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说”在山东话中的使用情况考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10
龙慧
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词语是由
汉语史上的句法结构凝固而成的,
现在有一批“X说”正在发生这样
的变化,即词汇化,其中的“说”
已经不再表示具体的言说之义,
而是虚化了。

例如:按说、据说、
听说、我说、不好说、难道说、
俗话说、一般说、依我说、反过
来说、换句话说、总的来说、更
不用说……
这些已经词汇化的“X说”在
山东话中的使用情况如何呢?本
文通过研究王统照的长篇小说
《山雨》对此进行考察。

王统照,山东诸城人,1924
年毕业于中国大学英文系。

曾任
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
《文学》月刊主编,开明书店编
辑,暨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

建国后,历任山东省文联主席,
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
化局局长。

其作品语言具有代表
性,所以以其为研究的对象。

《山雨》共157729个字,其
中“说”出现了883次,而意义已
经虚化的“说”有216个,占全部
的24.46%。

这已经虚化的216个“说”又
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X说”,
其中X可以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和
多音节;另一部分为“说X”,其
中的X也可以分为单音节、双音节
和多音节。

在本文中,我们仅考察第一
种情况,即“X说”的用法。

由于
“X说”在文中出现的比较多,所
以本文仅选取出现次数比较多的
结构进行重点考察。

一.听说(听见说、听人说、
听见人说、没听见说过)
“听说”及其变式在《山雨》
中出现的次数最多。

共38例,占
总量的17.6%。

例如:
(1)酒税是多么重,他家这
一年卖了不少的酒,听说还得赔
帐。

(2)练长的门上出来说,练
长刚刚在吃点心,说有什么事请
过去讲,听说还吩咐厨上给老板
预备午饭。

(3)多半是新兵,营规又不
讲究,常常出来闹事,头目听说
也是招安过来的。

“听说”在以上句子中都是
可以省略的,省略后的句子依然
成立。

如:
(3′)多半是新兵,营规又
不讲究,常常出来闹事,头目也
是招安过来的。

例(3)与例(3′)相比,
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原句除了
有形式主语“头目”之外,还有
一个更高层次的主语,即文中没
有出现的“我”。

说话人这样说的
用意是:“头目也是招安过来的”
这件事是说话人听到的,不是亲
眼看到的。

说话人因此表明了自
己和这件事的关系,具有主观性。

所以,这里的“说”已经发生了
变化,不是其原本的意义了。

“听说”已经凝固为一个比
较稳定的语法结构。

无论处在句
子的任何位置上,都可以省略,
其作用是表明主观性。

但是与其
类似的其它结构,如:“听见说”
“听人说”“听见人说”“没听说
过”则不能随意的省略。

只有当
其位于句首时才可以。

(4)十二岁的孩子坐在门槛
上听见说爹到镇上买东西去便跳
起来,向他爷爷道:“买什么?
有好吃的没有?”
(5)因为我今早上去上学,
刚刚走到镇上,就听人说你家大
有哥出了乱子被镇上的驻兵抓了
去!
(6)常听见人说他同他们称
兄道弟的喝大碗茶,耍钱。

(7)真新鲜,我活了五十岁
还没听见说过呢!
*(5′)因为我今早上去上
学,刚刚走到镇上,你家大有哥
出了乱子被镇上的驻兵抓了去!
(6′)他同他们称兄道弟的
喝大碗茶,耍钱。

例(5′)不成立而例(6′)
是成立的。

这是因为这类变式结
构正在演变过程中,还没有形成
比较稳定的语法结构,所以会受
到各种限制。

二.我说、你说
(8)本来这些只凭聪明是作
不来的,没有别的,一个经验,
再来一个经验,末后,——
—我说
还是经验。

(9)我说,杜大哥,我到现
在就是肚子里压住一股闷气!
(10)如今管不了许多,儿
孙自有儿孙福,我说,陈大爷听
凭他去混罢。

(11)魏者二,你说咱会看
的透?在我说,这份差事辞辞不
掉,又没有别人托,活受罪,听
说今春里地也出脱了几亩。

“X说”在山东话中的使用情况考察内容摘要:现代汉语中,“X说”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发生了词汇化和语法化,使得“说”已经脱离的言说的意义而逐渐虚化。

本文通过对王统照《山雨》的统计研究,考察“X说”在山东话中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山东话X说词汇化主观化
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2.10
(12)我说老大,你别的老在木头心眼里钻,别忘了咱今年开头在西陵上说的话,把精神打起来!混到那一时说那一时。

(13)你说,这回乱子可闹大了!
(14)哥,你说中国人多,中什么用?这不是明明白白的,这忠魂碑在这么好的地方!铁路的那一头现在用大炮刚刚毁完,怎么样来?
以上例句中,“我说”“你说”中的“说”也已不存在言说之意,发生了词汇化和语法化。

例(9)、(12)中的“我说”有表达语气的作用,是提醒听话人注意自己有意见要发表。

而例(8)、(10)、(11)则是说话人的推论,表示其个人的看法。

例(8)中说话人认为经验很重要,例(10)中说话人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不需要管太多,而例(11)中说话人则认为那并不是一件好的差事。

例(11)中的“你说”也并不是真的要说话人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你觉得、你认为”之意。

例(13)、(14)中的“你说”更是没有实际的意义,表达语气的用法更显著,省略后不会对原句的意义产生任何影响。

三.常言说、老实说、凭心说、正经说
“常言说”“老实说”“凭心说”“正经说”在《山雨》中出现的次数虽然不多,但却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词汇,在山东话中的使用频率比较高。

(15)常言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罢呀!咱这一辈子还不晓得怎么混过去,想着孩子不是傻!
(16)老实说,就是大侄也顾不的,总之,我一个钱没的出,告诉咱那头儿,谢谢他吧!干什么也去!
(17)老实说,官,还有穷当兵往上升的?扛枪杆,站岗,掘战壕,永远是一个花样。

(18)总说起来,你地还多
几亩,有好孩子在城里做官,凭
心说不比咱好?
(19)不瞧瞧你自己的脸面,
讲出息;正经说能够积点钱,说
上份老婆,小伙子,这出息大了!
“常言说”表示句子所表达
的命题的依据,即通常情况大家
都是这样认为的。

民间自有一些
谚语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是经
验的积累,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老实说”则表明了说话人对句中
所表达命题的主观态度,强调自
己是以真诚的态度来表述命题。

“凭心说”、“正经说”也同样表
明了说话人的主观态度,与“老
实说”一样。

其中,“老实说”还有一种
变体形式在《山雨》中出现的次
数比较多,即“说句实在话”。

(20)说句实在话,我没有
男孩子,有两个女的,好歹都出
了门,成了人家的人口,省心多
了。

(21)说句实在话,谁愿意
受气,谁也愿意享福呀!
“说句实在话”在山东话口
语中用的比较多。

四.依你说
“依你说”在文中出现了两
次,它与“依我说”的结构类似,
但是用法却不相同。

“依我说”
表示命题的来源,它连接的句子
一般是结论性的语句。

(22)依我说,今天我在这
做证人,您恭恭敬敬跪下磕三个
头,正式拜师吧!(邓友梅《烟
壶》)
(23)小燕笑道:“依我说,
咱们竟悄悄的把宝姑娘林姑娘请
了来顽一回子,到二更天再睡不
迟。

”(曹雪芹《红楼梦》)
“依我说”后都是说话人的
建议,是结论性的语句。

而“依
你说”很明显是带有询问性质的,
是说话人询问对方建议或看法的,
所以其后一般都是疑问性的语句。

例如:
(24)依你说,就是谁也不
当兵,像中国怎么办?
(25)依你说,人到底有多
少心眼?
“依你说”也有一种变体形
式“照你这么说”,在山东话口语
中用的十分广泛。

(26)照你这么说,叫化子,
花姑娘,拉土车的,都是命该如
此?不要怨天,也不要有什么想
头,总括一句,得挨受!
五.虽说、若说
(27)虽说镇上要从各村子
中征集麦,米,那里来的及!平
空中添上近千口白吃的客人,这
简直比夏天与土匪打架还难!
(28)大家到镇上去的没有
不知道镇东头的学堂的,不信可
以探听人家的办法,若说办不成,
我交代不了!
“虽说”“若说”也已经词
汇化,属于转折类的连词,在句
中起到转折的作用。

与此同时,
也有篇章衔接的功能。

这两个词
只能出现在句首,而不能放在主
语的后面。

本文通过对王统照《山雨》
的研究,考察了“X说”在山东话
中的使用情况。

在《山雨》中,
有24.46%的“说”已经不存在言
说之义了,而是发生了词汇化,
作为一个词在句中发挥各种作用。

如以上讨论的“听说”“你说”
“我说”“常言说”“老实说”
“凭心说”“正经说”“依你说”
“虽说”“若说”,这些在作品中
出现概率相对来说比极高的“X
说”均已词汇化。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董秀芳.《“X说”的词汇化》[J].
语言科学,2003,(2).
[3]王静.《我说“我说”》[J].湖南城
市学院学报,2010(3).
[4]李晋霞、刘云.《从“如果”与
“如果说”的差异看“说”的传信义》
[J].语言科学,2003(3).
龙慧,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硕
士研究生。

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