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监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监测目的
基坑施工的采用第三方专业单位进行检测,第三方监测的目的是在基坑施工过程中使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得到安全受控。

当监测对象存在不安全因素时,通过监测能及时发现并掌握其形变过程及发展趋势,在排险抢险工作中,通过监测信息来验证排险抢险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第三方监测的作用。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施工开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真正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使得监测数据和成果成为现场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判断工程是否安全的依据,成为工程决策机构的眼睛。

(2)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

(3)将监测结果用于反馈优化设计,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4)通过对监测数据与理论值的份额比较、分析,可以检验设计理论的正确性。

(5)基坑施工第三方监测除了上面的目的以外,它还起到了检测施工单位的基坑监测数据的作用,保障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监测的正常进行。

2、监测范围及工作量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及上述规范要求,本工程基坑开挖监测内容包括:
(1)支护位移的量测(坡顶、桩顶水平、竖向位移);
(2)地表开裂状态、位移的观测;
(3)渗、漏水和外侧的地下水位变化。

3、监测点的布置
监测点布置详《监测点平面布置图和周边环境图》。

4、监测频率
基坑监测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每天均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现场仪器监测频率应满足《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第7 节的要求。

在基坑开挖、开挖后桩基施工期间,监测频率1 天一次;基坑地下室底板施工结束后,且变形趋于稳定时,监测频率7 天一次。

当遇台风雨季、监测项目变化速率较大或监测数据接近预警值时,应适当加密观测。

当出现事故征兆时应进行连续监测,并速报有关单位。

5、变形监测等级及精度要求
变形监测等级为二级,垂直位移监测精度高差中误差
≤0.5mm,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坐标中误差≤1.5mm。

6、监测报警值
(1)监测报警值详见下表:
(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
1)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的累计值;
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
3)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4)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渗漏等。

5)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连续3d 超过该值的70%,应报警。

7、监测成果资料及提交
对各项监测数据用微机进行计算分析。

及时将测试结果打印成表格送交有关各方
(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分析使用。

(1)监测成果资料的提交
基坑开挖初期,监测的打印资料在下次监测时送至工地;基坑开挖到底部及基础底板施工期间,监测当天在现场将有关监测成果算出提交给有关各方,正式的打印报表第二天送达工地。

基础底板浇筑完毕,监测的打印资料在第二天送至工地;
(2)监测报告
地下室工程结束,基坑土体回填后,即可终止安全监测。

对所测资料进行全面的综合计算分析,提交最终分析成果报告。

监测总报告内容包括:
工程概况;监测项目,测点布置;仪器型号,规格和鉴定资料;监测方法;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过程曲线;监测结果评价。

具体要求详见第三方《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