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Unit3 Computers文章 图灵 2人教版必修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灵
离开NPL以后,图灵到曼彻斯特大学新成立的皇家学会计算实验室(Royal Society Computing Laboratory)当副主任。
曼彻斯特大学在计算机发展史上曾经起过重大的作用,以威廉斯管的发明人F.C.Williams(1911—1977)和汤姆•基尔蓬(Tom Kilburn)为首的研究小组曾在1948年6月开发出了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MARK I,其原型那么被称为“婴儿机〞(Baby Machine)。
注意,20世纪40年代曾经出现过两个被称为MARK I的计算机,一个是这里所说的MARK I,另一个是美国哈佛大学的霍沃德•艾肯(Howard Aiken,1900---1973)在IBM的支持下于1944年开发成功的机电式MARK I,这也正是IBM走上计算机产业之路的开始。
为了区别,常常把前者称为“曼彻斯特MARK I〞,而把后者称为"IBM MARK I〞。
曼彻斯特MARK I后来由Ferranti公司商品化,其第一台于1951年2月安装于曼彻斯特大学,有资料把它说成是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计算机型号。
图灵加盟曼彻斯特大学不但为它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也为它做了许多实际工作,据资料记载,图灵在这里曾和其他人合作,设计了纸带输入/输出系统,还编写了程序设计手册。
因此,有些图灵传记中说图灵到曼彻斯特大学以后并未参与计算机的实际开发工作,是不太确切的。
在这段时间里图灵为计算机科学所作出的又一个杰出贡献是他在1950年10月发表的论文“计算机和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在这篇经典的论文中,图灵进一步阐明了他认为计算机可以有智能的思想,并提出了测试机器是否有智能的方法,他称之为“模仿游戏〞(Imitation Game),而大家现在称之为“图灵测试〞(Turing Test)。
在这个测试中,让一个提问者通过电传打字机(现在可以通过计算机键盘)在远处同人或计算机相联系,提出各种各样问题。
提问者根据对方的回答确定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
如果在提出足够多的问题后提问者仍无法确定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末就可以认为机器具有人的智能。
对自己的论点的正确性,图灵固然有十分的把握,但对它的实现的前景,图灵
只是作了非常审慎的估计。
图灵预言,在50年以内,计算机可以被编出程序来有效地玩这个游戏,给提问者5min的提问时间,让他作出恰当的判断的机会不多于70%。
今年正好是图灵预言以后的50年。
对图灵预言是否已经实现,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图灵预言早就已经实现,因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计算机早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智能,其明显标志是计算机会下棋,而且愈来愈精,近年来甚至把卡斯帕罗夫这样的国际特级大师都打败了。
另外一种意见那么认为图灵预言尚未实现,计算机要通过图灵测试还有待时日。
有人估计要30年以后才能出现真正具有人那样智能的计算机。
不管专家们意见如何相左,图灵在这个问题上的高瞻远瞩同样是他的伟大天才的一个印证,这是没有疑问的。
在曼彻斯特大学期间,图灵发表的论文中还包括对黎曼(BernardRiemann,1826—1866)Z函数的进一步研究成果,这是他战前曾经感兴趣而研究过的一个课题。
这个时期,他对生物学和化学也产生了兴趣,曾经发表有关器官形成的化学基础的论文,探讨海星为什么呈五轴对称,原肠胚在特定的点上形成沟槽等现象。
由于图灵的一系列杰出贡献和重大创造,1951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但这之后,他就因私生活方面的问题而陷入困境。
图灵是一位同性恋者。
在曼彻斯特,他和一位19岁的所谓“街头青年〞默里(Amold Murray)有染。
默里把他的一个同伙带到图灵住处,这个同伙本是惯偷,临走时顺手牵羊拿走了图灵一些不太值钱的东西。
图灵不知就里,报了案,警察侦破后在审讯中得知了图灵和默里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社会对同性恋不像现在这样比较宽容,而被认为严重伤风败俗。
1952年图灵被法院传讯,指控行为“极端不当〞(grossindecency)。
但由于他战后受过勋,社会地位比较高,而且是一个名人,因此没有判他人狱,而是给予一年监外察看,并给予药物治疗,注射雌性荷尔蒙。
两年以后,1954年6月7日,离开他的42周岁生日不到两个星期,图灵因吃了在氰化物溶液中浸泡过的苹果而在家中死去。
图灵的母亲曾力图使官方宣布图灵为意外死亡,但未被理睬;外界一直说图灵是服毒自杀。
但图灵的同事始终认为图灵的死是一个不解的谜,因为对图灵的
荷尔蒙治疗早已在一年前结束,这虽然为图灵留下了污点,但图灵毕竟已度过了这场变故,而且他的事业并未受到影响。
他既没有留下任何字条,也没有任何线索暗示他要走这一步。
不管如何众说纷纭,划时代的科学奇才图灵就这样在他壮年时期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一颗光芒四射的巨星从此陨落,为世人留下了无限的惋惜。
图灵去世后12年开始设立的图灵奖是美国计算机协会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设立的第一个奖项。
ACM成立于1947年,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以后的第二年,美国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意识到它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巨大意义,因此发起成立了这个协会,以推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术交流。
ACM于1947年9月15日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之初的名称是“东部计算机协会〞(Eastern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后来才把Eastern这个词去掉而成为ACM。
它的章程和附那么是两年后才通过的。
章程规定协会的目的有三:1.推进信息处理科学和技术,包括计算机、计算技术和程序设计语言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也包括过程的自动控制和模拟。
2.促进信息处理科学和技术在专业人员和大众中的自由交流。
3.维护信息处理科学和技术从业人员的权益。
ACM建立以来,积极地开展了活动,目前已成为计算机界最有影响的两大国际性学术组织之一(另一为IEEE的计算机协会,即IEEE Computer Society)。
一些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包括图灵奖获得者佩利、哈明和ENIAC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莫奇利等都担任过ACM的主席。
它下面又建立了几十个专业委员会(正式名称是所谓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几乎每个SIG都有自己的杂志。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由ACM出版社出版的定期、不定期刊物有40多种,覆盖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几乎所有领域。
图灵奖是ACM于1966年第一个设立的奖项,专门奖励那些在计算机科学研
究中做出创造性贡献、推动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杰出科学家。
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从实际执行过程来看,图灵奖偏重于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方面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奖金金额不算太高,设奖初期为2万美元,1989年起增至2万5千美元,奖金通常由计算机界的一些大企业提供(通过与ACM签订协议)。
由于图灵奖对获奖条件要求极高,评奖程序又极严,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只有极少数年度有两名合作者或在同一方向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共享此奖。
因此它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最崇高的一个奖项,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从1966年到1999年的34届图灵奖,共计有40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美国学者最多,此外还有英国、瑞土、荷兰、以色列等国少数学者。
值得指出的是,迄今为止的图灵奖获得者名单中,不要说没有一个中国人(包括美籍华裔学者),连法国、德国、日本这样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也一个都没有,这是令人遗憾的。
当然,如同任何奖都不可能绝对客观、公正、公平一样,图灵奖出现的这种不平衡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组织毕竟发源于美国,总部也设在美国,受美国人控制;就计算机科学技术而言,确实也是美国的水平最高,贡献最突出。
我们只能这样评论:每个图灵奖获得者确实都是出类拔萃的;但出类拔萃的计算机科学家还有很多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获得图灵奖。
我们相信,只要中国的计算机学者不断努力,勇于创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对外学术交流的加强,总有一天,会有中国学者昂首走上图灵奖的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