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四第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2 345
解析 (1)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 状通常是显性性状。
(2)验证分离定律可用自交或测交的方法。自交法:若某种玉米 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 因遵循分离定律;若玉米都为纯合子,则先需要让其杂交获得子代, 再让子代自交,若获得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控制该对相对 性状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测交法:让具有相对性状的玉米进行杂 交,若子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 基因遵循分离定律;若玉米都为纯合子,则先需要让其杂交获得子 代,再进行测交,若获得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控制该对相对 性状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血友病。
4.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连续遗传、
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的特点,典型病例为抗维生素D佝偻
病。
-18-
网络梳理——填一 填
高考必背——记一 记
易混易错——判一 判
1.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 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 )
米子粒,主要考查分离定律的验证。该题突破传统的命题思路,需
要考生首先判断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然后再利用遗传定律、自
交、测交等相关知识பைடு நூலகம்出研究思路和预期结果。本题重视对科学
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考查,体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
-3-
12 345
答案 (1)显性性状 (2)思路及预期结果 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 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 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③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 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 分离定律。 ④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 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2)杂交组合:无眼×无眼 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 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3)8 隐性
-8-
12 345
解析: 假设控制灰体/黑檀体、长翅/残翅和有眼/无眼的基因分别 用A/a、B/b和C/c表示。
(1)关于有眼和无眼的性状,有眼和无眼在雌雄个体中均占一半, 所以无法判断C和c的位置。如果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雌性 个体的基因型为XCXc,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cY,才会出现表格中的 数据,据此可判断无眼为显性性状。(2)如果C/c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可以利用表格中子代有眼或无眼的雌雄个体杂交,如果后代中只有 一种表现型,则选择的杂交亲本的性状为隐性,如果出现性状分离, 则选择的杂交亲本的性状为显性。(3)如果C/c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 与A/a和B/b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 律。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长翅和灰体为显性,则灰体长翅有眼 个体与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杂交得F1基因型是AaBbCc,F1相互 交配,F2的表现型种类=23=8(种)。因为黑檀体为隐性,长翅为显性, 所以只有无眼为隐性时才会出现题中的比例,即1/4×3/4×1/4=3/64。
-12-
12 345
(2)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基因型为ZaW,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为 ZAZA和ZAZa,豁眼雄禽的基因型是ZaZa。使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 雄禽均为正常眼的杂交组合为:ZaZa×ZAW→ZAZa+ZaW,预期结果见 答案。(3)由题意可知,位于常染色体上的m基因纯合时,影响雌禽Z 染色体上a基因的表达,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若 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子代既有正常眼雄禽,又有豁 眼雄禽,所以正常眼雌禽亲本的基因型是mmZaW,正常眼雄禽的基 因型为MmZAZa,子代中豁眼雄禽的基因型是MmZaZa和mmZaZa。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位于
上,依据
是
;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
的基因位于
(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
是
。
(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
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
的比例。
-15-
12 345
答案: (1)非同源染色体 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 9∶3∶3∶1 一对 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 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 (2)1∶1∶1∶1 解析: (1)由甲组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分离比均为9∶3∶3∶1 可判定,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 由组合规律。乙组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分离比不符合 9∶3∶3∶1,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3∶1,故两对相对性状 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因乙组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 源染色体上,所以无法产生比例相等的4种配子,所以测交后代不会 出现1∶1∶1∶1的比例。
均有
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
明无眼性状为
(填“显性”或“隐性”)。
-7-
12 345
解读本题通过分析判断果蝇杂交实验结果和设计杂交实验方案, 考查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规律,以及利用所学概念 和遗传规律分析具体问题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答案: (1)不能 无眼 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 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
-9-
12 345
4.(2018全国Ⅱ理综,32)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
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
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
为
;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5-
12 345
3.(2018全国Ⅰ理综,32)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 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 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 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 比例如下。
眼
性别 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
第十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 传
12 345
1.(2017全国Ⅰ理综,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
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关闭 白 两亲眼本残均翅为。长下翅列,后叙代述出错现误残的翅是,则(长翅)均为杂合子(Bb),F1中残翅果蝇占 A1/.4亲。本已雌知蝇F1雄的果基蝇因中型有是1/B8b为X白RX眼r 残翅,则F1雄果蝇中白眼果蝇占1/2。 B由.此F1中可知出亲现本长与翅眼雄色蝇有的关概的率基为因型3/1为6XRXr、XrY。故亲本的基因型为 CDBb..雌白XR、眼Xr雄、残B亲翅b本雌XrY产蝇,A生可项含形正X成确r配。基F子因1中的型出比为现例b长X相r翅的同的极概体率为3/4,出现雄果蝇的概
-13-
12 345
5.(2018课标全国Ⅲ理综,31)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 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 (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 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杂交组合 F1 表现型 F2 表现型及个体数
1/2
有眼
1/2 1/2
雌 雄
9∶3∶3∶1 9∶3∶3∶1
1/2
无眼
1/2 1/2
雌 雄
9∶3∶3∶1 9∶3∶3∶1
-6-
12 345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
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
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
-11-
12 345
解析: 据题意,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正常眼 对豁眼显性,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家禽的性 别决定方式是ZW型,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正常 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A控制,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 基因。
(1)雄禽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ZZ,纯合体正常眼雄禽的基 因型是ZAZA,雌禽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ZW,豁眼雌禽的基因 型是ZaW,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 (ZAZA×ZaW→ZAW+ZAZa),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是ZAW和 ZAZa,F1个体均为正常眼。F1中的雌禽和雄禽交配,F2中雌禽的基因 型及比例是:ZAW∶ZaW=1∶1,F2雌禽中豁眼所占比例为1/2。
为
,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
为
。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
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
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
-10-
12 345
(3)假设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
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
以此推测,在考虑M/m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
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
为
,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 。
答案: (1)ZAZA、ZaW ZAW、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 1/2 (2)杂 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 预期结果:子代雌禽 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 (3)mmZaW MmZaZa,mmZaZa
甲 红二×黄多 红二 红多×黄二 红二
450 红二、160 红多、150 黄二、50 黄多 460 红二、150 红多、160 黄二、50 黄多
乙
圆单×长复 圆单 圆复×长单 圆单
660 圆单、90 圆复、90 长单、160 长复 510 圆单、240 圆复、240 长单、10 长复
-14-
12 345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
体的分开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基因的分离和自由
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 中核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
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隔代交叉遗 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的特点,典型病例为红绿色盲、
率为1/2,则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B项错误。由亲本的
基因型可知,雌雄亲本产生含Xr的配子的比例都是1/2,C项正确。白眼残
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产生的卵细胞和第二极体的基因型都是 关闭
bBXr,D项正确。
解-析2-
答案
12 345
2.(2019全国Ⅲ理综,32)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
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
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
是
。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
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
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解读本题利用自然条件下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
-16-
网络梳理——填一 填
高考必背——记一 记
易混易错——判一 判
A.假说—演绎法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E.摩尔根 F.伴X染色
体显性遗传 G.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H.产前诊断
-17-
网络梳理——填一 填
高考必背——记一 记
易混易错——判一 判
断,显性性状是
,判断依据是①
。
(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
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
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
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
12 345
解析 (1)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 状通常是显性性状。
(2)验证分离定律可用自交或测交的方法。自交法:若某种玉米 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 因遵循分离定律;若玉米都为纯合子,则先需要让其杂交获得子代, 再让子代自交,若获得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控制该对相对 性状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测交法:让具有相对性状的玉米进行杂 交,若子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 基因遵循分离定律;若玉米都为纯合子,则先需要让其杂交获得子 代,再进行测交,若获得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控制该对相对 性状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血友病。
4.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连续遗传、
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的特点,典型病例为抗维生素D佝偻
病。
-18-
网络梳理——填一 填
高考必背——记一 记
易混易错——判一 判
1.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 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 )
米子粒,主要考查分离定律的验证。该题突破传统的命题思路,需
要考生首先判断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然后再利用遗传定律、自
交、测交等相关知识பைடு நூலகம்出研究思路和预期结果。本题重视对科学
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考查,体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
-3-
12 345
答案 (1)显性性状 (2)思路及预期结果 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 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 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③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 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 分离定律。 ④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 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2)杂交组合:无眼×无眼 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 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3)8 隐性
-8-
12 345
解析: 假设控制灰体/黑檀体、长翅/残翅和有眼/无眼的基因分别 用A/a、B/b和C/c表示。
(1)关于有眼和无眼的性状,有眼和无眼在雌雄个体中均占一半, 所以无法判断C和c的位置。如果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雌性 个体的基因型为XCXc,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cY,才会出现表格中的 数据,据此可判断无眼为显性性状。(2)如果C/c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可以利用表格中子代有眼或无眼的雌雄个体杂交,如果后代中只有 一种表现型,则选择的杂交亲本的性状为隐性,如果出现性状分离, 则选择的杂交亲本的性状为显性。(3)如果C/c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 与A/a和B/b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 律。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长翅和灰体为显性,则灰体长翅有眼 个体与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杂交得F1基因型是AaBbCc,F1相互 交配,F2的表现型种类=23=8(种)。因为黑檀体为隐性,长翅为显性, 所以只有无眼为隐性时才会出现题中的比例,即1/4×3/4×1/4=3/64。
-12-
12 345
(2)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基因型为ZaW,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为 ZAZA和ZAZa,豁眼雄禽的基因型是ZaZa。使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 雄禽均为正常眼的杂交组合为:ZaZa×ZAW→ZAZa+ZaW,预期结果见 答案。(3)由题意可知,位于常染色体上的m基因纯合时,影响雌禽Z 染色体上a基因的表达,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若 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子代既有正常眼雄禽,又有豁 眼雄禽,所以正常眼雌禽亲本的基因型是mmZaW,正常眼雄禽的基 因型为MmZAZa,子代中豁眼雄禽的基因型是MmZaZa和mmZaZa。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位于
上,依据
是
;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
的基因位于
(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
是
。
(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
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
的比例。
-15-
12 345
答案: (1)非同源染色体 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 9∶3∶3∶1 一对 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 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 (2)1∶1∶1∶1 解析: (1)由甲组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分离比均为9∶3∶3∶1 可判定,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 由组合规律。乙组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分离比不符合 9∶3∶3∶1,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3∶1,故两对相对性状 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因乙组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 源染色体上,所以无法产生比例相等的4种配子,所以测交后代不会 出现1∶1∶1∶1的比例。
均有
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
明无眼性状为
(填“显性”或“隐性”)。
-7-
12 345
解读本题通过分析判断果蝇杂交实验结果和设计杂交实验方案, 考查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规律,以及利用所学概念 和遗传规律分析具体问题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答案: (1)不能 无眼 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 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
-9-
12 345
4.(2018全国Ⅱ理综,32)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
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
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
为
;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5-
12 345
3.(2018全国Ⅰ理综,32)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 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 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 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 比例如下。
眼
性别 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
第十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 传
12 345
1.(2017全国Ⅰ理综,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
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关闭 白 两亲眼本残均翅为。长下翅列,后叙代述出错现误残的翅是,则(长翅)均为杂合子(Bb),F1中残翅果蝇占 A1/.4亲。本已雌知蝇F1雄的果基蝇因中型有是1/B8b为X白RX眼r 残翅,则F1雄果蝇中白眼果蝇占1/2。 B由.此F1中可知出亲现本长与翅眼雄色蝇有的关概的率基为因型3/1为6XRXr、XrY。故亲本的基因型为 CDBb..雌白XR、眼Xr雄、残B亲翅b本雌XrY产蝇,A生可项含形正X成确r配。基F子因1中的型出比为现例b长X相r翅的同的极概体率为3/4,出现雄果蝇的概
-13-
12 345
5.(2018课标全国Ⅲ理综,31)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 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 (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 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杂交组合 F1 表现型 F2 表现型及个体数
1/2
有眼
1/2 1/2
雌 雄
9∶3∶3∶1 9∶3∶3∶1
1/2
无眼
1/2 1/2
雌 雄
9∶3∶3∶1 9∶3∶3∶1
-6-
12 345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
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
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
-11-
12 345
解析: 据题意,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正常眼 对豁眼显性,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家禽的性 别决定方式是ZW型,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正常 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A控制,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 基因。
(1)雄禽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ZZ,纯合体正常眼雄禽的基 因型是ZAZA,雌禽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ZW,豁眼雌禽的基因 型是ZaW,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 (ZAZA×ZaW→ZAW+ZAZa),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是ZAW和 ZAZa,F1个体均为正常眼。F1中的雌禽和雄禽交配,F2中雌禽的基因 型及比例是:ZAW∶ZaW=1∶1,F2雌禽中豁眼所占比例为1/2。
为
,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
为
。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
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
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
-10-
12 345
(3)假设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
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
以此推测,在考虑M/m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
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
为
,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 。
答案: (1)ZAZA、ZaW ZAW、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 1/2 (2)杂 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 预期结果:子代雌禽 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 (3)mmZaW MmZaZa,mmZaZa
甲 红二×黄多 红二 红多×黄二 红二
450 红二、160 红多、150 黄二、50 黄多 460 红二、150 红多、160 黄二、50 黄多
乙
圆单×长复 圆单 圆复×长单 圆单
660 圆单、90 圆复、90 长单、160 长复 510 圆单、240 圆复、240 长单、10 长复
-14-
12 345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
体的分开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基因的分离和自由
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 中核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
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隔代交叉遗 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的特点,典型病例为红绿色盲、
率为1/2,则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B项错误。由亲本的
基因型可知,雌雄亲本产生含Xr的配子的比例都是1/2,C项正确。白眼残
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产生的卵细胞和第二极体的基因型都是 关闭
bBXr,D项正确。
解-析2-
答案
12 345
2.(2019全国Ⅲ理综,32)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
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
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
是
。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
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
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解读本题利用自然条件下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
-16-
网络梳理——填一 填
高考必背——记一 记
易混易错——判一 判
A.假说—演绎法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E.摩尔根 F.伴X染色
体显性遗传 G.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H.产前诊断
-17-
网络梳理——填一 填
高考必背——记一 记
易混易错——判一 判
断,显性性状是
,判断依据是①
。
(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
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
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
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