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7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考点1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7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考点19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巴黎和会
1.巴黎和会的召开及美、英、法、日等国的图谋——(b)
(1)召开背景:一战使世界主要政治力量发生了变化。
战胜国要处理战争遗留问题。
时间:1919年1月18日。
(2)各国的图谋:①美国:凭借经济实力和“十四点原则”,扩大国际影响力,称霸世界。
②英国:利用战胜国的地位,吞并已到手的德国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一些领地,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
③法国:削弱肢解德国,建立中、东欧防德体系,称霸欧洲大陆,扩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
④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占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
2.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c)
(1)和会结果:英、法、美同意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2)影响:引发五四运动,参加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3.《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客观作用和局限性(1919年6月28日)——(c)
(1)主要内容:①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②重划德国疆界。
③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方式加以瓜分。
④限制德国军备。
⑤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2)客观作用:战胜国实现了一些目的,通过和约达成了一定的妥协,战前矛盾得到暂时缓解,战后新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
(3)局限性:《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苛刻条约,具有掠夺性和强制性。
对德国过于苛刻,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
二、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1.凡尔赛体系及其实质——(c)
《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
其实质是战后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是帝国主义大国对世界的重新瓜分。
2.国际联盟的建立、主要机构及其盟约——(b)
(1)建立:1919年盟约通过,1920年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2)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
(3)盟约:“维护和平”的原则,国联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实行“集体安全”;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三、华盛顿会议
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b)
1921年,美、英、法、中等九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建立了华盛顿体系。
2.中国山东问题——(b)
(1)中日双方以会外“直接谈判”的方式签约,日本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同时它仍在山东保留一些特权。
(2)影响:是对《凡尔赛和约》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c)
(1)实质:①华盛顿会议实质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了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下的国际关系格局,即华盛顿体系。
②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一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不稳定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帝国主义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但由此建立的和平并不长久。
四、维护和平的尝试
1.国际联盟的主要活动及其作用——(b)
(1)主要活动
①成立初:1924年缔结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议定书即《日内瓦议定书》。
国际联盟中的卫生、劳工等机构或组织,为促进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
②20世纪30年代: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姑息、纵容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侵略扩张。
(2)作用
①积极作用:盟约体现的基本宗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②消极方面: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
2.《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c)
(1)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改善了法、德等国的关系,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但该条约也为德国重新迈入欧洲政治大国行列铺平了道路。
(2)1928年《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
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史料实证
史料一有人认为:“凡尔赛体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和平体系”,但也有人认为它“建立在火山口上”,还有人认为它是“下一次战争的开端”。
解读史料中的观点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都有一定的道理。
凡尔赛体系是一个以维护战胜者和平为目标的体系。
在凡尔赛体系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20世纪20年代,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但也应认识到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它是建立在对战败国的制裁和掠夺与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奴役和掠夺的基础之上的国际体系。
史料二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解读史料中列宁所作判断是正确的。
因为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
引起了日本的不满,因而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所以说埋下了下一场战争的火种。
史论总结
1.凡尔赛体系脆弱性、不稳定性的原因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决定一旦新的力量对比出现,建立在旧的力量对比基础上的国际格局就必将被打破。
(2)凡尔赛体系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反而更加激化了固有的矛盾甚至孕育了新的矛盾。
①和约对战败国惩罚性的掠夺必然会激化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法、德之间的矛盾。
②对弱小国家的任意宰割,也必然会激化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③巴黎和会策划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成为反苏战争司令部,导致两大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与仇视。
④分赃不均导致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十分突出,未来更大冲突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
2.华盛顿体系对中、日、美的影响
(1)使中国由一战时的日本独占变为多国共同控制,中国的民族危机依然。
(2)暂时对日本起到约束作用,使其不敢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但它并没有放弃称霸野心,埋下了更大的战争祸根。
(3)美国经济走向繁荣,在亚太地区势力大大扩展。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及实质
(1)特点:①支配世界的力量仍然是以欧洲尤其是以英法两国为主。
②体系具有不牢固、脆弱性。
③体系具有反动性。
④体系具有不全面性。
⑤体系还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2)实质:是一战后对于世界格局的重新安排,是战胜国对战败国遗产的重新分赃,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重新奴役。
1.(加试题)(2016·4月浙江选考)下列所示为1913~1939年英、德、美、苏经济发展数据曲线图。
其中指代德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解析①是美国,②是苏联,③是德国,④是英国,故选C。
2.(加试题)(2016·温州检测)巴黎和会名为重建战后和平的会议,战胜国都希望建立“和平”。
其“和平”是指( )
A.能够消除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和平
B.能够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的和平
C.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
D.能够消除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矛盾的和平
答案 C
解析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战胜国都力图根据自己的利益重建战后和平,因此,它们追求的和平是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
3.(加试题)(2016·浙江新高考联考)英法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
两国的矛盾焦点是( )
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
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之争
答案 D
解析一战后初期,英法矛盾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上,具体体现是如何处置德国。
A、C两项是华盛顿会议上的矛盾表现;B项是英法与美国的矛盾冲突,故选D项。
4.(加试题)(2016·桐乡查缺补漏)《凡尔赛和约》的军事条款规定: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但可以拥有10万官兵的陆军。
这一规定主要反映了( )
A.法国的愿望B.德国的要求
C.英国的愿望D.日本的心理
答案 C
解析这一规定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德国,又不过分削弱德国,有利于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和对抗苏俄,这反映了英国的愿望和要求。
5.(加试题)(2016·金华名校联考)1928年,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
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
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 )
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
B.具有明显的虚伪性
C.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
D.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答案 B
解析帝国主义列强宣称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又宣布各种保留条件,就是准备随时找借口不履行《非战公约》,这是该公约虚伪性的体现。
6.(加试题)(2016·绍兴月考)国际联盟在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于( )
A.集体安全原则B.委任统治原则
C.全体一致原则D.维护和平原则
答案 C
解析盟约规定国联形成决议时需要遵循“全体一致”的原则,这样就使国联事实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