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试题
1.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
4NO
3
=2HNO
3
+4N
2
↑+9H
2
O,在反应中被
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5∶4B.5∶3C.1∶1D.3∶5
【解析】在5NH
4NO
3
═2HNO
3
+4N
2
↑+9H
2
O的反应中,氮元素由铵根中-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
氮元素由硝酸根中+5价降低为0价,被还原,氮气既是还原产物也是氧化产物,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5-0):[0-(-3)]=5:3。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高铁酸钾(K
2FeO
4
)是一种高效绿色水处理剂,其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为:2Fe(OH)
3
+3KClO+4KOH=2K
2FeO
4
+3KCl+5H
2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高铁酸钾用 KClO做还原剂
B.KCl是还原产物
C.高铁酸钾中铁的化合价为+7
D.制备高铁酸钾时1 molFe(OH)
3
得到3 mol电子【答案】B
【解析】A、反应2Fe(OH)
3+3KClO+4KOH=2K
2
FeO
4
+3KCl+5H
2
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
降低为-1价,则KClO为氧化剂,Fe(OH)
3
为还原剂,A错误;B、次氯酸钾是氧化剂,则氯化钾是还原产物B正确; C、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C错误;D、因反应中铁元素的化
合价由+3价升高到+6价,则1molFe(OH)
3
失去3mol电子,D错误。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3.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答案】D
【解析】在干燥的条件下氯化氢、氯气均不能呈现出酸性、氯气也不呈现出漂白性,故A、B不正确。
在溶液中氯化氢、氯气都能产生Cl-,在硝酸银溶液中都出现白色沉淀AgCl,故C选项不
能选。
氯气与碘化钾在溶液中能置换出I
2,而I
2
能够使淀粉呈现蓝色,氯化氢无此性质,故D是
正确的选项,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
点评: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该题难度不大,学生不难得分。
4.盛液溴的试剂瓶中要加入一定量的水,目的是( )
A.制得溴水B.比较水与液溴的密度
C.将液溴隔绝空气D.防止液溴挥发
【答案】D
【解析】溴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且密度比水大、易挥发,所以水覆盖在溴的上面可以有效地减少溴的挥发。
通常在实验室中保存液溴的方法:水封蜡封,沙中久存,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试剂的保存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单质溴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然后针对性的选择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学生不难得分。
5.实验室配制碘水时,往往是把碘溶解在KI溶液中,以增大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其主要原因是发生了如下反应:I2+I- I3-。
关于碘的碘化钾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AgI沉淀
B.该溶液能使淀粉变蓝
C.I3-是一种单质
D.该溶液中通入C12,I3-的浓度不变
【答案】AB
【解析】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正逆反应同时进行的反应。
它的特点是整个体系都是混合
物,而且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既然有I-,则加入AgNO
3必有黄色的AgI沉淀,又因为有I
2
,
则可以使淀粉变蓝色;I
3
-是一种阴离子,C不正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碘离子氧化生成单
质碘,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I
3
-浓度降低,D不正确,答案选AB。
【考点】考查碘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灵活应变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当不慎有大量氯气逸出时,人们再逃生时,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的毛巾捂往鼻子,该物质最适宜采用的是( )
A.NaOH B.NaCl C.KBr D.NaHCO3
【答案】D
【解析】NaOH本身就有非常强的腐蚀性,不能采用;NaCl虽对人体无害,但也不能与氯气反应起减缓氯气毒性的作用,不可采用;KBr溶液可与氯气发生置换反应,吸收了氯气,但其生成的
单质溴的毒性也是非常大的,不能采用。
NaHCO
3与酸反应生成CO
2
,可以促进氯气与水反应,
减缓毒性,答案选D。
【考点】考查氯气的性质、安全事故的处理等
点评:本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本题主要是考查吸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7.向含有K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通人过量的C12充分反应。
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的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
A.NaCl和KCl B.KCl与NaBr
C.NaCl和KI D.NaCl、KCl与I2
【答案】A
【解析】氯气的氧化性强于单质溴和单质碘的,所以能和NaBr和KI反应,分别置换出单质溴和
单质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Cl
2+2NaBr=2NaCl+Br
2
、Cl
2
+2KI=I
2
+2KCl。
单质溴易挥发,
单质易生化。
所以如果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留下的物质应该是NaCl和KCl,答案选A。
【考点】考查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点评:该题难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
该题的关键不但要掌握卤素之间的非金属性强弱,还要熟练记住卤素单质的特殊性质。
8.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氯水应盛在棕色细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B.液溴应盛放在橡胶塞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
C.AgBr固体应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D.氢氟酸应放在塑料盖的玻璃瓶中
【答案】C
【解析】氯水能够见光分解,应盛放在棕色瓶中,同时氯水又容易挥发,应用磨口玻璃塞的玻璃
瓶盛放;溴能够与橡胶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橡胶塞老化,故B不正确;AgBr见会分解,故
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氢氟酸能够与玻璃中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故D是不正确的,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试剂保存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之一,属于化学实验中基础性试题的考查。
试剂的保存关键是掌
握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9.把95mg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氯化镁粉末溶于水后,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
300mgAgCl沉淀,则该氯化镁中的杂质可能是( )
A.NaCl B.A1C13C.KCl D.CaCl2
【答案】B
【解析】设金属元素均为+2价,则AgCl的物质的量等于此+2价氯化物的物质的量2倍。
氯化
银的物质的量是0.3g÷143.5g/mol=0.0021mol,所以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0021mol÷2=
0.00105mol,则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0.095÷0.00105=90.9,则+2价金属的相对原子
质量是90.9-71=19.9。
而+2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 Na:46、A1:18、K:78、Ca:40、Mg:24,由于Mg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19.9,这说明杂质的相对原子质量必小于19.9,答
案选B。
【考点】考查;氯化物和硝酸银反应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如果本题采用常规解题,则费时费力,学习效率低。
化学计算中往往采用各种巧解,化繁为易,需要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注意积累、总结、归纳,最
重要的是学会应用。
10.两瓶颜色一致的红棕色液体,其中一瓶是溴水,怎样快速简便地鉴别出溴水?
【答案】轻轻振荡,出现红棕色蒸汽的是溴水。
【解析】由于溴在水中溶解度比较小,通常用水封保存,若振荡则必然有溴蒸汽逸出,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轻轻振荡,出现红棕色蒸汽的是溴水。
【考点】考查溴水的鉴别
点评:本题要是采用最简方式,则闻气味的方法,但因为溴是剧毒的,不可采取,该题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实验操作的灵活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