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幼儿园托班主题探究活动实施文本《圆圆的.方方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三实施文本《圆圆的方方的》
实施班级:托班
设计单位:XX镇实验幼儿园
实施单位:
目录
一、主题说明
二、主题教育目标的预设
三、主题思考网络的预设
四、主题活动网络的预设
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
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七、主题探究教育活动展开与生成
八、主题探究教育活动完成网络
九、主题探究教育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十、主题探究教育活动资料超市
一、主题说明
生活中圆圆的、方方的事物无所不在,他们和宝宝的生活或息息相关。

从生活中寻找各种圆圆的、方方的东西,进行玩耍、观察或探究,这一切都使宝宝们的发现充满成就感。

在本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宝宝发现周围生活中圆圆的、方方的寻常食物,挖掘出它们的不寻常之处,通过创设与本主题相适应的环境,使宝宝产生出浓厚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引导宝宝保持一颗好奇心和一双发现的眼睛,就不会错过树枝间的鸟窝和小鱼吐出的泡泡,就会帮助宝宝开启许多充满新奇的世界。

二、主题教育目标的预设
1.情感与态度目标:鼓励幼儿一起玩,让幼儿体验朋友之间友好相处,共同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2.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通过各种动手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进行主动探究。

3.技能目标:通过《大家来做圆》、《圆咕噜》等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

4.创造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揉《面团》等活动,发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圆圆的.
方方的
三、主题思考网络的预设
圆圆的
方方的
各种各样的
四、主题活动网络的预设
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1.整体计划
2.周计划预设
第一周教育活动计划
第二周教育活动计划
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一)幼儿园资源
1.环境创设
(1)活动室内放置一些圆形的物品,便于宝宝观察。

(2)布置“我和球儿做朋友”专栏,张贴宝宝滚球、踢球等玩球的照片。

2.室内区角
表演区:了解做饼干的过程,能跟着音乐旋律做动作,体验做饼干的乐趣。

手工区:会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棒棒糖,体验制作棒棒糖的乐趣。

户外区:提供不同种类的圆球,供宝宝游戏使用。

阅读区:投放有图形的图书,供宝宝自由翻阅。

发现区:提供各种形状的物品让宝宝找一找、说一说。

(二)家庭资源
1.发放“圆圆找朋友”的亲子调查单,请家长带领宝宝寻找生活中圆的物品,并记录下来。

2.为宝宝准备一个大皮球,经常和宝宝一起玩球。

(三)社区资源
家长和宝宝一起搜集不同颜色、大小的的球类,供宝宝游戏。

(四)社会资源
请家长带宝宝去商场、超市等场所认识更多种类的圆形、方形物品。

(五)数字化信息资源
1.充分利用VCD、电视等直观资料,让幼儿了解有关形状的知识。

2.搜集各种各样图形给幼儿看,进一步了解生活中不同形状的的物体。

七、主题探究教育活动的展开与生成
活动一语言活动——圆圆国
活动二艺术活动——自制连环画书:生活中的圆活动三社会活动——大家来做圆
活动四科学活动——数学方方的面包片
活动五科学活动——手绢变变变
活动六健康活动——体育好玩的靠垫
活动七艺术活动——美术葵花朵朵开
活动八艺术活动——音乐饼干圆圆
活动一圆圆国(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圆形的特点。

2.能找出周围生活中圆形的物品。

活动准备
1.教师从画报、图片等材料上剪出圆形和其它形状物体的图片,白纸若干,订书机,胶水,棉棒。

2.教师自制贴有圆形物体图片的小话书。

3.挂图。

4.幼儿用书第4册第2—3页。

活动过程
1.讲《乖乖猫的眼睛》故事。

教师出示挂图,讲故事。

“宝宝,如果你是乖乖猫,你喜欢收集哪些圆圆的东西?”
2.欣赏教师制作的小画书。

教师逐页出示小画书,引导宝宝看看、说说圆形。

“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3.宝宝找圆。

教师提供圆形和其它形状物体的图片,引导宝宝自由选取1—2种圆形物品图片,进行粘贴。

“宝宝,找到你喜欢的圆形的东西,就把它粘在白纸上。

我们一起合订成画书,好吗?”活动延伸
1.请家长协助宝宝在家中收集、粘贴圆形物品的图片,制成画页带到幼儿园合订成画书。

2.请宝宝将自制的小画书送进图书馆书区,大家一起看画书。

区域活动
泥工区:棒棒糖
活动经验
会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棒棒糖,体验制作棒棒糖的乐趣。

活动材料
橡皮泥和吸管若干。

区域规模
设2个区,每区4——6名宝宝。

活动过程
在教师的帮助下,宝宝练习团圆、压扁、穿棍制作棒棒糖。

边做边说儿歌:“团团团,小球圆;压压压,球儿扁;穿棍棍一点点;棒棒糖甜又甜。

”(注意提醒幼儿不能吃橡皮泥做的棒棒糖。


活动二自制连环画书《生活中的圆》(艺术)
活动目标
1.观察圆形的物品,感知圆形的特点。

2.能找出周围生活中圆形的物品。

3.引导幼儿制作连环画书,并能讲给同伴、老师、家长听。

活动准备
制作连环画书操作材料幼儿人手一份,手工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圆形的物品,引导宝宝看看、说说圆形。

2.引导宝宝找圆,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3.幼儿拓印圆形后,再添画成不同的圆形物品制作小画书,教师巡回指导。

4.鼓励幼儿大胆的讲给同伴听。

注意提醒幼儿保持桌面、身上的干净整洁。

活动结束:把连环画带回家,家长与幼儿共同欣赏与讲述,并把讲述的内容记录在小画书上。

活动延伸
把填写完整的自制连环画书带回幼儿园,放在图书角供幼儿欣赏、阅读。

区域活动
绘画区:我会绕毛线
活动经验
1.尝试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抓捏油画棒画圆
2.体验涂涂画画的乐趣,产生“我会------”的自豪感。

活动材料
各色毛线团若干、画纸、油画棒每人一份。

区域规模
设1个区,6——8名宝宝。

活动过程
1.出示各色毛线团,引导幼儿模仿绕毛线的动作。

2.教师示范表演画“绕毛线”,告诉幼儿:同种颜色的“毛线”油画棒绕在一起,就能绕成一个小圆球。

3.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幼儿的作画欲望。

4.鼓励幼儿独立作画,及时表扬大胆作画的幼儿。

5.请幼儿将作品送到“作品栏”里展出,组织幼儿欣赏。

活动三大家来做圆(社会)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肢体做成圆的造型。

2.培养宝宝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铃鼓。

2.教师穿、戴有圆形图案的衣服、饰品。

3.幼儿用书第4册第4---5页。

活动过程
1.找出教室身上的圆。

引导宝宝观察教师身上的衣服和饰品。

“找一找,老师身上有哪些圆形?”
2.找宝宝身上的圆。

引导宝宝互相看一看,自己和伙伴身上有哪些圆形图案。

“宝宝,找找看,你自己身上有哪些圆形?也可以请好朋友帮忙找。


3.宝宝自己做圆。

引导宝宝用肢体动作表示圆形。

“看,我用手指圈成一个圆。

宝宝,你也试着用身体做成一个圆吧!”
4.好朋友做个圆。

引导两个宝宝手拉手围成圆。

“宝宝,俩个好朋友怎样一起做成圆?”
5.大家来做圆。

结合幼儿用书,引导宝宝了解大家一起做圆的方法。

教师拍铃鼓,说:“一个人!”宝宝就要自己做成圆,并保持姿势不动。

教师拍铃鼓,说:“两个人!”宝宝就要找好朋友做出圆,并保持姿势不动。

依次类推,最多不超过四人。

最后教师说:“全班!”宝宝们要共同做成一个大圆。

区域活动
手工区:揉“面团”
活动经验
1.能用团、压等技能玩“面团”。

2.感受“面团”混色的变化。

活动材料
两种颜色的橡皮泥和泥工板若干。

区域规模
设1个区,6——8名宝宝。

活动过程
1.一起玩“面团”。

教师提供橡皮泥和泥工板,引导宝宝观察橡皮泥的颜色,用团、压、搓等技能玩“面团”。

2.把“面团”混色。

引导宝宝尝试把两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长条搓在一起,也可以自由的混合橡皮泥,观察它们的变化。

活动四方方的面包片(科学)
活动目标
1.观察方形面包片的外形,知道它是方方的。

2.寻找生活中方形的物品。

活动准备
1.方形面包片(或馒头片、饼干)若干、餐巾纸若干(垫在面包片下面)、小餐盘、圆形黄瓜片。

2.宝宝清洗干净小手。

3.面包片娃娃(黄瓜片做眼睛和嘴巴)1个。

4.幼儿用书第4册第6---7页。

活动过程
1.引导宝宝数面包。

教师逐一出示方形面包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数一数。

“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有几片?”
2.引导宝宝用面包片做面包娃娃。

教师出示方形面包片娃娃,引导宝宝观察外形特征。

“看,这是一个面包片娃娃。

娃娃脸上有什么?”
请宝宝每人取一片面片,尝试用黄瓜片摆出眼睛和嘴巴。

3.品尝面包片。

活动延伸
引导宝宝阅读幼儿用书,了解面包片面具的样子。

区域活动
探索区:圆圆、方方找朋友
活动经验
1.通过寻找各种圆形和方形的物体,了解其主要特征。

2.在活动中大胆地进行操作活动,认真涂色。

活动材料
皮球、太阳、桌子、椅子……实物或图片;幼儿操作图片。

区域规模
设1个区,4——6名宝宝。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帮老师找圆圆和方方的朋友。

2.老师也找到了许多图形,我们一起来看看。

3.请幼儿看图找圆圆和方方的朋友,并涂上颜色。

4.请幼儿将涂好的作品去送给圆圆和方方。

活动五手绢变变变(科学)
活动目标
学习用手绢折叠出不同的图形,体验图形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一宝宝1条手绢。

2.幼儿用书第4册第8-9页。

活动过程
1.教师变魔术,引发兴趣。

教师现场演示用手绢折叠小老鼠,引导宝宝说一说、讲一讲。

“宝宝,手绢变成了什么?”
2.教师引导宝宝变魔术。

(1)变条小方巾。

教师边说儿歌边示范:先将手绢变平整,再对折两次,最后折成正方形小方巾。

然后引导宝宝跟教师一起做。

“小手绢,四方方;边对边,折一折。

大手绢变成小手绢,又擦鼻涕又擦汗。


(2)变把小手枪。

(3)教师边说儿歌边示范:先将手绢变平整,再对折两次,最后折成三角形小手枪。

然后引导宝宝跟教师一起做。

“小手绢,四方方;角对角,折一折。

大手绢变成小手枪,啪啪啪啪真好玩。


3.宝宝自由叠手绢玩。

活动延伸
请宝宝回家和家人一起参考幼儿用书(第4册第8-9页)学折手绢、郁金香等。

区域活动
发现区:摸摸看
活动经验
能摸出乒乓球和正方体积木。

活动材料
乒乓球、正方体积木若干,一个大盒子(上面剪一个能够摸出乒乓球、正方形积木的洞。

)区域规模
设1个区,4——6名宝宝。

活动过程
1.玩具“藏猫猫”。

请宝宝看一看提供的乒乓球和正方体积木玩具,看完后,当着宝宝的面,把这些玩具一一藏到大盒子里。

2.游戏:摸摸看。

请宝宝摸出盒子里面的乒乓球或正方形积木,并说一说摸出来的是什么。

活动六好玩的靠垫(健康)
活动目标
感知不同形状的靠垫,会用抱、躺、靠、坐等多种方法玩靠垫。

1.与宝宝人数相同的各种形状的薄靠垫。

2.幼儿用书第4册第10-11页。

活动过程
1.出示靠垫,激发兴趣。

为宝宝提供各种形状的靠垫,让宝宝玩一玩。

“说一说,你的靠垫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压一压、捏一捏、拍一拍靠垫,有什么感觉?我们一起来玩靠垫(靠、抱、躺、坐等),好吗?”
2.带宝宝玩游戏。

组织宝宝利用靠垫进行游戏。

(1)走小路。

把3-5个靠垫一个接一个摆成小路,先有个别宝宝尝试走小路,随后全体宝宝练习。

“这条小路高高低低的,谁能勇敢地走过去?”
(2)好玩的小山。

和宝宝一起把靠垫堆成小山。

“这座小山好高啊,谁能勇敢地爬过去?”
“我们一起来把小山推倒好吗?”
活动延伸
爸爸妈妈与宝宝一起翻书看幼儿用书,玩靠垫游戏。

区域活动
发现区:谁跑得快
活动经验
长条积木达成的斜坡、小皮球等多种玩具。

区域规模
设1个区,4——6名宝宝。

活动过程
1.引导宝宝把不同的玩具逐一放在斜坡上,观察他们自由滑下来的样子。

2.引导宝宝玩不同的玩具,说说那个玩具跑得快。

活动七葵花朵朵开(艺术)
活动目标
感知圆形和正方形,尝试用穿眼儿、手指点画的方式制作向日葵。

活动过程
1.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黄色皱纹纸(一角拧尖)若干。

2.半径10厘米的圆形纸壳(边缘均匀打12个小孔,中间部分画出正方形的网状格子)。

3.每组1块浸满黑色颜料的海绵(放在碟中),抹布若干。

4.范例一个。

5.和宝宝一起翻看幼儿用书第4册第12-13页,初步了解向日葵的制作方法。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引出兴趣。

引导宝宝观察范例,找出圆圆的花芯和方方的格子。

“宝宝,找找看,那里是圆圆的?”
“那里是方方的?”
2.做向日葵。

(1)皱纹纸钻洞洞。

教师示范,先将皱纹纸尖角穿过圆形纸壳边缘的小圆孔,再从反面拉一拉、压一压,将皱纹纸的尖角固定住,最后把皱纹纸花瓣展平整。

演示时要让全体宝宝看清细节。

示范做第二个花瓣时,请宝宝跟着做,教师边示范边提示宝宝:“穿山洞,拉一拉,压压牢,展展平。

宝宝,你能试着把每一个小圆孔都穿上一张皱纹纸花瓣吗?”
(2)点画圆点。

教师示范用手指蘸海绵上的黑颜料在方格中点画圆点瓜籽。

“仔细看,老师在做什么?点在哪里了?”“对,一个格子里只能点画一个圆点,把圆盘点满了。


3.游戏:花儿向太阳。

教师带头饰扮太阳,边带领宝宝走圆圈边说儿歌:“向日葵,圆脸盘,太阳转,它也转,转转转,转转转,要和太阳面对面。

”说完后,宝宝把花盘面向教师举起来。

活动延伸
将宝宝的作品展示在“葵花朵朵开”作业栏中。

区域活动
发现区:花儿朵朵
活动经验
练习1——3手指一直的点数花朵。

活动材料
各种花朵若干。

区域规模
设1个区,4——6名宝宝。

活动过程
师:现在花圃里开了这么多的花。

每种花各有几朵?我们数一数。

幼儿自由点数花朵,并学说“红花有XX朵……”。

活动八饼干圆圆(艺术)
活动目标
理解歌词内容,能随教师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饼干、《饼干圆圆》歌曲磁带、录音机。

2.幼儿用书第4册第14页。

活动过程
1.出示饼干,引起兴趣。

提供一个圆形的饼干,请一名宝宝咬一口饼干。

引导宝宝观察,并说一说饼干形状的变化。

“咦,圆圆的饼干变成了什么?”
2.欣赏歌曲,轻声跟唱。

播放音乐,宝宝欣赏并小声跟唱2-3遍。

唱到念白时,教师可结合动作带领宝宝跟随节奏说歌词。

活动延伸
结合幼儿用书,引导宝宝想想,说一说饼干能变成什么。

区域活动
表演区:做饼干舞
活动经验
了解做饼干的过程,能跟着音乐旋律做动作,体验做饼干的乐趣。

活动材料
律动音乐《做饼干舞》。

区域规模
设1个区,4——6名宝宝。

活动过程
1.通过欣赏制作饼干的视频以及教师梳理出的流程图,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制作饼干的全过程,为后面的学习舞蹈动作做铺垫。

2.学跳《做饼干舞》,感受学习的乐趣。

3.幼儿完整表演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饼干吧! (师幼跟随音乐边说儿歌边跳《做饼干舞》。

)
师:闻一闻我们做的饼干(做闻的动作),好香哦!让我们来尝一口,啊呜! (吃饼干的动作)饼干香不香?嗯,又香又脆。

啊呜啊呜啊呜(吃饼干的动作。


4.尝试造型,拓展经验
师:咦,你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是动物饼干呀,是什么小动物饼干?
师:这次我们跟着音乐做一做动物饼干吧!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就摆出它的造型,我们开始
吧! (造型亮相。

)
八、主题探究教育活动完成网络
九、主题探究教育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十、主题探究教育活动资料超市
(一)知识资料
生活中的圆
大家好,我是无所不能,四海名扬的圆。

瞧,我长得像不像月亮?很圆润吧?你们的生活中处处少不了我。

如果没有了我为你们服务的话,有很多东西就很不方便了。

比如说:车轮、盖子、圆珠笔、矿泉水瓶盖等等,如果它们不是圆的话这些东西,那将会变成怎样?这真不可想象!
我还有两个弟弟:老二三角形、老三正方形。

三角形有三个角,每个角都尖尖的。

人们照着三角形,做成三角架、三角尺和船帆等许多许多。

它的特点就是很稳固。

正方形也很常见,联系本、电视机、打印机都是正方形的。

还有像一幢幢房子屹立在马路上的高楼,那可是很常见,基本都设计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哦。

如果让我用这三个图形来作画。

我会画出很多我们身边的物品,如:房子就是正方形加三角形。

汽车也都可以是这三个图形组成。

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图形世界可真是奇妙绝伦。

生活中圆的作用
圆充满了奥秘,它可以“给予”任何交通工具生命,比如:汽车的轮子、公交车、的士的车轮全部是由圆组成的。

可是,假如生活中没有了圆,我们就无法乘交通工具,因为三角形、梯形、正方形是无法推动车子的!只能步行去上学、上班即外出。

但,步行只适于较近的地方,如果是较远的地方,步行可能有些耽误事情!因此,圆在交通工具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它可以使图形变的更加美丽,可是,假如艺术中没有了圆,我们就会觉得任何图案都变得单调起来,在只有长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而没有圆形的艺术世界中,色彩也会变得非常压抑。

如此看来,圆在艺术世界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圆使艺术更加美好,也使玩具变得更加有形。

假如玩具世界中没有了圆,那会怎么样呢?玩具时除了父母,我们童年里唯一的伙伴,什么玩具熊,什么洋娃娃,都是些小时候我们向往的奢侈品。

它们有些有着圆圆的脑袋,有些有着大大的圆眼睛,都是些园的“制造品”,由此,可以看出园玩具世界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物之一。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圆......
(二)活动资料
故事乖乖猫的眼睛
乖乖猫很乖,他喜欢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看东西。

他最喜欢的是月亮,因为,在黑夜里,月亮给他的微笑又圆又亮。

乖乖猫爱上和月亮很像的东西。

他白天也坐在窗边的椅子上,他就用眼睛收集圆圆的东西。

你看到了吗?这里有,那里有,有不会动的,也有会动的。

有时阳光很刺眼,乖乖猫先把眼睛闭起来一下,再睁开,继续收集圆圆的东西。

你看到了吗?水里有,天空有,有小小的,也有大大的。

你那么好看!”月亮笑一笑,告诉他:“怎么会?镜子里也有啊!真的,就在镜子里,乖乖猫
看到自己的眼睛,又圆又亮!”
儿歌
圆、圆、圆
皮球圆圆,铃鼓圆圆,
挂钟圆圆,盘子圆圆,
看看橘子,还是圆圆圆。

《饼干歌》
饼干饼干圆圆
我最喜欢吃饼干
饼干饼干甜甜
我会自己做饼干
揉一揉团一团
啪啪啪
饼干饼干圆又圆
饼干饼干圆圆
放进热热的烤箱
饼干饼干甜甜
滴答滴答转转转
搓一搓捏一捏
啪啪啪
饼干饼干扁又扁扁又扁
歌曲
饼干圆圆
1=C2/4
3 5 5 5 | 6 5 6 5 | X X X | X - | 6 5 6 5 | 5 - | 饼干圆圆,饼干圆圆,闻一闻,唔——香呀香喷喷;圆圆饼干,不呀不见了,瞧一瞧,咦——变成小小船。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5 6 3 2 | 1 - | |
咬一口,啊呜啊呜啊呜啊呜,甜呀甜滋滋。

摇呀摇,啵啵啵啵啵啵啵啵,摇到外婆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