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商业贸易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
北商业贸易中断 。事后 , 南唐皇帝主动致书后 汉 , “请复通商旅”①, 可见其对此重视之程度 。 后周在建立之初 , 太祖郭威便在广顺元年 (951 年) 三月颁布敕令 , 要求沿淮州县军镇对往来于 江淮的商贾不得阻滞邀难 , “如闻滞留 , 必行勘 罪”②。周世宗统治时期 , 更加注意发展区域间 的贸易 , 多次颁布敕令要求加快商品流通 , 鼓励 各地间的通商 。据《十国春秋》卷四九《后蜀后 主本纪》载 : “广政十七年春正月 , 周主殂 , 晋 王荣嗣皇帝位 , 改元显德 。周听边吏通商于我 。” 有些统治者为了发展异地贸易 , 还采取了免除商 税的办法 , 如楚王马殷便是如此 , 所谓 “是时王 关市无征 , 四方商旅闻风辐凑 。 ……易天下百 货 , 国以富饶”③。周世宗则采取了对部分商品 免税减税的政策 , 以促进贸易的发展 。如规定诸 道州府对商贾兴贩牛畜不得征过境税 , 只是在售 卖时征千分之二十的税 , 即所谓值百抽二 , “不 得别有邀难”④。所有这些政策的实施 , 都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间商业贸易的繁荣与发展 。
原王朝每年在其主诞日 , 馈羊万口 、马 300 匹 、 橐駞 30 匹 ⑥。其 他 诸 国 也 多 是 如 此 , 如 荆 南 “贡银茶于唐 , 以求战马”⑦。只有吴越一国由于 始终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臣属关系 , 中原王朝允许 其过境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贸易 , 所以相对于其 他各国获得畜产品要容易一些 。
第 21 卷第 3 辑 2006 年 7 月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 hy
Vol. 21 ,No . 3 J ul. ,2006
五代十国时期商业贸易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杜文玉 周加胜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陕西西安 , 710062)
⑤《册府元龟》卷 504《邦计部 ·关市》, 第 6052 页 。 ⑥《册府元龟》卷 980 《外 臣 部 ·通 好》, 第 11520 页。 ⑦《五国故事》卷上《嗣主景》, (杭州) 杭州出版 社 , 2004 年 , 五代史书汇编本 , 第 3184 - 3185 页 。 ⑧《五代会要》卷 26《城郭》, 第 417 页 。
至于南方各国由于地理条件所限 , 则很难与 产马的民族直接进行贸易 。其中前后蜀的情况又 有所不同 , 可以与吐蕃进行茶马交易 , 其余各国 则没有这样的有利条件 。以南唐为例 , 其曾经与 契丹发生过 贸易 关系 , 如 烈 祖 升 元 二 年 ( 938 年) , 契丹 “别持羊三万口 、马二百匹来鬻 , 以 其价市罗 、纨 、茶 、药”③。升元四年 , 契丹献 马百匹 , 七年 , 献马 300 匹 、羊 21 5 万口 ④。实 际上仍是一种贸易关系 。但是由于南唐与契丹疆 域并不相接 , 所以这种贸易非常艰难 , 并不能长 期维持 。五代后期中原王朝实力增强 , 契丹商贾 过境不易 , 双方的贸易关系便中断了 , 此后南唐 所需的羊马等畜产品便只能向中原王朝求购 了 ⑤。南唐自后周以来向中原王朝称臣朝贡 , 中
[ 关键词 ] 商业贸易 区域经济 商品特点 局限性 [ 中图分类号 ] K9281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125205 (2006) 0320055209 [ 收稿日期 ] 2005211224 [ 作者简介 ] 杜文玉 (1951 - ) , 男 , 陕西渭南人 ,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①《资治通鉴》卷 288 , 后汉乾祐元年十二月 , (北 京) 中华书局 , 1956 年点校本 , 第 9404 页 。
②《册府元龟》卷 66 《帝王部 ·发号令五》, 第 742 页。
③《十国春秋》卷 67《楚武穆王世家》, 第 942 - 943 页。
④《五代会要》卷 25《杂录》, (上海) 上海古籍出 版社 , 1978 年 , 第 404 页 。
周世宗显德中 , 遣周景大浚汴口 , 又自 郑州导郭西濠达中牟 。景心知汴口既浚 , 舟 ·56 ·
楫无壅 , 将有淮 、浙巨商贸粮斛贾 , 万货临 汴 , 无委泊之地 , 讽世宗 , 乞令许京城民环 汴栽榆柳 、起台榭 , 以为都会之壮 。世宗许 之 。景率先应诏 , 距汴流中要起巨楼十二 间 。方运斤 , 世宗辇辂过 , 因问之 , 知景所 造 , 颇喜 , 赐酒犒其工 , 不悟其规利也 。景 后邀钜货于楼 , 山积波委 , 岁入数万计 。 其实周世宗之所以扩大汴梁城郭 , 就是因为 汴梁城 “坊市之中邸店有限 , 工商外至亿兆无 穷 , 僦赁之资 , 增添不定”的缘故 。也就是为了 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 , 尤其是南北贸易额的扩 大 , 而 “于京城四面别筑罗城”⑧ 的 。 需要说明的是 , 区域间商业贸易的扩大 , 并 不意味着坐地列肆式的交易就不再重要了 , 在任 何一个历史时期这种贸易形式都占有重要的地 位 , 只是因为这一历史时期区域间贸易发展较 快 , 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 , 具有较突出的特点 , 所以特别予以强调而已 。 其次 , 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贸易有所萎缩 。所 谓 “萎缩”, 主要是指与唐代相比而言的 。在唐 代内地与周边民族的贸易非常繁荣 , 突厥 、吐 蕃 、契丹 、党项 、回纥 、室韦 、靺鞨 、奚 、南诏 及西域中亚各族都与内地保持了比较密切的贸易 关系 。除了正常的贸易关系外 , 朝贡贸易也十分 兴盛 。至五代十国时期 , 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 化 。由于这一历史时期疆域的大大缩小 , 中原王 朝对许多原隶属于唐朝的民族不再拥有管辖权 , 朝贡关系亦随之中断 , 即使仍保持关系的一些民 族 , 由于中原王朝改朝换代频繁 , 政治影响力下
[ 提 要 ] 五代十国时期商业贸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国内各区域间的贸易比较兴盛 , 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贸易有 所萎缩 ; 陆上对外贸易萎缩 , 海上贸易有所发展 ; 官营商业有所发展等方面 。用于贸易的商品种类与唐代相比 , 主要 表现在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不断扩大上 。这一历史时期商业贸易的局限性表现在 : 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 , 商税繁重 ; 战乱和混乱的政治秩序 , 影响了商业贸易的正常进行 ; 币制杂乱 , 钱币紧缺 , 制约了商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
在这一历史时期 , 各区域间的贸易规模也是 很大的 , 如后唐明宗长兴元年 (930 年) 正月 , “许州奏 : 准 诏放 过淮 南 客 二 百 三 十 人 , 通 商 也”⑤。次年七月 , “兖州奏 : 密州淮口 , 准敕放 过往来商客一千八十八人”⑥。割据于岭南的南 汉境内亦有不少岭北商贾活动 , 据《十国春秋》 卷五八《南汉高祖纪》载 , “帝酷喜夸大 , 岭北 商贾至南海者多召之 , 使升宫殿 , 示以珠玉之 富”云云 。可知这一区域的外地商贾人数亦不 少 。另据记载 , 周世宗进攻南唐的淮南地区时 , “伪侍中周宗既阜于家财 , 而贩易 , 每自淮上通 商 , 以市中国羊马 。及世宗将谋渡淮 , 乃使军中 人蒙一羊皮 , 人执一马 , 伪为商旅 , 以渡浮桥而 守 , 继以兵甲 , 遂入临淮”⑦。后周使军士伪装 成商贾而渡淮袭取临淮城 , 其人数必须要达到一 定的规模 , 人数过少则无济于事 , 从而印证了平 时往来于淮水南北贩运羊马的商贾人数一定不 少 , 遂使后周的计划得以实现 。正是因为南北贸 易规模较大 , 所以后周在疏通汴水以通航运后 , 曾在汴梁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 , 《玉壶清话》卷 三云 :
降 , 朝贡关系也是时断时续 , 只要看一看《五代 会要》卷二八至三 ○的相关记载 , 就可以发现周 边诸族与中原王朝的朝贡关系明显地稀疏了 。
从贸易额来看 , 下降的幅度也是很大的 。以 唐五代时期与周边民族贸易额中最大的一项 ——— 马匹贸易为例 , 唐朝曾与突厥 、回纥 、吐蕃等族 进行过绢马交易 , 其中以与回纥的交易额最大 。 不同时期每年的交易额不同 , 唐肃宗乾元以后 , 每年买回纥马数万匹 ; 代宗时规定回纥每年送马 10 万匹 ; 德宗时规定 , 每次互市不得超过千匹 ; 宪宗朝双方约定年互市额为 6500 匹 , 实际交易 额每年为万匹 , 宪宗以后的数量阙载 。有人估计 从乾元元年 (758 年) 至开成五年 (840 年) , 这 83 年间 , 唐朝共买回纥马约为 214 万匹 , ① 平均 每年约买马 25800 匹 。五代时期中原王朝主要向 契丹 、党项 、回鹘等族市马 , 其中以与党项的交 易额最大 。这一时期各朝每年市马额多少不等 , 以后唐明宗长兴二年计 , 这一年买诸蕃马 6000 余匹 , 共支付马价 40 余万贯钱 , 平均每匹马价 为 661 6 贯 。天成时期每年支付的马价约为五六 十万贯 , 取其平均数 , 以 55 万贯计 , 天成时每 年可买马 8250 多匹 ②。与唐朝的情况比较 , 明 显可以看出五代时期的马匹交易额已经大大地下 降了 。需要指出的是 , 唐明宗统治时期是五代的 小康时期 , 政治稳定 , 经济恢复 , 所以才能达到 这个数额 , 其余各朝均大大低于此数 。而有关唐 朝的买马数仅指与回纥之间的交易额 , 其他诸族 还不在其内 , 五代的情况则不是这样 。
有关五代十国时期商业贸易情况的研究 , 学 术界极少涉及 , 对其特点及局限性等问题更是无 人问津 。20 多年前 , 郑学檬先生曾撰 《五代十 国商品经济初步考察》, 对这一历史时期商品经 济的恢复情况及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①。由于论 文题目所限 , 该文仅对商品经济及其相关问题进 行了论述 , 对这一时期的商业贸易的状况及其特 点却极少论及 。至于其他论著 , 对于这一问题的 论述就更稀少了 。其实五代十国时期的商业经济 继续了唐代尤其是唐代后期的发展趋势 , 并对宋 代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具有过渡型的特点 , 是唐宋变革期间商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 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便显得十分必要 。
②《册府元龟》卷 95《帝王部 ·赦宥一四》, (北京) 中华书局 , 1960 年 , 第 1136 页 。
③[ 清 ] 吴任臣 : 《十国春秋》卷 71《武穆王弟賨 传》,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3 年点校本 , 第 986 页 。
④《册府元龟》卷 94《帝王部 ·赦宥一三》, 第 11恢复及发展情 况 , 上揭郑学檬先生的论文已经有所论述 , 本文 不再重 复 。其 商 业 贸 易 形 式 大 体 可 分 为 如 下 几类 :
首先 , 国内各区域间的贸易比较兴盛 。这一
①《唐史研究会论文集》,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 1983 年 , 第 119 - 140 页 。
情况的出现 , 与当时国内政治有着直接关系 。当 时南北各地同时有大大小小的若干政权存在 , 由 于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 , 物产各异 , 为了巩固统 治 , 发展经济 , 便不能不重视商业贸易 , 加快商 品的流通 。所谓 “军国之费 , 务在丰财 , 关市之 征 , 资于行旅 , 所宜优假 , 俾遂通流”②。正是 出于这种原因 , 这一时期的各国政府无不重视促 进区域间物流的畅通 , 如吴国杨行密获楚王马殷 之弟马賨 , 便将其送归楚国 , 目的在于 “通商贾 易有无以相资”③。后晋高祖石敬瑭也曾于天福 三年 (938 年) 十月下诏 : “应淮南 、西川两处 边界 , 自今后不得阻滞商旅 。”④ 后汉河中节度 使李守贞叛乱 , 南唐曾出兵策应 , 因此而导致南
再次 , 陆上对外贸易萎缩 , 海上贸易有所发 展 。在唐代对外贸易主要靠陆上贸易 , 即通过丝 绸之路进行 , 海上贸易最主要的是广州口岸 , 贸 易额自然无法与陆路相比较 。唐后期由于西域地 区被吐蕃占据 , 传统的丝绸之路被阻隔 , 使得陆 路贸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陆路贸 易线路向北转移 , 中原王朝通过这条线路与西域 各国仍然保持了往来 。有的学者将这条交通线称 为 “草原丝绸之路”, 其具体走向是 : 通过今山 西 、陕西北部 、内蒙古 , 再向西行 ; 或者经今陕 西北部 、宁夏北部 、内蒙古 、唐努乌梁海 , 再向 西行 , 到达今新疆北疆地区 , 这条线路还可以经 中亚草原直通欧洲 。其中碎叶城就是东西商贸的 集散地 , 由此向西南至阿拉伯海 、地中海 , 向西 北经中亚草原 , 越过乌拉尔河 、伏尔加河直至欧 洲 ⑧。所谓经今陕西 、宁夏北部 , 具体而言就是 指陕北的夏州和宁夏北部的灵州 , 这里是当时通 往西域的必经之地 。据 《册府元龟》卷六七八 《牧守部 ·兴利》载 : 后晋时 , 冯晖任灵州节度 使 , “作舟车百数 , 代民转输 , 行商坐贾 , 蠲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