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居民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社会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居民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调查
郑州轻工业学院
校外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关于城市居民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调查
姓名:孙明新(第四小组)
院(系):政法学院
专业班级:社会工作2011级01班
学号:541109020126
指导教师:康绍霞
时间:2013 年5 月20 日至2013 年6 月20 日
目录
第一节、导言-----------------------------------------------------------------------------------------(3)第二节、研究方法---------------------------------------------------------------------------------------(3)
一、调查对象------------------------------------------------------------------------------(3)
二、调查方法------------------------------------------------------------------------------(3)
三、资料分析------------------------------------------------------------------------------(4)第三节、结果与分析------------------------------------------------------------------------------------(7)
一、个人收入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影响---------------------------------------------(7)
二、文化程度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影响---------------------------------------------(8)
三、家庭养老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影响---------------------------------------------(9)
四、机构养老的类型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影响--- -------------------------------(10)
五、国家政策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影响--------------------------------------------(11)
六、养老机构的普及程度对机构养老的影响--------------------------------------(12)
第四节、总结及建议--------------------------------------------------------------------------------------(13)
第五节、结束语--------------------------------------------------------------------------------------------(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16)
附录一-------------------------------------------------------------------------------------------------------(17)
附录二-------------------------------------------------------------------------------------------------------(20)
关于城市居民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调查报告
一、导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传统养老模式面临很大的压力。

千百年来,我国一直采用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

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特别是“四二一”,甚至“四二二”式家庭(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允许生两个孩子)日益增多,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越来越重。

工作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也使一些子女对老人无暇顾及。

同时,生活观念的转变,一些老年人也不再和子女住在一起,许多老年人家庭变成了空巢家庭或独居家庭。

据全国老龄委调查,目前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或独居比例高达49.7%以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沿用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模式已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养老的需求,探索新的养老模式刻不容缓,人们对机构养老的需求及认同度出现新变化。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人民对机构养老的看法及认同感。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我们以郑州市为试点,调查对象是在郑州市生活的居民,针对郑州市居民经济状况的不同,我们选择了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地点,如公园、社区、路边、养老院附近等。

比如郑大附近的公园,郑州美术馆附近的社区和路边,郑州轻工业学院老校区等。

多地调查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二)调查方法
我们采取了问卷加访谈的调查方式。

由于随机抽样调查的很有难度,所以我们属于偶遇调查。

在设计和制作问卷阶段,我们小组成员同心协力,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及对科学和社会的求知精神,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同时还请教了指导老师康绍霞老师。

在康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一步把问卷设计的条理化科学化,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反复推敲,设计出更加切实有效的问卷。

在正式调查的前两天,我们组成员在学校附近进行了试调查,发现并修改了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调查员的调查技巧。

在正式调查阶段,我们组成员分为三个调查小组,分别完成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三)资料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是想了解下中国现在的城市居民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问题,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数据来直观的了解中国机构养老现状。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城市居民对机构养老认同感和各种影响因素(自变量)和对城市居民对机构养老认同感(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1、对于受访者的性别,主要分为男、女。

改变量为定类变量,在调查中我们
注意性别的比例分配,但还是女士多些占55%。

2、受访者的年龄我们分为6个层次。

在调查中我们力求各个年龄都能够涉及
到。

3、受访者的文化程度,该变量为定类变量,高中或中专21%和本科及以上
44%,所占比例较大,因此所调查人中思想水平较高。

4、受访者的月收入水平,收入水平与对社会一切事物的看法有很大的关联,
收入水平决定居民的对社会的满意程度。

有图可看出。

1500及以下的占比例较大,这也正能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有待提高。

5、市民对退休后与子女居住的看法上,大家还是比较愿意的,也许是受
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家天下”。

思想层面也可看出,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习惯于子孙满堂其乐融融的感觉。

6、对我国养老政策的了解程度。

在对我国养老政策的了解程度上来看,
比较了解所占比例15%,看来了解的市民还是极少的,说明我国机构养老的一些理念宣传的很不到位。

7、对当今我国机构养老的满意程度。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得出的数据也
很直观的展现了现在的中国市民并不满意我国机构养老的发展状况,并没有达到可以另市民放心的将自己或亲人送到机构养老。

一般满意
42.5%与不太满意34.5%,所占比例最高。

8、哪种机构养老较有保障。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市民还是比较相信
国家的,觉得国家的相关的都是比较靠谱的,选择国营机构养老的市民还是蛮多的。

关于城市居民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调查
9、城市居民期待哪种养老方式。

家庭养老所占比例还是最高的131%,机
构养老只有8%,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市民对机构养老的认同感还是很
低,这需要我国相关行政部门真正的落实政策,机构养老的工作人员更
高的素质和更有效的宣传。

(四)、资料分析及局限性说明
在资料分析过程中,我们使用了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数据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和理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论解释。

由于我们问卷设计和SPSS软件都处于初学阶段,样本容量有限,统计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出现一些偏差。

但是我相信我们的调查结果还是基本上能反映出城市居民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程度的强弱的。

三、结果与分析:
根据我们对调查问卷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郑州市居民总体上对机构养老的认同感普遍不高。

城市居民对机构养老认同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一)个人收入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影响
正如图所示,市民对机构养老可以说是一般满意或不太满意的,我们可以
看出这一点在1500元及以下的这一段比较明显,因为人们对事物的满意
程度是与自己的收入水平相挂钩的,连最基本的温饱还没有保证的话便无
暇去估计关于机构养老的好坏等问题了。

关于城市居民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调查
(二)文化程度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影响
如图所示,随着文化水平的更高,市民对机构养老表示一般的态度也进而增长。

本科及以上对待机构养老态度一般的50%。

这可以看出,受过高等教育的市民对机构养老也不是很满意,只是抱着冷漠的观察中的一般态度。

(三)家庭养老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影响
(四)机构养老的类型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影响
从图表中皆可看出,市民对国营机构养老还是满怀期待,比较看好的,若是国家能够比较注重发展机构养老这一块,我相信市民也会很支持的。

(五)国家政策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影响
由表13可以看出,不太了解和态度一般的交汇处是47%,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也就是说我国市民对机构养老的了解程度还是不高的,国家和机构都需要大力宣传机构延高的益处。

(六)养老机构的普及程度对机构养老的影响、
由图表中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对于是否了解机构养老这个问题上,不了解的比例占了61%,最高。

市民对机构养老没有了解,这大大的影响到了市民对机构养老的认同感。

四、总结及建议
(一)总结:
从我们的问卷整理到spss分析的数据可以看出,市民对我国机构养老还不是很了解,比较了解的仅有7.5%,不太了解的占41.5%,很不了解的占13%;
任何事物都是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评价,但我国市民对机构养老似乎还很陌生,因此认同感就更加渺小了。

(二)建议:
1、国家应切实的落实加强中国机构养老的理念及政策。

众所周知,现如今中国中央下达的一些政策经过省、市、县、乡、镇一系列的政府机关之后,都变了味道,与原来的政策偏差很大。

我国当局相关部门所发放的基金也大都没有被用到实处,而是被用到不该出现的地方,所以我认为我国应该从政策的落实上大力抓起,有个好的开头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不是么?从我们所调查的对我国机构养老的建议上,我觉得中国的人民还是比较相信政府的,觉得政府是一个强大的后盾,也期盼政府真正的将钱花在刀刃上,真正的关注我国的养老问题。

2、养老机构应正确的、正当的宣传机构养老的优势。

其实我个人认为我国养老机构给人民的印象真的有点糟糕,大家都觉得一
旦老人进入养老机构,就会面临着孤独、寂寞、黑暗、脏乱、苛刻等等,这一切的源头还是养老机构自身,未能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和舒服的服务,这就给市民的心理造成很大的阴影,大家就都希望远离那个不快乐的地方。

而像香港、西欧等地区则是另一番景象,至少养老机构在人民中的印象还算是舒适安乐的。

因此,养老机构本身的大力宣传、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方面都迫在眉睫。

3、人民应多关注相关自己利益的养老问题。

由于我国古代史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社会,而且还深受儒家思想中的孝影响,家便成了所有中国人民的核心。

这在古代是很好的,但在经济繁荣,物质爆炸的今天,这阻碍了人民思想的进步,家天下的时代已过,我们应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因此多多关注国家给自己的现在或未来能带来什么好处还是很必要的,不能仅仅关注眼前利益不是?政府的政策、养老机构的宣传与服务最终还是要依靠人民的支持而日益发展。

五、结束语
本次社会调查我们采取了问卷加访谈的调查方式,在郑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了随机调查。

本次社会调查共分为设计和制作问卷、试调查、正式调查、数据分析、撰写调查报告五个阶段,在调查阶段我们注意到了性别比例问题,经济状况不同等问题,尽量避免了调查结果的失真。

在整个社会调查阶段本组成员认真负责,吃苦耐劳为本次社会调查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再者,感谢接受我们调查的市民,祝你们生活开心。

希望我们本次调查结果和建议能对提高城市居民对机构养老的认同感方面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丽萍、蒋升湧、陆发安,我国养老模式及其发展研究(改革与战略)2007年12期。

【2】陈敏:强化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浅析。

【3】孔金平、刘瑜闻,养老方式多样化的探索——互动式养老;(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张昆玲、张红娟;探讨养老模式,构建和谐社会(科学之友学术版)2006年05版
【5】潘求满,中国养老模式问题探讨(理论观察)2007年03版
【6】张蓉:国内外老年护理的研究及进展(当代护理学术版)2010年10期【7】李小珍:我国高龄老人养老问题探析(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2期
致谢
本次社会调查已经结束。

首先,我想感谢那些参与我们社会调查的受访者,正是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宝贵意见,才使得我们的社会调查顺利完成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再次,我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康绍霞老师,在康老师的悉心指导与纠正下,我们的问卷得以完善,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得以解决,调查报告得以完善,在这里向康老师致敬。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小组的成员,正是他们这种严谨认真、不怕吃苦、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得我们的调查得到了同学们和老师的认同和肯定。

附录一
关于城市居民的机构养老认同感问卷调查您好,我们是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学生。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了解城市居民对养老问题的认识,以及对机构养老的了解和认同,身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我们,特意开展此次调查。

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协助我们完成调查,您的意见对我们十分重要。

谢谢您的合作。

本次调查我们会对您的回答严格保密,不会对您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龄:
(A)18周岁及以下(B)18—30岁(C)30—40岁
(D)40—50岁(E)50—60岁(F)60岁及以上
3、您的身体健康状况:
(A)健康(B)良好(C)中等(D)有点差(E)很差
4、您的月收入水平:
(A)1500元及以下(B)1500—3000元
(C)3000—4500元(D)4500及以上
5、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B)初中(C)高中或中专
(D)大专 (E) 本科及以上
6、您的家庭是否是独生子女家庭:
(A)是(B)否
7、您的家庭中老人的现在居住情况:
(A)独居(B)和配偶居住(C)和儿孙居住
(D)在养老机构 (E)其他
8、对于退休后与子女住在一起,您的看法是:
(A)很愿意(B)比较愿意(C)一般
(D)不太愿意(E)很不愿意
9、您认为家庭养老有何优点(多选):
(A)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B)生活自由,环境舒适
(C)生活成本较低(D)较好保护个人隐私
(E)精神需求、物质需要得到更多满足 (F)其他
10、您认为家庭养老有何缺点(多选):
(A)家庭各成员生活方式、作息习惯不同
(B)在第三代的教育上存在分歧,易产生家庭矛盾
(C)出现意外情况时,老人难以及时有效解决
(D)子女工作繁忙,易出现空巢孤独感
(F)其他
11、您是否了解机构养老:
(A)很了解(B)一般了解(C)不了解<跳至14题>
12、您认为机构养老明显的优点是(请选3项,并按其重要程度排序):
1____2____3_____
(A)和同龄人在一起,容易沟通
(B)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
(C)有专业的医护和护理人员照顾
(D)避免和家人的争吵
(E)设施比较健全
(F)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
(G)其他
13、您认为机构养老主要缺点是(请选3项,并按其重要程度排序):
1____2____3_____
(A)收费较高(B)没有家庭般的温暖(C)床位紧张
(D)理疗护理条件差(E)伙食、卫生、设施较差
(F)老人、病人集中,易产出压抑情绪(G)缺少文体活动
(H) 其他
14、您认为哪种类型的机构养老比较有保障:
(A)国营机构养老(B)私营机构养老(C)公私合营机构养老15、您对待机构养老的态度如何:
(A)很赞同(B)比较赞同(C)一般
(D)不太赞同(E)很不赞同
16、您觉得老人会否自愿晚年在养老院生活:
(A)愿意(B)不愿意(C)不知道
<60岁以下回答17题,60岁以上回答18题>
17、假如您的父母反对进入养老机构,您会:
关于城市居民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调查
(A)听从父母意见,不送
(B)耐心沟通,倾听父母的想法并重新考虑
(C)尽量说服父母,让父母同意
18、假如老人反对入住养老机构,您认为老人应该:
(A)坚决不入住养老机构
(B)与儿女沟通交流,听子女看法并重新考虑
(C)尽量说服子女不入住养老院
19、您认为老人不愿入住养老机构的原因:
(A)害怕孤独,有被抛弃的感觉
(B)想念子女,害怕减少与子女见面的次数
(C)养老机构各种条件较差
(D)认为这样有背传统的养老之道,是子女不负责的表现(E)其他
20、您对当今我国机构养老的现状是否满意:
(A)很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满意
(D)不太满意(E)很不满意
21、您对当今我国有关机构养老的政策是否了解:
(A)很了解(B)比较了解(C)一般
(D)不太了解(E)很不了解
22、您对当今机构养老的政策制定和落实是否满意:
(A)很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
(D)不太满意(E)很不满意
23、您期待哪种养老方式:
(A)家庭养老(B)社区照顾(C)机构养老(D)其他24、您对我国机构养老的看法及改善机构养老的意见或建议:
关于城市居民对机构养老认同感的调查
附录二
访谈提纲
1、受访者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收入水平、文化程
度。

2、您了解机构养老这个问题么?
3、对于中国现在的机构养老的发展,你有什么看法?
4、您觉着老人是否会愿意在养老机构度过晚年?
5、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区别及各自优势。

6、您比较倾向于哪种类型的养老机构?
7、您对机构养老的态度怎样?
8、您觉得老人不愿入住养老机构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9、您对我国机构养老的现状是否满意?
10、您对我国有关机构养老的政策是否满意?
11、您期待哪种养老方式?
12、您对我国机构养老有什么期待么?
13、对于机构养老你有什么建议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