与夏季相反,即在北半球是冬季的时候在南半球是夏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