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历史阶段专题复习:隋唐时期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三历史阶段专题复习:隋唐时期学案
隋唐时期(581-618-907)
阶段特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建立了强盛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建树。
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
文化辉煌灿烂,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政治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明确,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加强了皇权,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完善
选官制度:采用科举考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结合起来
经济农业:曲辕犁的发明、筒车的出现、均田制的一度盛行,农业经济繁荣
手工业:丝织业的发展;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商业:商业繁荣,城市兴起并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文化科技: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和以僧一行为代表的天文成就,使唐代科技进入新阶段
艺术: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绘画艺术以吴道子为代表
文学:唐诗进入“黄金时期”
一、隋唐政治制度
1、中央官制(加强君主专制)——三省六部制
⑴三省六部制确立和完备的过程:确立——隋文帝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完备——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
⑵三省六部制的主要机构及其职能
⑶三省六部制评价:
2.地方行政区划(加强中央集权):道-州-县
(唐后期地方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唐统治由盛转衰。
)
3.选官制度——科举制
⑴概念:“科”指考试科目;“举”指是选拔人才。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
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选拔
途径选拔
标准
⑵科举制创立的原因
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①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②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历史发展的客观潮流:①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经济实力壮大;
②政治上: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他们要求参与政权。
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维持。
⑶科举制创立和完善的过程
隋朝创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完善: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后成为定制。
⑷科举制的评价:
4.监察制度——御史台(唐)
评价: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和规范官员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化。
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效。
二、隋唐的社会经济繁荣
1.农业—:耕作技术:唐代曲辕犁(江东犁)——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灌溉:筒车(唐)
土地制度:均田制(见前)
2.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三彩”;秘色瓷
纺织业:丝织品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3.商业:市:①政府严格控制,限制时间和地点(坊市分开)。
设市令或市长直接管理;
②长安城内设有东市、西市,规划整齐,坊市分开
③出现邸店、柜坊、飞钱等;
④长安、洛阳等国际大都市,“扬一益二”,
贸易:①隋朝大运河开通,南北方商贸发达;
②陆路和海上贸易发达,设“市舶史”管理海外贸易
第 2 页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