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窑投料操作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掌握好提窑速的时机,如窑头火焰较亮、窑头比色高温计显示值 高、窑转矩上升、窑尾NO浓度高,则符合提窑速条件,每次提窑速 0.1~0.2rpm,要注意参数的变化,以防跑生料。 • (4)逐步加大窑尾拉风、总生料喂料量,增加窑头喂煤量接近正常 生产时的喂煤量,分解炉温度稳定控制在870-885℃左右。 • (5)控制一级筒出口废气 O2在2.0-3.0%,CO浓度低于0.1% 。 • (6)当熟料出窑后,二次风温升高,窑头火焰顺畅有力,及时撤去窑 头喷油。 • (7) 随着熟料开始落下,篦冷机一室篦下压力逐渐升高,冷却机需保 持联动,为了防止堆积,逐渐改变速度,加大前几台的风量,注意观 察篦板温度,及时调整风量,改变设定值增大风量直到料层厚度达到 300—500mm,最终目的保持一段篦板料层厚度在500—700mm左 右,将风量调到熟料小颗粒在熟料层上呈悬浮状态即可。 • (8)废气系统操作:电收尘进口温度控制在160℃,最高不能超过200 ℃,当温度高于200 ℃时,开启水泵调节。 • (9)窑投料基本正常后,通知发电投入运行,逐步关小窑尾旁路阀。
当尾温>900 ℃时: • 1、开启窑尾废气风机、窑头排风机。从篦冷机风机G13逐一向G25 开启。窑头负压保持-20—-100Pa。 • 2、脱开窑盘车,以0.5转/分启动窑主机。 • 3、以200转/分开启高温风机,调节高温风机转速,入口阀门全开。 高温风机和废气风机两者要同步,缓慢调节保证增湿塔出口负压300—-500Pa • 4、开启窑尾喂煤转子秤,开始喂煤时喂煤量1~1.5t/h ,注意分解 炉出口温升情况,如长时间温度不升时,要停止喂煤,进行检查。 • 5、开启窑尾空气炮组。 • 6、再次确认系统各设备正常,各温度压力测点是否正常。 四、投料 • 1、高温风机转速设定600 rpm ,烟囱 帽全关,入窑斜槽收尘管蝶 阀全开。 • 2 、一级筒出口负压在-2000--2500Pa,窑头喂煤量给定平时的5080%,并控制一次风压力,保持火焰稳定。
• 5、随着燃料增大,尾温沿设定趋势上升,当燃烧空气不足或窑头负 压较高时,(窑前火焰燃烧有刚度但烟囱帽冒黑烟)启动篦冷机G13 平衡风机,逐步加大G13平衡风机进口阀门开度。随着燃料量的增加, 当平衡风机进口阀门开至60%,仍感风量不足时,逐步启动G11、 G16两台固定篦床充气风机,增加入窑风量。 • 6、窑头、窑尾护口铁冷却风机应在烘窑四小时后开起(350℃)前 25米筒体超过350℃及时开筒体冷却风机。 • 7、分解炉出口200℃时 ,开启窑尾一次风机或尾煤罗茨风机,保护 火嘴和软连接。 • 8、当一级出口温度上升到70℃时,开启入窑分格轮及入窑斜槽风 机. 。 • 注意事项: • 1、由于窑内温度较低,煤粉燃烧不稳定,操作不良会造成爆燃回火 危险,窑头看火操作防止烧伤烫伤。 • 2、升温过程中保证火焰形状,遵循“慢升温不回头”的原则。 • 3、根据火焰燃烧状况,逐步加大喂煤量,防止尾温剧升。 • 4、防止筒体温度局部过热。 • 5、窑内温度较高再行点火时,应先翻窑后给煤,且窑门罩前不得留 人,以防回火伤人。
• (7)窑头罩负压控制。调整窑头排风机进口阀开度控制窑头罩-20~50Pa。 • (8)烧成带温度控制。烧成带温度高低,主要判断因素有:①NOx; ②窑电流;③看火电视。试生产初期,应多与窑头联系,确认实际情 况。操作员应能用肉眼熟练观察烧成带温度,用辅助因素判断时,应 区别特殊情况。例如:当窑内通风不良或黑火头过长时,尾温较高, 而烧成带温度不一定高;烧成带温度高时,窑电流一般变大,但当窑 内物料较多,电流也较高;而烧成带温度过高,物料烧流时,窑电流 反而下降。 • (9)窑头电收尘入口温度控制在小于250℃。必要时还可开启入口冷风 阀或喷水降温。 • (10)烟室负压控制。正常值-300~-500Pa,由于该负压值受三次风, 窑内物料,系统拉风等因素的影响,应勤观察,总结其变化规律,掌 握好了,能很好地判断窑内煅烧情况。
6、正常工艺参数
投料量:350~370t/h 窑速:3.6~3.85rpm 二室篦下压力:5500~6000Pa 入窑头电收尘温度:<250℃ 分解炉出口温度:860~885 ℃ C3出口温度:660~690 ℃ C4出口温度:780~800 ℃ C1出口温度:320±20 ℃
四室篦下压力:4000~4500Pa
三、升温(按回转窑升温制度升温)
当尾温>350℃时: • 1、根据窑前火焰燃烧情况,适时开启窑头喂煤,给定0.5t/h,根据 窑前火焰燃烧状况慢慢加大喷煤量。小技巧:在开启头煤罗茨风机前, 先点燃火把放在火嘴头部下端助燃,以防止煤风将火焰吹灭;在开头 煤称前先将头煤罗茨风机外放一部分风,但不能太多,防止风量太小 煤粉沉积在管道中,随着头煤量的加大(2吨后)逐渐将外放风关闭, 要间隔缓慢的关闭,如果关的太急易造成头煤跑煤严重。 • 2、不断调整一次风量及点火烟囱帽开度,保持火焰稳定燃烧,不灭 火,不返火。如果火焰很难稳定,可控制窑头罩微正压,局部烧热后 再控制为负压。 • 3、启动回转窑主减速机稀油站,按转窑制度,现场用慢驱动转窑。 升温期间要定期检查回转窑托轮,减速机、大齿圈润滑状况。 • 4、随烟室温度升高,要逐渐减油加煤,调整一次风量、点火烟囱帽 开度,保持火焰形状,避免局部高温以及窑尾温度不能大起大落。 (烟囱帽高度,以点火孔微负压即可)
窑筒体温度:<350 ℃ 生料入窑分解率:>90% C1出口氧含量:2~3%,CO<0.1%
操作指导思想
• 1、喂料到350~370t/h,此时如果能保证喂料量、喂煤量稳定,可获 得最佳运行状态。一方面需要慢慢调整以求达到最佳点,另一方面必 须做好准备,发生故障时能迅速正确处理。 • 2、运转记录必须逐项认真填写,起连续参考和提高效率的作用。 • 3、以保证烧成设备的发热能力和传热能力的平衡稳定,保持烧结能 力和预热能力的平衡稳定为宗旨,操作中应做到前后兼顾、窑炉协调、 稳定烧结温度和分解温度、稳定窑炉合理的热工制度。为此应通过风、 煤、料的配合、调节来实现。 • 4、窑的正常操作,要求稳定窑温,前后兼顾,合理调配风、煤,适 当拉长火焰,火焰完整有力,做到不损坏窑皮,不窜黄料,达到优质、 高产、低消耗。5、分解炉的操作,要求正确及时调整煤和通风量, 保持炉中及出口气体温度稳定;压力稳定,防止气温过高或过低,确 保分解炉及预热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 6、以上几点可概括为:三固、四稳、六兼顾。 • (1)三固:固定窑速、固定喂料量、固定篦冷机篦床上料层厚度。 • (2)四稳:稳定五级出口温度(分解炉尾煤),稳定预热器排风 (高温风机转速),稳定烧成带温度(窑头尾煤),稳定窑头负压。 • (3)六兼顾:兼顾窑尾O2含量及气流温度,兼顾C1出口温度及压 力,兼顾分解炉内温度及压力,兼顾筒体表面温度,兼顾篦冷机废气 量,兼顾废气处理及收尘系统。
一、烘窑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 1、设备备妥情况: 首先保证燃油系统,头煤输送系统、一次风机等设备备妥,再次整个 系统设备备妥; • 2、确认各阀门位置: 预热器各人孔门、捅料门关闭;废气风机进口阀门全关;高温风机进 口阀门全关;篦冷机各风机阀门全关;确认煤管各阀门位置(中心风、 煤风、内风、外风); 3、外部条件(水、电、柴油)具备,并完成细致的准备工作; • 4、现场准备好“火把”,做好点火准备; • 5、确认生料磨、篦冷机系统内无人工作; • 6、确认系统测温、测压仪表正常; • 7、煤粉仓有足够的煤粉,煤磨处于待机状态; • 8、油枪进到合适位置,油路阀门位置正确。 • 9、将预热器锁风阀吊起,保证均匀烘烤。
三次风温度:>800℃ 窑电流:650~850A
C1出口负压:~5600Pa
高温风机出口负压:~350~-500Pa 窑尾收尘入口温度:110~160 ℃
烟室温度:~1050℃
烟室负压:300~500Pa C5出口温度:~870℃ C5下料管温度:860~880 ℃
出篦冷机熟料温度:65 ℃+环境温度
二、烘窑点火
• 1、首先将点火烟囱帽开至一定的开度,保证窑前微负压(0~20Pa)。 • 2、开启一次风机调节风量 。 • 3、用一根5—6m长的钢管,端部缠上油棉纱,点燃后自窑门罩伸到喷油 管端部。 • 4、立即开启燃油系统,调节油压,引燃雾化油。 注意:使油火焰柔和不发飘即可。 • 注意事项: (1)先点燃后喷油,否则很容易造成返火伤人。 (2)防止柴油溅至耐火砖表面。大修点火前,应先在前10米耐火砖表面铺 上一层窑灰等物品。 (3)合理用风,保证火焰稳定。 一次风量的调节原则:风量小则火焰非 常软,燃烧不完全;风量大则火焰非常急并伴有“刷刷”的声音,易灭。 (4)篦冷机前5排固定蓖板上也应铺上一层熟料,防止煤灰等熔融性物品堵 塞篦缝及减少热辐射对篦板的损害。操作员在点火前应到现场了解窑内 和篦冷机内存有多少物料,以估计多长时间后需要推一推一段。
5、正常运行中的调整 • (1)窑速逐渐增加到3.8rpm以上,窑熟料产量达5000t/d以上,并且熟 料质量合格,窑系统热工制度稳定,各参数控制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标志着窑系统的生产处于正常状态。 • (2) 窑速要尽量保持稳定,不要频繁调节窑速,窑主电机电流控制稳 定以保证窑内煅烧状态的稳定。 • 3)篦式冷却机篦床上要保证一定厚度的料层,一室篦下压力控制在 6500±200帕,合理控制冷却风机风门开度以保证稳定的入窑二次风 温、三次风温,一段篦板液压传动压力最高值控制在90~100bar, 二、三段篦板液压传动压力最高值控制在80~90bar • (4)篦速控制原则是:一段篦速,一室篦下压力控制在6500±200帕, 二室篦下压力控制在5500±200帕。二段篦速,由四室篦下压力控制, 即压力4000-4500Pa。 (5)合理拉风,一级筒出口02含量2~3%,C0 含量小于0.1%:分解炉出口温度870-885℃; • (6) 关注窑胴体温度,窑皮在23±2米为正常,如果窑皮过长或窑尾 长浮窑皮,则需调整喷煤管位置,轴流风、旋流风比例并控制合理的 头煤。窑头煤不完全燃烧易产生后窑皮和浮窑皮。
回转窑升温转窑制度
窑尾温度(℃) 旋转量(度) 旋转间隔 时间(分 ) 不转
0—100
0
100—250
250—450 450—550 550—750 750以上
90
90 90 90
60
30 15 10 连续转
当尾温(烟室)>600℃时: • 1、当窑尾预热器点火烟囱不能满足窑头负压的调整,可启动窑尾袋 收尘排风机,打开入口阀门及高温风机入口阀门全开,关闭去生料磨 的热风阀门及其排风机出口阀门。确认去往发电的主阀门关闭,旁路 阀门打开。 • 2、预热器各级翻板阀要人工活动,间隔1小时,以防受热变形卡死。 • 3、检查系统的各点温度是否正常。 • 4、根据筒体温度,应适时开启筒体冷却风机。 • 5、废气风机开启后,根据负压情况及时通知预热器岗位检查。C5锥 体易卡结皮,应勤检查处理. • 当尾温>750℃时: • 1、窑的辅助传动连续转窑。液压挡轮启动. • 2、依次启动各组设备 – 熟料输送组(G5、G9、G10、G40、G6拉链机等) – 生料入窑组(入窑分格轮、斜槽风机、提升机. ) – 生料库供料组(提升机、斜槽、收尘等) – 窑尾各回灰组(绞刀、分格轮、拉链机等)
3、 设定喂料量150-200吨/时进行投料。 • 4、投料时,注意控制几个主要参数: C5出口温度~860℃,分解炉出口温度880~900℃,C1出口温度 <400℃,烟室温950~1050℃,窑速1-1.2 rpm。 投料后 • (1)当观察到C1出口温度有下降趋势,增加分解炉喂煤量,使分解炉 出口温度不低于870℃。不超过900℃。长时间低温控制会造成跑黄 料,温度高易造初期要密切注 意预热器,注意各级翻板闪动情况。由于温度不稳定,各级翻板应专 人看管,人工帮助卸料。在投料后的一小时内要严密注意预热器各翻 板阀闪动情况。设专人看管,及时调整重锤或人工帮助排料。(物料 进入某一级,该级的出口温度会下降,锥体压力和出口压力会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