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名师教案 川教版
川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昭陵六骏
青骓
青骓,苍白杂色,平窦建德时所乘。 前中五箭。 赞语说:“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 兹飞练,定我戎衣”。
什伐赤
什伐赤:纯赤色,平世充建德时 乘。前中四箭,背中一箭。 赞语说:“瀍涧未静,斧钺申威, 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昭陵六骏中的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开国战争中曾先 后乘骑过的六匹战马,分别以浮雕形式雕刻在昭陵六块长 方形石板上,用以纪念李世民的丰功伟绩。相传六骏形象 由名画家阎立本绘图,唐太宗亲制赞语,由名书法家欧阳 询书写。
汴河直进船
唐· 李敬方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知。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今日大运河“邗沟”一段
隋炀帝龙舟模型
隋炀帝后凤舟翔螭模型
隋炀帝滥用民力表
时间 604年11月 工程、营建、巡游 掘长堑,连洛阳、长安 征发民夫 几十万
605年
营建东都洛阳 开通济渠 开邗沟 游江都
造羽仗、捕鸟兽 北巡 筑长城
200万/月役 100余万 10余万 几十万
十余万 50万(军士)、10万(民夫) 100余万
606年 607年
608年
609年 610年 613年
开永济渠 筑长城
西巡 游江都、开江南河 修大兴城(今陕西西安)
100余万 20余万
几万 几十万 10万
挽舟者歌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我今挽龙舟, 又困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少。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枕黄沙, 幽魂弃荒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 负其白骨归。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说课稿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课是隋唐历史时期的第一课,隋唐时期既是我国由分裂到再次统一的时期,又是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时期,被称作“隋唐盛世”。
而这种局面的形成是与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分不开的,本课主要讲述了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的历史过程,详细的阐述了形成这种清明统治的政策、措施,正确的认识这一历史现象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的重要借鉴作用。
本课的重难点有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对隋文帝和唐太宗的评价等知识。
对于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可以课件展现隋朝的疆域图:“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回答出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的时间及标志。
关于唐朝的建立,要引导学生把隋亡与唐兴联系起来思考,在理解唐朝建立的背景时,让学生在讨论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末农民战争的联系中把握。
“贞观之治”作为本课的重点之一,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可以采取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展开讨论,利用课件优势,展示人物图片、话语,分析人物活动来突破这一重点。
如何帮助学生对隋文帝和唐太宗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不要仅仅从“好”或“坏”出发,教师要加以引导,采用小组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学情分析】本课在设计问题时,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有简答的问题,又有需要合作探究才能作出回答的难度问题。
形式也有简答、表演、讨论合作探究等。
这样既可以突破重难点,还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歌谣是七年级学生所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把知识点编成歌谣,贴近学生这个年龄掌握知识的实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一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1、知识与能力:记住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唐太宗的某某和年号,隋唐两朝的都城;了解“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概述隋文帝及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探寻“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太宗的评价,让学生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隋朝的统一,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引导学生探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领悟国家统一以及正确的方略、政策是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重要前提;通过对唐太宗的评价使学生认识他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
难点: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3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1、复习所学朝代主线导入: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东魏—北齐↗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宋、齐、梁、陈2、讲述昭陵昭陵,是某某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此陵园下埋葬的便是开启“贞观之治”的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
(过渡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隋唐的历史。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一)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师: 现在请大家阅读教材P2第一目: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的内容,回答以下的问题: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朝是哪年建立的?都城在什么地方?隋帝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引导学习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的局面,开创‘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历史上把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叫什么,叫这个名字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原因,隋文帝为了巩固其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①政治方面: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人才。
七年级历史下册 6.1《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名师教案 川教版

第一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课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的基本史实;简述“开皇之治”“贞观之治”的表现分析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秦朝、隋朝两个朝代相似之处,让学生学习运用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安定团结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教学重点:开皇之治贞观之治
教学难点: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及政策
活动
秦朝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
隋朝统一全国与
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
炀帝(板书)
上课专心听讲,课堂气氛活跃,但知识点太多,学生记忆太难。
一、复习旧课,提
⑵、年号、
贞观之
(四)、课堂小讨论
怎样评价。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一、说课本节课选自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这是一次课前说课。
(一)说课标、教材、学情课标要求的内容对应到本课,为“知道隋朝统一的史实,灭亡的原因”以及“知道唐朝贞观之治的表现”。
本课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一课,居于开篇,处于启下的地位,本节课主要讲述隋唐鼎革,以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四任帝王为主要线索,讲述开皇之治、隋末大乱、贞观之治,向人们展示出这两大治世的繁荣稳定。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学生在之前已学习了魏晋南北朝那段动荡的时期,认识到了分裂动乱对国家发展的不利作用,通过学习隋唐的统一与发展,了解基本史实,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以四任帝王为线索,用故事讲授来讲述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使学生更能全方位的了解,知道隋朝统一、开皇之治、隋朝灭亡、唐朝统一、贞观之治,在学习中,通过对隋炀帝、唐太宗的人物评价初步了解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的强盛时代,培养民族与历史的自豪感。
本节课重点为贞观之治的内容,难点为三省六部制的表现和意义。
教法以故事讲述、内容讲授为主。
(三)说教学过程与评价反思我的板书将在我的教学中有所体现:一、隋朝(一)统一文帝杨坚开皇1.提高行政效率2.重视农业生产3.轻徭薄赋(二)灭亡炀帝杨广大业1.功绩:修运河、建洛阳、开进士科2.过错:不恤民力,拒谏二、唐朝(一)统一高祖李渊武德(二)繁荣太宗李世民贞观1.纳谏2.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率3.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4.简法轻刑,修订法律5.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6.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本节课旨在有意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和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营造愉快的教学环境。
同时,采用问答式和故事讲授,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但是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讲课,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出入,应当在实践中多多磨练和修改。
我的说课结束,下面开始我的讲课。
二、讲课(一)隋朝1.统一文帝杨坚开皇六世纪末北方再次统一,占据了北方的北周成为最有希望统一的势力,宇文家的小皇帝是由外戚杨坚辅政,而杨坚是一个不甘人下的人物,有由大臣变成皇帝的想法,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继承北周的衣钵,隋朝于589年灭亡南方的陈朝,统一天下。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第一、自东汉以来陆续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 民族受到高度发达的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在经济、文化、生活习 惯等方面逐渐与汉族融合,同汉族的差别越来越小。同时,南北政 权之间使节来往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第二、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汉人南迁,促使南方经济发 展,到隋朝统一前,南北经济差距已大大缩小。南北经济的发展, 要求冲破南北对立的政治格局。 第三、长期的分裂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广大人 民渴望南北统一。 第四、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发挥个人的作用,采取了一系 列恢复发展生产的政治、经济措施,加之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使 北方政治、经济得以发展。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大大超过了 南朝,形成了北方统一南方的态势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图表
皇 帝
中书省 决策
尚书省 执行
门下省 审议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2、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唐太宗有力地推行唐初创力的赋 税制度,允许农民缴纳一定的实物 (丝绢或麻布)来替代劳役。
思考:以实物替代劳役对农民有什么好处?
农民可以自己安排生产和生活,避免耽误农 时,客观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 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 (cú)逝,逐亡一镜矣。 ——唐太宗
魏征
唐太宗(李世民)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 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司马光 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 ——苏徹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毛泽东
6、工程建设: 重大工程建设的出现(秦:长城;隋:大运河)。
3、唐朝的建立 年,李渊 在 称帝,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ppt 川教版优秀课件

2、使隋朝走向灭亡:
农民起义爆发
a、营隋建炀东帝龙都舟洛模阳型 ,不惜滥用民力 b、三次巡游江南,奢侈、豪华前所未有 c、三次征发高丽
隋炀帝后凤舟翔螭模型
隋末农民起义军表
领导人
李密 窦建德 杜伏威
起义军
瓦岗军 河北起义军 江淮起义军
控制地区
河南地区 河北地区 江淮流域
公元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
被部下杀死
1、什么是贞观之治? 2、你知道贞观之治
形成的原因吗?
唐太宗李世民 (626—649年在位 )
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 国家统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懂得“为君之道” • 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 实施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
• 政治上: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率 • 经济上: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 法律上: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 教育上: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 民族政策上: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
夏、商、周(西周、东周 春秋时期 ),
战国时期
秦、汉(西汉—新—东汉)、三国、两晋(西晋、东晋)、
十六国政权
南朝(宋
齐
东魏
北朝
西魏
Hale Waihona Puke 梁 北齐北周陈)
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从“开皇之治” 到“贞观之治”
一、隋朝统一中国与“开皇之治”
1、隋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581年 建立者: 都城:
589年,消灭了陈朝,统一了中国
赞语说:“倚天长剑,追 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 蜀”。
特勤骠:黄白色,喙微 黑色,平宋金刚时所乘。
赞语说:“应策腾空, 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 济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川教版历史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章节:一、开皇之治【教学目标】1. 了解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措施。
2. 掌握开皇之治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隋文帝的统一事业: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重新统一中国。
2. 政治改革:确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3. 经济改革:实行均田制,改革赋税制度。
4. 文化教育: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
5. 开皇之治的评价: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所学内容,了解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
2. 新课导入:讲述隋文帝杨坚的统一事业。
3. 讲解政治改革:介绍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作用。
4. 讲解经济改革:阐述均田制和赋税制度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5. 讲解文化教育:介绍科举制度的实行及其影响。
6. 评价开皇之治:分析开皇之治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其对后世的影响。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开皇之治对后世的影响。
教案章节:二、隋朝的繁荣与衰落【教学目标】1. 了解隋朝时期的社会繁荣现象。
2. 认识隋朝衰落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隋朝的繁荣:开皇之治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大运河的开通。
2. 隋朝的衰落:隋炀帝的暴政,农民起义的爆发。
3. 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开皇之治。
2. 新课导入:讲述隋朝的繁荣现象。
3. 讲解隋朝的繁荣:介绍大运河的开通及其意义。
4. 讲解隋朝的衰落:分析隋炀帝的暴政及其导致的农民起义。
5. 讲解隋朝的灭亡:叙述隋朝的灭亡过程。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思考隋朝繁荣与衰落的原因。
教案章节:三、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教学目标】1. 了解唐朝的建立过程。
2. 掌握贞观之治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川教版

开皇之治
“开皇之治”局面形成重要原因
个人才能:勤勉治国,锐意革新。 政治方面:改革政权机构,重视
选拔人才;
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Fra bibliotek初创科举制 地方改为州县两级制
经济方面:大力发展农业,减轻
赋税徭役,倡导节约。
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
阅读第二目: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然后 回答问题: 1、隋文帝死后,统治隋朝的哪个暴君导致了 隋朝的灭亡?灭亡的时间是什么?灭亡的原因 又是什么? 隋炀帝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南北朝 — 隋示意图
南 朝
宋
齐
梁
陈
北 北魏 朝 [439~534]
东魏
[534~550]
北齐
[550~577]
西魏
[535~557]
北周
[557~581]
隋朝
[581~618]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课堂小结
隋朝灭亡
隋炀帝(杨广)
604~618在位
隋炀帝暴政
1.营建东都洛阳;
2.开凿大运河;
3.三次巡游江南;
4.三次佂伐高丽。
604年7月,隋文帝病危,杨广 派人入宫将父亲文帝杀死,又假 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 遂即位,为隋炀帝。
隋炀帝修大运河
长安
东都
洛阳
隋朝大运河在605年开始,
到610年全线开通,以洛阳为中 涿郡 心,他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
(唐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
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逝世),遂亡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教学设计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体系;
b.学生自主总结,分享学习心得;
c.教师点评,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d.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培养对历史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隋唐时期历史事件的掌握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整理隋朝建立、开皇之治以及唐朝贞观之治的相关史实,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些历史事件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3.教学过程:
a.分组: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
b.提出问题:教师给出讨论主题,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异同;
c.小组讨论:学生展开讨论,整理讨论成果;
d.分享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针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c.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阐述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分析贞观之治的成果;
d.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讲解突厥、吐蕃等民族与中原的关系,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针对“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异同”进行小组讨论。
2.教学方法:采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分析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隋唐时期国家繁荣的原因”的小论文,字数500字左右。
3.针对本节课的小组讨论主题“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异同”,请同学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形成一篇300字左右的论述。
4.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特别是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地图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川教版历史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学目标:1. 了解隋文帝和唐太宗的统治措施及其影响。
2. 分析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原因。
3. 认识“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1. 隋文帝和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2.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表现。
教学难点:1.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关系。
2. “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川教版七年级上册。
2. PPT课件。
3.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一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隋朝统一后,国家出现了什么局面?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隋文帝杨坚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国家出现了统一、安定的局面,这一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隋文帝和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隋文帝的统治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经济、加强军事、提倡文化教育等。
2. 讲解唐太宗的统治措施:完善政治制度、选拔贤能、发展经济、加强军事、繁荣文化等。
3. 分析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关系。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表现。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两次治世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辉煌时期,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隋唐时期历史的认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六、对比分析教学目标:1. 能够比较“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异同。
2. 理解两个时期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1. “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的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第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 川教版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学习主题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2 川教版《三国演义》开篇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此话不假。
在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370年的分裂局面之后,中国又一次走向大统一。
这次大统一是如何实现的?是由哪朝哪位历史人物来实现的?隋文帝杨坚和唐太宗李世民为国家的统一和实现盛世局面做出了哪些贡献?你很想知道吧?让我们来共同学习隋唐时期的历史。
一、知识梳理(一)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581年,北周外戚称帝,建立隋朝,定都,年号开皇,他就是隋文帝。
他于年派兵灭陈,结束分裂局面,南北重归统一。
隋文帝建立隋朝和统一全国后,勤勉治国,锐意改革,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
(二)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暴政导致亡国。
618年残暴的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同年,太原留守李渊在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三)“贞观之治”1.626年,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
李世民就是,他遵从“”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
他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纳谏,推行一系列开明务实的政策,使唐朝出现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史称“”。
2.重用能臣是国家兴盛的原因之一。
被唐太宗誉为“镜子”的谏臣是,被称为“房谋杜断”的两位大臣分别是、。
3.唐太宗推行三省六部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
负责审议的是省,负责决策的是省,在省之下设六部。
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
二、释疑解难(一)重点掌握杨坚于581年建立隋朝,都城在长安,统一全国时间589年。
杨坚的年号是开皇,杨坚统治时期国家富庶,社会繁荣,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开皇之治”。
(二)重点把握唐朝建立者李渊,建立的时间618年,都城长安。
李世民的年号是贞观,了解他的治国措施,可以从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民族关系等方面来理解记忆。
(三)本课有两幅工具插图,应注意字的写法,“筒车”学生经常错写成“简车”,“曲辕犁”错写成“屈原犁”,有时把“犁”写成“梨”。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正式)

第 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
第 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阅读:教材P3‚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 的内容,回答以下的问题:
1.隋文帝死后,统治隋朝的哪个暴君导致 了隋朝的灭亡?灭亡的时间是什么? 思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建立唐朝的开国皇帝是谁?都城在什么 地方?国号叫什么?
讨论
第 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合作探究
1.你怎样评价唐太宗?
第 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1.隋文帝死后,统治隋朝的哪个暴君导致了隋朝的 灭亡?灭亡的时间是什么? 隋炀帝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隋炀帝的统治使隋朝走向“极盛”,也使 隋朝走向灭亡。他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 君。
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2.直接原因——隋末农民起义
3.隋朝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4.历史上把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叫什么,叫这 个名字的原因是什么?
第 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1.隋朝的建立 581 年 时间:_____
建立者:______
都城:______ 长安
开皇 年号:_______
隋文帝
第 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2)南方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时候南方开发的原因: 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②南北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③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生产。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开发的原因: ①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 ②南方的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③社会相对安定; ④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是什么?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精品课件在线)_4

隋灭陈渡江作战的舰船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隋文帝(杨坚)(541—604年)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隋与陈对峙形势图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一路走来,正可谓: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融入儿女身。云姐心疼小姑子,更心疼丈夫,商量着把公公婆婆接到城里,也能照看一下要上学的依依。还是你一个人去吧,这样还要
节约点钱。
深圳住宿 /
如果在去之前没有止屙,再作放弃。我叫的出租车,出租车费是我付的,25元。,”然后,母亲用干净的毛巾,将我的背后和衣袖湿擦一遍,嘟囔着,再穿几日就穿过年的新衣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学习主题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学习主题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川教版一、教学内容:1、记住: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隋唐两朝的建立者和都城所在地。
2、列举隋文帝和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3、比较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
4、评价唐太宗的功绩。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贞观之治2、难点:⑴、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⑵、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三、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⑴、三国两国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时期是什么时期,谁完成了统一,统一之后的朝代是什么?东魏北齐⑵、填一填:三国两晋南北朝北朝:北魏西魏北周()南朝:宋齐梁()__2、新课讲授:⑴、通读全文,把你认为的重点知识勾划出来,并圈点出关键词语,并把你在预习中遇到的疑惑做好批注。
⑵、完成知识建构:隋朝的建立:_____年,外戚_____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从开皇之治统一全国:_____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开皇之治”②重视选拔人才隋文帝的治国措施:③发展农业生产到④减轻赋税徭役“贞观之治”唐朝的建立:_____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贞观之治经济方面: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法制方面:教育方面:⑶、师生交流完成情况:⑷、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唐纪》)问题1:这句话是谁说的?中华和夷狄分别指什么?表明此人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收到了什么良好效果?问题2:除此政策外,他还实行了哪些统治措施?试评述他的历史功绩。
⑸比较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建立背景:创立制度:统治方式:统治时间:⑹课堂测评:教材学习测评第1、2题四、课后拓展:从唐太宗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到秦朝、隋朝暴政而亡,对统治者来说有什么启示?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板书设计:第一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隋朝的建立:_____年,外戚_____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精品课件在线)_11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汴河唐·胡增千里长河 Nhomakorabea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直进船
唐·李敬方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知。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可是平常,从没听到您叫过一声苦。依依本来就长得像云姐,这下小姑子更加失去了养女随姑的自信。
第六学习主题 与地道的山民相比,知青对燃料的渴望更加迫切。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热门韩国漫画大全 https:///
老郭一个健步来到亮子跟前,一把抓住了亮子手中的铁锹:“亮子,你干什么呢!这刚刨开的沟,还没有下管子呢,你们怎么又填起来了!”
返回首页 “干什么?别人不知道,老郭你装什么傻子?俺爸每个星期去医院做透析,你不知道吗?这沟让俺爸的轮椅怎么过!”亮子也对老郭吼道。”他看了看窗外,判断列车的运行状况
后,继续说:“快到顶峰了,翻过了这一段,也就距秦岭车站不远了。,这真是让飽尝了眼福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今日大运河“邗沟”一段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及政策
课时安排2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提问: 、秦朝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共存在多少年?
2、回忆上学期所学过的主要内容?
二:导入新课
三、新授课
(一)、隋朝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板书)
1、隋朝建立(板书)
第一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课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的基本史实;简述“开皇之治”“贞观之治”的表现分析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秦朝、隋朝两个朝代相似之处,让学生学习运用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安定团结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提问: 隋朝的起止时间?建立者?
什么叫做“开皇之治”?结果怎样?有何意义?
、隋朝统一的时间?唐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四、小结:
五、作业:
1做同步练习册
学生答
学生默读课文内容,结合地图,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
学生默读课文内容,结合地图,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
教学反思:
上课专心听讲,课堂气氛活跃,但知识点太多,学生记忆太难。
、时间、建立者(板书)
、年号、都城。(板书)
提问:1、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
2、隋朝的都城?年号?
2、统一全国:589年(板书)
3、开皇之治(板书)
、原因(板书)
、结果(板书)
(二)、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板书)
1、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板书)
2、唐朝的建立。(板书)
、时间、建立者(板书)
、年号、都城。(板书)
第2课时
复习导入:
一、复习旧课,提出问题。
提问: 隋朝的起止时间?建立者?
什么叫做“开皇之治”?结果怎样?有何意义?
、隋朝统一的时间?唐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二:导入新课
三、新授课
(三)、贞观之治(板书)
1、李世民登基(板书)
、时间(板书)
、年号、都城。(板书)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板书)
3、结果(板书)
、时间627---649.(板书)
、情况: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板书)
提问: 、李世民登基时间?年号?都城?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时间?结果怎样?
(四)、课堂小讨论。
怎样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四、小结:
五、作业:
1做同步练习册
学生答
学生默读课文内容,结合地图,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
学生默读课文内容,结合地图,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
教学反思:
学生能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浓。时间太多,学生容易记忆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