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辅导
通信原理樊昌信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

通信原理樊昌信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基础。
在学习通信原理时,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信道传输与传输损耗、通信接收机等相关知识内容。
以下是对通信原理的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供学生参考。
其次,通信原理的学习需要进行深入的数学基础学科的学习。
通信原理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这些数学基础知识对于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信道传输与传输损耗等内容的理解和应用非常重要。
另外,通信原理的学习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信原理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学科,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
可以通过实践项目或者参与科研课题等方式,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考研指导方面,可以针对通信原理的考研内容进行具体的指导。
首先,要熟悉考研大纲的内容,了解考研重点和难点。
其次,要有系统地进行复习,包括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复习和应用、对典型题型的解题方法的掌握等。
还可以通过解析历年的考研试题,了解题型和答题技巧。
此外,考研期间可以参加一些辅导班或者进行刷题冲刺,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最后,通信原理的学习与考研指导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通信原理是一门较为抽象和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积极主动、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善于思考和总结,勤于实践和实验,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总之,通信原理的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需要学生从基础知识的学习入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复习,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培养,不断探索和思考,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
希望以上的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学习辅导书-章节题库(第6~12章)【圣才出品】

第6章态度与偏见一、单项选择题1.态度的构成要素中,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价值成分【答案】B【解析】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A项,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B 项,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C项,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应。
2.“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体现出态度构成要素中的()。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偏见成分【答案】A【解析】态度的构成要素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三种。
A项,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
B项,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
C项,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
3.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劳动锻炼来改变轻视劳动、好逸恶劳的态度属于()。
A.劝说宣传法B.角色扮演法C.团体影响法D.活动参与法【答案】D【解析】A项,劝说宣传法是一种借助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各种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
B项,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的方法。
C项,团体影响法是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改变人们的态度的方法。
D项,活动参与法是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的方法。
4.由于事物本身的接近或相似,个体常常会将对一类对象所形成的态度扩展或延伸到其他相似或类似的对象上,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联想学习B.强化学习C.观察学习D.认知学习【答案】A【解析】A项,联想学习的特征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而产生了联想过程。
通信原理辅导及习题解析

通信原理辅导及习题解析(第六版)第3章随机过程本章知识结构及内容小结[本章知识结构][知识要点与考点]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1)随机过程的定义随机过程可从样本函数与随机变量两种角度定义。
第一,随机过程是所有样本函数的集合;第二,随机过程可以看作实在时间进程中处于不同时刻的随机变量的集合。
(2)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 ① n 维分布函数12121122(,,,;,,,){(),(),,()}n n n n n F x x x t t t P t x t x t x ξξξ=≤≤≤② n 维概率密度函数1212121212(,,,;,,,)(,,,;,,,),,,n n n n n n nF x x x t t t f x x x t t t x x x ∂=∂∂∂维数n 越大,对随机过程统计特征的描述就越充分。
(3)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① 均值(数学期望)1[()](,)()E t xf x t dx a t ξ∞-∞==⎰均值表示随机过程的样本函数曲线的摆动中心。
② 方差2222[()]{()[()]}[()]()()D t E t E t E t a t t ξξξξσ=-=-=方差表示随机过程在时刻t 相对于均值的偏离程度。
③自相关函数1212(,)[()()]R t t E t t ξξ=自相关函数目的是为了衡量在任意两个时刻上获得的随机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④协方差函数1211221212(,){[()()][()()]}(,)()()B t t E t a t t a t R t t a t a t ξξ=--=-协方差函数对随机过程在任意两个时刻上的随机变量与各自均值的差值之间的相关联程度进行描述。
⑤互相关函数,1212(,)[()()]R t t E t t ξηξη=互相关函数用来衡量两个随机过程之间的相关程度。
2. 平稳随机过程 (1)定义 ①严平稳随机过程若一个随机过程()t ξ的任意有限维分布函数与时间起点无关,则称为严平稳的,即:()()12121212,,,,,,,,,,n n n n n n f x x x t t t f x x x t t t =+∆+∆+∆②宽平稳随机过程若一个随机过程()t ξ的均值为常数,自相关函数仅于时间间隔21t t τ=-有关,则称为宽平稳,即:()()()12, ,E t a R t t R ξτ==⎡⎤⎣⎦(2)各态历经性若随机过程的任一实现,经历了随机过程的所有可能状态,则称其是各态历经的,即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可以由其任一实现(样本函数)的数字特征来代表。
通信原理知识点讲解

第一章绪论本章小节常用通信术语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通信方式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离散信源的信息量,平均信息量(熵)码元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误码率基本概念与学习要点1.1 常用术语通信:克服距离上的障碍,交换和传递消息。
消息:有待于传输的文字、符号、数据和语音、活动图片等。
前者称为离散消息(指消息状态是可数的或离散的),后者称为连续消息(指消息状态连续变化)。
信号:与消息一一对应的电量。
它是消息的物质载体,即消息是寄托在电信号的某参量上,若该参量是离散取值的,这样的信号则称为数字信号。
若电信号的该参量连续取值,则称为模拟信号。
通信系统:传递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和。
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如下图1-1所示图1-11)信源和收信者(信宿)信源是发出信息的源,其作用是把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
模拟信源(如电话机、电视摄像机)输出连续幅度的模拟信号;数字信源(如电传机、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输出离散的数字信号。
信宿是传输信息的归宿点,其作用是将复原的原始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
2)发送设备发送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息中传输的信号。
变换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需要频谱搬移的场合,调制是最常见的变换方式。
对数字通信系统来说,发送设备常常又可分为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
3)信道信道是指传输信号的通道,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有线和无线均有多种传输媒质。
信道既给信号以通路,也对信号产生各种干扰和噪声。
传输媒质的固有特性和干扰直接关系到通信的质量。
4)接受设备接收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即进行解调、译码、解码等等。
它的任务是从带有干扰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相应的原始信号来。
对于多路复用信号,接收设备还具有解除多路复用和实现正确分路的功能。
《通信原理》课程导学(学习指南)

《通信原理》课程导学(学习指南)第1章绪论一、重点本章的重点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1. 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点对点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由五大部分“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组成.根据不同的传输对象和研究内容,有更加具体的通信系统模型。
由通信系统模型可知,在实施通信的过程中,将涉及以下关键技术:“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同步”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应着眼于这些技术的原理、性能和应用。
2. 信息及其度量通信的目的在于传输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对接收者来说,只有消息中不确定的内容才构成信息,而这种不确定程度可以用概率来描述。
因此,消息中所含的信息量与消息发生的概率密切相关,而与消息的种类和重要程度无关。
要重点掌握离散消息的信息量、离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熵)和总信息量的计算方法。
3.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的两个主要指标。
两者相互矛盾而又相对统一,且可互换。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有效性可以用带宽来衡量,可靠性可以用输出信噪比来衡量.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码元速率、信息速率和频带利用率表示,可靠性用误码率、误信率表示。
要注意理解每个性能指标的定义、内涵、关系和计算。
二、难点及解决方法本章的难点有: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熵的计算;比特率和波特率的关系.解决方法:从它们的定义入手,并借助于教学视频中的例题讲解及课后习题的练习,就不难搞清楚它们的含义和区别。
第2章随机过程一、重点本章的重点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和统计特性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过程可以大致分成为两类:一类是变化过程具有确定的形式的确定性过程,另一类是没有确定的变化形式的随机过程。
本节课程主要从随机变量和时间函数两个方面研究随机过程:(1) 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概率分布函数、概率密度函数;(2)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相关函数.2。
平稳随机过程及各态历经性平稳随机过程是指它的统计特性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通信系统中所遇到信号及噪声大多可视为平稳的随机过程。
现代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

现代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一、通信原理概述通信原理是指在通信系统中传递信息所需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信息的产生、传输和接收三个基本环节。
通信原理在信息传输的各个环节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石。
二、信息的产生信息的产生是指信息的生成和获取过程。
在通信系统中,信息的产生是系统中最早的一个环节。
根据信息的性质和来源,信息的产生可以分为模拟信息和数字信息两种。
1. 模拟信息模拟信息是指连续变化的信号,如声音信号、视频信号等。
模拟信息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部分信息。
2. 数字信息数字信息是指以数字形式表示的信息,它是通过对模拟信息进行采样和量化得到的。
数字信息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传输和处理。
在信息产生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信息的编码和压缩等技术,以便更高效地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
三、信息的传输信息的传输是指信息在通信系统中的传递过程。
信息的传输是通信系统中最核心的一个环节,它包括信号传输、信道编码、数字调制等一系列技术。
1. 信号传输信号传输是指将信息转化为能够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信号。
在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可以分为基带信号传输和带通信号传输两种。
(1)基带信号传输基带信号是指未经调制的信号,如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在通信系统中,基带信号需要经过调制才能进行传输。
(2)带通信号传输带通信号是指经过调制得到的信号,如调幅信号、调频信号、调相信号等。
带通信号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传输,能够在频谱中占用更小的带宽。
2. 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指对信息进行编码,以便在传输过程中提高抗干扰能力和纠错能力。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包括卷积码、纠错码等。
3. 数字调制数字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的过程,以便进行传输。
常见的数字调制技术包括调幅调制、调频调制、调相调制等。
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因素,以保证信息能够在通信系统中正常传输。
四、信息的接收信息的接收是指接收端对传输过来的信息进行解调和解码的过程。
通信原理教案

通信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掌握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基本特性。
3、掌握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同步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5、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通信问题。
二、教学内容1、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基本特性。
3、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同步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5、通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步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2、难点: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基本特性,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步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调制解调的基本方法,了解同步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通信问题。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包括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3、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通信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如何改进教学效果等。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发送器、接收器、信道和噪声源。
确知信号的描述方法:波形图、相位图、频谱图等。
随机信号的描述方法:均值、方差、概率密度函数等。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限制:噪声、失真、串扰等。
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方法:ASK、FSK、PSK等。
多路复用的原理及方法: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等。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限制:误码率、频带利用率等。
信道的分类:有线信道、无线信道和其他信道。
传输介质的特性及比较:金属导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计算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原理的知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必备的素养之一。
《通信原理》配套教学教案

1.纠错能力和码字的构造有何关系?
2.非标准的生成矩阵如何转换为标准的生成矩阵?
3.多项式在描述循环码时有什么作用?
4.卷积码为何少采用系统码形式?
5.先进信道编码技术的优势来自哪里?
内容大纲:具体可结合本章的PPT课件进行配合讲解。
11.1引言
11.2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
11.2.1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6.解释常见的分集技术,常见的分集合并方法有哪些?
7.解释MIMO技术的类别,大规模MIMO有哪些优点?
8.OFDM技术为什么可以有效对抗多径干扰?OFDM技术如何实现。
9.解释常见的多址技术和5G中的新多址技术。
第10章
课时内容
信息论基础
授课时间
350分钟
课时
7
教学目标
掌握不确定性、信息、互信息、熵和相对熵等基本概念;
掌握无失真数据压缩时的信源编码定理;
掌握数据压缩算法、信道编码定理;
掌握信息容量定理;
掌握有失真数据压缩时的信源编码定理--率失真定理。
教学重点
信息的度量;
信源编码定理;
信道编码定理;
香农公式;
率失真定理。
教学难点
信息量、信源熵、联合熵、条件熵和微分熵的基本概念;
信源无失真压缩与有失真压缩;
信道编码
教学内容
知识回顾:
通信系统的随机过程,以及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为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章讨论信息论的基础内容。
讨论问题:
1.什么是信息?如何度量信息?
2.信息传输中,基本的极限条件是什么?
3.对于信息的压缩和恢复的极限是什么?
4.设计怎样的设备才能达到这些极限?
5.实际系统中接近极限的设备是否存在?
2012通信原理辅导期末辅导2

• C5的确定: IW 768,630 IW ,故C5 0
C
的确定
6:IW 640,630
IW ,故C6
0
C7的确定: IW 576,630 IW ,故C7 1
C8的确定: IW 608,630 IW ,故C8 1
编码器输出的A律PCM序列为:11100011
• 10、一个均值为零的平稳高斯窄带噪声,它的 包络一维分布服从__瑞利分布______ ,相位一 维分布服从___均匀分布________。
5
期末辅导
• 11、调制信道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 12、热噪声、散弹噪声及宇宙噪声属于起伏噪声。 • 13、常用的复用方式包括时分复用、频分复用、
码分复用。 • 1 4、采用时域均衡的目的是降低码间串扰。 • 15、A律PCM基群的信息速率为降低码间串扰可
同时传输 30 路数字电话。 • 16、AM系统在采用包络检波情况下会出现门效应。
6
期末辅导
• 17、非均匀量化器由压缩器和均匀量化器组成。 • 1 8、将数字基带信号直接送到信道传输的方式
称为基带传输。 • 19、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需要经过以下三
个过程:抽样、量化和编码。 • 20、目前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方法为频分复用和 • 时分 复用。 • 21、数字基带系统的无码间串扰的最高频带利
• A.CMI码 B.AMI码
• C.1B2B码 D.5B6B码
9
期末辅导
• 9、在量过程中,最小量化间隔△越小,量化 误差就越
• A.小
B.大
• C.恒定 D.不定
• 10、不属于HDB3码波形特点的是( )。
• A.三电平 B.连0个数大于4
《通信原理》 教案

《通信原理》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2.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3.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使学生掌握信号传输、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等关键技术培养学生运用通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定义、分类和性能指标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优缺点2. 信号传输与衰减信号的分类和传输方式信号衰减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3. 调制解调技术调制的作用和分类常见调制解调方法及其原理4. 信道编码与误码控制信道编码的目的和原理常见信道编码技术及其性能比较5. 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通信系统性能评估指标误码率、信噪比、传输速率等概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通信原理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通信系统案例,使学生了解通信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3. 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通信原理教材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3. 实验设备:准备通信原理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4. 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视频、论文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3. 期末考试:设置理论考试,检验学生对通信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1-4课时: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2. 第5-8课时:信号传输与衰减3. 第9-12课时:调制解调技术4. 第13-16课时:信道编码与误码控制5. 第17-20课时: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分层教学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八、教学难点与解决方法1. 教学难点: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与误码控制2. 解决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调制解调过程;采用图示、动画等方式,形象地展示信道编码与误码控制原理;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
《通信原理》 教案

《通信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2. 掌握信号传输、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理解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方法。
4. 熟悉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1.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作用、组成、分类和应用。
2. 信号传输:信号的分类、传输介质、信号衰减和噪声。
3. 调制与解调:调制的作用、分类、方法;解调的原理和方法。
4.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信道容量、误码率、信号-噪声比等。
5. 现代通信技术:数字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介绍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过程。
3. 利用仿真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4. 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安排1. 授课时间:共计32课时。
2. 课堂讲授:24课时。
3. 案例分析:4课时。
4. 仿真实验:4课时。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案例分析等,占总评的30%。
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占总评的7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通信原理》,作者:X。
2. 辅助教材:《通信原理学习指导》,作者:X。
3.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通信原理教学视频、在线实验平台等。
4. 实验设备:通信原理实验箱、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通信场景,如手机通话、互联网传输等,引发学生对通信原理的兴趣。
2. 授课:按照教学内容,逐章进行系统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通信原理的应用。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通信系统,如2G、3G、4G等,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4. 仿真实验:组织学生进行通信原理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5. 课堂讨论:针对通信原理中的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信原理习题课(2)

m
2
G1 (mf s )
2
( f mf )df
s
4 f s P(1 P) G1 ( f ) df f s2 (1 2 P) 2
2
m
G1 (mf s )
(2)由图P6-1(a)可得,
1 g (t ) 0 Ts t 2 其它
单极性归零码波形
双极性归零码波形
二进制差分码波形
八电平码波形
6.2 设二进制随机脉冲序列由 g1 (t )和 g 2 (t )组成,出现 g1 (t ) 的概率为P,出现 g 2 (t )的概率为(1-P)。试证明: 1 k (与t无关) 且 0 k 1 ,则脉冲序列将无 如果 P g1 (t ) 1 g 2 (t ) 离散谱。
2 2 f s A2Ts fT f 4( s) s G (mf ) ( f mf ) Sa s s 4 4 2 m 2
2 A 4 Sa ( ) 16 2 16
A2Ts
fTs
m
4 Sa (
m ) ( f mf ) s 2
(2)由(1)的结果,该基带信号的离散谱 Pv ()为: A2 4 m P ( ) S a ( ) ( f mf ) v
HDB3 码 :+1 0 -1 +1 0 0 0 +V –B 0 0 –V 0 +1 0 -1
HDB3 码如图6-19所示
+E 0 -E 图6-18 +E 0 -E 图6-19
6-8 已知信息代码为101100101,试确定相应的双相码和 CIM码,并分别画出它们的波形图。 解: 双相码: 10 01 10 10 01 01 10 01 10
通信原理重点知识点串讲与相关课后习题

通信原理知识点串讲第1章 绪论一、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框图及各部分的作用 考点预测:简答题(1)信源编码与译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即通常所说的模数转换;二是设法降低数字信号的数码率,即通常所说的数据压缩。
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2)信道编码与译码:数字信号在信道上传输时,由于噪声、干扰等影响,将会引起差错。
信道编码的目的就是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尽可能地控制差错,实现可靠通信。
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3)加密与解密:为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
将输入的明文信号人为干扰,即加上密码。
这种处理过程称为加密。
在接收端对收到的信号进行解密,恢复明文。
(4)调制与解调:其作用是在发端进行频谱的搬移,在收端进行频谱的反搬移。
二、 信息及其度量:信息量、熵 考点预测:填空选择(1)信息量I 与消息出现的概率P(x)之间的关系为:(2)说明: a=2时,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 ); a=e 时,信息量的单位为奈特(nit ); a=10时,信息量的单位为十进制单位,叫哈特莱。
(3)信源熵H :统计独立的M 个符号的离散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量为:11logMi i iH p p ==å例题1:某信源符号集由A 、B 、C 、D 、E 、F 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概率分别为1/4、1/4、1/16、1/8、1/16、1/4,试求该信息源输出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222222111111log 4log 4log 16log 8log 16log 444168164H =+++++ 2.375/bit =符号三、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 考点预测:填空选择噪声信 道 调 制 器信道 编码器加 密 器信源 编码器信源解 调 器信道 译码器解 密 器信源 译码器信宿()1log log ()a a I P x P x ==-∑数字通信系统1. 有效性:信息速率、码元速率、频带利用率有效性:指在给定信道内所传输的信息内容的多少,用码元传输速率或信息传输速率或频带利用率来度量。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一、通信系统基础知识1.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通信系统由信源、发送器、信道、接收器和信宿五部分组成。
信源产生要传输的信息,发送器将信息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并通过信道传输到接收器,接收器将信号转换为原始信息并传送给信宿。
2. 信道和信噪比信道是传输信号的媒介,信道的质量可以用信噪比来衡量。
信噪比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信噪比越大,信号的可靠性就越高。
3.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可以用无线电波、光波等形式传输;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通过AD转换器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DA转换器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4. 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参数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参数包括带宽、调制方式、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等。
二、模拟信号调制技术1. 调制的基本概念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和载波信号进行合成的过程,调制技术可以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2. 调制的分类调制可分为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三种基本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调制器和解调器。
3. AM调制AM调制是在载波信号的幅度上叠加信息信号,调制过程简单但受干扰较大。
4. FM调制FM调制是在载波信号的频率上叠加信息信号,调制过程更为复杂但对干扰的抵抗能力更强。
5. PM调制PM调制是在载波信号的相位上叠加信息信号,调制过程相对较复杂,但对信号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强。
6. 调制技术的应用调制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广播电视和卫星通信等领域,是现代通信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数字信号调制技术1. 脉冲调制脉冲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一系列脉冲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脉冲调制方式包括脉冲振幅调制(PAM)、脉冲宽度调制(PWM)和脉冲位置调制(PPM)。
2. 调幅键控调幅键控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调幅信号的过程,调幅键控常用于调制无线电波,如调幅调制(ASK)和双边带调幅(DSB-SC)等。
3. 正交幅调制正交幅调制是一种常用的数字信号调制技术,通过将数字信号分为实部和虚部并分别调制成两路正交的调幅信号,可有效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通信原理第十二讲培训课件

资源的情况下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02
波束成形
波束成形技术通过调整发射和接收天线的权重,使信号在特定方向上汇
聚,从而提高信号的增益和抗干扰能力。
03
分层空时编码
分层空时编码技术将数据分成多个层次,并在不同的天线上进行传输。
通过这种方式,分层空时编码可以在不增加频谱资源的情况下提高数据
传输的可靠性和速率。
通信系统的分类
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
卫星通信
光纤通信
利用物理线路传输信号。
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
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进 行信号传输。
利用光波在光纤中传输 信号。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01
02
03
04
有效性
表示传输速率,即单位时间内 传输的消息量。
可靠性
表示传输质量,即消息在传输 过程中被正确接收的概率。
实时性
卫星通信
光纤通信
在光纤通信中,数字调制技术用于将 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在光纤信道中传 输的信号,如高速互联网接入和数据 中心互联。
卫星通信中,数字调制技术用于将数 字信号转换为适合在卫星信道中传输 的信号,如卫星电视广播和卫星电话。
数字调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更高阶的调制格式
为了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有 效的带宽利用,数字调制技术正 朝着更高阶的调制格式发展,如
表示传输延迟,即从发送到接 收所需的时间。
抗干扰性
表示系统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 。
02
数字调制技术
数字调制的基本概念
数字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 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的过程。
数字调制可以有效地利用带宽, 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 性。
数字调制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 通信系统,如无线通信、卫星 通信和光纤通信等。
通信原理第十七讲培训课件

将已调信号从载波中提取出来还 原为原始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
振幅键控(ASK)
相移键控(PSK)
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表示数字信息。
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表示数字信息。
频移键控(FSK)
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表示数字信息。
数字信号的解调方法
相干解调
使用参考信号与接收信号进行相干解调,恢复出原始信号。
非相干解调
不依赖参考信号,通过包络检波或同步检波等手段解调出原 始信号。
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实现
01
02
03
硬件实现
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或专用集成电路 (ASIC)等硬件实现调制 解调。
软件实现
使用编程语言如C/C或 MATLAB等实现调制解调 算法。
实际应用
数字调制解调技术在无线 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 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循环码
01
循环码的定义
循环码是一类重要的线性码,其定义基于多项式的模运算 。循环码的编码器和解码器通常由有限域上的运算实现。
02 03
循环码的编码原理
循环码的编码器由一个生成多项式和一个信息多项式组成 。生成多项式用于生成循环码的校验多项式,信息多项式 用于表示需要传输的数据。在发送端,信息多项式通过生 成多项式进行模运算得到校验多项式,再通过信道传输到 接收端。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原理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器由一个生成矩阵和一个监督矩阵组成。生成矩阵用于生成码符号,监督矩阵用于检测错误。在发 送端,输入数据经过生成矩阵的变换得到码符号,再通过信道传输到接收端。
线性分组码的性能
线性分组码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纠正多个随机错误。但是,随着纠错能力的提高,编码效率会降低, 因此需要在纠错能力和编码效率之间进行权衡。
通信原理 学习辅导-1-第1讲-1_2_3PPT课件

log2
31.58(4bit)
I1
log2
1 P(1)
log2
3/
2 0.58(5bit)
平均信息量(熵)
H(x) P(0)I0 P(1)I1 0.91(8bit/符号)
.
25-19
第1章 绪论 典型例题
例1-2 设有一个四进制离散信源(0,1,2,3), 独立等概发送,求传送每一符号的信息量。
通常广泛使用的单位为比特,这时有
1 Ilo2P g(x)lo2P g(x) (b)
.
25-11
第1章 绪论
若有M个等概率波形(P = 1/M),且每一个波形的 出现是独立的,则传送M进制波形之一的信息量为
Ilo 2P 1 g lo 21 g /1 M lo 2M g(b )
若M是2的整幂次,即 M = 2k,则有 Ilog22kk (b)
I 符I号数 1190.0701.90( 7bit/符号) 这条消息的总信息量
I mH1001.90619.0( 6 bi) t
.
25-22
第1章 绪论 典型例题
例题1-4. 设A系统以2000b/s的比特率传输,2PSK 调制信号的带宽为2000Hz,B系统以2000b/s的比 特率传输,4PSK调制信号的带宽为1000Hz。试问: 哪个系统更有效?
东南大学继续教育
数字通信
(复习)
第 01 讲
主讲教师:材(1) 参考辅导书
.
25-2
参考教材(2)
.
25-3
《通信原理(第6版)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第2版)》
特点: 剖析难点,解感疑点,
强化重点,典型例题, 整理知识,归纳结论。
考题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的输入信号功率.
相干2ASK系统 由误码率公式
得r=36 2ASK系统带宽为
B=2fs=2kHz σ2n=n0/2×2B=4×10-7W 又因为r=a2/ (2σ2n)=36 所以2ASK系统的输入信号功率为 a2/2=r σ2n=1.44×10-5W
第七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第十一章 同步原理
1
掌握同步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载波同步方法,了解性能指标 3 理解位同步的方法及性能指标,位同步相位 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 了解群同步及性能指标
题型
30分 简答 20分 名词解释 12分 绘图 6分 计算 32分
填空
第四章 模拟调制系统
1
理解模拟调制系统的定义、目的、功能和 分类 2 掌握各种调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3 熟练掌握各种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并 能比较在相同条件下各种调制系统的优劣 4 熟练掌握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的调制解调 框图及其波形和频谱图
设某信道具有均匀的双边噪声功率谱密度Pn(f)=0.5*10-3W/Hz, 在该信道中传输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并设调制信号m(t) 的频带限制在5kHz,而载波为100kHz,已调信号的功率为 10kW.若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在加至解调器之前,先经过一理 想带通滤波器滤波,试问:
1.) 该理想带通滤波器应具有怎样的传输特性H(w)? 2.) 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 3.) 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 4.) 求出解调器输出端的噪声功率谱密度。
解:1) 为了保证信号顺利通过和尽可能的滤除噪声,带通滤波器的宽度等于已 调信号带宽,即B=2fm=2*5=10kHz,其中中心频率为100kHz。所以 H(w)=K ,95kHz≤∣f∣≤105kHz 0 ,其他 2) Si=10kW Ni=2B* Pn(f)=2*10*103*0.5*10-3=10W 故输入信噪比Si/Ni=1000 3)因有GDSB=2 故输出信噪比 S0/N0=2000
若采用2ASK 方式传送二进制数字信息。已 知发送端发出的信号振幅为5V,输入接收 端解调器的高斯噪声功率σ2n=3×10-12,今 要求误码率Pe =10-4 1)非相干接收时,由发送端到解调器输入端 的衰减应为多少? 2)相干接收时,由发送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 衰减应为多少?
已知码元传输速率RB=103Baud,接收机输入噪 声的双边功率谱密度/2=10-10W/Hz,今要 求误码率Pe=10-5.试计算出相干2ASK系统所
第二章 随机信号分析
1
理解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3 掌握平稳过程的定义,各态历经性,相关 函数和功率谱密度 4 熟练掌握高斯过程、窄带高斯过程(包括 其包络的概率分布) 5 熟练掌握随机信号经过线性系统的计算
第三章 信道
1
掌握信道的定义、分类和模型 2 掌握恒参信道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 响 3 掌握随参信道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 响 4 了解信道噪声的特性 5 掌握信道的概念,深刻理解香农信道公式
第五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
掌握数字基带系统的结构 2 掌握各种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 3 掌握基带传输常用码型的编译码及其特点 (重点是AMI,HDB3) 4 重点掌握码间串扰的定义和奈奎斯特第一 准则 5 学会判断基带系统是否满足无码间串扰条 件 6 掌握无码间干扰基带系统抗噪声性能 7 掌握均衡的基本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1
理解低通和带通信号采样定理 2 掌握脉冲振幅调制和脉冲编码调制的性能 3 掌握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的基本概念及 其区别 3 掌握A律13折线编译码的基本原理 4 熟悉增量调制的原理 5 熟悉增量调制与PCM的比较
第九章 差错控制编码
1
理解汉明码的构成原理 2 理解循环码的构成原理 3 理解卷积码的构成原理 4 理解维特比算法的原理
第六章 正弦载波数字调制系统
1
理解数字调制系统的概念和其与模拟调制 的区别 2 熟练掌握ASK,FSK,PSK,DPSK的调制解调 原理,波形特点,原理框图和抗噪声性能 3 熟记相干OOK,FSK,PSK,非相干 OOK,FSK,PSK以及差分相干2DPSK的误码 率公式 4 了解最佳判决门限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1) 该理想带通滤波器应具有怎样的传输特性。
2) 解调器输入端信噪比为多少? 3) 解调器输出端信噪比为多少?
解:1)H(f)= k ,100kHz≤∣f∣≤105kHz = 0 , 其他 2)Ni=Pn(f)· 2fm=0.5*10-3*5*10=5W 故 Si/Ni=10*103/5=2000 3)因有GSSB=1, S0/N0= Si/Ni =2000
据双边带解调器的输出嘈声与输出嘈声功率关系,有: N0=1/4 Ni =2.5W 故 Pn双(f)= N0/2fm=0.25*10-3W/Hz =1/2 Pn(f) ∣f∣≤5kHz
设某信道具有均匀的双边噪声功率谱密度Pn(f) =5*10-3W/Hz,在该信道中传输抑制载波的单边带 信号,并设调制信号m(t)的频带限制在5kHz。 而载频是100kHz,已调信号功率是10kW。若接收 机的输入信号在加至解调器之前,先经过一理想 带通滤波器,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