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N薄膜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1)
氧化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氧化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氧化镍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液法等多种方法。
物理气相沉积法主要包括热蒸发法、激光沉积法、磁控溅射法等。
化学气相沉积法一般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前驱体,通过裂解分解金属有机化合物来制备氧化镍薄膜。
溶液法主要有电沉积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
在物理气相沉积法中,热蒸发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氧化镍薄膜的方法。
原料一般为镍粉末、镍片等,通过高温加热使原料蒸发,然后在基底表面沉积形成薄膜。
激光沉积法是利用激光束使原料表面熔化并蒸发,在蒸汽状态下沉积到基底上形成薄膜。
磁控溅射法是将镍靶置于惰性气体环境中,通过高能粒子轰击靶表面,使镍原子被击出并沉积到基底上。
这些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的氧化镍薄膜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均匀性,但工艺复杂,设备要求高。
化学气相沉积法中,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氛围等离子体提供源(APEVD)等。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利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如二乙酰亚胺镍)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氧化镍,然后在基底上沉积形成薄膜。
这种方法制备的氧化镍薄膜易于实现大面积均匀生长,可控制形貌和厚度,但有机物残留、高温要求和沉积速度慢是其缺点。
溶液法中,电沉积法是一种制备氧化镍薄膜的常用方法。
通过电解溶液中的金属镍阳极氧化,生成氧化镍薄膜。
该方法制备的氧化镍薄膜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均匀性,厚度易于控制,但生长速度较慢。
溶胶-凝胶法是将金属前驱体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水解、缩聚等过程形成胶体溶液,然后通过热处理使溶胶胶凝生成固体凝胶,最后通过热处理得到氧化镍薄膜。
水热法是将金属镍盐溶解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碱性溶液,加热反应,通过水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镍薄膜。
这些溶液法制备的氧化镍薄膜简单、低成本,但往往需要加热处理,生长速率较慢。
氧化镍薄膜具有优异的性能,具有高温稳定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它在太阳能电池中作为p型窗口层使用,可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在电化学电池中作为电极材料,可以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和电容性能。
ZrN、CrN基硬质涂层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高温氧化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ZrN、CrN基硬质涂层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高温氧化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表面涂层技术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表面处理技术之一。
在许多领域中,涂层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改性和表面性能的改进。
这种涂层技术能够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高耐高温性、高抗氧化性等性能的薄膜,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ZrN和CrN是两种常用的硬质材料,具有高硬度、高熔点、高抗氧化性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基于这些优异的性能,将ZrN和CrN应用于表面涂层材料中,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氧化行为等方面的性能。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ZrN和CrN基硬质涂层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高温氧化行为展开研究1. ZrN和CrN基硬质涂层的制备技术研究本研究将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PVD)制备ZrN和CrN基硬质涂层。
通过调整化合物初始成分、反应温度、反应气压等参数,优化反应条件,探究制备技术的最佳参数和制备过程中的优化控制策略。
2. ZrN和CrN基硬质涂层的力学性能测试本研究将使用Nanoindentation、Scratch Testing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ZrN和CrN基硬质涂层的硬度、弹性模量、压痕深度等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
3. ZrN和CrN基硬质涂层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本研究将对所制备的ZrN和CrN基硬质涂层,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高温氧化实验,使用SEM、EDS等技术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成分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探讨其氧化行为。
三、研究意义通过研究ZrN和CrN基硬质涂层的制备工艺、力学性能和高温氧化行为,可以深入理解硬质涂层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价值,为表面涂层材料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此外,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材料科学和表面工程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方面推进应用。
Si基底磁控溅射制备CrN薄膜的表面形貌与生长机制

Si基底磁控溅射制备CrN薄膜的表面形貌与生长机制谈淑咏;张旭海;吴湘君;蒋建清【摘要】在Si基底上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CrN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薄膜表面形貌和物相成分,探讨薄膜生长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只有当生长时间足够(1800s)时,才能形成具有CrN相的薄膜.随着CrN薄膜的生长,薄膜表面晶粒由三棱锥发展为三棱锥与胞状共存状,薄膜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动力学生长指数β=0.50.【期刊名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年(卷),期】2011(021)006【总页数】6页(P1367-1372)【关键词】直流磁控溅射;表面形貌;粗糙度;生长指数【作者】谈淑咏;张旭海;吴湘君;蒋建清【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1189;东南大学江苏省先进金属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211189;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1189;东南大学江苏省先进金属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211189;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1189;东南大学江苏省先进金属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211189;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1189;东南大学江苏省先进金属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2111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TG14;TG17表面是材料和物质与外界相接触及其机械或功能作用的主要部位。
许多物理、化学过程都在表面首先发生,如晶体生长、氧化、防腐、润滑等。
表面的形貌及各种表面缺陷,如台阶、位错、空位、扭折、吸附及表面的摩擦力、粘附性等都和材料的性质和应用有密切关系[1]。
从薄膜生长角度来看,薄膜的形核和生长行为决定薄膜的表面状态,如化学组成、微观结构和缺陷状态等,进而影响薄膜的特性。
因此,人们开展了越来越多的关于薄膜表面及其生长机制的研究[2−5]。
TiN、ZrN和CrN等过渡族金属氮化物薄膜具有高硬度、高耐磨、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以及较高的高温稳定性,而被广泛用作工模具的保护涂层、材料的装饰涂层、微电子领域的扩散阻挡层以及生物等领域[6−7]。
磁控溅射CrNx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作者:徐根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引用本文格式:徐根磁控溅射CrNx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2
——附加文档一篇——
工程概况
刘家湾北段市政工程总长度545m;道路设计红线宽度主线30m,一副路面;车行道16m;绿化带2*4m;人行道2 *3m。
2.1 施工部署原则
为了保证基础、面层、排水、交通设施装饰均可能有充裕时间施工,保证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充分酝酿任务、人力、资源、时间、空间的总体布局。
2.2 总体施工顺序和部署原则
总体施工顺序:基层工程、面层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竣工验收。
2.3
工程组织分段流水作业,采用机动翻斗车运输;采取“样板法”施工,严格按照“三样板一顺序”法施工。
2、临水设计
a、临水计算
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布置特点,现场临时用水管道采用聚乙烯PE管。现场临时用水包括:施工用水Q1,现场
生活用水Q2,现场消防用水Q3。其中计算如下: Q1=K1q1N1K1/8/3.6/300=1.15(16000+4000)÷8÷3.6÷300=
2.7L/s)
Q2:现场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按200人计算。
Q2=q2N2K2/8/3600=200×20×1.5÷8÷3600=0.21L/s 消防用水Q3:本现场物料堆放齐全,因此现场消防器材布置相当重要。根据现场施工临水水量规定,当施工现场占地不大于1ha(公顷)时,q3取15L/s。
考虑管道漏水系数1.1,则q3=1.1×15=16.5L/s。
现场施工用水干管管径D为:
1.3 项目组织机构及主要管理人员名单
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本着“建造满意工程,提供优质服务,一切为了业主与用户”的原则,我公司将选配具有多年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及技术干部,组成一个高效精干,开拓务实、富有活力的项目经理部,在现场全权代表我单位行使管理职能,履行合同的各项权力和义务,确保该工程如期、高效、优质、安全建成。项目部下设工程技术室、财务室、物资设备室、预核算室及综合办公室,各部室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现场施工组织及质量、安全、技术、进度计划以及文明施工等各项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磁控反应溅射沉积CrN薄膜的抗氧化性研究

酮中用超声波清理表面, 再用去离子水清洗, 然后用干燥空气吹 干。 通过 1]Y 9 3"" 磁控溅射设备制备 )*+ 膜, 溅射靶材为纯 金属 )* ( &&7 &&^ ) 。首先将试样置入磁控溅射室, 当溅射室抽 至本底真空度 $ \ (" 9 : ZA, 通入高纯度 8* 气, 在试样表面沉积 $ MCB 的 )* 以提高镀层的结合力, 然后通入 +$ 气。采用 8*Q+$ 混 合气体进行反应溅射沉积氮化铬, 8* 和 +$ 气流量分别为 !J;;M 和 WJ;;M, 试样的温度为 $"" 2 , 溅射时间为 $ <, 镀膜结束后在 真空下自然降温到 W" 2 以下出炉。为了避免基材氧化的影响, 试样的 3 个面都进行了镀膜。 抗氧化试验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 氧化温度分别为 :"" 、 !"" 、 %"" 、 3"" 、 6"" 2 , 氧化 $ _ !" < 后出炉空冷。用高精度分析 天平测定每个试样的重量变化, 用 Z’‘]‘Z, /]:"Q-,-. 扫描电 镜观察薄膜的形貌并进行能谱分析, 用 .":/’a$$ / 射线衍射 仪进行薄膜的相结构分析。
, 如 )*+、 ,C: +! 、 4A+ 等。
目前对 )*+ 薄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层膜及硬度和耐磨
[ ! 9 (" ] 性等力学性能上 , 对它的抗氧化性方面少有研究。而对于
热作模具, 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热磨损和热疲劳等, 因此, 通过表 面镀膜来提高其使用寿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通过磁控反应溅 射沉积了 )*+ 薄膜, 主要研究了 )*+ 薄膜的氧化行为和抗氧化 机制以及 ’(: 钢表面镀 )*+ 层后的抗氧化性能, 探讨了 )*+ 薄 膜高温应用的可行性。
CrN/DLC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s h o wnb ya d h e s i o n s t r e n g t h> 6 0N. mi c r o h a r d n e s s 2 2 0 0 — 2 6 0 0HV a n dwe a r r a t e 1 . 8 × 1 0 _ 1 m3 / f N- m . T h e we a r r e s i s t a n c eo f
( 广 东 省新 材料 研 究所 ,现代 材料 表 面工程 技 术 国家工 程实 验室 ,
广 东省 现代表 面 工程 技术 重 点实验 室 ,广 东 广 州 5 1 0 6 5 0 )
摘要 :采用阴极 电弧 离子镀技术沉积 了厚度为 1 6/ a m 左右 的 C r N膜层 ,然后在其上以阴极 电弧+ 磁控 溅射+ 阳极 层离子源复合技术 沉积 了厚度 约 3 u m 的类金 刚石 ( D L C ) 膜层 , 分别用扫描 电镜 、显微硬度 计、划痕仪 、 摩擦磨损试验仪分析和测试 了 C r N、 DL C、 c r N/ DL c等 3种膜层 的表 面和截 面形貌,厚度 ,显微硬度 ,结合力 以及耐磨损性 能。结果表 明,采用上述方法制备 的 C r N/ D L C 复合 膜具有 良好 的综合性 能,膜层界 面明晰 、结构致 密,膜 基结合 力大于 6 O N,显微硬 度达到 2 2 0 0~2 6 0 0 H V,磨损 率为
ma g ne t r o n s p u t t e r i n g a nd a n o d e l a y e r i o n s o u r c e t e c h n i q u e .Th e s rf u a c e a n d c r o s s - s e c t i o n m o r ph o l o g i e s ,t h i c k n e s s ,
NiCr合金薄膜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关键词 NC I r合金薄膜, 磁控溅射,离子束溅射,结构形貌,电 学
特性,热处理
w hata dt sbi mce e一 t o t i e al e r n t ea l t a r e e z i tc r o i e l 0r s i r t F a又t fm w r ca c e yX D D ,APa t I nl e l e i l h i s e h a e db R ,E X I h S Q r t z n - e P Pol ,F ts勿me s cl,o Psi ,t ke ad e r e P ot i f s r u ior tec oi n h nsn s e r t l m u r t o i s ht c
e s e s t 丫B e o ma m n n a l i fli riac rpcvl a d n e e etad a s o a f s n e ei t e s r u s s n ys l l m
snl ,o e oc s n c b m d a flw : a P ss cnl i sa e ae o l l e m uo n s o s n o eo h i I bt m h st fmt ke a e ot ld y i . s g t d, e l h clsc b cn 0e b t eU i h i 1sn rl m n m ge nc. uen e o, e eddf cm oi nc b a t o Ptr gm dt i ne i o Psi a e nr o s i h t h n t l m t o n
电弧离子镀CrN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电弧离子镀CrN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摘要:本文详细研究了电弧离子镀制备CrN薄膜的工艺条件与其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下的性能。
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成功制备出了具有高度致密性、良好结晶性、优异耐磨性和高温稳定性的CrN薄膜。
同时,对其硬度、摩擦系数、粘附力、氧化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电弧离子镀CrN薄膜具有优异的性能,适用于高硬度、高耐磨和高温环境下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电弧离子镀;CrN薄膜;工艺优化;性能评价正文:一、介绍CrN薄膜是一种常用的表面修饰材料,具有很好的耐磨、耐腐蚀、高温稳定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车辆、重型机械、电子等领域。
电弧离子镀是一种常用的制备CrN薄膜的方法,其特点是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膜层致密且均匀。
因此,本文以电弧离子镀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制备CrN薄膜的工艺条件及其在不同应用场合下的性能表现,以期为该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设备本实验采用的电弧离子镀设备为QLK-800电弧离子镀设备。
实验采用切割钢(S45C)作为基板。
2. 实验材料本实验采用的制备CrN薄膜所需材料为纯度为99.9%的Cr和N。
3. 实验步骤(1) 基板表面处理:首先对基板进行表面清洁和抛光处理,以确保薄膜成分均匀、密度高。
(2) 电弧离子镀CrN薄膜:在制备氮气气氛下,将纯度为99.9%的Cr和N在离子镀炉中进行电弧离子镀,通过调节气压、电弧电流、电极距离等参数,实现薄膜成分控制和形貌控制。
(3) 薄膜性能测试:对制备的CrN薄膜进行硬度测试、摩擦系数测试、粘附力测试、氧化性能测试、耐腐蚀性能测试、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等。
同时,对样品进行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表征和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工艺条件优化通过对电弧离子镀CrN薄膜的加工参数进行调节和优化,成功制备出具有高度致密性、良好结晶性、优异耐磨性和高温稳定性的CrN薄膜。
AlN/CrN纳米多层膜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摘 要 :采 用 多弧 离子 镀 技 术 制 备 A1 C N 纳 米 多层 膜 , 究 了 多层 膜 调 制 周 期 对 A1 生 长 结 构 的 影 响 以 及 纳 N/ r 研 N
米 多层 膜 的机 械 性 能.结 果 表 明 : 小调 制 周 期 下 A1 在 N会 以 立 方 结 构 存 在 , 与 C N 层 形 成 同结 构 共 格 外 延 生 长 , 并 r
t o ua in p ro s ls h n 8 nr- Th xm u r n s n lsi du u r 5 GPa a d 4 hem d lto e d wa a s t a n i e ma i m ha d e s a d ea tc mo l swe e 3 n 05 GPar s e ~ e p c tv l tt o ult e o f3 n Theic e s fha d s n lsi duusa m l mo lto e o i tb iey a hem d a i p r d o .8nr. on i n ra eo r ne sa ea tcmo l ts d a l dua in p r d m gh e i c u e y t o m a in o - N nd t e c he e t cu ew t N. a s b hef r to fC A1 a h o rntsr t r h Cr d u i
金属铀表面Cr/CrN多层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金属铀表面Cr/CrN多层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佚名
【期刊名称】《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金属铀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在高湿和盐雾环境中极易遭受腐蚀,解决铀的易腐蚀问题已成为其应用的关键]一程技术之一。
早在20世纪60年代,Bland等采用蒸发镀、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在铀表丽获得了铝镀层。
【总页数】3页(P118-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84.43
【相关文献】
1.活塞环表面Cr/CrN纳米多层膜的微观结构与摩擦学性能 [J], 蔡志海;底月兰;张平
2.多弧离子镀制备的大厚度Cr/Cr2N/CrN多层涂层的结构和力学性能 [J], 单磊;王永欣;李金龙;李赫;鲁侠;陈建敏
3.AlN/CrN纳米多层膜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J], 王晖;亢原彬;李德军
4.7A04铝合金表面制备Cr/CrN复合膜的研究 [J], 杨利; 张桐; 陈东旭; 王亚男; 周艳文; 宋宏宇
5.磁控溅射制备的Cr/CrN和Cr/CrN/CrAlN涂层耐腐蚀性能对比研究 [J], 宋肖肖;欧阳俊杰;赵婕宇;胡登科;陈亚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法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器分 析 了薄 膜 的表面形 态 、 相变 特性 及 薄膜 晶 体结 构 和价 态 组分 等 。
1 薄膜样 品的制备
选用 载玻 片为基 底 , 切割成 2 0 m m ×2 0 m m, 先 用丙 酮 擦洗 , 再 依次 放在 丙酮 和酒 精 中各 超 声 清 洗 1 5 m i n , 用 去 离 子水 反复 冲洗 3 —4 次, 最后 用 氮 气 吹 干 玻 璃 片 待 用 。采 用
4 0 0℃ 、 4 5 0℃、 5 0 0℃ ) 热处理 6 0 ai r n , 发现 当热处理温度为 4 0 0℃时, 获得具有相 变特性 的 VO 2薄膜 , 其红外光透光
率和 电导 率发 生显著 变化 。薄膜相 变温度 为 5 5℃左右 , 相 变前后光透过 率变化 了 1 3 , 电阻变化 了 1 . 8个数量级 。
t e mp e r a t u r e .Th e f i l ms we r e a n n e a l e d a t 3 5 0℃ , 4 0 0℃ , 4 5 0℃ , 5 0 0℃ f o r 6 0 mi n i n t h e e n v i r o n me n t o f h i g h p u r i t y
关 键 词 V O 2 薄膜 射频磁控溅射 相变
Cr-CrN多层膜的结构及腐蚀性能研究

Cr/CrN多层膜的结构及腐蚀性能研究(1)时间:2009-11-26来源: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编辑:钟彬CrN薄膜因其具有的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优势,被广泛用于切削和成型工具表面改性,在电弧离子镀系统中,基体可以保持在较低温度,不仅不会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同时能够大幅度提高硬度和耐磨损性能。
然而,PVD(电弧离子镀)方法制备CrN 薄膜时,不可避免的会场产生应力、孔隙、针孔、裂纹等结构缺陷,严重的影响了薄膜的抗腐蚀性能。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需改善CrN薄膜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最近Jehn总结了最近十年改善薄膜抗腐蚀性能的方法。
其中,用PVD 方法制备多层结构和多相结构来改善腐蚀性能是最有意义和最优化的技术。
德国学者W.Brandl等和法国学者J.Creus等用化学镀Ni作为中间层沉积CrN,分别在1moL/LH2SO4溶液和3%NaCl 溶液中电化学测试表明:添加中间层后,涂层体系防护性能显著提高。
同时证明使用氮化物薄膜(如TiN)做过渡层,对提高基体的抗腐蚀性能是毫无意义的:台湾学者Yin- Yu chang 等通过对CrN离子注入Nb 元素,生成了Cr-Nb-N相,具有非晶性质和化学惰性,提高了CrN 在3%NaCl溶液中的抗腐蚀性能。
台湾学S.Han等用电镀Cr(6μm)做中间层沉积CrN,在3%NaCl溶液中电化学测试表明:开路电位(OCP)正向移动450mv,没有中间层的CrN仅仅移动了90mv,电镀Cr膜作为钝化层,可以有效防护基体。
虽然电镀Cr、化学镀Ni 和离子注入都能够提高薄膜的抗腐蚀性能,但增加了额外的镀膜工序,不能在真空室内一次完成,同时消失镀膜无污染的优势,综合考虑,纯金属作为中间层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考虑CrN 硬质涂层不仅在空气条件下使用, 也可能在腐蚀介质条件下使用,因此研究其腐蚀特性,不但有理论意义, 更具实用价值。
本文采用电弧离子镀设备,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两种调制比的Cr/CrN多层膜,在分析了薄膜的相结构、表面及横截面形貌的基础上,在模拟海水中评价其抗腐蚀性能,分析其腐蚀机理,讨论了Cr中间层对CrN薄膜的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CrN硬质膜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CrN硬质膜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硬质膜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优良性能,在机械、电子和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CrN硬质膜作为一种常见的硬质膜,具有高硬度、优异的耐磨性能和化学惰性等特点,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研究CrN硬质膜的制备及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目的是通过研究CrN硬质膜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深入探究CrN硬质膜的制备机理,为提高CrN硬质膜的制备效率和改善其性能,为其在工业应用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CrN硬质膜的制备方法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研究,对常见的CrN硬质膜制备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磁控溅射等。
2. CrN硬质膜的性能研究:使用XRD、SEM、EDS等技术对CrN硬质膜的微观结构、成分、物理性质等进行表征和分析,并进行摩擦、磨损、腐蚀等性能测试,探究其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
3. CrN硬质膜的制备机理研究:通过对CrN硬质膜制备过程中的气相反应、沉积动力学等进行深入研究,探究CrN硬质膜的制备机理。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将探究CrN硬质膜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并深入研究其制备机理。
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确立高效制备CrN硬质膜的工艺方法。
2. 揭示CrN硬质膜的微观结构、成分和物理性质,并评估其耐磨、耐腐蚀性能。
3. 深入探究CrN硬质膜的制备机理。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CrN硬质膜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CrN硬质膜的制备过程,提高工艺效率并改善产品品质;同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CrN硬质膜的性能,帮助我们在钢铁、机械、航空等领域中更好地运用CrN硬质膜的优异性能。
CrAlN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CrAlN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CrAlN薄膜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性能功能性材料,其具备优异的机械、热学、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性质,是目前重要的陶瓷
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刀具、磨具、航空发动机、高速列车以及生物医
学等领域。
因此,对CrAlN薄膜的制备及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潜力。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CrAlN薄膜的制备技术以及其物理、化学分析方法,
对其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其适用范围和发展前景。
三、研究内容
1. CrAlN薄膜的制备技术及发展现状分析;
2. CrAlN薄膜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微结构分析;
3. CrAlN薄膜的机械性能、热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研究;
4. 对CrAlN薄膜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
四、研究方法
1. 常规物理、化学手段分析;
2. 材料表征技术,如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比例谱等;
3. 材料制备技术,如磁控溅射技术、真空电弧离子镀技术等。
五、研究意义
通过CrAlN薄膜的制备、性能分析及应用探讨,拓展了CrAlN薄膜
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为材料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本文
对CrAlN薄膜制备技术和其性能参数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用参考价值。
六、预期成果
1. CrAlN薄膜的制备技术及发展现状的分析报告;
2. CrAlN薄膜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微结构分析报告;
3. CrAlN薄膜的机械性能、热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分析报告;
4. CrAlN薄膜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情况分析报告;
5. 撰写高水平的硕士学位论文。
热阴极离子镀制备CrNx薄膜及抗氧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热阴极离子镀制备CrNx薄膜及抗氧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对于具备多种性能的复合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
其中,具备高硬度、高耐磨、高热稳定性及优异抗氧化性能的CrNx薄膜成为研究的热点。
由于CrNx薄膜往往需要在高温下制备,而通常的物理气相沉积法有着制备温度低的缺陷,因此,热阴极离子镀法 (HICIAD) 成为了制备CrNx薄膜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旨在通过HICIAD技术制备CrNx薄膜,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以探索其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 制备CrNx薄膜:采用HICIAD技术制备CrNx薄膜,优化实验参数,对比CrNx在不同气氛下的制备效果,探究合适的制备条件。
2. 研究抗氧化性能:通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手段,考察CrNx薄膜的热稳定性,制作高温氧化实验样品,分析CrNx薄膜的抗氧化性能 variation。
四、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拓展CrNx薄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HICIAD技术在薄膜制备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实践基础。
五、预期成果
本次研究预计可以制备出高质量、高品质的CrNx薄膜,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为CrNx薄膜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及相关数据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热方式
保温时间 ( 小时)
冷却方式
1
空炉升温至 400
1
随炉冷却至室温
2
空炉升温至 500
1
随炉冷却至室温
3
空炉升温至 600
1
随炉冷却至室温
4
空炉升温至 650
1
随炉冷却至室温
5
空炉升温至 700
1
随炉冷却至室温
6
空炉升温至 750
1
随炉冷却至室温
7
空炉升温至 800
1
随炉冷却至室温
收稿日期: 2010 年 10 月
( c) 3 号试样的 XRD 衍射图谱 ( d) 4 号试样的 XRD 衍射图谱
( h) 8 号试样的 XRD 衍射图谱 图 1 试样的 XRD 衍射图谱
从 1 号试样的 XRD 衍射图谱可以看出, 氧化温 度为 400 时, 不仅薄膜中含有 Cr2N 和 Cr 相, 还出 现了新相 Cr23 C6。Cr23C6是奥氏体不锈钢发生晶间 腐蚀在晶界上析出富 Cr 的碳化物。文献指出, Cr23 C6是一种低温相, 在 450 - 800 的氧化温度范围 内容易产生, 温度低于 450 时不产生, 高于 800 时已经分解。在本实验条件下产生了 Cr23C6 的原因 可能是由于硬质合金基体中有较高的含碳量, 在 Cr 含量较大时, 能在更低温度下结合生成 Cr23C6, 但在
46
工 具技 术
CrN 薄膜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赵广彬, 曹晓英, 栾道成, 陈甥怡
西华大学
摘要: 采用热阴极离子镀技术, 成功制 备了高 质量的 CrN 薄膜, 对 CrN 薄膜 进行了 500 - 800 的氧化 实验。
用高精度天平测量其质量变化、显微硬度计测量 膜层硬度、XRD、XPS 测量膜层 结构、划痕仪测量膜层 与基体的结 合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1 XRD 结构分析 分别采用不同的加热温度进行氧化实验的 17 号试样以及未做氧化实验的 8 号试样的 XRD 图谱 如图 1 所示。
( a) 1 号试样的 XRD 衍射图谱
( b) 2 号试样的 XRD 衍射图谱
47
( e) 5 号试样的 XRD 衍射图谱 ( f) 6 号试样的 XRD 衍射图谱 ( g) 7 号试样的 XRD 衍射图谱
569kJ, 自由能大小接近, 所以两相能够稳定地共存; N 元素 0 峰位出现了 N- O 键, 表明 O 原子在氧化 过程中已经逐渐扩散到了 Cr、N 原子的间隙中, 随着 温度升至 500 , 与基体中扩散出的 C 原子结合成 N - C- O 键; 但是, N 原子仍然以 Cr2N 的结合方式为 主, 这与 XRD 分 析结果一 致。随着 氧化温度 达到 700 以上, 大量 O 原子的扩散使 Cr 在 0 峰位处与 O 结合成 CrOx 和 Cr2O3, O 与 C 形成 C- O 键; N 原子 与 O 进一步结合形成 NOx和 N- C- O 键、C- N 键。 从上述分析可知, 氧化温度小于 700 时, Cr 元素结 合能的降低可能是由于 O 原子的扩散形成了 N- O
从表 3 中 2- 7 号试样的元素结合能来看, Cr 元 素 0 峰位的结合能呈下降趋势, 在 5 号试样处出现 拐点; N、O 元素 0 峰位的结合能先增加后降低, 在 5 号试样处达到最大值; 而 O 元素 1 峰位的结合能呈 先降低后增加的 趋势, 在 4 号试样处达到 最小值。 文献指出, Cr 元素结合能是由于 CrN 向 Cr2O3转变引 起相结构改变而产生的, 而在结合能为 576 31ev 处 的 Cr 原子来自 Cr2O3, 与本实验中在 5 号试样处结 合能增加相吻合。
从 XRD 结构分析可以看出, 1 号试样出现了对 应的 Cr- O 键, 但有可能是由于氧化初期阶段尚未 生成足量 Cr 的氧化物, 因此 XRD 图谱中没有出现 Cr 的氧化物相; 而 N 元素 0 峰位来自 Cr2N, 1 峰位是 由 C- N 键产生的。从 2- 4 号试样的结合态看, Cr 主要是以 3+ 、6+ 形式存在, 0 峰位处可能与 O 结合 生成了 Cr2O3和 CrO3。生成 CrO3可能是由于更多的 O 原子吸附于表面而形成高价态氧化物, 而 Cr2O3和 CrO3 的 标 准 吉 布 斯 自 由 能 分 别 为 - 589kJ 和 -
Cr2O3转化, CrN 相消失。CrN 可 以转变为 Cr2N 。在
本实验中, 在 700 的氧化温度下, CrN 也能转变成 Cr2N。也可能是由于氧化过程中压应力的释放导致 了 CrN 向 Cr2N 的转变。对比 5- 7 号试样的 XRD 图 谱, 可以发现, 5 号、6 号试样衍射峰的位相基 本相 同, 6 号试样较 5 号试样在较高位相处有更 加明显 的 Cr2N 衍射峰, 此处的衍射峰可能是由 CrN 转化得 到的。只有 7 号试样的衍射峰向低位相少量位移。 5 号和 7 号试样的 Cr2N 峰强度都最大, 宽化程度减 小, 表明在氧化过程中 Cr2N 的结晶更加完整, 有了 明显的晶体取向。
力学性能为主要指标, 制定了较佳工艺。工艺流程 为: 真空室抽至 5. 0 10- 3Pa 辅助加热 30 分钟+
主弧电流加热 60 分钟 Ar 离子清洗( 偏压 600V) 10
分钟 镀 Cr 过渡层 5 分钟 沉积 CrN x 薄膜 冷却 出炉。主要镀膜工艺参数见表 1。
表 1 主要镀膜 工艺参数
力等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热阴极离 子镀技 术能够 制备出 CrN 硬质 薄膜。在不 同的工 艺条件下 , 可 以
制备 出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和密排六方结构的 CrN 和 Cr2N 混合相薄膜。最高显微硬度 2300HV。 所制备的 CrN 膜
层与基体结合 力较好, 最高结合强度达到 68N。 CrN 薄膜在 700 仍具有较 好的力 学性能, 且膜 层与基 体的结 合
电子层; 由于 Cr 元素 1 峰位和 N 元素 2 峰位的结合 能偏差很大, 在本实验中没有对应可能存在的化合 价态。
试样 编号
表 3 1- 7 号试样 Cr、O、N 元素的结合能
Cr 元素
O 元素
N 元素
0峰 1峰 0峰 1峰 0峰 1峰 2峰 ( ev) ( ev) ( ev) ( ev) ( ev) ( ev) ( ev)
48
工 具技 术
400 以上时 又极不稳 定。从 2- 7 号试样 的 XRD 衍射图谱可以看出, 2 号和 4 号试样的 Cr2N 和 CrN 相都具有较强的峰, 3 号试样的 Cr2N 峰最强。从 2 - 4 号试样的图谱中发现, Cr2N 和 CrN 的存在引起 了衍射峰的宽化, 这可能是因为氧化过程造成了晶 体结 构 不 完 整。在 500 时, Cr23 C6 相 已分 解, 在 500 - 650 温度范围中, 薄膜中出现了新相 CrN, 表明氧化开始阶段有相结构的转变, 但由于氧化不 是很严重, 因此并没有生成 Cr 的氧化物。随着温度 的升高, Cr 原子的活性增加, 根据有关文献, 可计算 出温度在 700 、750 、800 时, Cr 原子氧化成 Cr2 O3标 准生 成自 由能 分别 约为 - 150kJ、- 145kJ、142kJ, 而 生成 CrN 的 标准生成 自由能分 别约为 33kJ、- 26kJ、- 23kJ。根据能量最低原理, Cr 原子会 优先与 O 原子结合生成 Cr2O3, 因此从 700 开始出 现了新相 Cr2O3。当温度超过 650 时, Cr2O3的标准 生成自由能低于 CrN 的标准生成自由能, CrN 能与 O2反应生成 Cr2O3, 并释放出 N2。从 700 起, CrN 向
主弧电流( A ) 基体偏压( V) 氮气分压( Pa) 涂层时间( min)
150
50
0. 8
45
3 氧化实验
影响薄膜抗氧化性能的主要参数是氧化温度及
时间。本实验采用 SX2- 4- 10 型箱式实验电阻炉,
对 制 备的CrNx硬 质薄膜 试样 进行抗 氧化实 验。氧
表 2 氧化实验 工艺参数
试样编号
2011 年第 45 卷 2
化工艺流程为: 炉温升至 400 放入 1 号试样, 炉 温回升至 400 保温氧化 1 小时 随炉冷却至室 温 出炉。参照 1 号试样的工艺流程, 分别对 2- 7 号试样 在 500 、600 、650 、700 、750 、800 温度下氧化 1 小时。氧化实验工艺参数见表 2。
2 镀膜设备与方法
( 1) 镀膜设备 本实验采用 XH- 830 型热阴极离子镀膜机, 其 性能参数为: 尺寸: 800mm 760mm; 极限真空: 5E - 4Pa; 恢复真空: 30min( 从大气压到 5E- 3Pa) ; 主 弧功率: 60V250A; 偏压: 300V25A; 沉 积速 率: 约 为 110nm/ min。 本实验采用 GCr15 轴承钢块规和 YG6 硬 质合 金试片作为基体材料试样。 ( 2) 基体试样预处理 基体试样在入炉镀膜前, 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洁 处理, 以去除基体表面的粉尘、油脂、汗渍、表面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