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今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一个重要议题。
英语课堂上灵活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改善课堂环境,提高英语学习水平,拓展学生的视野,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在英语课堂上,可以使用内容丰富、视觉效果强烈的多媒体教学,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师可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诗词艺术以及饮食、服饰、娱乐等内容。
其次,借助国外英语文章,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学生可分析毛泽东的《论语》,剖析其中的哲学思想;学生可以以《红楼梦》为例,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此外,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制作实物资料的活动来落实。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物资料,如扇子、项链、衣服以及文玩等,利用实物资料引导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图片、文字或临摹制作等形式记录自己学习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最后,学生可以利用演讲、讨论等形式谈论自己学习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帮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发挥所学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以上就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有很多好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谈大学英语教学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论文

谈大学英语教学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论文谈大学英语教学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论文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工具这一特殊性质,使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各高校参与学生数最多的语言必修基础课程。
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而且要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能力,即充分了解和掌握与语言使用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重视目的语-英语文化的输入,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英语表达在教学环节的渗透。
1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现状1.1 重视英语语言教学虽然大学英语教学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必修课程,但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顺利拿到毕业证或参加研究生考试。
教师在教学环节上主要围绕教材进行词汇语法讲解、篇章分析及测试技巧来应对学生的过级需求,很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掌控英语教学,部分教师主观上对传统文化融入的忽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1.2 重视西方文化目前各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章和材料都是基于西方的文化或背景,几乎没有提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可以说一边倒的向学生灌输英美文化。
有些学生在吸收英美文化知识时产生崇洋媚外心理,生活中热衷于吃麦当劳,过洋节日,看好莱坞大片,而漠视中国传统文化,这会造成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无法形成公平客观的文化认识,进而难以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1.3 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刻,又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出来,这种文化表达能力的全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使英语教学长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自从2013年12月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增大了翻译测试的比重,测试的段落内容明显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相关。
以2016年6月英语四级考试的段落翻译的题目为例,有关于中国国宝-功夫的( K ung Fu is the folk name of Chinese martialarts … As a national treasure of China, it has hundreds ofstyles.) ;有关于风筝的,提到了“ 风筝之都”-山东潍坊市,还有与风筝传说相关的两位名人-古代哲学家墨子和古代木匠鲁班( Weifang is known as the“ capital of kites” …It is said that the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 Motze took three years to make thefirst kite right in Weifang, ... Some also belives that it was thecarpenter LuBan that fist invented the kite) ; 有关于坐落于京杭大运河畔的浙江古老水镇-乌镇的( Wuzhen, an ancient watertown of Zhejiang province, is located near the Beijing-HangzhouGrand Canal. It is a charming place.)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研究

772020年39期总第531期ENGLISH ON CAMPUS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研究文/张 雪同时,能够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进而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与综合能力,为社会和他人服务,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1.大学生认知程度相对较低。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多元文化与多元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快速发展,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甚至推崇多元文化,但是却忽略了传统文化学习。
如此一来,导致多数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甚至有一部分大学生片面地认为传统文化已过时,无法满足时代发展要求,致使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度相对较低。
此外,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崇洋媚外思想,更喜欢过外国节日,而忽略传统节日。
久而久之,这就使得高校教师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较少,致使现代高校英语思政教学中不能有效地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践行效果相对较差。
部分高校在践行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认识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尝试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大学英语思政教育巧妙且有效地相结合,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效果并不尽人意。
存在的原因可能有:并未真正考虑到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教育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创新力不足等等。
大多高校相应课程的实施只是进行优秀文化的简单灌输,而对抽象观点、概念等的实质内涵解说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在教学设计中,针对性不是很强,致使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并未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亮点,重复性较大,导致很多大学生并未真正理解优秀文化思想,更无法为实践提供有效指导,同时也影响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效果产生的直接影响。
3. 部分实施效果仅仅停留于课堂。
自提倡课程思政以来,各大高校各个学科都在努力挖掘思政元素,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难免存在“霸王硬上弓”的尴尬,强行将不相关的思政内容加入专业课教学,随之便出现了“课程思政”仅仅停留于课堂的局作为中国优秀精神宝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策略

教学创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增进学生的文化自信。
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地方高校不仅要培养青年大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文化的自信,对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立德树人的目的所在。
(二)是针对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特殊性推进德育的迫切需要首先,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德育元素融合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在其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在课堂中融入德育元素时,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师往往是借助多媒体设备和其他现代教学手段,仅仅把相关知识点直观、单向地传递给学生,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忽视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和互动,导致学生只是暂时了解知识点的字面含义,而对其深刻内涵则是一知半解。
二是教学内容偏重专业知识,部分教师不注重其自身文化修养方面的积累,文化素养较低,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把德育元素和专业教学相融合的意识和能力。
部分高校在对新进教师进行入职前和入职后培训时往往聚焦于其专业教学技能方面,缺乏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培训,特别是缺乏把中华优秀文化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的培训。
其次,大学英语的特殊性迫切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内容有其特殊性: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主要都是关于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涉及相关国家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宗教等内容。
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必然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涉及国外的意识形态,这就要求加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形成文化自信。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年第18卷第2期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曲红梅【内容摘要】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缺失现象有了较大改善,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强了文化知识的导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语言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可是这也仅是注重了目的语文化的传播,而母语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没有被较好地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之中,导致了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能力十分欠缺。
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是必要的,既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也是文化全球化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传统文化;失语现象;英语教学【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传承与升华: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研究”(编号:GBE131702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曲红梅(1977.9 ),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文学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语言属于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担当反映一个民族文化、揭示一个民族文化所有内容的使命,文化又促进语言的发展,文化的传播又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
由此,可以看出语言与文化谁也离不开谁,因此语言教学必然少不了文化教学,虽然早早地意识到了目的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也适当地加入了这方面内容,可是传统文化的内容却往往被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忽略掉,学生的这方面意识就更淡薄了,所以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势在必行的环节,它会带来双赢的局面,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会有很大提高,会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和。
它为炎黄子孙提供了文化创造力的源泉,中国文化是由诸子百家思想的精华、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建筑、汉字汉语、传统中医、民间工艺、中华武术、民风民俗等组成的。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古老而又深邃的文化,在历史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它仍然为中国人民提供着精神上的支持和动力。
在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广大英语学习者的文化通晓程度,促进英语学习者英语学习的深层次开展,更具有价值可持续的。
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应包括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的变化。
首先,应设计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课程内容应关注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等,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如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各种文学作品等。
其次,应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佛教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介绍相关的英语表达和用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实践,让学生用英语翻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著名谚语、古诗词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英语翻译能力。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此开展有价值的语言学习活动。
再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场馆,如国家博物馆、关山古刹等。
在参观的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到课堂学习的知识,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广大英语学习者的文化通晓程度,促进英语学习者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深层次开展,增强英语学习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能够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丰厚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觉性。
在今天的英语教学中,师资力量十分重要,因此,要实现上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首先应该从培养教师入手。
教师应有扎实的文化知识,能够充分熟悉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理念、文学作品、文化风俗等,更好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
同时,教师还应该进行英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的研究,在教学中创新思维,寻求更多结合英语教学的方式,使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析

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析要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教师需要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知识和英语专业背景。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中国文化的内涵,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礼仪和节日习俗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教师还应结合教材和课堂活动,设计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学习任务,如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进行英文书面表达,或者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演讲比赛等。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还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教师还应通过教学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应用,增强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教师可以收集和整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资料、影视作品和音乐等资源,并将其纳入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中国电影和纪录片,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并进行英文讨论。
教师还可以设计和组织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角活动,邀请外国留学生参加,使学生能够与母语为英语的人士进行跨文化交流,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方式,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在线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中。
教师可以开设线上课程,通过互联网直播方式将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教师还可以设计制作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线上教材和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通过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教师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
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一种重要的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认知水平。
为了实施这一策略,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中华文化知识和英语专业背景,并结合教材和教学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
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将中国文化融入在线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中,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只有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创新,才能真正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受益于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1研究背景
当今全球化进程日新月异,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高校英语课堂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如何在英语课堂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以提升学生的求知兴趣,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文化素养,显得分外迫切。
2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角度,探讨英语学习环境中应如何融
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文化意识。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结合教学实践调查法,通过深入调查及分析,探究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英语教学中,从而使学生更有
效地掌握英语习得,培养文化素养。
4研究内容
(1)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2)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3)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语言教学法;
(4)针对性的语言课程研发与实施。
5方法和技术
(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和阅读文献资料,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情况及对学习者的影响,探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2)实证研究:进行实践研究,在高校英语课堂中,实施课程研发及教学实验,观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视野399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徐承生 山东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长期存在,且非常普遍。
这对培养高素质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极其不利,因而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必须要积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合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切实可行。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交际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399-02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中国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常常遇到交际障碍或错误频出。
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目标语文化,也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把优秀的异族文化引入中国,把灿烂的中华文明介绍到外部世界。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上,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鉴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加之英语教学中,因为教学指导原则、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课时数量不足等主客观原因,教学的主要、甚至全部任务都集中在英语语言、文学和英美社会、历史、传统、文化等内容的传授,从而基本或完全忽视了在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既有充分的必要性,同时又颇具可行性。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现状中国文化存在严重缺失。
为了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与世界接轨,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中国在小学就开始实施英语教育。
不过,多年来,中国的英语教学却深受“哑巴英语”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学生在讲英语上的难题,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对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改革,在加强对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强化的同时,努力将母语干扰降到最低,从而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但是,中国英语教学因此又陷入另一个始料未及的困境——“新哑巴英语”。
浅谈如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的运用多媒体进行传统文化渗透。例如,老师可以在高校学生上课疲
响高校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不利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健康进展。所以, 惫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电影,提高高校
高校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效提
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中国传统文化学问。
升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去,充分利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可以充分利用英语的教学
忽视了对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筛选,所以高校英语教学选用的英语教
资源,让高校学生在学习英语学问的同时,也可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
学材料大多都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内容,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问。并且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很好的激发高校学生的
有效的提高高校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对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融
提高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效果,不但要选择合适的英语教学
入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很大的关心作用。因此,老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
材料,同时,还要提高高校英语老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当前高校英语
工具帮助英语教学,丰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文化充分的融入
魏
第1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高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汉语水平,有效的培育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利用多媒体帮助教学,丰富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
能力。
术的快速进展,多媒体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
2.提高高校老师的文化素养,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文化渗透。想要
较少。因此,高校要提高对选择英语教学材料内容的重视力度,注重
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提升高校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途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途径(二)传统文化推崇推己及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待人接物的正确良好习惯。
传统哲学重视调解人际关系,推崇以诚待人,孜孜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营造安定的局面有积极作用。
所谓“推己及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都是推崇“忠恕之道”,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自己想到别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于别人,这个社会将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
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若懂得了正己正人的道理,同学之间的一些矛盾或将大大缓解。
(三) 传统文化引导好学力行,正直悲观,憎恶侈奢放纵的生活态度。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做的处于逆境能坚强面对,处于顺境不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
孔子曾称赞自己的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当代大学生若能降低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具备鄙视享乐奢靡的生活态度以及豁达乐观、好学上进的学习态度,就能更加正确的设计自己的未来蓝图,不会盲目中向利益集中的行业。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作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剧烈变迁决定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
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探究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探究摘要: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在文化多样性下保持住自身文化特色是至关重要的。
尽管高校已经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且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方式都不够丰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所以,必须加强高校在英语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帮助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英语教学;应用1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1.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传统文化进校园、出国门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在了解和学习西方历史和文化的同时,又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耳熟能详、如数家珍,并且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众多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走出国门的中国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人数也迅速上升,双方相互了解和学习的机会也日渐增多,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世界,更要让世界认识中国,在中外交流往来中,要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国走向世界。
1.2 有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只有国家兴盛,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更要具有民族文化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因此,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灿烂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当今,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移,这就更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和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
1.3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当前,一些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侧重于传授西方历史文化知识,导致学生心理产生“距离感”。
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析

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析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也需要更加注重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入,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将探析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通过音乐、电影和文学作品等形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选取中国经典音乐、电影或文学作品的片段,进行欣赏和分析。
通过播放古筝演奏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乐器的美妙音色;通过观看中国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中国电影的特点和内容;通过阅读中国名著的摘录,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这些形式的介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听力能力。
通过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社交礼仪。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尊重和虚心等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在国际交往中也是受到认可的。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并与学生分享他们在国际交往中的体验和感受。
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社交礼仪,比如宴请客人时的礼仪要求,拜访长辈时的礼仪要求等。
通过这些讨论,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任务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
可以设计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任务,比如让学生在小组中制作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或者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调研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通过这些任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细节,并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设立角色扮演、游戏和竞赛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
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模拟古代的书法比赛或诗词比赛。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并且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引入中国传统音乐、电影和文学作品,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社交礼仪,使用任务型教学活动和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

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在当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课程,一直备受关注。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认同感,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而丰富,包括诗词、故事、武术、音乐等各个方面。
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通过传统文化的启发,学生们能够从文化层面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英语,增强自身学习的动力。
传统文化的融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素养。
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
学生们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和习俗,从而更好地与中国人交流和合作。
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闻名世界,例如“和谐”、“禅宗思想”等。
这些思维方式和观念的融入,有助于拓宽学生们的思维边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考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灵感。
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供实践环境和话题、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将其与英语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几点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几点思考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内容。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探讨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导入中国文化,并指出了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价值;导入;问题引言大学英语是大多数大学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内容。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导入中国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以及如何有效地导入中国文化,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和启示,并为这一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一、中国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1.1 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导入中国文化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从而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艺术、文学等方面,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和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进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2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通过导入中国文化,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心。
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他们在面对国际交流和竞争时更有底气和自信。
1.3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导入中国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社会环境。
二、有效导入中国文化的方法2.1 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国文化内容,比如中国传统节日、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婚礼习俗等。
通过讲解这些内容,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并且能够在生活中自觉融入到中国文化中。
2.2 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除了课堂教学,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历史文化遗址、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
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目前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对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已有成效,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有待加强。
以多元文化的视角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有利于当前的跨文化交流。
探讨了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引入文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引言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英语教学应当服务双向交流而不是单向交流。
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国外的文化、技术、科学等,同时也担负着输出本国文化的使命。
目前的英语教学一般注重英美文化的教学,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
在教学实践中,着重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有待加强。
本文试图探讨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引入文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二、大学英语课堂文化教学回顾与思考国内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对文化教学的片面理解,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使得文化与教学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因此,很多英语学习者都认识到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意味着掌握语言本身,对其文化的学习也同样重要。
跨文化交际是信息的双向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交际也是双向的,互动的。
“发展互动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互动交际是有效的交际,需要双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包括言语的和非言语的能力,认知能力,互动能力以及文化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全球一体化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要加强中国文化的导入,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出去。
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特色有效率的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急需探讨的问题。
三、文化教学策略与方法分析研究1.完善教学大纲,建立新型的考试评价体系现有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在兼顾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教学目标下,可以适当加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
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

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和科技的普及,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而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融入英语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兼顾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大学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与文明丰厚的智慧。
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为中华儿女的身份和责任,从而增强爱国爱民的情感,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三,大学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国际舞台上接触不同的文化,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必备技能。
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学习中,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更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更能够适应国际化的学习与工作环境。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法:一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英语学习的背景和语言环境,加强课程内容的文化内涵和背景。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学、古代诗歌等文化作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是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通过对话、讨论、演讲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三是在语言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英语的语言与文化内涵。
例如,在教授英语的同时,可以增加一些英语文化知识的讲解和解释。
总之,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融合,引导学生既学好英语,又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变得更加全面和综合。
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析

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析我们要明确中国优秀文化是指什么。
中国优秀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国传统音乐、绘画、书法、民间艺术、文学、哲学、历史、传统节日等等,这些文化元素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将这些文化元素引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也能够了解和体验中国的优秀文化。
我们需要探讨如何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
可以通过选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学习材料,例如中国传统音乐、绘画和书法等方面的介绍。
教师可以将这些材料作为学习资源,要求学生进行阅读、讨论、翻译等活动,从而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情况。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讲座,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也能够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
还可以通过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题目,要求学生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中国文化元素进行表达。
可以设计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描述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传统习俗以及庆祝方式,让学生通过写作来体验和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
还可以设计口语表达任务,要求学生进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口头介绍,让学生在口语交流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还可以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人故事和典故来进行英语教学。
可以选取中国古代名人如孔子、孟子、李白等的故事和诗歌进行阅读和翻译,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卓越成就和思想精髓。
还可以设计与名人故事相关的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让学生在扮演名人的将他们的思想和成就用英语进行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还可以推动跨学科教学,让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互渗透。
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进行合作,引入相关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学习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的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 儒家文化 的经典之作《 论语》 不仅传授 仁爱之法 , 还讲 授
学习之道。 儒家思想在教与学 中都强调 了“ ” 乐 的重要性 。 论 《 语・ 雍也》 中便有论述 “ 之者不如好知 者 , 知者不如乐 知 知 好
英 美文化 , 本族语 文化 即中国传 统文化几乎 被忽视 了 , 中国 文化和英美文化 在教 学中没有 达到对等交流。因此 , 文通 本 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措施 , 认 为教师 在教授英语及 英美文化 的同时需传播 中国传统 文 化, 实现英美 文化与 中国文化 的之 间的互 动 , 提升 当代 大学 生的文化平等意识和 民族 自豪感。
日 。这 些 都 表 明 当 代 大 学 生 的 传 统 文 化 意 识 和 素 养 正 在 丧
刻地揭示外族文化 的主要特征 , 从而加深 对民族 文化本质特
征更 深入 的了解 ; 二是对 学习本 民族文化心理 的调节 , 培养
学生对外族文化和外语学 习的积极态度 ,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
外语和外族文化 的积极性 , 增强学 习动机 。一 句话揭示 了在 【 哒 大学英 语教学 中融入 中国传 统文化一方 面可 以增强 学生 的
文化 的基 础 上 , 教 学 大 纲 改 革 、 材 编 写 、 学 方 法 、 从 教 教 第二 课 堂 四 个 方 面 阐述 了 大 学英 语 教 学 中 融入 中国 传
统 文化 的 一些 改 革 设 想 。
关键词 : 本族文化缺 失; 大学英语教学 ; 中国传统文化
中 图分 类 号 : 6 2 G 4. 0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9 2 (0 2 0 — 9 — 2 10 — 0 0 2 1 )4 02 0
进入 2 世纪后 ,我国大学 英语 教学 已走 完了第一个十 l
年之路 。 回顾 这 十 年, 难发 现我 们 在 大 学 英语 教学 与改 革 中 不
有更多的灵 活性 和创 造性 。1 2 1 当代大学生需要积极学习汉语
和 汉 文 化 , 强 中 国传 统 文 化 意 识 , 既 是 国际 形 势 的要 求 , 增 这
一
者 ”这 和现代教学 中“ 乐教学 ” “ , 快 、快乐学习” 的理念 可谓 有 异 曲同工之妙 。同样 , 我们可以在 《 诗经》 中感受 “ 执子之手 ,
与子偕 老” 的美好爱情 ; 在唐诗 中感 受“ 当绝凌顶 , 会 一览 众 山小” 的雄伟气 魄。 但是在应试 教育 的推行下 , 中国大学生的 汉语水平正在下 降, 传统文化知识 也逐 渐贫乏 。许 多大学生
双 文 化 意 识 , 一 方 面 可 以调 动 学 生 学 习 英 语 及 英 美 文 化 的 另
失。因此在教 学中, 英语教师在讲解英美 文化时 , 需要融合 中
国传统文化 , 尤其是其精华之处 , 并将两种文化进行对 比 , 这 样可 以帮助学生们在找 出两种文化相 同之处和差异 之处 的 同时 , 让他们更理性 、 更深层地体会 两种 文化 , 了解 了 目的 既 语文化 , 又增强了本族文化意识。
取得 的一些成绩 , : 培养学生 的听说 能力视为 大学 英语 如 将
更 是当代大学生汉语水平下 降所引发的思考 。随着全球一体 化的推进 , 文化一体化 ” “ 在全球 得到 了充分 的融合 , 为了进
一
教学 的重要 内容 ; 建立以计 算机技术为基 础的多媒 体网络教
学 新模式 ; 进一步 完善了 四 、 六级 考试 等 。在 总结 成绩 的同 时,我们还必须看 到大学英语教学 中存在 的问题 和不 足 , 以 及在第二个十年里我们所 面临 的挑战。其 中的一个 问题就是 中国传统文化 在大学英语教 学 中的缺 失。虽然我们都 接受 “ 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 , 而且应该 包括文化教学” 这一 理 念 , 在实 际的教学活动 中 , 们却是重视 目的语文化 即 但 我
第1卷 期( 1) 7 第4 2 2 0
甘 . 报 青高坪
V17 o( 1) 01N.2 2 . 4 0
对 大 学 英语 教 学 中融入 中国传 统 文化 的几点 思考
张 亚
( 州城市 学 院 外 国语学 院 , 兰 甘肃 兰州
摘
70 7 ) 30 0
要 : 对 目前 大 学 英语 教 学 中存 在 “ 族 文 化 缺 失 ” 问题 , 分 析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需要 融合 中 国传 统 针 本 的 在
度、 对异文化成员 的共情 能力 , 以及 对 自身文 化价值观念及
行 为方式 的觉察和反省。这种文化 意识能帮助学习者主动地
步普及汉语和宣传 中国文化 ,中国政府 于 20 04年起在 国
外开设孔子学院 , 目前全球共有 3 0多家孔子学院 。孔子学 0 院 的开设说 明汉语作 为一 种世界语言 和商 业语言 的重要性
正在增 加 , 对汉语文化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扩大。 人们
中华 民族在融合 和发 展过程 中形 大 学 英语 教 学 中融 入 中 国 传统 文化 的必 要 性
束定芳 、 智象 曾指 出 , 庄 本族 文化在外语 教学 中至少 有 两个重要 作用 : 一是作 为与外族文化进 行对 比的工具 , 更深
对 诗歌 中的经典之句不知 出处 , 更谈不 上欣 赏其 意境 。一旦
涉及用英语表达 中国文化 , 则往往 不能用英语准确表 达 , : 如 不能用英语讲述 春节 、 清明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
( ) 动学 生 学 习 目的语 和 目的语 文 化 的 积极 性 二 调 学 习 和 推 广 本 族 文 化 可 以帮 助 学 生更 好 地 学 习 目 的语
积极性 , 提高学 习效率 。 ( ) 一 积极推行中国传统文化学 习, 增强本族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 是指对多元 文化性 的意识 和对差异 的宽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