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化学(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高考化学(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详细答案
一、硅及其化合物
1.如图为一定量饱和Ca(OH)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产生CaCO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通入的CO2体积之间的关系曲线。

请回答:
①OA段曲线所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A点处已参加反应的CO2与C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②B处溶液中存在的浓度较大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离子符号),将B处生成的溶液煮沸,可见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答案】Ca(OH)2+CO2=CaCO3↓+H2O 1∶1 Ca2+ HCO3—溶液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的反应与二氧化碳的量有关,少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过量二氧化碳与氢氧
化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Ca(OH)2=Ca(HCO3)2,由图可知OA段随着CO2通入CaCO3的量逐渐增大,A点达到沉淀最大值,AB段随CO2的通入,生成的CaCO3不断溶解转化为Ca(HCO3)2,B点CaCO3全溶解,溶液又变得澄清。

【详解】
①由图可知OA段随着CO2通入CaCO3的量逐渐增大,A点达到沉淀最大值,则OA段发
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由方程式可知A点处已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物质的量比为1:1,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1:1;
②由图可知AB段随CO2的通入,生成的CaCO3不断溶解,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碳酸
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则溶液中存在的浓度较大的两种离子是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将碳酸氢钙溶液煮沸,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难溶的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则可见到的现象是澄清溶液变浑浊,故答案为:Ca2+;HCO3—;溶液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点睛】
明确碳酸的正盐与过量的CO2反应时生成碳酸氢盐、碳酸氢盐与碱反应时生成碳酸的正盐和水、碳酸氢盐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正盐、水和CO2是解答关键。

2.如图五角星上排列的A、B、C、D、E五种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相互之
间的连线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之一;在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D________;
(2)B除了制取A之外的另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五种物质之间两两发生反应,其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答案】CO2 Ca(OH)2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可帮助消化等) CaO+H2O=Ca(OH)2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A是人体呼出的主要气体,则A为二氧化碳,在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则D为氢氧化钙,B与D可反应,则B为盐酸;E与B, E与C都反应,且
A、C、E均为氧化物,E与C反应生成的D为碱,则C为水,E为氧化钙;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CO2,D为Ca(OH)2;答案:CO2;Ca(OH)2;
(2)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为盐酸,盐酸除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外,还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答案: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可帮助消化等);
(3)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C为水,E为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答案:CaO+H2O=Ca(OH)2;
(4)该五角星的位置中有化合反应,如H2O与CaO、CO2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CO2与
Ca(OH)2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HCl和CaO、Ca(OH)2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答案: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3.某固体中可能含有Na+、K+、Al3+、Ba2+、SO42-、CO32-、SiO32-、等离子,将其配成 100mL 溶液。

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确认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mL 溶液需要使用容量瓶,该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是______________;在“定容”操作中,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2cm 处,改用__________________,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2)若出现如下情况,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称量时砝码已经生锈;
B.溶解、转移溶液之后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操作;
C.定容时俯视;
D.定容时,液面超过容量瓶颈上的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将过量的液体吸出;
E.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3) 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 加入稀盐酸,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检查是否漏水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A、C CO32-、SiO32- SO42-、Al3+、Ba2+ CO32-+2H+=CO2↑+H2O;SiO32-+2H+=H2SiO3↓
【解析】
【分析】
向配制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A、沉淀B,气体A为CO2,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结合离子共存可知一定不存在Al3+、Ba2+;生成的沉淀B为硅酸,则一定存在SiO32-;向滤液C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存在SO42-,据此结合溶液配制的方法解答;
第(2)题根据
n
c=
V
进行分析;
【详解】
(1)容量瓶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质量数至液面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故答案为:检查是否漏水;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质量数至液面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2)A.称量时砝码已经生锈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偏大,继而导致浓度偏大,故A正确;
B.溶解、转移溶液之后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操作会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小,故B错误;
C.定容时俯视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故C正确;
D.定容时,液面超过容量瓶颈上的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将过量的液体吸出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小,故D错误;
E.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浓度没有影响,故E错误,
故答案为:AC;
(3)根据分析可知一定存在的离子为:CO32-、SiO32-;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SO42-、Al3+、Ba2+,故答案为:CO32-、SiO32-;SO42-、Al3+、Ba2+;
(4)根据分析可知,加入稀盐酸后碳酸根和硅酸根和氢离子发生反应,故答案为:CO32-
+2H+=CO2↑+H2O;SiO32-+2H+=H2SiO3↓。

4.有A、B、C三种不溶于水的固体。

A是某元素的一种单质,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一种无色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另外测得这种气体密度为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的1.375倍。

B固体能溶于热氢氧化钠溶液,再往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时,析出
白色胶状沉淀D。

此沉淀干燥后,成为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这是一种比碳酸酸性还弱的酸。

将B与石灰石、纯碱按比例混合加热得到C,C在高温时软化,无固定熔点。

(1)根据以上事实,形成单质A的元素名称为__, C的名称为__。

(2)B固体溶于热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__。

(3)生成白色胶状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__。

(4)由B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是__。

【答案】碳普通玻璃 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2NaCl+H2SiO3↓
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SiO2CaSiO3+CO2↑
【解析】
【分析】
A是某元素的一种单质,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一种无色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种气体为氧气密度的1.375倍(标准状况)的气体,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32×1.375=44,应是CO2,所以A为碳,B固体能溶于热氢氧化钠溶液,再往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时,析出白色胶状沉淀,此沉淀干燥后,成为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这是一种比碳酸酸性还弱的酸,则该酸应为硅酸,将B与石灰石、纯碱按比例混合加热得到C,C 在高温时软化,无固定熔点,该反应为工业制普通玻璃的反应,所以B为SiO2,C为普通玻璃,据此答题。

【详解】
A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1.375=44,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则A为碳元素的一种单质。

B物质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能继续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一种比碳酸还弱的酸,则B为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与石灰石、纯碱混合加热生成的C在高温时软化且无固定熔点,可推知C为普通玻璃;
(1)根据以上事实,形成单质A的元素名称为碳, C的名称为普通玻璃;
(2)B为SiO2,其溶于热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2NaOH=Na2SiO3+H2O;
(3)在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HCl,生成白色胶状沉淀H2SiO3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iO3+
2HCl=2NaCl+H2SiO3↓;
(4)由SiO2制取普通玻璃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
SiO2CaSiO3+CO2↑。

5.单质Z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可由X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路线制备,其中X为Z的氧化物,Y为氢化物,分子结构与甲烷相似,回答下列问题:
(1)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_________;由X制备Mg2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由Mg2Z生成Y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Y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3)Z、X中共价键的类型分别是_________。

【答案】氢氟酸 SiO2+Mg O2↑+Mg2Si Mg2Si+4HCl=2MgCl2+SiH4非极性
键、极性键
【解析】
【详解】
单质Z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则Z为Si,X为Z的氧化物,则X为SiO2,Y为氢化物,分子结构与甲烷相似,则Y为SiH4,加热SiH4分解得到Si与氢气。

(1)能与SiO2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氢氟酸;由SiO2制备Mg2Si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4Mg2MgO+Mg2Si。

(2)由Mg2Z生成Y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2Si+4HCl=2MgCl2+SiH4↑,Y为SiH4,电子式为。

(3)Z为Si,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IVA族,其单质属于原子晶体,化学键类型为非极性共价键;X为SiO2,属于原子晶体,含有的化学键属于极性共价键。

6.已知A是一种装饰品的主要成分,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根据下图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用途:________(任写一种),B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⑤____________。

【答案】制光导纤维 Na2SiO3 H2SiO3 Na2CO3+SiO2Na2SiO3+CO2↑ CO2+H2O+SiO32—=CO32—+H2SiO3↓(或2CO2+2H2O+SiO32—=2HCO3—+H2SiO3↓) SiO2+2OH-=SiO32—+H2O SiO32—+2H+=H2SiO3↓
【解析】
【分析】
由A是一种装饰品的主要成分,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知A是二氧化硅;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纯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硅酸钠溶于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则D是硅酸;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则B是硅酸钠,C是二氧化碳;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

【详解】
(1)A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制普通玻璃的原料,B是硅酸钠,D是硅酸,故答案为:制光导纤维;Na2SiO3;H2SiO3;
(2)反应①是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纯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iO2Na2SiO3+CO2↑,故答案为:Na2CO3+SiO2Na2SiO3+CO2↑;
(3)反应②是硅酸钠溶于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SiO32—=CO32—+H2SiO3↓(或2CO2+2H2O+SiO32—=2HCO3—+
H2SiO3↓),反应③是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反应⑤是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故答案为:CO2+H2O+SiO32—=CO32—+H2SiO3↓(或2CO2+2H2O+SiO32—=2HCO3—+H2SiO3↓);SiO2+2OH-=SiO32—+H2O;SiO32—+2H+
=H2SiO3↓。

【点睛】
由A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确定A为二氧化硅是推断的突破口。

7.含A元素的一种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含 A元素的一种化合物C可用于制造
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光导纤维,C与烧碱反应生成含A元素的化合物D。

(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A与碳在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上的相同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易与C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_________(写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C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时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D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将纯碱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可选用的是________。

A.普通玻璃坩埚B.石英玻璃坩埚 C.铁坩埚
(4)100 g C与石灰石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100 g混合物中石灰石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答案】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最内层均有2个电子氢氟酸SiO2+
4HF===SiF4↑+2H2O SiO2+Na2CO3 Na2SiO3+CO2↑C50%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无机推断、侧重硅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考查、化学计算。

含A元素的一种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含A元素的一种化合物C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则A为硅元素,C为SiO2;C(SiO2)与烧碱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含A
元素的化合物D为Na2SiO3。

(1)A为Si,Si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4,Si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规律,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硅原子与
碳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上的相同点是: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最内层均有2个电子。

(2)C为SiO2,易与SiO2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氢氟酸,SiO2与HF反应生成SiF4和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

(3)①SiO2与纯碱高温熔融时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Na2CO3Na2SiO3+CO2↑。

②A,普通玻璃的成分为Na2SiO3、CaSiO3和SiO2,SiO2与纯碱高温下反应生成Na2SiO3和
CO2,不能选用普通玻璃坩埚熔化纯碱;B,石英玻璃的成分为SiO2,SiO2与纯碱高温下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不能选用石英玻璃坩埚熔化纯碱;C,铁与Na2CO3高温不反应,可选用铁坩埚熔化纯碱;答案选C。

(4)SiO2与石灰石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可能发生的反应有SiO2+CaCO 3CaSiO3+CO2↑、CaCO 3CaO+CO2↑,根据C守恒,n(CaCO3)=n(CO2)=11.2L
22.4L/mol
=0.5mol,m (CaCO3)=0.5mol⨯100g/mol=50g,100g混合物中石灰石的质量分数为
50g
100g

100%=50%。

8.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学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一定条件下,Z能与H2反应生成ZH 4,写出Z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写出由Y与NO、H2O生成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X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向含4mol 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粉末至过量。

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X2+)随n(X)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X2+)的最大值。

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四Ⅷ Si+2NaOH+H2O=Na2SiO3+2H2↑ 4NO+3O2+2H2O=4HNO3 3Fe +
4H2O Fe3O4 + 4H2↑
【解析】
【分析】
A俗称磁性氧化铁,则A为Fe3O4;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则E是SiO2,根据转化关系,可知X为铁、Y为O2、Z为Si、D为HNO3、M为Na2SiO3、G为
Fe(NO3)3,R为H2SiO3 。

【详解】
A俗称磁性氧化铁,则A为Fe3O4;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则E是SiO2,根据转化关系,可知X为铁、Y为O2、Z为Si、D为HNO3、M为Na2SiO3、G为
Fe(NO3)3,R为H2SiO3;
(1)元素X为Fe,核电荷数为26,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Ⅷ族;
(2)Z为Si,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硅酸钠、氢气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2NaOH+H2O=Na2SiO3+2H2↑;
(3)Y为O2,NO与O2按一定比例通入水中生成HN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O+3O2+2H2O=4HNO3;
(4)Fe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 +
4H2O Fe3O4 + 4H2↑;
(5)铁和稀硝酸反应,开始铁全部被硝酸氧化为硝酸铁,故开始阶段Fe2+的量为0,随着铁的加入,多余的铁又和Fe3+反应而生成Fe2+,故Fe2+的量逐渐会增大直至到最大值,以后不变,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为NO,令Fe2+的最大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
可知,NO的物质的量=xmol2
3

,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
xmol2
3

+2x mol=4 mol,解得
x=1.5,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由Fe+2Fe3+=3Fe2+,可知开始产生NO时Fe的物质的量等
于Fe3+的物质的量,即为1.5mol×2
3
=1mol,故n(Fe2+)随n(Fe)变化的示意图为:。

9.奥运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下图所示五元环代表A、B、C、D、E五种化合物,圆圈交叉部分指两种
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化合物由四种短周期元素形成,每种化合物仅含有两种元素。

A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主要原料之一;B、E分子中所含电子数都为18,B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E是由六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作火箭燃料;C是工业制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D中所含的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4。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用于工业制取硝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化学式是_______,E分子中含有_________键和______________键。

(3)B的水溶液呈弱酸性,其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B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于制取某种常见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与E反应可生成单质G和一种常见的液体H,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的另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NH 3+5O24NO+6H2O Si3N4极性非极性 H2O2HO2-+H+
2H2O22H2O+O2↑ 2H2O2+N2H4=N2↑+4H2O SiO2+2C Si+2CO↑
【解析】
【分析】
A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主要原料之一,则A是NH3;B、E分子中所含电子数都为18,B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则B是H2O2;E是由六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作火箭燃料,则E 为N2H4;C是工业制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C是SiO2;D中所含的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4,则根据元素的组成及圆圈交叉部分指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结合D中元素原子个数关系,可推知D是Si3N4,然后对问题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是NH3,B是H2O2,C是SiO2,D是Si3N4,E为N2H4。

(1)在工业上用氨的催化氧化法制取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4NO+6H2O;
(2) D的化学式是Si3N4,E是N2H4,在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N-H极性共价键和N-N非极性共价键,但该物质分子空间排列不对称,因此物质分子属于极性分子;
(3)B是H2O2,该物质分子能够在水中微弱电离,存在电离平衡,主要是第一步的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 2O2HO2-+H+;在实验室中通常是用H2O2为原料,加入少量MnO2作催化剂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4) H2O2与N2H4会发生反应,产生N2、H2O,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N2H4=N2↑+4H2O;
(5) C是SiO2,可以与焦炭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制取Si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C Si+2CO↑。

由于光线在SiO2中会全反射,因此也可用作制光导纤维的原料。

10.完成下列各题。

(1)制备陶瓷是以粘土[主要成分Al2Si2O5(OH)4]为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若以氧化物形式表示粘土的组成,应写为。

(2)如果胃酸过多,可服用(填写化学式)缓解症状,但如果患有胃溃疡,则不能服用,以防止胃穿孔。

(3)雕花玻璃是用氢氟酸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一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工业上是用氯酸钠(NaClO3)与盐酸反应生产ClO2的,反应过程中同时会生成氯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Al2O3·2SiO2·2H2O;(2)NaHCO3;
(3)SiO2+4HF=SiF4↑+2H2O;
(4)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解析】
试题分析:(1)复杂硅酸盐书写成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在前,非金属氧化物在后,因此粘土的氧化物:Al2O3·2SiO2·2H2O;(2)治疗胃酸过多,常有Al(OH)3和NaHCO3,如果患有胃溃疡,不能服用NaHCO3,因此产生的CO2是酸性氧化物,加速胃溃疡,因此应服用氢氧化铝;(3)发生反应是SiO2+4HF=SiF4↑+2H2O;(4)NaClO3作氧化剂,Cl转化成ClO2,HCl作还原剂,Cl→Cl2,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法进行配平,因此反应方程式为
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考点:考查复杂硅酸盐写成氧化物、物质用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