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专题(A4纸编排共8页后附答案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专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1500g的是()
A.一只鸡蛋B.一本九年级物理教材C.一张课桌D.一只母鸡
2.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104mg的物体可能是()
A.你的电脑B.你的课桌C.你的钢笔D.你身体的质量
3.水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g B.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D.水可以在90℃时沸腾
4.下列估测值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 kg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8 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2 m D.物理课本的的质量约为50 g
5.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丙>ρ乙>ρ甲,且ρ丙=ρ水D.ρ乙>ρ甲>ρ丙,且ρ丙>ρ水
6.一只铜瓶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的密度为ρ,若从瓶子放出质量的气体,则瓶内余下气体的密度将()A.仍为ρB.变为C.变为2ρD.变为
7.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此时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甲可能小于m′乙B.m′甲一定小于m′乙
C.m′甲可能大于m′乙D.m′甲一定大于m′乙
8.一个最多能装1kg水的瓶子,它一定不能装下1kg的()
A.盐水B.酒精C.水银D.硫酸
9.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
定的环境下将l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
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水从O℃上升到4℃的过程中,其密度逐渐增大
B.在0℃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C.当0℃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
D.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
10.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2:5,质量之比m甲:m乙=1:2,那么甲乙两球的体积:V乙为()
之比V
A.1:5 B.5:1 C.4:5 D.5:4
11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
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
C.两瓶液体密度相等D.乙瓶液体密度较大
12..世界上最轻固态材料,在浙大诞生,实验室里称它为“碳海绵”.检测结果显示“碳
海绵”还有超强的储电能力;对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报出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放在温度为﹣196℃的液氮中,弹性活力依然;“碳海绵”有很多空隙,可以填充保温材料等物质;它能达到的最小密度为0.16毫克/立方厘米(不包括该物质空隙间的气体):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将来的某一天,手机电池带电时间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
B.若海上发生漏油事件,则可以把“碳海绵”撤在海面上迅速吸油
C.若用此材料做成宇航服能抵抗月球晚上零下一百多度的低温
D.相同体积“碳海绵”的质量远小于密度为0.09千克/米3的氢气的质量
二.实验探究题(共13小题)
13.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kg/m3.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选
填“偏大”或“偏小”).
(3)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
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
总质量为m2.
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14.小亮测试某种液体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将移至标尺左端零
刻度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图甲是他测量空瓶质量时的情景,错误的是.
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瓶质量是20g.
(3)用瓶子装满液体,用天平测得瓶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是g,已知瓶子的容积是40ml,则该液体的密度是g/cm3.
15.某中学环保小组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分别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
(1)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天平放在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直至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江水的质量为g,将烧杯中的江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江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江水的密度为g/cm3.
③小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2)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丙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
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
④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ρ=(纯净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⑤小亮测算江水的体积使用了下列3种物理方法中的
A.控制变量法B.等量代替法C.类比法.
16.小芳想测量汽车防冻液的密度,设计了如下
实验步驟.
(1)小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在标
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计位置如图甲所示,她
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
节,直到天平平衡。
(2 )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5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防冻液,用天平测量烧杯与防冻液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防冻液的质量为g.
(3 )小芳用这沖方法测得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
17.下面是用天平和量筒做“测盐水密度”的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天平放在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小聪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质量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聪所用烧杯的质量为g.
(3)下表分别是小聪、小明、小玲、小莉所设计和进行实验的过程(表中的图只是实验步骤示意图,图中示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把盐水倒入量筒中测量
出体积V 用天平测量出烧杯
质量m1
把量筒中盐水倒入烧杯中,
测量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
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量
m1把盐水倒入烧杯中,
测量盐水和烧杯总
质量m2
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
中测量出体积V
把盐水倒入烧杯中,测量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
入量筒中测量出体
积V
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
量m2
把盐水倒入烧杯中,测量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1把烧杯中的部分盐
水倒入量筒中测量
出体积V
用天平测量出剩余盐水和
烧杯总质量m2
度的表达式:ρ盐水=.
②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时,老师发现四位同学中有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很接近,而另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老师指出,实验结果相近的两位同学的数据是较准确的,而另两位同学的结果差别大的主要原
因是实验操作顺序不正确引起的.请你分析指出由于操作顺序不正确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是 ,实验结果偏小的是 .(选填“小聪”、“小明”、“小玲”、“小莉”)
)
问
题 讨
论
小雨设计了以下方案测定液体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 1;
②在空玻璃杯倒入适量的液体,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 2; ③把玻璃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 ;④计算液体的密度ρ=.
用此方案测得液体的密度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小吴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移到左侧的 零刻度线,然后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央.
(2)正确操作,测出水和杯子总质量为139g ,将部分水倒入量筒,如
图甲所示,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cm 3
.测出剩余水和杯子的质量,如图乙所示,为 g .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水的密度为 kg/m 3
.
(4)在向量筒倒入水时,如果不慎有溅出,则测出水的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如图甲、乙所示,实验小组利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酸奶的密度.
(1)先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 1= g .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对体积测量影响较大,为解决酸奶容易粘在容器壁上的问题,他们找来如图丙所示的5ml 针筒,抽取酸奶至 5mL 刻度处,测得烧杯和剰余酸奶的总质量m 2=56.3g . (2)不用图乙所示量筒,而选用针筒测量酸奶体积的另一个优点是: ;
(3)同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一个“问题”,5mL 针筒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 隙”,这部分体积并不计入针筒标记的刻度中,这会导致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为解决(4)的问题,他们想出了一种正确的测量方法:将实验(2)针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后,
读出针筒的示数为lmL ;测得此时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 3=60.7g ,则酸奶密度为 kg/m 3
.
21.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a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kg/m3.
(4)实验中,小明同学没有使用天平只使用了量筒也测出了矿石的密度,请你把下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A.将小矿石放入小烧杯中,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如图d所示);在量筒中装入足够多的水,记录示数V1;B.,读出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记录为V2;
C.再将小矿石浸没在量筒水中,记录示数示数V3;
D.根据以上记录,写出小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石=.
扩展:如果小烧杯的质量13.2g,底面积为15cm2,则图d中小烧杯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为cm.22.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2)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杯中牛奶的质量为g;牛奶密度为
kg/m3.这样测出的密度会偏(选填“大”或“小”)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
23.实验探究:“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左边”或“右边”).
(2)小方的方案:
①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③然后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
小方测得的食用油的密度的表达式是.(用以上测量的字母写出表达式)
(3)小王的方案:①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已调节平衡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
②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
V2.小王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用以上涉及到的字母写出表达式)
(4)比较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同学的实验误差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
值.(选“偏大”或“偏小”).
(5
(6)如图丙所示,一个粗心的同学,把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则物体的质量为g.
24.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B.向右盘中加砝码C.向右移动游码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g.
(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①②③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测量体积最佳实验步骤顺序应该为.若图中数据为小明正确操作顺序所获得的数据,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kg/m3.
(5)“神舟六号”上用到了这种材料,在研制过程中设计人员曾设计了一个15.8千克的钢制零件,经安装测试后发现飞船总重超出了7.9千克.为了减轻重量,设计师考虑在其中掺入一定质量的该复合材料,问至少需掺入k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复合材料才能保证飞船总重不超重(钢的密度是7.9×103 kg/m3).
25.小红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这件工艺品是由质量相等的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50%,小红的妈妈对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让小红进行验证.小红通过实验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600g,体积为52cm3,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的密度分别19.3g/cm3和8.9g/cm3.
(1)请根据小红的实验结果计算工艺品的密度.
(2)若按照售货员的说法,真正的金铜合金工艺品的密度应是多少?根据计算值对比,说明售货员的话是否可信.
(3)请计算这件工艺品的实际含金量为多少克?
三.计算题(共5小题)
26.体积为100cm3的空心铜球,质量为445g,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水、酒精中的一种液体后,质量为485g,(ρ铜=8.9g/cm3,ρ水银=13.6g/cm3,ρ水=1g/cm3,ρ酒精=0.8g/cm3)问:
(1)空心部分体积?
(2)注入的液体是什么物质?
2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2×10﹣2米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米,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已知ρ酒精=0.8×103千克/米3,ρ铁=7.8×103千克/米3,ρ=2.7×103千克/米3.)
铝
(1)求A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
(2)求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
(3)将5400克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后,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28.用一只杯子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杯子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中的图线AB所示.则:(1)量杯的质量是多少g?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3?
(3)如果在这只杯子里装60cm3的这种液体,液体与杯子的总重为多少N?
29
(1)求一块体积为4cm树脂镜片的质量.
(2)如图所示的一副铜合金镜架的质量为2×10﹣2 k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求一副
钛合金镜架的质量.
(3)如果全中国需要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的人都戴上(1)(2)问中的树脂镜片和钛合
金镜架,那么这些人的鼻子上总共负起了多少吨的物质?
30.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已知某大型的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8×103kg/m3)制造,耗钢132.6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多少?
密度专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D;2.C;3.A;4.A;5.B;6.D;7.D;8.B;9.A;10.D;11.D;12.D;
二.实验探究题(共13小题)
13.45;1.125×103;偏大;•ρ水;
14.水平;游码;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53.2;0.83;
15.水平;右;39.6;1.1;偏大;标记A处;;;B;
16.右;21;20;偏大;大于;2:1;
17.水平台;右;32.4;;小明;小聪;
18.右;偏大;
19.水平;平衡螺母;80;58.2;1.01×103;偏大;
20.62;针筒的分度值比量筒小(或针筒比量筒测量体积精确、或针筒测量体积精度更高);
偏大;1.1×103;
21.CBDEA;左;2.6×103;取出石块,将大烧杯的水用量筒灌满(或将量筒中的水倒入小烧杯中,直至大烧杯水满);;4;
22.右;122.4;1.224×103;大;乙、丙、甲;左边;
23.ρ=;ρ=;小方;偏大;17.3;16.8;20;0.84;27.4;
24.右;C;16.4;偏小;①③②;0.82×l03;0.9;
25.;
三.计算题(共5小题)
26.;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